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塞王守國門
穿越大明,開局親哥薨了 作者:清蒸鯧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片刻前,在坤寧宮門口駐足的洪武皇帝小聲問道:“允熥真是今天才讀論語?”
常嬤嬤慌忙跪下迴道:“奴婢不敢欺騙陛下,殿下確實是今天才讀論語。”
隨即洪武皇帝揮揮手示意常嬤嬤退下。
這會進入坤寧宮的洪武皇帝伸出一隻粗糙的大手,輕輕地拍在朱允熥頭上。
朱元璋高興地說道:“你這三句話解得很好,不過別和外人去說,明白嗎?”
隨即用冷厲的目光掃向四周,周圍的太監宮女個個如臨深淵,恨不得自己天生失聰。
朱允熥立刻行禮:“皇孫朱允熥參見祖父皇帝陛下。孫臣謹記祖父教誨。”
朱元璋笑著迴道:“還是標兒出息,兒子個個聰明伶俐。允熥啊,以後沒有外人的時候別這麽多禮。俺們先是家人,再是君臣。哈哈哈,好,俺的好孫兒說的太好了。”
朱允熥心中默想“嘿嘿,老頭兒,這才哪到哪。過幾天幫你把殿興有福論給改了,知道你認元朝為正統很不開心,俺會幫你的。”
朱允熥趕緊迴道:“孫兒謹記。”
這時候馬皇後開始埋怨:“朱重八,和你說了多少次了。你剛剛大聲嚷什麽,允熥都被你嚇到了。來孫兒,過來讓祖母抱。”
朱元璋趕緊認錯:“俺這不是高興,俺改。”
隨即朱元璋一臉嚴肅地對朱標說:“標兒,允熥說的那些話俺琢磨著不錯,你明個找幾個人再潤色潤色,這話俺覺得讓梅殷去說,他是駙馬又有文名,俺覺得合適。”
“不過一定要萬分小心,這些話皇帝不能說,太子也不能說。”朱元璋放心不下又繼續叮囑。
朱標:“孩兒心裏有數。”
隨即朱元璋猶如一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問道:“乖孫,你就看了半天論語怎麽就能看的出這麽多道理。你比俺強,也比俺家標兒強。哈哈哈哈……”
朱允熥:“孫兒不敢,祖父驅逐韃子,恢複漢家河山。想當年蒙元統治下,我漢家兒郎不但地位低下,還被強行分為漢人南人,讀書人更是被列為第九等。祖父於天下有大功,天下讀書人更應感激祖父再造之恩。祖父之功堪比秦皇漢武。”
聽到自家孫兒的吹捧。朱元璋哈哈大笑:“過了,過了。俺就是個種地的,活不下去了才被湯大嘴拉著去投了紅巾。俺哪能比肩秦皇漢武。”
朱元璋和朱標似乎抓到了什麽東西,又似乎沒有抓住。剛剛朱允熥的這番言論似乎能夠解決一些困擾他們許多年的問題,但是總覺得差點什麽。
朱允熥這邊也知道過猶不及,畢竟他隻是剛剛讀了幾個時辰論語的黃口小兒。
不過等他再讀幾年書,那就說不準會有什麽石破天驚的言論了。
馬皇後這時不耐煩道:“你們爺三要討論國事去武英殿,去文華殿。朱重八,你說你一天天的就知道討論國事,可別把標兒和允熥餓著了。小玉兒,趕緊去看看濟熺迴來沒有。”
對於馬皇後靈活的標準,朱元璋也不能說什麽,隻能一個勁的點頭認錯。但是臉上的笑容始終是化不開,心中積壓多年的大石也感覺像小了一圈。
沒過一會,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吃著飯。(曆史上朱濟熺從小被馬皇後養大,受寵程度遠超朱允炆)
對於膳食洪武皇帝和馬皇後都非常節儉,平時也僅以四菜一湯為限,今天多了朱允熥也僅僅是加了一道菜而已。
洪武皇帝雖說有很多規矩,但是這些規矩在坤寧宮的飯桌上肯定是十分靈活的。
飯桌上的朱允熥和朱濟熺就充當著兩個活寶,時不時的逗馬皇後開心。尤其是朱允熥,總能把馬皇後逗得開懷大笑。
朱元璋在一旁看著也十分欣慰,從朱雄英病重以後他是第一次看見發妻笑。
朱濟熺:“允熥,明個俺喊上高熾,十七叔、十八叔,俺們去騎竹馬,俺們以後都是大將軍。”
朱允熥:“濟熺哥,俺喜歡,俺和你說,俺從小就想當個大將軍。俺就想著給俺們大明守土開疆。”
此時,朱標已經告辭離去,而朱元璋則是樂嗬嗬的聽著兩個孫兒說話。
突然插話道:“幾個小孩子不好好讀書,一天天淨想著當將軍。濟熺你是老三的嫡長子,以後你也是晉王,別一天天的光想著打仗。”
接著又故作嚴肅地看向朱允熥:“還有你,現在標兒就你一個嫡子,要多去讀書,別一天天就想著當將軍。”
自幼受寵的朱濟熺毫不畏懼,理直氣壯的迴答:“俺爹居太原,鎮大同。皇祖父說大同乃邊關要衝,俺長大以後,俺就給皇祖父,給太子伯父守著山西。”
緩了口氣繼續說:“俺爹歲歲巡邊,俺以後也要歲歲巡邊。俺要去打韃子。”
洪武皇帝滿意地拍了拍朱濟熺的小腦袋:“好孩子,今天一天也是玩累了。快去休息吧,明日還要去進益。”
不久,在一個宮女的帶領下朱濟熺就去偏殿安寢。朱允熥由於今天剛剛搬過來,馬皇後做主,今天就留在主殿歇息。
在坤寧宮的老朱,看起來完全就是個尋常的農家翁。這邊在馬皇後幫忙脫掉衣服後,就自顧自的開始洗腳。
在老朱心中,馬皇後這裏不是深宮大內,他也不是九五之尊。更像是一個忙完一天農活的田間翁迴家歇息一般。
馬皇後也如尋常人家的老嫗一樣親自給朱允熥洗完了腳,這時老朱也自己洗完了腳。
朱元璋此時冷不丁的問道:“允熥,你老實和俺說為何你今日表現如此非比尋常,莫非是有人教你?”
朱允熥聞言,假裝惶恐,並且突然抽泣起來:“孫兒不敢,隻是以前俺哥在,孫兒明白,孫兒不該知道這些理,更不能知道。”
“皇祖父也許不信,但是孫兒真是生而知之。”
得益於這個特殊的“金手指”朱允熥開始述說起嬰兒時期和老朱和馬皇後的點滴。
聽到這些的夫妻二人驚訝的說不出一句話來。
見無人迴應,朱允熥隻能繼續說道:“所以俺也知道些道理,俺哥在,俺就隻能是一個喜好弓馬的皇孫。”
老朱如同看怪物一樣看著朱允熥:“小小年紀,一天天的就知道瞎琢磨。”
老朱知道剛剛提及雄英,他的老妻又在神傷,便一臉開心地看向馬皇後連忙邀功道:“俺們家允熥還真是個神童,妹子,還是俺們家標兒最出息,嘿嘿。”
此時讓百官不寒而栗的洪武皇帝竟然露出了一副諂媚討好的表情。
馬皇後也不由氣道:“你說你,一天天的老不正經,在孫兒麵前有點做祖父的樣子。”
老朱此時正樂嗬嗬的向朱允熥繼續發問:“允熥,那你怎麽就想去當個大將軍,當個知書達理的皇孫不好嗎?到時候和你十一叔一樣有文名流傳。俺看你這讀書天賦就是與生俱來,到時候俺們老朱家也能出大儒。”
此時朱允熥內心略微權衡二三,然後答道:“祖父,孫兒這話可能不太好聽,能不能不說。”
老朱拍了拍朱允熥的頭,慈祥地說道:“這裏就你祖父祖母,有什麽不能說的。”
朱允熥假裝壯著膽子說道:“俺和俺十一叔不一樣,俺是俺爹的嫡子。俺要是有文名,俺擔心會有別有用心之人。俺做個大將軍,俺不親近儒生,到時候俺再做個紈絝王爺;俺,那到時候就沒人想著俺了。”
老朱不由玩笑道:“小小年紀倒是什麽都懂。”
心中不由的生出一絲欣慰,他這個小孫子雖說以前沒什麽接觸,但是竟然有如此深沉的心機。哪怕是成年皇子,乃至朝堂諸公也有很多人自愧不如。
“俺這是瞎琢磨個甚,這是俺朱重八的孫兒,早慧明理這是好事”此時朱元璋心裏嘀咕著。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塞王守國門,宗室死社稷!”隨即朱允熥豪邁地說道,“俺以前就立誌以後去邊塞尋一處要衝,給俺們大明世世代代守邊。”
“塞王守國門,宗室死社稷!”老朱反反複複念著這十個字。
一旁的馬皇後也猶如魔怔一樣不停的重複這個孫兒的豪言壯語。
“雲狗兒,快點給俺進來。”朱元璋突然大聲叫道。
雲狗兒,是朱元璋感念當年太監雲奇救駕之功,在雲奇死後將身邊的太監賜名雲狗兒。
不一會兒,一個中年太監弓著腰,進入寢宮,剛要下跪。
“你這廝,快給俺準備筆墨。”
待一切準備妥當,洪武皇帝寫下“塞王守國門,宗室死社稷!”
而後在另一張紙上寫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隨後吩咐道:“第一張紙謄抄後,給所有王爺送去一份,就藩諸王一人三份。並且傳俺口諭,不但給俺掛起來,還要給俺做起來。另外和俺這些不孝子說這是允熥皇孫所言,一幫沒出息的,哪一個有允熥這股氣魄。”
“另一張給俺謄抄一份,都裱起來,一份掛在俺的武英殿,另一份掛在太子的文華殿。”
常嬤嬤慌忙跪下迴道:“奴婢不敢欺騙陛下,殿下確實是今天才讀論語。”
隨即洪武皇帝揮揮手示意常嬤嬤退下。
這會進入坤寧宮的洪武皇帝伸出一隻粗糙的大手,輕輕地拍在朱允熥頭上。
朱元璋高興地說道:“你這三句話解得很好,不過別和外人去說,明白嗎?”
隨即用冷厲的目光掃向四周,周圍的太監宮女個個如臨深淵,恨不得自己天生失聰。
朱允熥立刻行禮:“皇孫朱允熥參見祖父皇帝陛下。孫臣謹記祖父教誨。”
朱元璋笑著迴道:“還是標兒出息,兒子個個聰明伶俐。允熥啊,以後沒有外人的時候別這麽多禮。俺們先是家人,再是君臣。哈哈哈,好,俺的好孫兒說的太好了。”
朱允熥心中默想“嘿嘿,老頭兒,這才哪到哪。過幾天幫你把殿興有福論給改了,知道你認元朝為正統很不開心,俺會幫你的。”
朱允熥趕緊迴道:“孫兒謹記。”
這時候馬皇後開始埋怨:“朱重八,和你說了多少次了。你剛剛大聲嚷什麽,允熥都被你嚇到了。來孫兒,過來讓祖母抱。”
朱元璋趕緊認錯:“俺這不是高興,俺改。”
隨即朱元璋一臉嚴肅地對朱標說:“標兒,允熥說的那些話俺琢磨著不錯,你明個找幾個人再潤色潤色,這話俺覺得讓梅殷去說,他是駙馬又有文名,俺覺得合適。”
“不過一定要萬分小心,這些話皇帝不能說,太子也不能說。”朱元璋放心不下又繼續叮囑。
朱標:“孩兒心裏有數。”
隨即朱元璋猶如一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問道:“乖孫,你就看了半天論語怎麽就能看的出這麽多道理。你比俺強,也比俺家標兒強。哈哈哈哈……”
朱允熥:“孫兒不敢,祖父驅逐韃子,恢複漢家河山。想當年蒙元統治下,我漢家兒郎不但地位低下,還被強行分為漢人南人,讀書人更是被列為第九等。祖父於天下有大功,天下讀書人更應感激祖父再造之恩。祖父之功堪比秦皇漢武。”
聽到自家孫兒的吹捧。朱元璋哈哈大笑:“過了,過了。俺就是個種地的,活不下去了才被湯大嘴拉著去投了紅巾。俺哪能比肩秦皇漢武。”
朱元璋和朱標似乎抓到了什麽東西,又似乎沒有抓住。剛剛朱允熥的這番言論似乎能夠解決一些困擾他們許多年的問題,但是總覺得差點什麽。
朱允熥這邊也知道過猶不及,畢竟他隻是剛剛讀了幾個時辰論語的黃口小兒。
不過等他再讀幾年書,那就說不準會有什麽石破天驚的言論了。
馬皇後這時不耐煩道:“你們爺三要討論國事去武英殿,去文華殿。朱重八,你說你一天天的就知道討論國事,可別把標兒和允熥餓著了。小玉兒,趕緊去看看濟熺迴來沒有。”
對於馬皇後靈活的標準,朱元璋也不能說什麽,隻能一個勁的點頭認錯。但是臉上的笑容始終是化不開,心中積壓多年的大石也感覺像小了一圈。
沒過一會,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吃著飯。(曆史上朱濟熺從小被馬皇後養大,受寵程度遠超朱允炆)
對於膳食洪武皇帝和馬皇後都非常節儉,平時也僅以四菜一湯為限,今天多了朱允熥也僅僅是加了一道菜而已。
洪武皇帝雖說有很多規矩,但是這些規矩在坤寧宮的飯桌上肯定是十分靈活的。
飯桌上的朱允熥和朱濟熺就充當著兩個活寶,時不時的逗馬皇後開心。尤其是朱允熥,總能把馬皇後逗得開懷大笑。
朱元璋在一旁看著也十分欣慰,從朱雄英病重以後他是第一次看見發妻笑。
朱濟熺:“允熥,明個俺喊上高熾,十七叔、十八叔,俺們去騎竹馬,俺們以後都是大將軍。”
朱允熥:“濟熺哥,俺喜歡,俺和你說,俺從小就想當個大將軍。俺就想著給俺們大明守土開疆。”
此時,朱標已經告辭離去,而朱元璋則是樂嗬嗬的聽著兩個孫兒說話。
突然插話道:“幾個小孩子不好好讀書,一天天淨想著當將軍。濟熺你是老三的嫡長子,以後你也是晉王,別一天天的光想著打仗。”
接著又故作嚴肅地看向朱允熥:“還有你,現在標兒就你一個嫡子,要多去讀書,別一天天就想著當將軍。”
自幼受寵的朱濟熺毫不畏懼,理直氣壯的迴答:“俺爹居太原,鎮大同。皇祖父說大同乃邊關要衝,俺長大以後,俺就給皇祖父,給太子伯父守著山西。”
緩了口氣繼續說:“俺爹歲歲巡邊,俺以後也要歲歲巡邊。俺要去打韃子。”
洪武皇帝滿意地拍了拍朱濟熺的小腦袋:“好孩子,今天一天也是玩累了。快去休息吧,明日還要去進益。”
不久,在一個宮女的帶領下朱濟熺就去偏殿安寢。朱允熥由於今天剛剛搬過來,馬皇後做主,今天就留在主殿歇息。
在坤寧宮的老朱,看起來完全就是個尋常的農家翁。這邊在馬皇後幫忙脫掉衣服後,就自顧自的開始洗腳。
在老朱心中,馬皇後這裏不是深宮大內,他也不是九五之尊。更像是一個忙完一天農活的田間翁迴家歇息一般。
馬皇後也如尋常人家的老嫗一樣親自給朱允熥洗完了腳,這時老朱也自己洗完了腳。
朱元璋此時冷不丁的問道:“允熥,你老實和俺說為何你今日表現如此非比尋常,莫非是有人教你?”
朱允熥聞言,假裝惶恐,並且突然抽泣起來:“孫兒不敢,隻是以前俺哥在,孫兒明白,孫兒不該知道這些理,更不能知道。”
“皇祖父也許不信,但是孫兒真是生而知之。”
得益於這個特殊的“金手指”朱允熥開始述說起嬰兒時期和老朱和馬皇後的點滴。
聽到這些的夫妻二人驚訝的說不出一句話來。
見無人迴應,朱允熥隻能繼續說道:“所以俺也知道些道理,俺哥在,俺就隻能是一個喜好弓馬的皇孫。”
老朱如同看怪物一樣看著朱允熥:“小小年紀,一天天的就知道瞎琢磨。”
老朱知道剛剛提及雄英,他的老妻又在神傷,便一臉開心地看向馬皇後連忙邀功道:“俺們家允熥還真是個神童,妹子,還是俺們家標兒最出息,嘿嘿。”
此時讓百官不寒而栗的洪武皇帝竟然露出了一副諂媚討好的表情。
馬皇後也不由氣道:“你說你,一天天的老不正經,在孫兒麵前有點做祖父的樣子。”
老朱此時正樂嗬嗬的向朱允熥繼續發問:“允熥,那你怎麽就想去當個大將軍,當個知書達理的皇孫不好嗎?到時候和你十一叔一樣有文名流傳。俺看你這讀書天賦就是與生俱來,到時候俺們老朱家也能出大儒。”
此時朱允熥內心略微權衡二三,然後答道:“祖父,孫兒這話可能不太好聽,能不能不說。”
老朱拍了拍朱允熥的頭,慈祥地說道:“這裏就你祖父祖母,有什麽不能說的。”
朱允熥假裝壯著膽子說道:“俺和俺十一叔不一樣,俺是俺爹的嫡子。俺要是有文名,俺擔心會有別有用心之人。俺做個大將軍,俺不親近儒生,到時候俺再做個紈絝王爺;俺,那到時候就沒人想著俺了。”
老朱不由玩笑道:“小小年紀倒是什麽都懂。”
心中不由的生出一絲欣慰,他這個小孫子雖說以前沒什麽接觸,但是竟然有如此深沉的心機。哪怕是成年皇子,乃至朝堂諸公也有很多人自愧不如。
“俺這是瞎琢磨個甚,這是俺朱重八的孫兒,早慧明理這是好事”此時朱元璋心裏嘀咕著。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塞王守國門,宗室死社稷!”隨即朱允熥豪邁地說道,“俺以前就立誌以後去邊塞尋一處要衝,給俺們大明世世代代守邊。”
“塞王守國門,宗室死社稷!”老朱反反複複念著這十個字。
一旁的馬皇後也猶如魔怔一樣不停的重複這個孫兒的豪言壯語。
“雲狗兒,快點給俺進來。”朱元璋突然大聲叫道。
雲狗兒,是朱元璋感念當年太監雲奇救駕之功,在雲奇死後將身邊的太監賜名雲狗兒。
不一會兒,一個中年太監弓著腰,進入寢宮,剛要下跪。
“你這廝,快給俺準備筆墨。”
待一切準備妥當,洪武皇帝寫下“塞王守國門,宗室死社稷!”
而後在另一張紙上寫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隨後吩咐道:“第一張紙謄抄後,給所有王爺送去一份,就藩諸王一人三份。並且傳俺口諭,不但給俺掛起來,還要給俺做起來。另外和俺這些不孝子說這是允熥皇孫所言,一幫沒出息的,哪一個有允熥這股氣魄。”
“另一張給俺謄抄一份,都裱起來,一份掛在俺的武英殿,另一份掛在太子的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