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過了幾日,法源每日行功療傷,再加上界文輔以藥石相助,麵色日見紅潤,眼神也愈發光亮,身體終於逐漸康複起來。
這日一早做完早課之後,法源吩咐界武把玉林領了過來。看著師祖身體康複,玉林也禁不住高興,滿臉帶笑:“師祖身子大好,咱們徒孫們也鬆了口氣。”
法源也微微笑了笑,道:“好孩子,你靠上前來,讓我瞧一瞧。”
待玉林靠上前去,法源仔細端詳起了玉林,隨後問道:“看你現在氣色不錯,步子也穩健不少,近日可犯昔日舊疾?”
玉林琢磨了一下,迴道:“師祖不說,我這幾日倒是忘了,以往常常有的胸悶氣短和四肢無力之感近日全無。”
法源又道:“你坐下來,伸出左手。”
待玉林伸出左手,法源為其搭起了脈。摸了一會脈,法源麵露疑色,又伸出右掌催發內力推向玉林丹田,等收了掌,向界文問道:“你怎麽看?”
界文迴道:“玉林迴寺那晚,我就查看了他的身體,之前他體內經絡斷裂,如亂發糾纏,毫無頭緒,而現在卻通順流暢,甚至於他體內竟有一絲內力,可是他之前並未修什麽心法。”
“還有一個事情你或許不知,玉林的經絡好像異於常人。”法源又道:“我催發了一些內力從他的丹田沿著經絡流轉,但發現真氣在他體內行進很快,比常人要快上很多。”又對著玉林問道:“再說說你在那岩洞裏到底經曆了什麽?”
玉林撓撓頭,道:“那洞裏沒什麽異常,就像那日所說,被漩渦卷進去時便沒了記憶,等醒來後,就發現自己身處岩洞,洞裏裏麵漆黑一片。再後來我就借著火石之光在洞裏摸索了一番,除了那兩個銅鼎和一些斷木碎石,別無他物。後來引著了火,就捉了一條魚烤了。”
怕被師父們和師祖責備,玉林沒敢說“吃”,隻敢說“烤”。
瞅了瞅法源的臉色並無異常,玉林又道:“那也隻是普通的黑魚,不過是個頭大了一點。師祖,我當時實在腹中空空,饑餓難忍,才吃了那條魚。”
法源擺擺手:“無妨,那洞中後來就沒發生什麽其他的經曆?”
玉林又想了一想,拍了下腦袋:“對了,等填飽了肚子,大概是太疲倦,就歪下來迷迷糊糊睡著了。夢裏隱隱約約好像看到了那兩鼎內壁上的圖畫動了起來,也不知是不是做夢,反正真真假假的,後來自己站了起來去模仿著圖裏之人做起了動作。再醒來後就開始找出口,直到最後地震逃了出來,此外再沒有其他特別之處。”
法源又問:“你說在鼎中刻有多幅圖畫,現在可否畫的出來?”
玉林道:“我盡力試試。”於是備好了紙墨,在紙上畫了幾幅便停了筆。
眾人伸頭望去,麵麵相覷。隻見玉林腆然一笑:“平常不擅丹青,這畫出來的,可能神似而形不同。”
界武拿起紙張看了一看,哭笑不得:“你這什麽亂七八糟的。”
眾人抬眼望去,紙上的畫歪歪扭扭,不過一頑童信手塗鴉。
法源擺擺手又問道:“你還記得在哪裏落水嗎?又是在哪裏脫的困?”玉林答道:“應該是在百骨灘一帶落的水,但具體位置,就不清楚了,兩位師弟或許記得。”
界武道:“我也曾問過他們,但那兩小子當時隻顧著縮在艙裏,具體哪裏落的水,與你一樣,也是不清不楚。”
“地震之時,我從進水道逃出來,但在摸到通道盡頭時,已耗盡了腹中氣息,嗆了幾口水後,便憋暈了過去。等再醒過來時,被人拖上岸邊,卻不知道究竟被水衝了多遠。師祖,要不帶上師弟他們一起再過去探探?或許另有發現。”
法源沉思了一會道:“不急,今後找個時間再過去一趟。”接著又對界武說道:“既然玉林身體已經複原,想是應該可以習起武來,雖然他已經十三歲,但總不算太晚,你可以試著教授他一些內功心法。”又對三人道:“玉林在那洞中的經曆,不要對人說起,如有泄露,恐會招惹大麻煩。”
界文不解,問道:“師父,那洞中有什麽神秘,不過有兩個來曆不明的鼎,況且現在又都損毀了,難不成其中有何要緊之事?”
法源悠悠一歎,道:“這可能涉及千年多來一個大秘密。”
見眾人麵露迷惑,法源道起:“傳說上古堯舜之時,洪水滔天,大禹之父奉命治水,但曆九年而水不息,帝舜繼位之後便處死了禹父,又命大禹頂替父職,繼續治水。大禹借神力,先是厘定高山大川,再以跛步趟出水道來疏通洪水,使百川各行其道,東流入海。”
趁師父喝口茶的功夫,界武道:“不過是些虛無縹緲的傳說,何足信也?”
法源接著道:“因治水有功,大禹繼了舜位,之後又鑄了九鼎,以鎮華夏。隨後夏傳商,商傳周,那九鼎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等到了東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因九鼎是代代相傳的國柄,象征天命,各個霸主皆欲奪之,以號令天下。但因爭霸的各國相互掣肘,九鼎始終在周王的手中。再到後來周王見沒了收複天下的機會,便下旨要融化九鼎,要玉石俱焚。卻沒想到楚國安排了內應趁亂偷走了兩個,可人算不如天算,在將銅鼎運迴楚國的途中,於泗水之上遇大風掀翻了船,兩鼎也掉入水中下落不明。這些故事在史書上都有記載。”
界武道:“既然都有記載,那也不是什麽大秘密呀?”
法源道:“九鼎融了七個,剩下的兩個始終沉在水底,隻要能找到並持有這兩鼎,就能象征天命所歸,是以曆朝曆代都有人在尋找這寶物。而且,關於這鼎,卻還有另外一個大秘密。”
“哦?還有東西?”界武好奇心起。
法源道:“聽說大禹鑄鼎時,在九鼎上刻了不同的功法,既有神仙之法以搬山移海唿風喚雨,也有人間之法以強身健體長生久視。始皇帝一統六國之後,欲習神仙之道以長生不老,派了徐福渡東海求靈丹而不得。這時有人根據書上的蛛絲馬跡,發現九鼎的秘密,甚至考據出鼎落之處正在泗水某處,於是上書了皇帝,征調民夫秘密打撈,隻是最終無功而返。到了秦末,英雄四起,楚漢爭霸。劉邦先入了鹹陽,得到秦皇秘錄。等安定了江山之後,也開始尋找起這僥幸留存下來的兩鼎。”
界武問道:“秦始皇都沒找到,這劉邦怎憑秘錄裏的一麵之詞,就要大費周章的去尋找呢?”又嘟囔著:“反正換做是我,是不會憑書上的一麵之詞就這樣勞師動眾。”
這是界文卻開口道:“依我看來,那泗水河百骨灘附近的岩洞裏,玉林碰到的那兩個銅鼎,很可能就是那九鼎中留存的兩個。而如果始皇帝到泗水這邊去找的話,劉邦很可能會知曉,要知道那時劉邦雖不過一個小小的亭長,但卻是泗水亭長。”
法源道:“正應如是,若始皇帝到了泗水尋鼎,千萬人馬吃喝日用的,時任泗水亭長的高祖劉邦應當負有相應的供應之責,說不定甚至曾經在過現場。漢高祖之所以想找到這兩鼎,一是握有國柄,以證天命,二是如那鼎上刻有神功,一旦練成了,即便不能長生,也應該可以益壽。當皇帝的,誰不想多做幾年天子?就這樣,這個秘密一代傳了一代,一朝傳了一朝,成為了各朝皇室最大的機密。”
界武奇道:“既然是皇室的大秘密,師父,你怎麽知道的?”
聽到界武的提問,法源看向了地麵,神色悲傷,過了一會,抬起頭道:“今日所說之事,你們要守口如瓶。”
「s:本章節根據一些曆史故事,做了些杜撰,大家看過之後,請一笑了之,切勿當真。」
這日一早做完早課之後,法源吩咐界武把玉林領了過來。看著師祖身體康複,玉林也禁不住高興,滿臉帶笑:“師祖身子大好,咱們徒孫們也鬆了口氣。”
法源也微微笑了笑,道:“好孩子,你靠上前來,讓我瞧一瞧。”
待玉林靠上前去,法源仔細端詳起了玉林,隨後問道:“看你現在氣色不錯,步子也穩健不少,近日可犯昔日舊疾?”
玉林琢磨了一下,迴道:“師祖不說,我這幾日倒是忘了,以往常常有的胸悶氣短和四肢無力之感近日全無。”
法源又道:“你坐下來,伸出左手。”
待玉林伸出左手,法源為其搭起了脈。摸了一會脈,法源麵露疑色,又伸出右掌催發內力推向玉林丹田,等收了掌,向界文問道:“你怎麽看?”
界文迴道:“玉林迴寺那晚,我就查看了他的身體,之前他體內經絡斷裂,如亂發糾纏,毫無頭緒,而現在卻通順流暢,甚至於他體內竟有一絲內力,可是他之前並未修什麽心法。”
“還有一個事情你或許不知,玉林的經絡好像異於常人。”法源又道:“我催發了一些內力從他的丹田沿著經絡流轉,但發現真氣在他體內行進很快,比常人要快上很多。”又對著玉林問道:“再說說你在那岩洞裏到底經曆了什麽?”
玉林撓撓頭,道:“那洞裏沒什麽異常,就像那日所說,被漩渦卷進去時便沒了記憶,等醒來後,就發現自己身處岩洞,洞裏裏麵漆黑一片。再後來我就借著火石之光在洞裏摸索了一番,除了那兩個銅鼎和一些斷木碎石,別無他物。後來引著了火,就捉了一條魚烤了。”
怕被師父們和師祖責備,玉林沒敢說“吃”,隻敢說“烤”。
瞅了瞅法源的臉色並無異常,玉林又道:“那也隻是普通的黑魚,不過是個頭大了一點。師祖,我當時實在腹中空空,饑餓難忍,才吃了那條魚。”
法源擺擺手:“無妨,那洞中後來就沒發生什麽其他的經曆?”
玉林又想了一想,拍了下腦袋:“對了,等填飽了肚子,大概是太疲倦,就歪下來迷迷糊糊睡著了。夢裏隱隱約約好像看到了那兩鼎內壁上的圖畫動了起來,也不知是不是做夢,反正真真假假的,後來自己站了起來去模仿著圖裏之人做起了動作。再醒來後就開始找出口,直到最後地震逃了出來,此外再沒有其他特別之處。”
法源又問:“你說在鼎中刻有多幅圖畫,現在可否畫的出來?”
玉林道:“我盡力試試。”於是備好了紙墨,在紙上畫了幾幅便停了筆。
眾人伸頭望去,麵麵相覷。隻見玉林腆然一笑:“平常不擅丹青,這畫出來的,可能神似而形不同。”
界武拿起紙張看了一看,哭笑不得:“你這什麽亂七八糟的。”
眾人抬眼望去,紙上的畫歪歪扭扭,不過一頑童信手塗鴉。
法源擺擺手又問道:“你還記得在哪裏落水嗎?又是在哪裏脫的困?”玉林答道:“應該是在百骨灘一帶落的水,但具體位置,就不清楚了,兩位師弟或許記得。”
界武道:“我也曾問過他們,但那兩小子當時隻顧著縮在艙裏,具體哪裏落的水,與你一樣,也是不清不楚。”
“地震之時,我從進水道逃出來,但在摸到通道盡頭時,已耗盡了腹中氣息,嗆了幾口水後,便憋暈了過去。等再醒過來時,被人拖上岸邊,卻不知道究竟被水衝了多遠。師祖,要不帶上師弟他們一起再過去探探?或許另有發現。”
法源沉思了一會道:“不急,今後找個時間再過去一趟。”接著又對界武說道:“既然玉林身體已經複原,想是應該可以習起武來,雖然他已經十三歲,但總不算太晚,你可以試著教授他一些內功心法。”又對三人道:“玉林在那洞中的經曆,不要對人說起,如有泄露,恐會招惹大麻煩。”
界文不解,問道:“師父,那洞中有什麽神秘,不過有兩個來曆不明的鼎,況且現在又都損毀了,難不成其中有何要緊之事?”
法源悠悠一歎,道:“這可能涉及千年多來一個大秘密。”
見眾人麵露迷惑,法源道起:“傳說上古堯舜之時,洪水滔天,大禹之父奉命治水,但曆九年而水不息,帝舜繼位之後便處死了禹父,又命大禹頂替父職,繼續治水。大禹借神力,先是厘定高山大川,再以跛步趟出水道來疏通洪水,使百川各行其道,東流入海。”
趁師父喝口茶的功夫,界武道:“不過是些虛無縹緲的傳說,何足信也?”
法源接著道:“因治水有功,大禹繼了舜位,之後又鑄了九鼎,以鎮華夏。隨後夏傳商,商傳周,那九鼎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等到了東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因九鼎是代代相傳的國柄,象征天命,各個霸主皆欲奪之,以號令天下。但因爭霸的各國相互掣肘,九鼎始終在周王的手中。再到後來周王見沒了收複天下的機會,便下旨要融化九鼎,要玉石俱焚。卻沒想到楚國安排了內應趁亂偷走了兩個,可人算不如天算,在將銅鼎運迴楚國的途中,於泗水之上遇大風掀翻了船,兩鼎也掉入水中下落不明。這些故事在史書上都有記載。”
界武道:“既然都有記載,那也不是什麽大秘密呀?”
法源道:“九鼎融了七個,剩下的兩個始終沉在水底,隻要能找到並持有這兩鼎,就能象征天命所歸,是以曆朝曆代都有人在尋找這寶物。而且,關於這鼎,卻還有另外一個大秘密。”
“哦?還有東西?”界武好奇心起。
法源道:“聽說大禹鑄鼎時,在九鼎上刻了不同的功法,既有神仙之法以搬山移海唿風喚雨,也有人間之法以強身健體長生久視。始皇帝一統六國之後,欲習神仙之道以長生不老,派了徐福渡東海求靈丹而不得。這時有人根據書上的蛛絲馬跡,發現九鼎的秘密,甚至考據出鼎落之處正在泗水某處,於是上書了皇帝,征調民夫秘密打撈,隻是最終無功而返。到了秦末,英雄四起,楚漢爭霸。劉邦先入了鹹陽,得到秦皇秘錄。等安定了江山之後,也開始尋找起這僥幸留存下來的兩鼎。”
界武問道:“秦始皇都沒找到,這劉邦怎憑秘錄裏的一麵之詞,就要大費周章的去尋找呢?”又嘟囔著:“反正換做是我,是不會憑書上的一麵之詞就這樣勞師動眾。”
這是界文卻開口道:“依我看來,那泗水河百骨灘附近的岩洞裏,玉林碰到的那兩個銅鼎,很可能就是那九鼎中留存的兩個。而如果始皇帝到泗水這邊去找的話,劉邦很可能會知曉,要知道那時劉邦雖不過一個小小的亭長,但卻是泗水亭長。”
法源道:“正應如是,若始皇帝到了泗水尋鼎,千萬人馬吃喝日用的,時任泗水亭長的高祖劉邦應當負有相應的供應之責,說不定甚至曾經在過現場。漢高祖之所以想找到這兩鼎,一是握有國柄,以證天命,二是如那鼎上刻有神功,一旦練成了,即便不能長生,也應該可以益壽。當皇帝的,誰不想多做幾年天子?就這樣,這個秘密一代傳了一代,一朝傳了一朝,成為了各朝皇室最大的機密。”
界武奇道:“既然是皇室的大秘密,師父,你怎麽知道的?”
聽到界武的提問,法源看向了地麵,神色悲傷,過了一會,抬起頭道:“今日所說之事,你們要守口如瓶。”
「s:本章節根據一些曆史故事,做了些杜撰,大家看過之後,請一笑了之,切勿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