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上條清定原本以為在自己治下的領地效仿今川家、後北條家等戰國大名那樣,進行大規模檢地是可行的。


    可清定忽視了一點,上條家的整體實力以及家督直屬力量還不算太強,北條家(喜多條家)、發智家、市河家、平子家、福島家、栗林家、登阪家等刈羽郡、魚沼郡的大大小小國人領主們本來就是割據一鄉、一保的地頭蛇,他們與上條家不同,其自身實力並未遭到重創。


    一旦上條家進行大規模檢地,那麽必然會觸及到上述這些國人領主們的核心利益,極有可能導致他們會選擇倒向府中長尾家一方。


    而且,北條家、平子家、發智家等國人領主先前在越後上杉家的地位就是譜代家臣級別,與上條家是不分上下。


    若不是長尾為景擁立原上條家家督上杉定實作為越後守護,恐怕上條家在越後上杉家中的地位並不如千阪家、山浦家等遠在下越的越後上杉庶子家。


    經八條春綱的一番勸說下,清定隻好暫時擱置檢地一事,仍按照原先的指出檢地來征收賦稅、年貢。


    由於伊達稙宗獲知了是經上條清定的勸說下,才使得上杉定實最終下定決心收時宗丸為養子一事,在麵對上條家意圖購入陸奧馬一事,他為了酬謝清定的付出,便對上條家進行半賣半送,隻是做做樣子,收了一千五百貫銅錢(精錢、惡錢參半),就賣給了上條家兩百匹陸奧馬,以及一百套馬具、一百杆騎槍。


    清定這下就覺得這筆買賣不虧,反正自己隻是提議上杉定實收伊達時宗丸為養子,沒說確保讓伊達時宗丸繼承越後上杉家的家名,更沒說確保伊達時宗丸繼任越後守護職。


    可以說,從頭到尾就隻有中條藤資和伊達稙宗兩個人是在自我感覺良好。


    當然,在伊達稙宗正式送其子伊達時宗丸前來越後之前,清定還不能明說此事。隻有陸奧、出羽、越後等國的局麵愈發混亂,他才有機會渾水摸魚,建立更大的功業。


    上條家在獲得了兩百匹陸奧馬後,清定便著手對龍捷備進行改組和擴充。因為他打算將龍捷備組建成以騎馬武士為主的高速機動軍勢,就像後來歐洲風靡一時的龍騎兵那樣。


    當然,目前鐵炮還沒有傳入扶桑。若想給龍捷備人手一挺鐵炮,至少要等到天文十二年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抵達南九州之後。


    而龍捷之軍號在天朝的五代十國時期就是以騎兵為主的禁軍,而且還是從各地之中挑選出的精銳。


    龍騎兵的優點就是成本低廉,以及機動強,可以用於突襲、迂迴等等,其戰術地位還不低。


    說到龍騎兵,除了西方奇幻作品之中那些胯下騎著巨龍的騎士以外,能聯想到的就隻有尹誌平了。然而,現實中還真就有龍騎兵這個兵種存在。


    隻不過,現實裏的龍騎兵既沒有龍可以去騎,甚至還不能完全算作是騎兵,很長時間內他們的裝備和訓練程度都是按照步兵的標準進行的。


    在西方古老傳說之中,一條惡龍的破壞力了是巨大的,同時還會看守著巨額財寶。有時還會抓走一位人類公主,關在自己的山洞裏充當吉祥物,給傳說中的英雄們一個誅殺惡龍、獲得巨額財富、迎娶公主、走上人生巔峰的完美理由。


    這麽看於情於理現實之中存在的龍騎兵,不論是騎龍還是屠龍,那想想都覺得是非常威風。


    然而,現實與傳說正好相反,歐洲各國初期所組建的龍騎兵卻是一個非常憋屈的兵種,甚至沒有之一。


    首先,嚴格來說龍騎兵並不是專業騎兵,最初的龍騎兵隻是一個會騎馬的步卒而已。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名指揮官,現在你若是想擁有一個龍騎兵隻需要三步:一、去馬廄裏牽一匹所有騎兵都不會去騎的老馬;二、從現役的步卒中拉來一個還在打瞌睡的倒黴步卒;三、塞給這名被選中的步卒一把火繩槍並將他弄上馬。


    這樣你就擁有了一名嶄新出廠的龍騎兵,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根本不需要傳說中的巨龍。


    龍騎兵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種快速反應部隊,隻需要手牌中有“戰馬”、“步卒”、“火繩槍”,這三張卡牌,就可以進行直接融合召喚。


    所以,對於龍騎兵來說,戰馬與其說是他們的武器、戰友,還不如說是他們最為便捷的交通工具。


    如果,那個年代有自行車的話,他們的指揮官可能也並不會介意將龍騎兵們的坐騎換成自行車,讓他們拋棄戰馬改成踩單車行動。


    這樣的一支部隊為快速反應機動可謂是下了血本,但是卻不會擁有太大的規模。而且由於不需要馬上作戰,注定隻能使用最為劣等的馬匹。


    不過,即便是如此便宜,但是龍騎兵在戰場上的第一次亮相也還是出盡了風頭。


    在十六世紀的尼德蘭戰役中,當時的指揮官奧蘭芝莫裏斯親王的弟弟,為了能讓麾下的步兵快速抵達戰場就位,所以一口氣弄來了五百匹馬,讓那些會騎馬的步兵騎著馬快速奔赴戰場。


    結果這支部隊卻成了一支騎兵,在敵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就將其擊敗了。這時的世人才算是看明白龍騎兵的使用說明書,原來龍騎兵的重點是在於其優越的機動。


    事後,歐洲各國才開始紛紛組建起屬於自己的龍騎兵部隊。


    而龍騎兵的名字由來,是在法語中與龍使用同一個單詞(dragon);還有說法是認為因為龍騎兵的軍旗上往往都繪有一隻張牙舞爪的巨龍;也有人認為是由於龍騎兵所攜帶的火繩槍在開火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火光和煙霧,所以被人稱為“龍”。


    至於中文的翻譯為龍騎兵可能為意譯,也有可能是受了《宋史》中所記載的禁軍部隊“龍騎”影響,“該軍號有馬步人,見陣即步鬥。”


    但是龍騎兵雖然有最為帥氣拉風的名字,但是他們的日子卻過得非常憋屈。


    因為在當時的歐洲各國部隊之中,龍騎兵部隊的地位並不是很高,而且由於本來就不被算作是騎兵,所有龍騎兵一般來說是不習騎兵戰法的,而是跟步兵一樣進行訓練,其馬術水平基本上要求為不被馬甩下來並活著抵達戰場就算是最大的勝利了。


    而且他們手中所使用的一般也不是馬刀,而是步兵使用的直劍。就連龍騎兵手中所使用的火繩槍也基本上是步兵所使用的版本,在馬上非常難以使用。


    假如一支龍騎兵部隊被敵軍的騎兵截住,那麽以龍騎兵的馬術水平,正麵交鋒基本上是去送人頭的。因此龍騎兵的作戰方式並非像後世電子遊戲裏那樣騎著戰馬衝過去開槍的,而是上馬奔襲,下馬作戰。


    當然,也有較為另類一些的龍騎兵還會隨身攜帶鶴嘴鋤,在抵達戰場的時候,直接下馬迅速開始構築防禦工事,在必要的時候還能朝著敵人頭上招唿。


    像這種介於騎兵和步兵之間的定位,注定了龍騎兵既無法享受騎兵的榮耀,也不能跟步兵一樣同甘共苦。


    甚至還導致了龍騎兵的裝備經常是騎兵和步兵都用不上的次等貨,在一些條件實在不行的國家裏,他們的龍騎兵竟然隻能騎運貨的騾子。


    雖然在龍騎兵活躍的年代裏,騎士老爺這個階層基本就不存在了,但是騎兵的地位卻依舊很高的。一般來說騎兵的主要構成還是貴族子弟,薪水也還不低。


    相比之下,龍騎兵可謂是要啥沒啥,幹的還是隻有苦勞沒有功勞的事情。


    所以龍騎兵響亮的名號之下,其本質上是一支隨意拚湊而成,單純是因為跑得快所以能隨叫隨到的工具人部隊。


    按照正常的劇情發展,龍騎兵之後會迎來轉型,並在戰場上以主力的身份立下大功,最後衣錦還鄉成為全村最靚的仔。當然,這樣的美夢全是不存在的。


    在轉型後的龍騎兵依舊是像曾經那樣的苦菜花,而不是迎春花。龍騎兵的轉型也隻是退出了較大的國與國之間戰事,轉而在本國內去討伐一些流寇草莽。


    其原因也非常簡單,龍騎兵的維持費比正規騎兵要便宜的多,好養活,而且更加耐造。畢竟龍騎兵的主要兵源都是些身份較低的人,遠比貴族騎兵吃苦耐勞。


    正是得益於此,龍騎兵因為使用頻率增加,其規模也開始逐步擴大,穩定住了常備軍的地位。


    而扶桑戰國時期的武田家赤備雖然地位要比龍騎兵要高出不少,但赤備的騎馬武士並非完全是騎兵,作戰方式大都是下馬步戰的。在長筱之戰中,隻有小幡赤備向織田·德川聯軍發起過騎兵衝擊的記錄(《信長公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刈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網癮的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網癮的牛並收藏風起刈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