隨著工廠中午下班的鈴聲打響,葉秋桐看到工人們陸續從工廠裏走出來,她趕緊快步上前,把手裏的傳單發給工人們。
葉秋桐收拾打扮得利落整齊,人長得又好看,一臉溫熙的笑容,工人們第一次被人往手裏塞小廣告,雖然有點莫名其妙,但是看在葉秋桐的份上,都拿著端詳了起來。
這種發廣告的方式現如今還沒有人用過,不象後世小廣告滿天飛,裏麵上至幼兒各種補習班、下至滋陰補腎的中成藥,應有盡有,不管你是站在學校門口接孩子、還是坐在車裏在路口等紅綠燈,“叭幾”總有一張突如其來的小廣告飛到你手裏……
葉秋桐的小廣告自然不可能印得精彩象海報,她隻是簡單地寫明了自已的廠名,要招的工人類型、人數,待遇寫上保底工資二十元,按業績提成等字眼。
葉秋桐能說自已前世最討厭防不勝防的小廣告嗎?然而,如今她自已也打起了小廣告。真是風水輪流轉啊……
不過,這樣的招工廣告是大家第一次看到,不由地有些新鮮,再加上這好歹也是一張挺厚實的紙,工人們就算覺得上麵的信息沒有用,但是還是會珍惜地拿迴家,引個火什麽的也可以用上啊!
如今針頭線腦、一個鐵釘大家撿到都會拿迴家,別說一張挺實用的紙了。
向陽國營塑料廠的趙師傅看著手裏的廣告,忽然想到了自家的兒子。
兒子是知青,從雲南鄉下返城後,一直無所事事地呆在家裏,年紀老大不小了,最近一直在鬧騰,要他早退,好讓他接替他上班。
可是趙師傅自已才四十五歲,如果早退了,還算壯年的他要坐等到死還得幾十年呐,這幾十年他自已咋辦?何況早退還沒有退休金。
趙師傅看著這小廣告,覺得生產塑料花還是挺有前途的,不如讓自已的兒子小趙雲應聘,沒準也是條出路。保底二十元的工資也不低了……
至於小廣告上要求的技術,趙師傅自已是二十多年的技術工了,如果兒子不會,他還可以教兒子嘛。
而且,如果老板願意,他晚上還可以去指點一二。
象這樣私營的小廠,現在最缺的就是技術和人才了。就曾經有外地的小廠要挖他過去,還出了高價,可是他手裏捧的是鐵飯碗,怎麽可能舍得放棄呢?
現在可好了,這個廠在向陽,如果兒子能上班,他也不用愁了,父子倆都有工作,吃苦攢一兩年的,就能把娶媳婦的錢攢出來了。
除了趙師傅,還有些拿到廣告的工人也想到了自家的家人……
葉秋桐發完小廣告也沒算完,第二天,她就搬了個小馬紮和一張移動小方桌,在離塑料廠不遠的空地上,擺了個“好彩頭”塑料廠招工處的牌子。
這算是撬國營塑料廠的牆角吧?葉秋桐自嘲。
她開始還擔心國營塑料廠的政工科或者人事部會不會來找她麻煩,但是竟然沒有。
倒是在她剛擺出攤子時,有幾個中年男人走出廠房,朝她那瞅了幾眼,後來又走了。
看來,人家根本就沒有把她一個簡陋的招工攤放在心上。
也是,向陽國營塑料廠有工人一千多人,是個大廠,工人們捧的是時下的鐵飯碗,走到大街上,胸口別個廠牌,腰杆不知道挺得多直。
大家哪裏會意料到,不出幾年,這麽大的廠子會消失,工人們會失業……
葉秋桐坐在招工攤後,真是“霸氣側漏”,前後左右都漏風,頭上還有太陽,她身兼總裁、人事部ceo、麵試官數職,聽著挺威風的,其實就是一個光杆司令。
好不容易,等到塑料廠的工人下班,葉秋桐以為總會有人來問點啥吧?結果,還是冷冷清清,一個人也沒有。
葉秋桐心裏失望極了,心想,難道招不到工人了?或許是自已的條件不夠誘人?沒有單列出技術工人的工資?可是過於優厚的待遇是不能列在明麵給大家看的呀,不然會形成攀比。
要嘛私下和工人師傅單獨接觸,可是這麽大一個廠子,自已一個熟人也沒有,哪裏找工人師傅談?
待塑料廠的工人都走幹淨了,也沒有一個人主動上來和葉秋桐攀談。
葉秋桐歎了口氣,心想今天大半天的算是浪費了,不行的話還是另行他計吧。
她失望地收起馬紮和小桌子,綁在借來的自行車上,準備迴去做飯吃。
誰知道她走到小巷子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男人來,那人穿著塑料廠的製服,看到她,有點緊張地道:
“你是在招工人嗎?”
葉秋桐一看到他的製服,再看他的年紀,估計是個有經驗的師傅,頓時眼睛一亮,按捺著激動的心情,故作鎮定地道:
“是啊,師傅你想來?”
“不是我,是我兒子。”
趙師傅看清了眼前的老板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子,不禁心裏惴惴,她看著比兒子還小,能成事嗎?再一想,反正都說開了,不如先邊走邊瞧吧。
葉秋桐一聽不是他,不禁有些失望,她猶豫了一下道:
“我要的是技術熟練工,不知道你兒子他……”
“我兒子不懂技術,可是其實要學會也不難,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其實,如果師傅全心全意地教,哪要自已修行呢!”趙師傅自嘲地笑了下道,“我可以把全套技術教給我兒子,也可以到你們廠裏做技術指導,隻要你相信我的話。”
一聽趙師傅這話,葉秋桐眼睛就亮了,在很難招到技術工人的情況下,這不失為一個代償的好辦法。
“我看行。這樣吧,等我機器運到廠裏,你讓你兒子來試試,請問師傅您大名?”
於是,葉秋桐和趙師傅互相自我介紹了一番。
兩個人邊走邊聊,趙師傅這才說道,葉秋桐方才在塑料廠大門招工,雖然廠裏不管,但是工人們明麵上哪敢過去啊,讓工廠裏的領導看了,豈不是會覺得他們不安心生產?
現在國營塑料廠的鐵飯碗不知道多少人羨慕,工人們也不想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雖然有些人家裏也有家屬想過來試試,但是卻不敢動彈。
葉秋桐收拾打扮得利落整齊,人長得又好看,一臉溫熙的笑容,工人們第一次被人往手裏塞小廣告,雖然有點莫名其妙,但是看在葉秋桐的份上,都拿著端詳了起來。
這種發廣告的方式現如今還沒有人用過,不象後世小廣告滿天飛,裏麵上至幼兒各種補習班、下至滋陰補腎的中成藥,應有盡有,不管你是站在學校門口接孩子、還是坐在車裏在路口等紅綠燈,“叭幾”總有一張突如其來的小廣告飛到你手裏……
葉秋桐的小廣告自然不可能印得精彩象海報,她隻是簡單地寫明了自已的廠名,要招的工人類型、人數,待遇寫上保底工資二十元,按業績提成等字眼。
葉秋桐能說自已前世最討厭防不勝防的小廣告嗎?然而,如今她自已也打起了小廣告。真是風水輪流轉啊……
不過,這樣的招工廣告是大家第一次看到,不由地有些新鮮,再加上這好歹也是一張挺厚實的紙,工人們就算覺得上麵的信息沒有用,但是還是會珍惜地拿迴家,引個火什麽的也可以用上啊!
如今針頭線腦、一個鐵釘大家撿到都會拿迴家,別說一張挺實用的紙了。
向陽國營塑料廠的趙師傅看著手裏的廣告,忽然想到了自家的兒子。
兒子是知青,從雲南鄉下返城後,一直無所事事地呆在家裏,年紀老大不小了,最近一直在鬧騰,要他早退,好讓他接替他上班。
可是趙師傅自已才四十五歲,如果早退了,還算壯年的他要坐等到死還得幾十年呐,這幾十年他自已咋辦?何況早退還沒有退休金。
趙師傅看著這小廣告,覺得生產塑料花還是挺有前途的,不如讓自已的兒子小趙雲應聘,沒準也是條出路。保底二十元的工資也不低了……
至於小廣告上要求的技術,趙師傅自已是二十多年的技術工了,如果兒子不會,他還可以教兒子嘛。
而且,如果老板願意,他晚上還可以去指點一二。
象這樣私營的小廠,現在最缺的就是技術和人才了。就曾經有外地的小廠要挖他過去,還出了高價,可是他手裏捧的是鐵飯碗,怎麽可能舍得放棄呢?
現在可好了,這個廠在向陽,如果兒子能上班,他也不用愁了,父子倆都有工作,吃苦攢一兩年的,就能把娶媳婦的錢攢出來了。
除了趙師傅,還有些拿到廣告的工人也想到了自家的家人……
葉秋桐發完小廣告也沒算完,第二天,她就搬了個小馬紮和一張移動小方桌,在離塑料廠不遠的空地上,擺了個“好彩頭”塑料廠招工處的牌子。
這算是撬國營塑料廠的牆角吧?葉秋桐自嘲。
她開始還擔心國營塑料廠的政工科或者人事部會不會來找她麻煩,但是竟然沒有。
倒是在她剛擺出攤子時,有幾個中年男人走出廠房,朝她那瞅了幾眼,後來又走了。
看來,人家根本就沒有把她一個簡陋的招工攤放在心上。
也是,向陽國營塑料廠有工人一千多人,是個大廠,工人們捧的是時下的鐵飯碗,走到大街上,胸口別個廠牌,腰杆不知道挺得多直。
大家哪裏會意料到,不出幾年,這麽大的廠子會消失,工人們會失業……
葉秋桐坐在招工攤後,真是“霸氣側漏”,前後左右都漏風,頭上還有太陽,她身兼總裁、人事部ceo、麵試官數職,聽著挺威風的,其實就是一個光杆司令。
好不容易,等到塑料廠的工人下班,葉秋桐以為總會有人來問點啥吧?結果,還是冷冷清清,一個人也沒有。
葉秋桐心裏失望極了,心想,難道招不到工人了?或許是自已的條件不夠誘人?沒有單列出技術工人的工資?可是過於優厚的待遇是不能列在明麵給大家看的呀,不然會形成攀比。
要嘛私下和工人師傅單獨接觸,可是這麽大一個廠子,自已一個熟人也沒有,哪裏找工人師傅談?
待塑料廠的工人都走幹淨了,也沒有一個人主動上來和葉秋桐攀談。
葉秋桐歎了口氣,心想今天大半天的算是浪費了,不行的話還是另行他計吧。
她失望地收起馬紮和小桌子,綁在借來的自行車上,準備迴去做飯吃。
誰知道她走到小巷子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男人來,那人穿著塑料廠的製服,看到她,有點緊張地道:
“你是在招工人嗎?”
葉秋桐一看到他的製服,再看他的年紀,估計是個有經驗的師傅,頓時眼睛一亮,按捺著激動的心情,故作鎮定地道:
“是啊,師傅你想來?”
“不是我,是我兒子。”
趙師傅看清了眼前的老板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子,不禁心裏惴惴,她看著比兒子還小,能成事嗎?再一想,反正都說開了,不如先邊走邊瞧吧。
葉秋桐一聽不是他,不禁有些失望,她猶豫了一下道:
“我要的是技術熟練工,不知道你兒子他……”
“我兒子不懂技術,可是其實要學會也不難,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其實,如果師傅全心全意地教,哪要自已修行呢!”趙師傅自嘲地笑了下道,“我可以把全套技術教給我兒子,也可以到你們廠裏做技術指導,隻要你相信我的話。”
一聽趙師傅這話,葉秋桐眼睛就亮了,在很難招到技術工人的情況下,這不失為一個代償的好辦法。
“我看行。這樣吧,等我機器運到廠裏,你讓你兒子來試試,請問師傅您大名?”
於是,葉秋桐和趙師傅互相自我介紹了一番。
兩個人邊走邊聊,趙師傅這才說道,葉秋桐方才在塑料廠大門招工,雖然廠裏不管,但是工人們明麵上哪敢過去啊,讓工廠裏的領導看了,豈不是會覺得他們不安心生產?
現在國營塑料廠的鐵飯碗不知道多少人羨慕,工人們也不想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雖然有些人家裏也有家屬想過來試試,但是卻不敢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