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去找人這半天,就這麽空下了。
早知道就把女權組織的採訪約在今天下午。
梨花換了家居服,靠在床頭,百無聊賴的刷著手機,忽然想起自己的《金章皇帝紀實》,於是登陸作者後台,準備繼續碼字。
雖然已經寫了有二十萬左右了,但是對金章皇帝這一生來說,卻隻是開了個頭。
她看過不少大部頭的名人傳記,幾百萬字的見了不少,她還活著,司華寫幾百萬字有些誇張,但七八十萬、一百萬字還是應該有的。
隻是,她又開始卡文了。
日常卡到頭禿。
主要是沒體驗過皇帝的生活,靠著電視和書籍裏的那點積累,能胡編亂造出來的實在有限。
之前卡文了就去翻翻評論區找靈感,最近「猜猜我是誰」也沒露頭,別人似乎也提不出什麽建設性的意見,梨花頓住,又將前兩章看了一遍。
沒有學過寫小說,就根據她看過的那些來講,現在大概率又該有矛盾衝突了,畢竟「三章一小鬧五章一大鬧」,這樣人物形象才能立體起來。可是要鬧什麽?又能拿什麽來鬧?
這是個大問題。
梨花把抓毛了的頭發又順下去,嘆了口氣,想著不然還是從皇帝群裏找找靈感。
混的倒是越來越熟了,可關於他們對現象帶文明的看法,真是一點都沒問出來。
梨花拉出通訊器,看著靜悄悄的幾個群,憋了一口氣,點出皇帝群來。
金章皇帝(晉):好煩啊。
金章皇帝(晉):怎麽當個皇帝這麽多事。
漢高祖:怎麽啦怎麽啦?
漢高祖:說出來讓我們開心開心。
金章皇帝(晉):沒事,就想知道各位大佬在皇帝的時候,就一直那麽平順的嗎?
商紂王:放屁。
商紂王:你可不知道我打服了多少人。
耶律普速完:嘿嘿。
幹隆:挺順,確實挺順,就是看你們電視劇裏老把我寫的不那麽順。
趙佶:知道你挺順,看看把那字畫糟踐的。
唐太宗:不順。
武則天:挺難的。
這兩條消息幾乎是同時發出來的,梨花替她們尷尬了一會兒,元姑娘又冒出來打圓場了。
元姑娘:啊……
元姑娘:我不知道吖,@武則天 姐姐你都遇到過什麽不順的事情?
商紂王:進了尼姑庵。
商紂王好不容易找到個反擊的機會,他洋洋得意,甚至一連發了幾個表情包來宣洩自己積壓在心中的怨氣。
商紂王:人生差一點就走到盡頭了。
耶律普速完:低穀崛起,絕處逢生,這是多麽勵誌的大女主劇本?
耶律普速完:多少人羨慕都羨慕不來呢。
始皇帝(秦):說實話是不太順的,但你們後世都說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我也就不好意思說自己不太順了
始皇帝(秦):就,畢竟皇帝也不是那麽好當的
始皇帝(秦):一開始還沒當上的時候,是國內國外的矛盾,得研究聯合哪個打哪個,先吞哪個後吞哪個
始皇帝(秦):後來當上了,又成了人民內部矛盾。剛打完,你得休養生息吧,人民得有地才有安全感,又是剛把這些個國家統一到一起去,交流容易出現問題,這麽就得統一一下,你看寫字該用什麽寫,尺寸該怎麽具體數值化,什麽車和衣裳能普遍適用……這些聽起來簡單的,實際上在推行過程中總有各種各樣的麻煩 而這些麻煩呢,正好又能叫你在百姓心中有個具體的形象,不至於太脫離群眾,成了個廟堂之上的標本。
始皇帝(秦):鬧的厲害的,甚至還有鬧到中央去的,這總不能不管吧?
始皇帝(秦):對下頭人,你得恩威並重,賞罰分明,他鬧上來了,可不就是你趁勢立威的好時機?你說是吧
始皇帝(秦):當皇帝可不是個輕鬆的活兒,你……
始皇帝(秦):你雖然當過,但你那皇帝含金量也太低了,我估摸著還不如我一個郡的郡守含金量高點
始皇帝(秦):總之,挺難
始皇帝(秦):不順
這突如其來的長篇大論叫梨花有些懵,她依稀還記得,當初為了把這位始皇帝拉進群裏,不知道廢了多大功夫,遊戲裏惜字如金,直播中更是一副高冷模樣。
雖說後來時不時消失再出現後,總會多說上幾句話,但每個字裏似乎都透露著嫌棄和不耐煩,像今天這樣心平氣和的長篇大論,好像還是頭一次。
真是稀罕,太稀罕了。
趁著他心情好願意多說,梨花繼續發問。
金章皇帝(晉):那你在位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麽啊?
始皇帝(秦):第五次出巡吧
始皇帝(秦):出了趟門迴不了家了,至今也還印象深刻
梨花的手又比腦子快了一拍。
金章皇帝(晉):啊?為什麽?
漢高祖:因為在平原津遇刺,到了沙丘也沒挺過來。
始皇帝(秦):哪有
始皇帝(秦):不是
始皇帝(秦):就是病了
始皇帝(秦):急病而已
商紂王:反正最後都死了,是病還是遇刺追究這個沒啥意思吧哈哈哈哈,再說了也沒少被刺殺過吧你?
早知道就把女權組織的採訪約在今天下午。
梨花換了家居服,靠在床頭,百無聊賴的刷著手機,忽然想起自己的《金章皇帝紀實》,於是登陸作者後台,準備繼續碼字。
雖然已經寫了有二十萬左右了,但是對金章皇帝這一生來說,卻隻是開了個頭。
她看過不少大部頭的名人傳記,幾百萬字的見了不少,她還活著,司華寫幾百萬字有些誇張,但七八十萬、一百萬字還是應該有的。
隻是,她又開始卡文了。
日常卡到頭禿。
主要是沒體驗過皇帝的生活,靠著電視和書籍裏的那點積累,能胡編亂造出來的實在有限。
之前卡文了就去翻翻評論區找靈感,最近「猜猜我是誰」也沒露頭,別人似乎也提不出什麽建設性的意見,梨花頓住,又將前兩章看了一遍。
沒有學過寫小說,就根據她看過的那些來講,現在大概率又該有矛盾衝突了,畢竟「三章一小鬧五章一大鬧」,這樣人物形象才能立體起來。可是要鬧什麽?又能拿什麽來鬧?
這是個大問題。
梨花把抓毛了的頭發又順下去,嘆了口氣,想著不然還是從皇帝群裏找找靈感。
混的倒是越來越熟了,可關於他們對現象帶文明的看法,真是一點都沒問出來。
梨花拉出通訊器,看著靜悄悄的幾個群,憋了一口氣,點出皇帝群來。
金章皇帝(晉):好煩啊。
金章皇帝(晉):怎麽當個皇帝這麽多事。
漢高祖:怎麽啦怎麽啦?
漢高祖:說出來讓我們開心開心。
金章皇帝(晉):沒事,就想知道各位大佬在皇帝的時候,就一直那麽平順的嗎?
商紂王:放屁。
商紂王:你可不知道我打服了多少人。
耶律普速完:嘿嘿。
幹隆:挺順,確實挺順,就是看你們電視劇裏老把我寫的不那麽順。
趙佶:知道你挺順,看看把那字畫糟踐的。
唐太宗:不順。
武則天:挺難的。
這兩條消息幾乎是同時發出來的,梨花替她們尷尬了一會兒,元姑娘又冒出來打圓場了。
元姑娘:啊……
元姑娘:我不知道吖,@武則天 姐姐你都遇到過什麽不順的事情?
商紂王:進了尼姑庵。
商紂王好不容易找到個反擊的機會,他洋洋得意,甚至一連發了幾個表情包來宣洩自己積壓在心中的怨氣。
商紂王:人生差一點就走到盡頭了。
耶律普速完:低穀崛起,絕處逢生,這是多麽勵誌的大女主劇本?
耶律普速完:多少人羨慕都羨慕不來呢。
始皇帝(秦):說實話是不太順的,但你們後世都說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我也就不好意思說自己不太順了
始皇帝(秦):就,畢竟皇帝也不是那麽好當的
始皇帝(秦):一開始還沒當上的時候,是國內國外的矛盾,得研究聯合哪個打哪個,先吞哪個後吞哪個
始皇帝(秦):後來當上了,又成了人民內部矛盾。剛打完,你得休養生息吧,人民得有地才有安全感,又是剛把這些個國家統一到一起去,交流容易出現問題,這麽就得統一一下,你看寫字該用什麽寫,尺寸該怎麽具體數值化,什麽車和衣裳能普遍適用……這些聽起來簡單的,實際上在推行過程中總有各種各樣的麻煩 而這些麻煩呢,正好又能叫你在百姓心中有個具體的形象,不至於太脫離群眾,成了個廟堂之上的標本。
始皇帝(秦):鬧的厲害的,甚至還有鬧到中央去的,這總不能不管吧?
始皇帝(秦):對下頭人,你得恩威並重,賞罰分明,他鬧上來了,可不就是你趁勢立威的好時機?你說是吧
始皇帝(秦):當皇帝可不是個輕鬆的活兒,你……
始皇帝(秦):你雖然當過,但你那皇帝含金量也太低了,我估摸著還不如我一個郡的郡守含金量高點
始皇帝(秦):總之,挺難
始皇帝(秦):不順
這突如其來的長篇大論叫梨花有些懵,她依稀還記得,當初為了把這位始皇帝拉進群裏,不知道廢了多大功夫,遊戲裏惜字如金,直播中更是一副高冷模樣。
雖說後來時不時消失再出現後,總會多說上幾句話,但每個字裏似乎都透露著嫌棄和不耐煩,像今天這樣心平氣和的長篇大論,好像還是頭一次。
真是稀罕,太稀罕了。
趁著他心情好願意多說,梨花繼續發問。
金章皇帝(晉):那你在位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麽啊?
始皇帝(秦):第五次出巡吧
始皇帝(秦):出了趟門迴不了家了,至今也還印象深刻
梨花的手又比腦子快了一拍。
金章皇帝(晉):啊?為什麽?
漢高祖:因為在平原津遇刺,到了沙丘也沒挺過來。
始皇帝(秦):哪有
始皇帝(秦):不是
始皇帝(秦):就是病了
始皇帝(秦):急病而已
商紂王:反正最後都死了,是病還是遇刺追究這個沒啥意思吧哈哈哈哈,再說了也沒少被刺殺過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