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兕掛著弘文館直學士的身份,這一次進宮就簡單了許多。


    沒有多餘的查問,陳青兕在間隔十餘日後,再次見到了大唐天子李治。


    李治還是一如既往地溫和,真就如一隻綿羊一樣。


    若不是陳青兕熟知那段曆史,真就會給他這副模樣給蒙騙了。


    “見過陛下!”


    李治親和的笑道:“一旁入座。”


    等陳青兕入座以後,方才道:“朕召見你來,是對你提出正對國子監的改製很有興趣。朕發現,你的建議中有些事情點到為止,似乎有所保留,卻不知為何。”


    陳青兕道:“迴稟陛下,並非臣藏著掖著,是實際情況並不允許。”


    李治問道:“這是為何?”


    陳青兕道:“先皇有先見之明,擴建國子監,招攬天下英才,讓天下寒門有機會入國子監接受名師指點,成為棟梁之材。隻是將生員的選擇職權下放,讓地方縣令、縣丞來選,本就不太適宜。縣令、縣丞忙於縣衙事務,哪裏能夠分心他顧?”


    陳青兕當然不會說,進入國子監便有機會攀龍附鳳。那些家裏有些權勢地位金錢的庶族會以各種手段獲取名額。


    這對縣令、縣丞是一大考驗,很婉轉的表示縣務繁忙。


    李治當然明白,也不點明。


    水至清則無魚,身為皇帝,隻要不過分,李治對於一些無傷大雅的斂財行徑,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他隻是皇帝,不是言出法隨的神,沒辦法控製天下人都如聖人一樣。隻能自己以身作則,提倡廉潔。


    陳青兕繼續道:“臣能夠想到最合適辦法是在各地修建縣學、州學,讓天下人都能感沐浴陛下恩典,依靠成績來定資格。可大唐百廢待興,很多事情都需要處理,無法做到如此規模的改變。故退求其次。先將生員的成績與官員的政績結合,以此鼓勵鄉縣推行文教,為朝廷選擇優秀人才。”


    陳青兕當然知道窮不能窮教育的道理,隻是這個時代並不適用。


    印刷術跟造紙術還未到位,書本的價格注定全麵推行教育任重道遠。


    陳青兕並不懂印刷術、造紙術,能做的就是盡量提高百姓的識字率,讓他們接觸到知識,推動由量變到質變這一過程。


    總之路得一步步走,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蛋。


    李治心下了然:“陳愛卿確實顧慮的周全!”


    他望向陳青兕的目光中也帶著幾分讚許,身為一國之君,他擅長畫大餅,也會有人給他畫大餅。


    但他畫的餅是餅,給他畫的餅卻是空談。


    陳青兕這種能夠考慮國情行為,在李治看來確實有心了。


    李治一臉感歎:“朕也想如陳愛卿設想的那樣,在天下三百六十州府,一千五百餘縣都開辦縣學、州學,奈何有心無力。我大唐立於萬國之巔,萬眾矚目,哪能有片刻懈怠?便如西突厥,朝隻是小勝而歸,他們便宣揚自己大勝。若不給他們教訓,西域諸國真以為我大唐無力護衛西域安定。”


    陳青兕對此也是無言以對,也不知西突厥可汗的真實想法。


    程知節這一戰確實沒打好,但也憑借蘇定方超神的發揮擊潰了兩萬西突厥的騎兵隊,斬獲頗豐,打得西突厥阿史那賀魯驚懼遠遁。


    換作任何時代這都是唐軍的一場勝利。


    結果沒給打死的西突厥阿史那賀魯,見唐軍退了,就跟喝了三斤美酒飄的一塌糊塗,以一副勝利者的姿態在西域耀武揚威。


    也導致了程知節的西征大軍迴師不足兩月,蘇定方再次西征。


    陳青兕知道蘇定方此次西征的戰果,這位華夏曆史上外戰戰功最輝煌的大將將會大放異彩,將大唐的疆域擴張到鹹海附近。


    也許這個時期的大唐,在周邊諸國眼中,能抗住不滅,就是大勝吧。


    “不說這些!”李治擺了擺手,然後目光灼灼的看著陳青兕問道:“愛卿出身貧寒,應該最能體會庶族寒士之苦。朕觀你改革之法,大利庶族寒士,可是有心為天下寒士開路?”


    這是他當前最關心的事情之一。


    針對關東士族,李治做了很多手準備,既有長遠的,也有眼前的,但效果都不明顯。


    尤其是現在士族逐漸重視科舉,開始派族中精英參加科舉。


    本來庶族寒門因教育資源問題,對標五姓士族就遠遠不及,五姓士族又有足夠的政治資源,他們可以通過行卷,投謁舉薦等方式取得先機,從而霸占絕大多數的名額,以此壓榨庶族的晉升空間。


    李治為了對付五姓士族扶持了上官儀為首的狀元派係與李義府為首的庶族派。


    結果狀元派係受到針對,庶族派也讓李義府弄臭了,都受到了不小的阻礙。


    陳青兕對於國子監的改革,對於庶族有大利,讓李治看到了一條新的方向。


    陳青兕原本跪坐在席子上,聽李治這麽說,趕忙起身作揖道:“臣惶恐,未敢有此心。隻是臣受過此類苦楚,深知寒士百姓不易。不敢奢求其他,隻想創造一個相對公允的環境,謀一條生路。”


    李治想到了前年的科舉,搖頭道:“相對公允的環境?又談何容易?”


    陳青兕道:“任重道遠,但總歸事在人為。”


    李治颯然一笑道:“說得在理,事在人為……”


    他嘴上這麽說,心裏卻不這麽想,他是皇帝,他隻信自己想能夠做到,而不是事在人為。


    他繼續道:“那以愛卿之見如何在國子監中創造相對公允的環境……”


    “考核!”陳青兕道:“真才實學看的不是出身,不是名望而是成績,通過一次次公允的考核,以成績來定高下。”


    李治質問道:“考核真就能做到公允?”


    陳青兕心中鬆了口氣,終於說到關鍵點了。


    “不能,卻可以通過政策方略做到公允。”


    李治忙問:“怎麽做到的?”


    陳青兕道:“臨時出卷,由專人當眾考核。將試卷糊名,讓人不知試卷是何人所作,總規有辦法應對。”


    李治聽著陳青兕的答案,豁然起身。


    陳青兕說的是國子監,但李治已經將之聯想到了科舉。


    “哈哈!”


    李治昂首笑道:“愛卿真乃福星也……”


    陳青兕一臉茫然不解,俊朗的臉上滿是問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