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閩中第二富饒的城市。這裏雖然不是全國最富饒的城池但是卻是全國上下最繁華的城市。自閩中開國以來先是在兩遼地帶便有整個五代最繁華的國家之稱,隨後閩中統一全國之後,建都燕地在原有的北燕首都建立起了這座雄偉的城市,短短三十年皇城便成為了全國除了收入個個都是第一的城市,一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勢。
閩中的到來,使原本燕地就多的風俗,變得更加豐富。
什麽中元節,中秋節,關於中字開頭的節日就有六、七種。
今日雖然不是什麽全城的節日,但是對於皇城中的一些讀書人來說就是節日。
他們要對於剛剛結束的冬試進行一番慶祝,順便探討一下誰有希望在明年的決試上跳過龍門。
整個五代十六國再算上五百年前的大齊、一千年前的大漢對於讀書人來說都沒有明確的選拔製度。大漢當年在選官製度上則最為缺陷,很少寒門子弟能夠進入朝堂,大多數都是官宦子弟和那些早早隨高祖起義的世家。起初還好一些,有一些忠臣賢良會舉薦有才華之人大漢昌盛了百年,可是大漢後期官宦們站穩了朝廷也就沒人舉薦有才能的貧寒子弟了,隻要是有錢有勢就算無德無才也能當上大官。這也為大漢後期的毀滅種下了種子。
而大齊則更加沒有明確的製度,大齊是一個以武治國的國家,全國上下練武之人極其繁多,雖然夏尚屠遍江湖,致使江湖百年來宗師之上的人極少,但是宗師之下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何況朝廷對於軍人練武也是提倡。但是整個大齊的文人卻是活的很是憋屈,就拿整個大齊朝堂舉例,朝中七八成都是武夫,剩下的兩三成文人在決策上根本無足輕重。話語權也是極低。
大齊開國皇帝更是笑稱:“武到之處,何須文言?”可見文人在大齊不受重視的程度。前期大齊利用全國皆兵的優勢打得外族再也不敢來犯,大齊皇帝則更堅信武重於文,可是後來各方勢力都擁兵自重,漸漸的中央已經沒有能力統禦各方,才導致了大齊最終覆滅。分裂成了五代十六國。
五代十六國中位於中原的北燕、內韓、趙還有南方的大楚。漸漸的有了選官的完整體係。他們會在每年的一個時間在國都舉行考試,前三會被朝廷錄用為官。其中大楚則是最為重視這項製度,才有了大楚強盛一時的場麵。後來閩中也學習了這種製度還進行了改進,最終確立了如今了,\\\"兩試一決\\\"的選官製度。
所謂\\\"兩試一決\\\"就是在兩年之中,其中一年舉辦春試和冬試。最後在在第二年的夏季舉行一場決試。春試中的前五和冬試中的前五會在最後的決試中決出最後的五名,入朝為官。而剩下的五名也可以繼續選擇參加考試,也可以留在閩中的文苑書院,研究文學之道。
京城續賢閣,這是一座墨家專門為朝廷官員建立的閣樓,其分為五層,每層各不相同。一層空蕩蕩隻擺放著幾個茶台和座椅。二層則是滿是書籍,都是王朝收錄書籍的複刻。三層則放著一些盆景和達官顯貴們的雀鳥。四層則是一些山水畫和一些刻在牆壁上的古詩。至於第五層則是風景最佳的位置。據說站在那裏可以觀賞到整個京城的麵貌。可是上去過第五層的也不到五人而已。除了當今聖上,也隻有丞相張之倫、禦史候成舟、還有北秦王井竹登上過第五層外,至今為止就連皇子們都沒有上過這續賢閣的頂端,至於傳言說頂端可以看到全京城的麵貌外,也隻是從建樓的墨家人口中得出,無人驗證。
今日的續賢閣一改之前的冷淡,可謂是十分熱鬧。丞相家的二公子張天翼、禦史家的小公子候天晨還有文苑書院被稱為文學大才的田園,工部尚書之子苗辛鶴。這些人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年輕!
另外叫人們奇怪的是丞相之子,禦史之子還有文苑書院最有望成為文學大家的田園都是可以登上更上一層的續賢閣,就算次一等的工部尚書之子也可以踏上三層以上的續賢閣,可是卻沒有人往上走一步,他們散漫的坐在椅子上,茶台上擺放著一壺茶和幾個茶杯。
張天翼看著茶台上的茶壺,不為所動自幼受父親影響的張天翼本就對茶不太喜歡,何況是眼前這樣的次等茶葉,張天翼忽然想到自己的父親江南歸來時就對一種茶葉情有獨鍾,可是卻怎麽也想不起來那種茶葉的名字。
禦史小兒子的候天晨可沒有張天翼那麽多想法,拿起茶壺為自己斟滿了茶水,手握著茶杯一飲而盡,過後好似又覺得有一些無味,再拿起茶杯又喝了一杯。
作為四位中最年長的田園並未坐下,反而翻卷著冬試的成績,陷入深思。
苗辛鶴則對這三個悶葫蘆一臉無奈,小時候他們聚在一起便是不說話,靜靜地幹自己的事情,累的時候不知何時便會起個頭,然後就著一個話題眾人就會討論好久。而這一次顯然輪到自己開頭了。
苗辛鶴找了一個座位坐下,直麵三人輕聲說道:“各位,你們說明年的決試會是哪一人奪得榜首?”
候天晨放下剛剛拿起的茶杯,一臉無所謂:“冬試中的第二名江海軍,我看過他寫的“大浪淘沙”那篇文章可以叫人身臨其境,置身於書海之中,我很期待他的下一篇文章。”
聽完候天晨的話,張天翼也停下了對那茶的執念,笑道:“那為什麽還是第二名呢?我看還是水平差上一步,依我看春試第一和冬試第一都有機會。”
“狗屁的春試,那些平民百姓不知道也就算了,你我還能不知道?春試那個選拔,前五裏麵有幾個是寒門子弟?最近就是那冬試我看都是有人染指。”
一直埋頭於冬試成績的田大家輕輕笑道:“天晨,這裏雖然就我兄弟四人,可是有些事還是不能直言,畢竟隔牆有耳。依我看這一年的春冬兩試還是有一些水平的。別管什麽寒門富家,可沒有濫竽充數的。”
“我也覺得田園說的對,畢竟今年的春試可是天翼的父親親自把關,別人可以不信,丞相難道還有人不信的嗎?”一旁的苗辛鶴連忙補充。
候天晨則把頭一搖,拿起茶壺不再理論。
其餘三人則繼續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表自己的言論。
此刻續賢閣之外,一個身材單薄的年輕人正在和另一個年輕人站在門前。
旁人如果觀望肯定會覺得奇怪,畢竟身材單薄的年輕人身披著三品官服,可另外一個則比較寒顫衣服隻是六品。
這兩人一個是當今朝廷年紀輕輕便位列高官 的禮部尚書林兵
另一個則是提議取消北秦王世襲的黃家欽
兩人站在冷風中好像在等一個人。
已到冬季的皇城,雖然沒有北秦那樣七日一雪,冰凍千裏。但是如果不穿上棉衣也是會在刺骨的寒風中瑟瑟發抖。
單薄年輕人戳了戳雙手,向裏麵哈了一口氣。惹得了旁邊年輕人的譏笑:“你這南方娃也不經凍啊,這點風就受不了?”
自幼在江南長大的林兵對於黃家欽的嘲笑選擇了無視,他當然不會和這個每句話都帶鋒芒的黃門郎吵架,不是吵不過隻是沒必要浪費口舌。
對於從小受過天寒地凍的黃家欽來說這點風就算不穿棉衣也是可以扛下的,他的故鄉兩遼可是比這個地方更加寒冷。
不一會林兵全身上下已經開始發抖,他無奈的看向了這個明明穿的很少卻一點不冷的黃門郎:“我們到底要等誰啊,早點進去不好麽?真的很冷”
黃家欽卻又漏出來那欠打的笑容,故作姿態道:“應該快到了,一會你就知道了”
已經抖的不行的林兵還是白了一眼這個家夥,牙齒打顫道:“快到了?你怎麽知道?你會算?”
麵對著嘲諷黃家欽卻表現出了罕見的認真,迴答道:“我還真會算。”
林兵此時已經無語了,麵對著這個不要臉的家夥,從小臉皮就薄的林兵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終於在街道旁一輛馬車緩緩駛來,林兵好像看到了希望一樣,一下子精神了許多。
從馬車上下來了一個與二人相仿的年輕人,身披貂裘衣服後邊繡著一條白龍。
林兵見到此人,馬上彎腰作輯。
黃家欽卻站立不動,臉上流出一絲微笑。
衣服秀白龍的年輕人扶起這位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禮部尚書的人輕聲說道:“這次我不請自來,還請多包涵了。”
林兵連忙迴應道:“哪裏哪裏,二皇子殿下到來,也是我們的榮幸。”
話罷,還不忘斜眼瞅了黃家欽一眼。後者則雙手一攤,又露出來標誌的賤笑。
“走吧,他們可能都等著急了。”黃家欽走到了最前頭領路,後邊林兵則跟在二皇子身後。
一直喝茶的候天晨,看著激烈爭吵的三人心煩意亂,作為禦史兒子的他卻一點沒有學會候成舟的超凡的養氣和巧妙的言談,反而不愛理論、愛生氣,更像自己的母親一點。無聊的候天晨看向木門忽然一聲暴嗬,把在場的三人嚇了一跳。
“黃家欽,你知不知道......”
可是話還沒說完,看到他身後的繡白龍年輕人,則咽下去了剛才的話。
話鋒一轉,四人齊刷刷的向年輕人鞠躬:“二皇子殿下!”
衣鏽白龍的年輕人輕輕揮揮手,臉上掛滿笑容:“諸位我冉廣英不請自來,還望各位海涵,今日無皇子,隻有朋友。”
四人一臉不知所措,站在中間的黃家駒嘴角上揚。
好在林兵的話,叫四人放下了包袱。
恰巧二皇子還帶來了天下名茶,西湖龍井。
眾人好好討論了一番關於明年決試的魁首會是誰,各持己見。
最後黃家欽和二皇子還對賭了一番,其中黃家欽表示魁首必定是其中春試第一的薑卜文。而二皇子則認為魁首會是今年冬試的第二江海軍。二皇子表示輸了會答應黃家欽一件事而黃家欽要輸了就送出身上的那塊玉佩。黃家欽一口答應了賭局。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講著一些事情,忽然二皇子提議道:“不如我們去上麵看一看吧”
黃家欽和候天晨馬上迴應說好
張天翼則對二層的一本書產生好奇心也同意前去。
苗辛鶴則一直想去看看三層的奇鳥
田園麵對著眾人則無奈的搖了搖頭,跟了上去。
張天翼停在了二層拿起了孔夫子的春秋止步不前。苗辛鶴麵對著奇鳥心神不寧、四層裏田園看著滿牆的古詩眼睛裏充滿著光,一直喜畫的候天晨則對著牆上的畫大加讚賞。
在四層逛了一會的二皇子迴頭對著最後兩人神秘兮兮的說道:“想不想去那第五層看看?”
林兵雙眼瞪大:“可是......”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黃家欽一把拽住:“可是什麽?”隨後不等林兵掙紮,黃家欽就拽著他跟在二皇子身後。
二皇子走到了那第五層樓梯口前,立著一個牌子上麵寫道:“身份不足,不可登樓。”
冉廣英一把扯過牌子,摔在地上。雙手摟了一下衣服,大步上前。身後被架著的林兵不情願的向第五層前進。
癡迷古詩的文苑大家本想追上三人可是看到地上的牌子,猶豫了一下終是停住了腳步。
到達五層的林兵才被黃家欽放下,本想狠狠的臭罵一頓這個野蠻的家夥,忽然眼前的景象叫林兵震撼。
不隻是林兵,就連貴為二皇子的冉廣英也瞪大了眼睛。
繁盛皇城,盡收眼底。
冉廣英不自覺的走到樓閣前,伸出雙手仿佛要用這一抱,擁住整個皇城。
林兵終於緩過神來,卻看到這個不知何時起一直笑看自己的黃門郎,心裏思緒萬千。
樓閣前,二皇子冉廣英迴望二人。
一人低著頭陷入深思。
一人抬著頭嘴角上揚。
閩中的到來,使原本燕地就多的風俗,變得更加豐富。
什麽中元節,中秋節,關於中字開頭的節日就有六、七種。
今日雖然不是什麽全城的節日,但是對於皇城中的一些讀書人來說就是節日。
他們要對於剛剛結束的冬試進行一番慶祝,順便探討一下誰有希望在明年的決試上跳過龍門。
整個五代十六國再算上五百年前的大齊、一千年前的大漢對於讀書人來說都沒有明確的選拔製度。大漢當年在選官製度上則最為缺陷,很少寒門子弟能夠進入朝堂,大多數都是官宦子弟和那些早早隨高祖起義的世家。起初還好一些,有一些忠臣賢良會舉薦有才華之人大漢昌盛了百年,可是大漢後期官宦們站穩了朝廷也就沒人舉薦有才能的貧寒子弟了,隻要是有錢有勢就算無德無才也能當上大官。這也為大漢後期的毀滅種下了種子。
而大齊則更加沒有明確的製度,大齊是一個以武治國的國家,全國上下練武之人極其繁多,雖然夏尚屠遍江湖,致使江湖百年來宗師之上的人極少,但是宗師之下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何況朝廷對於軍人練武也是提倡。但是整個大齊的文人卻是活的很是憋屈,就拿整個大齊朝堂舉例,朝中七八成都是武夫,剩下的兩三成文人在決策上根本無足輕重。話語權也是極低。
大齊開國皇帝更是笑稱:“武到之處,何須文言?”可見文人在大齊不受重視的程度。前期大齊利用全國皆兵的優勢打得外族再也不敢來犯,大齊皇帝則更堅信武重於文,可是後來各方勢力都擁兵自重,漸漸的中央已經沒有能力統禦各方,才導致了大齊最終覆滅。分裂成了五代十六國。
五代十六國中位於中原的北燕、內韓、趙還有南方的大楚。漸漸的有了選官的完整體係。他們會在每年的一個時間在國都舉行考試,前三會被朝廷錄用為官。其中大楚則是最為重視這項製度,才有了大楚強盛一時的場麵。後來閩中也學習了這種製度還進行了改進,最終確立了如今了,\\\"兩試一決\\\"的選官製度。
所謂\\\"兩試一決\\\"就是在兩年之中,其中一年舉辦春試和冬試。最後在在第二年的夏季舉行一場決試。春試中的前五和冬試中的前五會在最後的決試中決出最後的五名,入朝為官。而剩下的五名也可以繼續選擇參加考試,也可以留在閩中的文苑書院,研究文學之道。
京城續賢閣,這是一座墨家專門為朝廷官員建立的閣樓,其分為五層,每層各不相同。一層空蕩蕩隻擺放著幾個茶台和座椅。二層則是滿是書籍,都是王朝收錄書籍的複刻。三層則放著一些盆景和達官顯貴們的雀鳥。四層則是一些山水畫和一些刻在牆壁上的古詩。至於第五層則是風景最佳的位置。據說站在那裏可以觀賞到整個京城的麵貌。可是上去過第五層的也不到五人而已。除了當今聖上,也隻有丞相張之倫、禦史候成舟、還有北秦王井竹登上過第五層外,至今為止就連皇子們都沒有上過這續賢閣的頂端,至於傳言說頂端可以看到全京城的麵貌外,也隻是從建樓的墨家人口中得出,無人驗證。
今日的續賢閣一改之前的冷淡,可謂是十分熱鬧。丞相家的二公子張天翼、禦史家的小公子候天晨還有文苑書院被稱為文學大才的田園,工部尚書之子苗辛鶴。這些人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年輕!
另外叫人們奇怪的是丞相之子,禦史之子還有文苑書院最有望成為文學大家的田園都是可以登上更上一層的續賢閣,就算次一等的工部尚書之子也可以踏上三層以上的續賢閣,可是卻沒有人往上走一步,他們散漫的坐在椅子上,茶台上擺放著一壺茶和幾個茶杯。
張天翼看著茶台上的茶壺,不為所動自幼受父親影響的張天翼本就對茶不太喜歡,何況是眼前這樣的次等茶葉,張天翼忽然想到自己的父親江南歸來時就對一種茶葉情有獨鍾,可是卻怎麽也想不起來那種茶葉的名字。
禦史小兒子的候天晨可沒有張天翼那麽多想法,拿起茶壺為自己斟滿了茶水,手握著茶杯一飲而盡,過後好似又覺得有一些無味,再拿起茶杯又喝了一杯。
作為四位中最年長的田園並未坐下,反而翻卷著冬試的成績,陷入深思。
苗辛鶴則對這三個悶葫蘆一臉無奈,小時候他們聚在一起便是不說話,靜靜地幹自己的事情,累的時候不知何時便會起個頭,然後就著一個話題眾人就會討論好久。而這一次顯然輪到自己開頭了。
苗辛鶴找了一個座位坐下,直麵三人輕聲說道:“各位,你們說明年的決試會是哪一人奪得榜首?”
候天晨放下剛剛拿起的茶杯,一臉無所謂:“冬試中的第二名江海軍,我看過他寫的“大浪淘沙”那篇文章可以叫人身臨其境,置身於書海之中,我很期待他的下一篇文章。”
聽完候天晨的話,張天翼也停下了對那茶的執念,笑道:“那為什麽還是第二名呢?我看還是水平差上一步,依我看春試第一和冬試第一都有機會。”
“狗屁的春試,那些平民百姓不知道也就算了,你我還能不知道?春試那個選拔,前五裏麵有幾個是寒門子弟?最近就是那冬試我看都是有人染指。”
一直埋頭於冬試成績的田大家輕輕笑道:“天晨,這裏雖然就我兄弟四人,可是有些事還是不能直言,畢竟隔牆有耳。依我看這一年的春冬兩試還是有一些水平的。別管什麽寒門富家,可沒有濫竽充數的。”
“我也覺得田園說的對,畢竟今年的春試可是天翼的父親親自把關,別人可以不信,丞相難道還有人不信的嗎?”一旁的苗辛鶴連忙補充。
候天晨則把頭一搖,拿起茶壺不再理論。
其餘三人則繼續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表自己的言論。
此刻續賢閣之外,一個身材單薄的年輕人正在和另一個年輕人站在門前。
旁人如果觀望肯定會覺得奇怪,畢竟身材單薄的年輕人身披著三品官服,可另外一個則比較寒顫衣服隻是六品。
這兩人一個是當今朝廷年紀輕輕便位列高官 的禮部尚書林兵
另一個則是提議取消北秦王世襲的黃家欽
兩人站在冷風中好像在等一個人。
已到冬季的皇城,雖然沒有北秦那樣七日一雪,冰凍千裏。但是如果不穿上棉衣也是會在刺骨的寒風中瑟瑟發抖。
單薄年輕人戳了戳雙手,向裏麵哈了一口氣。惹得了旁邊年輕人的譏笑:“你這南方娃也不經凍啊,這點風就受不了?”
自幼在江南長大的林兵對於黃家欽的嘲笑選擇了無視,他當然不會和這個每句話都帶鋒芒的黃門郎吵架,不是吵不過隻是沒必要浪費口舌。
對於從小受過天寒地凍的黃家欽來說這點風就算不穿棉衣也是可以扛下的,他的故鄉兩遼可是比這個地方更加寒冷。
不一會林兵全身上下已經開始發抖,他無奈的看向了這個明明穿的很少卻一點不冷的黃門郎:“我們到底要等誰啊,早點進去不好麽?真的很冷”
黃家欽卻又漏出來那欠打的笑容,故作姿態道:“應該快到了,一會你就知道了”
已經抖的不行的林兵還是白了一眼這個家夥,牙齒打顫道:“快到了?你怎麽知道?你會算?”
麵對著嘲諷黃家欽卻表現出了罕見的認真,迴答道:“我還真會算。”
林兵此時已經無語了,麵對著這個不要臉的家夥,從小臉皮就薄的林兵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終於在街道旁一輛馬車緩緩駛來,林兵好像看到了希望一樣,一下子精神了許多。
從馬車上下來了一個與二人相仿的年輕人,身披貂裘衣服後邊繡著一條白龍。
林兵見到此人,馬上彎腰作輯。
黃家欽卻站立不動,臉上流出一絲微笑。
衣服秀白龍的年輕人扶起這位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禮部尚書的人輕聲說道:“這次我不請自來,還請多包涵了。”
林兵連忙迴應道:“哪裏哪裏,二皇子殿下到來,也是我們的榮幸。”
話罷,還不忘斜眼瞅了黃家欽一眼。後者則雙手一攤,又露出來標誌的賤笑。
“走吧,他們可能都等著急了。”黃家欽走到了最前頭領路,後邊林兵則跟在二皇子身後。
一直喝茶的候天晨,看著激烈爭吵的三人心煩意亂,作為禦史兒子的他卻一點沒有學會候成舟的超凡的養氣和巧妙的言談,反而不愛理論、愛生氣,更像自己的母親一點。無聊的候天晨看向木門忽然一聲暴嗬,把在場的三人嚇了一跳。
“黃家欽,你知不知道......”
可是話還沒說完,看到他身後的繡白龍年輕人,則咽下去了剛才的話。
話鋒一轉,四人齊刷刷的向年輕人鞠躬:“二皇子殿下!”
衣鏽白龍的年輕人輕輕揮揮手,臉上掛滿笑容:“諸位我冉廣英不請自來,還望各位海涵,今日無皇子,隻有朋友。”
四人一臉不知所措,站在中間的黃家駒嘴角上揚。
好在林兵的話,叫四人放下了包袱。
恰巧二皇子還帶來了天下名茶,西湖龍井。
眾人好好討論了一番關於明年決試的魁首會是誰,各持己見。
最後黃家欽和二皇子還對賭了一番,其中黃家欽表示魁首必定是其中春試第一的薑卜文。而二皇子則認為魁首會是今年冬試的第二江海軍。二皇子表示輸了會答應黃家欽一件事而黃家欽要輸了就送出身上的那塊玉佩。黃家欽一口答應了賭局。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講著一些事情,忽然二皇子提議道:“不如我們去上麵看一看吧”
黃家欽和候天晨馬上迴應說好
張天翼則對二層的一本書產生好奇心也同意前去。
苗辛鶴則一直想去看看三層的奇鳥
田園麵對著眾人則無奈的搖了搖頭,跟了上去。
張天翼停在了二層拿起了孔夫子的春秋止步不前。苗辛鶴麵對著奇鳥心神不寧、四層裏田園看著滿牆的古詩眼睛裏充滿著光,一直喜畫的候天晨則對著牆上的畫大加讚賞。
在四層逛了一會的二皇子迴頭對著最後兩人神秘兮兮的說道:“想不想去那第五層看看?”
林兵雙眼瞪大:“可是......”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黃家欽一把拽住:“可是什麽?”隨後不等林兵掙紮,黃家欽就拽著他跟在二皇子身後。
二皇子走到了那第五層樓梯口前,立著一個牌子上麵寫道:“身份不足,不可登樓。”
冉廣英一把扯過牌子,摔在地上。雙手摟了一下衣服,大步上前。身後被架著的林兵不情願的向第五層前進。
癡迷古詩的文苑大家本想追上三人可是看到地上的牌子,猶豫了一下終是停住了腳步。
到達五層的林兵才被黃家欽放下,本想狠狠的臭罵一頓這個野蠻的家夥,忽然眼前的景象叫林兵震撼。
不隻是林兵,就連貴為二皇子的冉廣英也瞪大了眼睛。
繁盛皇城,盡收眼底。
冉廣英不自覺的走到樓閣前,伸出雙手仿佛要用這一抱,擁住整個皇城。
林兵終於緩過神來,卻看到這個不知何時起一直笑看自己的黃門郎,心裏思緒萬千。
樓閣前,二皇子冉廣英迴望二人。
一人低著頭陷入深思。
一人抬著頭嘴角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