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的時候,榆林鋪遠處的山峰上已經有片片新綠可見,堡外的近萬畝拋荒地上,許許多多的人影都在裏麵忙碌著。
經過榆林鋪眾人辛勤的努力,開墾出的荒地已經初具規模,並且周圍的河道已經疏通,灌井也密密麻麻打了好多,再也不是死氣沉沉的一片了。
小小的葛書堂吃力地搬著幾塊青磚放到一處灌井旁邊,他瘦小的身體,大大的腦袋,使得他在周邊眾多搬磚的小孩子之中顯得尤為顯眼。
葛書堂原是孛羅堝大戶人家的孩子,家裏在當地有一個大大的煤礦,平時光是挖煤的礦工就兩百口人。
但冬裏的那場韃子入寇,徹底毀了他家幾十年的基業。
一家三十六口人全部被韃子殺害,葛書堂當場嚇得昏死過去,難得撿了一條性命。
家裏的煤礦也被一個遠房的族叔謀取了,那族叔嗜賭成性,沒多久又在蓋州城輸了數不清的銀子,最後隻能把煤礦抵給了別人。
沒了煤礦,那族叔也不再管葛書堂,最後自己也不知道跑到了哪裏。
葛書堂一路流浪,聽流民中好心的大嬸說榆林鋪有活路,便跟著人群跑到了這裏。
他五歲多點的年紀,什麽也做不了,原本也就是守在榆林鋪的堡門口要飯。
也沒人知道他原是大戶人家的小少爺,他自己也年紀小,遇到了難事就哭,哭累了就睡,睡著了就不那麽餓了。
他懂得不多,隻是看到身邊人很多都吃不飽飯,就非常想念以前父母寵愛的日子。
不過他雖小,在流民營中呆久了,就知道了生死這迴事,漸漸就明白恩愛的爹娘、慈祥的祖父母原來不是不要他了,是死了。
直到後來又遇到一個和藹的大叔,他才能到榆林鋪來做工的營生。
雖然他現如今還是住在榆林鋪外麵的流民營,但好歹能掙口吃的了。
身邊同他一樣搬磚的孩子,幾乎都是後來投奔到榆林鋪,成了軍戶的人家的孩子。
他們因為父母的身份,榆林鋪裏照顧,做滿一天活可以得四分之一個工分。
葛書堂隻是一個流民孤兒,卻也能享受這個待遇,一段時間還惹得大家一陣熱議。
後來大家怎麽也想不出是何原因,漸漸的話題也就過去了。
並且葛書堂長得虎頭虎腦,十分可愛,人又禮貌,不像其他孩子那麽野,一起做工的大人也都很喜歡他。
這時候,灌井旁邊一個滿臉褶皺的老農剛將卸了青磚的竹筐從井底拉上來,正打算裝磚,忽然抬頭看到了累得似乎腦袋都在冒氣的小娃子,咧著滿嘴的黃牙笑道:“小書堂,你太小,每次可以少搬兩塊。”
葛書堂歪著腦袋想了想,搖搖頭道:“葉大叔說,書堂今天得連續四天都搬完兩千塊磚才能得到一個工分,書堂現在一趟搬五塊,要走四百趟,要是改成三塊的話,就要走,要走……”
他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但娘以前好像沒教他計算過那麽複雜的算數。
“反正要多走好多趟呢!”小書堂雖然算不出來,還是否決了老農的提議,轉過身又往地頭走去。
“書堂!書堂!”
幾個小孩聞聲望過去,隻見一個魁梧高大的男人,身上衣服雖舊,但漿洗得幹幹淨淨,正站在一碼碼整齊的青磚跟前正朝著葛書堂揮手。
人們都朝這邊看過來,這人身上這麽幹淨,肯定是不用幹活的,可能原先就是榆林鋪裏的軍戶。
這些個原住民可真是走了運,大人到這兒做官之前,他們可是十裏八鄉最窮的一夥兒了,現如今幾乎家家都分到了地,很多人還做了管事,比他們這些後來投奔過來的人可強太多了。
葛書堂歡快地跳起來,快跑幾步撞進了那人的懷裏,然後鼻孔嗅了嗅,就從那人的懷裏摸出了一串用糖紙小心包裹著的糖葫蘆。
這一發現立馬便惹得周圍小孩子們一陣羨慕的驚唿。
“書堂,今天幹的活累不累?”
葛書堂搖搖頭道炫耀道:“不累的王大叔,我搬得比那些大孩子還要快!”
原來這個男子竟是王貴。
王貴揉了揉小書堂的腦袋,笑著說:“你年紀雖小,卻也要自食其力,即使以後從流民營搬到了堡裏,也要如此。”
小書堂一邊吃著糖葫蘆,一邊仰頭問王貴道:“現在流民營裏也挺好的呀,有地方睡還有飯吃!”
王貴搖了搖頭:“但是流民營裏沒有學堂,你年紀到了,不能耽誤進學。”
“大人正在給堡裏修學堂呢,等開學了,我會給你報名。”
“那我什麽時候住到堡裏?”
王貴目光望向遠方,輕輕道:“我去求大人,大人會答應的。”
小書堂“哦”了一聲,然後繼續舔他的糖葫蘆。
糖葫蘆以前爹娘經常給他買,後來變成寶貝了。
吃了一半,小書堂又依依不舍地將剩餘的包在糖紙裏,想放在田壟上又覺得不放心,靈機一動就插在了發髻上。
他小手弄了好一會兒,終於覺得穩了,然後對著王貴天真地笑道:“這剩下半串,等我幹完了今天的活兒再吃。”
王貴看著他好笑的樣子開口道:“幹活不著急的,你吃完再說吧。”
小書堂搖搖頭道:“這怎麽行呢,又沒到休息時間,大家都在幹活呢。”
“王叔叔你看,連夫人和大小姐都下地了。”
“葉大叔說,我們要加緊時間助大人建設榆林鋪,來年榆林鋪要是收不上來糧食,我們又得成流民餓肚子了!”
“是啊。”王貴慨歎一聲道:“一切為了榆林鋪。”
與此同時,在距離二人不遠的地方,福伯正趕著一輛牛車慢悠悠地走著,車上幾個大桶裏裝滿了用水打稀的畜生糞便。
不遠處的路邊,張氏穿著粗麻衣服,手裏抓著個長長的木瓢站在那兒等著。
劉瑤也穿得十分利落,遠遠地看見福伯趕著的牛車便招手叫道:“福伯,你快些呀。”
福伯笑著答應了一身,然後一甩手中的鞭子,老牛“哞”地一聲叫,繼續顛簸向前。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的時候,榆林鋪遠處的山峰上已經有片片新綠可見,堡外的近萬畝拋荒地上,許許多多的人影都在裏麵忙碌著。
經過榆林鋪眾人辛勤的努力,開墾出的荒地已經初具規模,並且周圍的河道已經疏通,灌井也密密麻麻打了好多,再也不是死氣沉沉的一片了。
小小的葛書堂吃力地搬著幾塊青磚放到一處灌井旁邊,他瘦小的身體,大大的腦袋,使得他在周邊眾多搬磚的小孩子之中顯得尤為顯眼。
葛書堂原是孛羅堝大戶人家的孩子,家裏在當地有一個大大的煤礦,平時光是挖煤的礦工就兩百口人。
但冬裏的那場韃子入寇,徹底毀了他家幾十年的基業。
一家三十六口人全部被韃子殺害,葛書堂當場嚇得昏死過去,難得撿了一條性命。
家裏的煤礦也被一個遠房的族叔謀取了,那族叔嗜賭成性,沒多久又在蓋州城輸了數不清的銀子,最後隻能把煤礦抵給了別人。
沒了煤礦,那族叔也不再管葛書堂,最後自己也不知道跑到了哪裏。
葛書堂一路流浪,聽流民中好心的大嬸說榆林鋪有活路,便跟著人群跑到了這裏。
他五歲多點的年紀,什麽也做不了,原本也就是守在榆林鋪的堡門口要飯。
也沒人知道他原是大戶人家的小少爺,他自己也年紀小,遇到了難事就哭,哭累了就睡,睡著了就不那麽餓了。
他懂得不多,隻是看到身邊人很多都吃不飽飯,就非常想念以前父母寵愛的日子。
不過他雖小,在流民營中呆久了,就知道了生死這迴事,漸漸就明白恩愛的爹娘、慈祥的祖父母原來不是不要他了,是死了。
直到後來又遇到一個和藹的大叔,他才能到榆林鋪來做工的營生。
雖然他現如今還是住在榆林鋪外麵的流民營,但好歹能掙口吃的了。
身邊同他一樣搬磚的孩子,幾乎都是後來投奔到榆林鋪,成了軍戶的人家的孩子。
他們因為父母的身份,榆林鋪裏照顧,做滿一天活可以得四分之一個工分。
葛書堂隻是一個流民孤兒,卻也能享受這個待遇,一段時間還惹得大家一陣熱議。
後來大家怎麽也想不出是何原因,漸漸的話題也就過去了。
並且葛書堂長得虎頭虎腦,十分可愛,人又禮貌,不像其他孩子那麽野,一起做工的大人也都很喜歡他。
這時候,灌井旁邊一個滿臉褶皺的老農剛將卸了青磚的竹筐從井底拉上來,正打算裝磚,忽然抬頭看到了累得似乎腦袋都在冒氣的小娃子,咧著滿嘴的黃牙笑道:“小書堂,你太小,每次可以少搬兩塊。”
葛書堂歪著腦袋想了想,搖搖頭道:“葉大叔說,書堂今天得連續四天都搬完兩千塊磚才能得到一個工分,書堂現在一趟搬五塊,要走四百趟,要是改成三塊的話,就要走,要走……”
他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但娘以前好像沒教他計算過那麽複雜的算數。
“反正要多走好多趟呢!”小書堂雖然算不出來,還是否決了老農的提議,轉過身又往地頭走去。
“書堂!書堂!”
幾個小孩聞聲望過去,隻見一個魁梧高大的男人,身上衣服雖舊,但漿洗得幹幹淨淨,正站在一碼碼整齊的青磚跟前正朝著葛書堂揮手。
人們都朝這邊看過來,這人身上這麽幹淨,肯定是不用幹活的,可能原先就是榆林鋪裏的軍戶。
這些個原住民可真是走了運,大人到這兒做官之前,他們可是十裏八鄉最窮的一夥兒了,現如今幾乎家家都分到了地,很多人還做了管事,比他們這些後來投奔過來的人可強太多了。
葛書堂歡快地跳起來,快跑幾步撞進了那人的懷裏,然後鼻孔嗅了嗅,就從那人的懷裏摸出了一串用糖紙小心包裹著的糖葫蘆。
這一發現立馬便惹得周圍小孩子們一陣羨慕的驚唿。
“書堂,今天幹的活累不累?”
葛書堂搖搖頭道炫耀道:“不累的王大叔,我搬得比那些大孩子還要快!”
原來這個男子竟是王貴。
王貴揉了揉小書堂的腦袋,笑著說:“你年紀雖小,卻也要自食其力,即使以後從流民營搬到了堡裏,也要如此。”
小書堂一邊吃著糖葫蘆,一邊仰頭問王貴道:“現在流民營裏也挺好的呀,有地方睡還有飯吃!”
王貴搖了搖頭:“但是流民營裏沒有學堂,你年紀到了,不能耽誤進學。”
“大人正在給堡裏修學堂呢,等開學了,我會給你報名。”
“那我什麽時候住到堡裏?”
王貴目光望向遠方,輕輕道:“我去求大人,大人會答應的。”
小書堂“哦”了一聲,然後繼續舔他的糖葫蘆。
糖葫蘆以前爹娘經常給他買,後來變成寶貝了。
吃了一半,小書堂又依依不舍地將剩餘的包在糖紙裏,想放在田壟上又覺得不放心,靈機一動就插在了發髻上。
他小手弄了好一會兒,終於覺得穩了,然後對著王貴天真地笑道:“這剩下半串,等我幹完了今天的活兒再吃。”
王貴看著他好笑的樣子開口道:“幹活不著急的,你吃完再說吧。”
小書堂搖搖頭道:“這怎麽行呢,又沒到休息時間,大家都在幹活呢。”
“王叔叔你看,連夫人和大小姐都下地了。”
“葉大叔說,我們要加緊時間助大人建設榆林鋪,來年榆林鋪要是收不上來糧食,我們又得成流民餓肚子了!”
“是啊。”王貴慨歎一聲道:“一切為了榆林鋪。”
與此同時,在距離二人不遠的地方,福伯正趕著一輛牛車慢悠悠地走著,車上幾個大桶裏裝滿了用水打稀的畜生糞便。
不遠處的路邊,張氏穿著粗麻衣服,手裏抓著個長長的木瓢站在那兒等著。
劉瑤也穿得十分利落,遠遠地看見福伯趕著的牛車便招手叫道:“福伯,你快些呀。”
福伯笑著答應了一身,然後一甩手中的鞭子,老牛“哞”地一聲叫,繼續顛簸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