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兕原本心情有些浮躁,突然來到這陌生又熟悉的時代,還要麵對莫名的殺劫,身旁無人可信敢信,整個人就如繃緊的弓弦,半點不敢鬆懈。但迴顧腦海中,關於陳青兕的一生,心情突然愉悅起來。
太勵誌了……
陳家祖上躲避隋末戰禍,逃難來到了銅官村,並無別的親人,陳青兕自身七歲喪母,十一歲喪父,受村中百姓接濟長大,尤其是村長彭耆老幫助良多。
因陳家祖上是書香世家,陳青兕也一直以讀書人自詡。隻是命運多舛,為了生計做過短工,當過農民,上山砍過柴,下河抓過魚,練就一身打獵的本事,甚至為了填飽肚子,農閑的時候還去當過府兵。可就算如此,陳青兕依舊沒有放棄學業,一有空閑就伏案苦讀。
他一開始還以為陳青兕是個色胚,懷中揣著“劉皇叔”時刻消遣,現在才知道懷揣書本是他的習慣,便於休息的時候能夠看上一會兒,至於為什麽是“劉皇叔”,那是因為純情小處男不通男女之事,怕洞房的時候出醜,提前研究學習。
古人在這方麵很是保守,陳青兕這種鄉下孤兒,沒有“劉皇叔”指導,真不懂各種細節。
追憶著記憶中陳青兕的一生,此時此刻的陳青兕也有一種見到年輕時自己的感覺。
一樣的窮苦出身,一樣的有拚勁毅力,一樣的不信邪。
隻是自己比他幸福一些,至少父母雙親健在,所處世道也遠勝此間。
未受社會毒打的陳青兕,盡管人生坎坷,卻充滿了積極樂觀,少年英勇無畏的氣概,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笑容浮現在臉上,陳青兕低聲自語:“也不知能不能迴去,若是不能,我們一起闖一闖……這個天下!”
自信,驕傲,不服輸,不信邪。
“首先得渡過眼前的難關。”
陳青兕認真分析著當前的局勢,思索破局之法。
時間也一點一滴地流逝,直至公雞打鳴,伴隨著狗叫的聲音,拉開了小村新一天的序幕。
陳青兕拉開了客房的門,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屋子。
大院裏有一對夫婦,一個正在喂雞,另一個扛著鋤頭腰間別著鐮刀正要出門。
夫婦兩人是彭耆老最小的兒子媳婦,彭耆老有六個兒子三個女兒,女兒都嫁了出去,兒子也成家立業,離開了小村,唯有最小最老實的兒子彭柱留在村裏,伺候父親。
陳青兕正想開口叫喚。
夫婦兩人都聽到了聲響。
彭夫人道:“青娃,不好好躺著,出來作甚。”說著將手中裝著菜葉子白蟲的盆子往雞群裏一拋,忙搬著一個木樁讓陳青兕坐。
彭柱也放下了鋤頭,過來攙扶。
“彭叔,彭嬸!”
陳青兕叫了一聲。
彭嬸也沒應答,而是自顧自地說著:“怎麽樣了,昨個可嚇死你嬸了,一身的血……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天殺的賊人,盡欺負我們窮苦人。”
陳青兕聽著彭嬸叨叨不停,心中微暖。
彭柱推了一把,說道:“好了,小陳昨日昏迷半天,沒吃什麽東西,你去弄些吃的。”
“對對對,瞧我這記性!”彭嬸這才住嘴,往廚房去了。
彭柱道:“傷筋動骨一百天,張郎中昨個給你接好了腿,須好好歇息,要不,叔扶你進屋?”
陳青兕搖了搖頭道:“躺了一整天,腰酸背痛地出來坐坐。彭叔甭在意我,你忙你的……”他說著看了看主屋,問道:“耆老呢,怎不見他。”
彭柱憨厚的臉上露出一抹憂色說道:“昨夜爹見你傷得重,動了真怒,氣衝衝地乘車出去了,應該是去縣裏找縣令,現在未歸。”
“你先歇著!叔趁著日頭未起,去翻翻菜園子,順便打些豬草。”
陳青兕目送彭叔離去,腦中分析著探得的消息。
“小叔!”
一聲叫喚驚醒了陳青兕,一個五歲的小孩,紮著羊角辮歡快地跑來。
小孩是彭柱的兒子,叫小豆子特別懂事,開口就問他的身體。
陳青兕摸了摸小孩的腦袋,表示自己沒事,隨口道:“耆老今日不在,小叔教伱讀書罷。”
小豆子開心地跑迴屋拿了書本跟一個小馬紮出來。
書是這個時期最常見的啟蒙讀物《開蒙要訓》。
陳青兕文學功底紮實,教導小孩子讀書也是手拿把掐。
很快院子裏就傳出一大一小鏗鏘有力的讀書聲。
“好了,先喝粥,歇一歇。”
彭嬸端著一個大餐盤,裏麵放著兩大碗粥還有兩個大餅子一小碟鹹菜。
陳青兕見狀立刻迎了上去,說道:“彭嬸,我來幫你……”
他瘸著腿,但動作很利索,先一步端起了兩碗粥,背過身子,將其中一碗遞給了小豆子。
彭嬸笑著將兩個餅子分別遞給了兩人。
陳青兕客氣地說了聲:“謝謝嬸!”見小豆子已經大口地喝著粥,啃著餅子,很自然的將自己書中的粗餅掰了一半放在了小豆子手上的粥碗裏,笑道:“多吃點。”
小豆子抬頭甜甜一笑。
彭嬸忙道:“哎呀,你這是作甚。”
陳青兕笑道:“小豆子在長身子,多吃一點。”
他瞄了一眼狼吞虎咽的小豆子,咬了一口手上的餅子,說道:“真香!”
其實粥很稀,還是粟米,麵餅也很糙,味道跟後世完全沒得比。
但陳青兕吃過苦頭,也確實餓了,津津有味地強行吞咽下去。
“小陳兄弟!吃著呢!”
院外突地傳來一聲叫喚,一個壯碩的中年漢子走了進來,腰間還配了一把手刀。
來人是小村裏唯一的捕快匡正,也是他上山調查命案,發現了昏死在山坡下的陳青兕,將他背了迴來。
陳青兕抹了一把嘴,快步上前拉著匡正,說道:“匡哥兒,弟這條命是您救迴來的,還沒跟您道謝呢。”
匡正忙上前扶著一瘸一拐的陳青兕,說道:“小陳兄弟太見外了,都是鄉裏鄉親,應當如此。再說了,你也沒少幫我寫信……好了,你身上有傷,坐下說話。我此來是為公事,問你幾個問題。”
陳青兕點了點頭,卻又抬手讓匡正等會詢問,望向好奇地看著兩人的小豆子,說道:“彭嬸,您帶小豆子進屋去吧,他還小,不適合聽。”
彭嬸本有些八卦,聽到這連忙說“對對對”,拉著小豆子就向屋裏走去,隻是時不時地迴頭,一副想聽的模樣。
太勵誌了……
陳家祖上躲避隋末戰禍,逃難來到了銅官村,並無別的親人,陳青兕自身七歲喪母,十一歲喪父,受村中百姓接濟長大,尤其是村長彭耆老幫助良多。
因陳家祖上是書香世家,陳青兕也一直以讀書人自詡。隻是命運多舛,為了生計做過短工,當過農民,上山砍過柴,下河抓過魚,練就一身打獵的本事,甚至為了填飽肚子,農閑的時候還去當過府兵。可就算如此,陳青兕依舊沒有放棄學業,一有空閑就伏案苦讀。
他一開始還以為陳青兕是個色胚,懷中揣著“劉皇叔”時刻消遣,現在才知道懷揣書本是他的習慣,便於休息的時候能夠看上一會兒,至於為什麽是“劉皇叔”,那是因為純情小處男不通男女之事,怕洞房的時候出醜,提前研究學習。
古人在這方麵很是保守,陳青兕這種鄉下孤兒,沒有“劉皇叔”指導,真不懂各種細節。
追憶著記憶中陳青兕的一生,此時此刻的陳青兕也有一種見到年輕時自己的感覺。
一樣的窮苦出身,一樣的有拚勁毅力,一樣的不信邪。
隻是自己比他幸福一些,至少父母雙親健在,所處世道也遠勝此間。
未受社會毒打的陳青兕,盡管人生坎坷,卻充滿了積極樂觀,少年英勇無畏的氣概,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笑容浮現在臉上,陳青兕低聲自語:“也不知能不能迴去,若是不能,我們一起闖一闖……這個天下!”
自信,驕傲,不服輸,不信邪。
“首先得渡過眼前的難關。”
陳青兕認真分析著當前的局勢,思索破局之法。
時間也一點一滴地流逝,直至公雞打鳴,伴隨著狗叫的聲音,拉開了小村新一天的序幕。
陳青兕拉開了客房的門,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屋子。
大院裏有一對夫婦,一個正在喂雞,另一個扛著鋤頭腰間別著鐮刀正要出門。
夫婦兩人是彭耆老最小的兒子媳婦,彭耆老有六個兒子三個女兒,女兒都嫁了出去,兒子也成家立業,離開了小村,唯有最小最老實的兒子彭柱留在村裏,伺候父親。
陳青兕正想開口叫喚。
夫婦兩人都聽到了聲響。
彭夫人道:“青娃,不好好躺著,出來作甚。”說著將手中裝著菜葉子白蟲的盆子往雞群裏一拋,忙搬著一個木樁讓陳青兕坐。
彭柱也放下了鋤頭,過來攙扶。
“彭叔,彭嬸!”
陳青兕叫了一聲。
彭嬸也沒應答,而是自顧自地說著:“怎麽樣了,昨個可嚇死你嬸了,一身的血……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天殺的賊人,盡欺負我們窮苦人。”
陳青兕聽著彭嬸叨叨不停,心中微暖。
彭柱推了一把,說道:“好了,小陳昨日昏迷半天,沒吃什麽東西,你去弄些吃的。”
“對對對,瞧我這記性!”彭嬸這才住嘴,往廚房去了。
彭柱道:“傷筋動骨一百天,張郎中昨個給你接好了腿,須好好歇息,要不,叔扶你進屋?”
陳青兕搖了搖頭道:“躺了一整天,腰酸背痛地出來坐坐。彭叔甭在意我,你忙你的……”他說著看了看主屋,問道:“耆老呢,怎不見他。”
彭柱憨厚的臉上露出一抹憂色說道:“昨夜爹見你傷得重,動了真怒,氣衝衝地乘車出去了,應該是去縣裏找縣令,現在未歸。”
“你先歇著!叔趁著日頭未起,去翻翻菜園子,順便打些豬草。”
陳青兕目送彭叔離去,腦中分析著探得的消息。
“小叔!”
一聲叫喚驚醒了陳青兕,一個五歲的小孩,紮著羊角辮歡快地跑來。
小孩是彭柱的兒子,叫小豆子特別懂事,開口就問他的身體。
陳青兕摸了摸小孩的腦袋,表示自己沒事,隨口道:“耆老今日不在,小叔教伱讀書罷。”
小豆子開心地跑迴屋拿了書本跟一個小馬紮出來。
書是這個時期最常見的啟蒙讀物《開蒙要訓》。
陳青兕文學功底紮實,教導小孩子讀書也是手拿把掐。
很快院子裏就傳出一大一小鏗鏘有力的讀書聲。
“好了,先喝粥,歇一歇。”
彭嬸端著一個大餐盤,裏麵放著兩大碗粥還有兩個大餅子一小碟鹹菜。
陳青兕見狀立刻迎了上去,說道:“彭嬸,我來幫你……”
他瘸著腿,但動作很利索,先一步端起了兩碗粥,背過身子,將其中一碗遞給了小豆子。
彭嬸笑著將兩個餅子分別遞給了兩人。
陳青兕客氣地說了聲:“謝謝嬸!”見小豆子已經大口地喝著粥,啃著餅子,很自然的將自己書中的粗餅掰了一半放在了小豆子手上的粥碗裏,笑道:“多吃點。”
小豆子抬頭甜甜一笑。
彭嬸忙道:“哎呀,你這是作甚。”
陳青兕笑道:“小豆子在長身子,多吃一點。”
他瞄了一眼狼吞虎咽的小豆子,咬了一口手上的餅子,說道:“真香!”
其實粥很稀,還是粟米,麵餅也很糙,味道跟後世完全沒得比。
但陳青兕吃過苦頭,也確實餓了,津津有味地強行吞咽下去。
“小陳兄弟!吃著呢!”
院外突地傳來一聲叫喚,一個壯碩的中年漢子走了進來,腰間還配了一把手刀。
來人是小村裏唯一的捕快匡正,也是他上山調查命案,發現了昏死在山坡下的陳青兕,將他背了迴來。
陳青兕抹了一把嘴,快步上前拉著匡正,說道:“匡哥兒,弟這條命是您救迴來的,還沒跟您道謝呢。”
匡正忙上前扶著一瘸一拐的陳青兕,說道:“小陳兄弟太見外了,都是鄉裏鄉親,應當如此。再說了,你也沒少幫我寫信……好了,你身上有傷,坐下說話。我此來是為公事,問你幾個問題。”
陳青兕點了點頭,卻又抬手讓匡正等會詢問,望向好奇地看著兩人的小豆子,說道:“彭嬸,您帶小豆子進屋去吧,他還小,不適合聽。”
彭嬸本有些八卦,聽到這連忙說“對對對”,拉著小豆子就向屋裏走去,隻是時不時地迴頭,一副想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