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冷的有些過分,方蹊拒絕了其他勞工的好意,獨自坐在枯草地上,他麵前是林西的屍體,在往前是埋屍體的坑。
林西麵色蒼白,身上一個血窟窿,箭已拔掉,但屍身上猩紅一片,方蹊取出銀針,刺入他心脈附近穴位,隨後渡入內力,以此來修複傷口。
老頭留下的功法很神奇,雖然不知道叫什麽,但關鍵時刻卻能救命。
“呃……!”
隨著“屍體”突然爆發出一陣重重吸氣,明明已經死去的林西,竟然死而複生了!
看著眼前昏暗世界,他說出重生後的第一句話:“這就是地獄嗎?”
方蹊調侃:“非也,這裏是天堂!”
林西頓時驚坐起,慌亂之間撤動傷口,疼的“斯哈”一聲,他看著方蹊滿臉驚訝,說出複生後第二句話:“你怎麽也死了?青龍使者殺的?”
“噗嗤!”方蹊忍不住發笑,定了定神色說道:“好好看看吧!這裏就是礦場附近,你還沒死呢!”
林西踉蹌起身,打量著四周環境,又摸了摸自己溫熱的臉:“果真沒死”
“我還活著!太好了!我還活著!”劫後餘生的林西又蹦又跳。
方蹊一把捂住他的嘴,連忙製止道:“小點聲,難道還想再死一次不成?”
“嗚嗚嗚!”林西瞪大了眼睛點頭。
隨後問道:“我怎麽活下來的?當時那一箭明明要了我的命啊!”
方蹊抬手指著上空,給出二字答案:“天意!”
的確是天意,當時的情況是個必死之局,青龍使者武功高強,不用瞄都知道一個人的心髒在哪,監工頭目的死也證明了這一點。
隻不過上天自有恩典,不會讓良善之人,命喪邪惡之手。
青龍使者目中無人,他太自負了!心裏隻想著殺人,知道是誰製造混亂之後,多一句話都不想聽,抬手就是一箭。
所以他根本沒注意到,射出去的箭失缺了半邊尾羽,也正是缺的半邊尾羽,讓箭射偏了,看似穿胸而過,實則傷口前後位置有差,正好避開心髒。
“你說,這是不是天意?”
林西愕然:“的確是天意!”
其實方蹊隱藏了一部分沒說,就算那隻箭稍有偏差,但也的的確確射穿了胸膛,心髒無礙,但心脈卻斷,如此傷勢流血也能把人流死。
還是因為青龍使者的自負,給林西留下一絲生機,他交代完命令便匆匆離去,那兩位副幫主也迫不及待離開。
所以方蹊第一時間衝了過去,他發現林西還有氣,便借著“收屍”的接觸,暗暗渡了內力給他護體,這才有了夜晚偷偷救人的一幕。
方蹊之所以不說,是因為他不想承受林西的謝意,因為救人的內力是老頭給的,要些也該謝老頭,而不是他。
死而複生的經曆,讓林西明白,自負的不僅僅有青龍使者,還有他自己。
平靜了心情之後,不禁發出感歎:“先前是我天真了,以為靠一人之力就能拯救所有勞工,現在才明白,欲成大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你還想救他們?”方蹊鄭重發問。
勞工當中有背叛者,這才導致林西暴露,這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他們兩個都是聰明人,又怎麽會看不明白呢!
但聰明人之一的方蹊,卻看不懂聰明人之二的林西,所以才有此一問。
雖然經曆了巨大變故,可林西依舊不改初心,當即堅定迴答:“要救”
“為什麽?他們已經拋棄了你,當時並無一人站出來替你說話,也沒有人因為你的‘死’而感到愧疚。”
晚風吹來,的確很冷,卻不能減退心的溫度,現實很殘酷,而林西卻釋然了。他凝望著天空,迴答的語氣十分平靜:
“我因上天憐憫而活,便不能獨享這份恩典,唯有將憐憫之心傳遞下去,才對得起重活一次的機會。否責死的價值在哪?活著的堅守又在哪?如果就連生死都失去理由,那麽我的存在又有什麽意義呢?”
方蹊無言以對,他本想告訴林西,可以帶他一起逃離這裏,以方蹊現在的身手,隻帶一個人,完全可以做到悄無聲息避開看守。
但是林西的迴答和反問,卻讓他不禁聯想到老頭,也想起自己。方蹊也是因為老頭的善良,才能從重傷之身,變成現在的樣子。
而老頭呢同樣因為善良,所以不忍對十二弟子手動,這才被人拷上枷鎖帶走。
“天意不可違!”沉默良久之後,方蹊感歎了這麽一句。
他剛說完,心中頓時有所感悟,曾經參悟不透的秘籍,此刻竟然明了許多。方蹊立即盤膝而坐,暗自運轉心法。
林西雖不懂武功,但也能看明白,現在不適合打擾人家,便沒再說話,獨自找地方休息去了。
那本名為低頭的刀譜,於方蹊而言既是助力,也是桎梏。他自詡悟性超凡,最難學的醫術都能無師自通。
可自從修習那本刀譜以後,不僅刀法毫無進展,就連老頭留下的內力,也有運行凝滯的時候。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進入礦場,準確的說,是遇到林西之前。否則也不會深夜潛入後山,卻被林西所有察覺。
而每次聽林西說話,都能讓他有那麽一瞬間的頓悟之感,就在剛剛,他聽林西談到憐憫,談到生命意義,先前所有阻礙似乎都能想通了。
老頭留給他的秘籍,是一門至高武學,不僅需要天賦極佳的根骨,更需要修煉之人本性純良。
所以兩人第一次見麵,是老頭向方蹊求助,看似是方蹊幫了老頭,實則是老頭挑選了方蹊。
低頭譜在方蹊腦海之中化形,無數人影為他演練低頭刀法,一招一式清晰明了,方蹊似乎魂魄離體,跟著那些人影一遍又一遍學習。
終在天明之時,他將心法與刀法融會貫通,終於突破了凝滯已久的第一層,而且內力也有所增長。
方蹊心有所感:原來需有憐憫之心,才能真正體會此刀法的精髓,先前是我狹隘了,隻看自己不看蒼生,又怎麽能學會至高武學。
林西麵色蒼白,身上一個血窟窿,箭已拔掉,但屍身上猩紅一片,方蹊取出銀針,刺入他心脈附近穴位,隨後渡入內力,以此來修複傷口。
老頭留下的功法很神奇,雖然不知道叫什麽,但關鍵時刻卻能救命。
“呃……!”
隨著“屍體”突然爆發出一陣重重吸氣,明明已經死去的林西,竟然死而複生了!
看著眼前昏暗世界,他說出重生後的第一句話:“這就是地獄嗎?”
方蹊調侃:“非也,這裏是天堂!”
林西頓時驚坐起,慌亂之間撤動傷口,疼的“斯哈”一聲,他看著方蹊滿臉驚訝,說出複生後第二句話:“你怎麽也死了?青龍使者殺的?”
“噗嗤!”方蹊忍不住發笑,定了定神色說道:“好好看看吧!這裏就是礦場附近,你還沒死呢!”
林西踉蹌起身,打量著四周環境,又摸了摸自己溫熱的臉:“果真沒死”
“我還活著!太好了!我還活著!”劫後餘生的林西又蹦又跳。
方蹊一把捂住他的嘴,連忙製止道:“小點聲,難道還想再死一次不成?”
“嗚嗚嗚!”林西瞪大了眼睛點頭。
隨後問道:“我怎麽活下來的?當時那一箭明明要了我的命啊!”
方蹊抬手指著上空,給出二字答案:“天意!”
的確是天意,當時的情況是個必死之局,青龍使者武功高強,不用瞄都知道一個人的心髒在哪,監工頭目的死也證明了這一點。
隻不過上天自有恩典,不會讓良善之人,命喪邪惡之手。
青龍使者目中無人,他太自負了!心裏隻想著殺人,知道是誰製造混亂之後,多一句話都不想聽,抬手就是一箭。
所以他根本沒注意到,射出去的箭失缺了半邊尾羽,也正是缺的半邊尾羽,讓箭射偏了,看似穿胸而過,實則傷口前後位置有差,正好避開心髒。
“你說,這是不是天意?”
林西愕然:“的確是天意!”
其實方蹊隱藏了一部分沒說,就算那隻箭稍有偏差,但也的的確確射穿了胸膛,心髒無礙,但心脈卻斷,如此傷勢流血也能把人流死。
還是因為青龍使者的自負,給林西留下一絲生機,他交代完命令便匆匆離去,那兩位副幫主也迫不及待離開。
所以方蹊第一時間衝了過去,他發現林西還有氣,便借著“收屍”的接觸,暗暗渡了內力給他護體,這才有了夜晚偷偷救人的一幕。
方蹊之所以不說,是因為他不想承受林西的謝意,因為救人的內力是老頭給的,要些也該謝老頭,而不是他。
死而複生的經曆,讓林西明白,自負的不僅僅有青龍使者,還有他自己。
平靜了心情之後,不禁發出感歎:“先前是我天真了,以為靠一人之力就能拯救所有勞工,現在才明白,欲成大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你還想救他們?”方蹊鄭重發問。
勞工當中有背叛者,這才導致林西暴露,這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他們兩個都是聰明人,又怎麽會看不明白呢!
但聰明人之一的方蹊,卻看不懂聰明人之二的林西,所以才有此一問。
雖然經曆了巨大變故,可林西依舊不改初心,當即堅定迴答:“要救”
“為什麽?他們已經拋棄了你,當時並無一人站出來替你說話,也沒有人因為你的‘死’而感到愧疚。”
晚風吹來,的確很冷,卻不能減退心的溫度,現實很殘酷,而林西卻釋然了。他凝望著天空,迴答的語氣十分平靜:
“我因上天憐憫而活,便不能獨享這份恩典,唯有將憐憫之心傳遞下去,才對得起重活一次的機會。否責死的價值在哪?活著的堅守又在哪?如果就連生死都失去理由,那麽我的存在又有什麽意義呢?”
方蹊無言以對,他本想告訴林西,可以帶他一起逃離這裏,以方蹊現在的身手,隻帶一個人,完全可以做到悄無聲息避開看守。
但是林西的迴答和反問,卻讓他不禁聯想到老頭,也想起自己。方蹊也是因為老頭的善良,才能從重傷之身,變成現在的樣子。
而老頭呢同樣因為善良,所以不忍對十二弟子手動,這才被人拷上枷鎖帶走。
“天意不可違!”沉默良久之後,方蹊感歎了這麽一句。
他剛說完,心中頓時有所感悟,曾經參悟不透的秘籍,此刻竟然明了許多。方蹊立即盤膝而坐,暗自運轉心法。
林西雖不懂武功,但也能看明白,現在不適合打擾人家,便沒再說話,獨自找地方休息去了。
那本名為低頭的刀譜,於方蹊而言既是助力,也是桎梏。他自詡悟性超凡,最難學的醫術都能無師自通。
可自從修習那本刀譜以後,不僅刀法毫無進展,就連老頭留下的內力,也有運行凝滯的時候。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進入礦場,準確的說,是遇到林西之前。否則也不會深夜潛入後山,卻被林西所有察覺。
而每次聽林西說話,都能讓他有那麽一瞬間的頓悟之感,就在剛剛,他聽林西談到憐憫,談到生命意義,先前所有阻礙似乎都能想通了。
老頭留給他的秘籍,是一門至高武學,不僅需要天賦極佳的根骨,更需要修煉之人本性純良。
所以兩人第一次見麵,是老頭向方蹊求助,看似是方蹊幫了老頭,實則是老頭挑選了方蹊。
低頭譜在方蹊腦海之中化形,無數人影為他演練低頭刀法,一招一式清晰明了,方蹊似乎魂魄離體,跟著那些人影一遍又一遍學習。
終在天明之時,他將心法與刀法融會貫通,終於突破了凝滯已久的第一層,而且內力也有所增長。
方蹊心有所感:原來需有憐憫之心,才能真正體會此刀法的精髓,先前是我狹隘了,隻看自己不看蒼生,又怎麽能學會至高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