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和竇建德大戰的消息,很快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先是王世充攻入黎陽,竇建德收到消息,放棄黎陽一線,幹脆帶兵攻打殷州,破城以後對殷州百姓進行屠殺,燒毀王世充囤積在殷州的大量糧草。


    二人你來我往,打得不亦樂乎。


    長安,李世民等人已經班師迴朝,在李家的治理下,關中,西北,涼並等地,已開始恢複元氣。


    無數其他地方的百姓湧入關中,隨著太陽露出地平線,長安開始恢複活力。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皇宮大殿,太監那尖銳的聲音響徹朝野。


    李軌端坐龍椅,大殿內,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涼王淩雲等人都在。


    在李家兄弟中,一個新麵孔亮相,那便是趙王李元霸,隋末第一猛將。


    大城中,剛剛投奔大唐的李密,王伯當等人也在。


    在太監象征性的喊完話以後,李密出列:“陛下,臣李密有話說。”


    李密本自稱魏王,魏帝。如今投靠大唐,內心多少有些尷尬,可他表麵上卻是做得彬彬有禮,在禮儀方麵,沒人找出半點瑕疵。


    “哦,愛卿有何事?”作為落湯雞,李密平時上朝不怎麽說話的。今天突然主動站出來,倒是讓李淵有些意外。


    “陛下!”李密努力做出一副恭敬的模樣:“臣聽聞,王世充和竇建德正在黎陽一線大戰。


    這二人實力相當,打起來定是兩敗俱傷的結局。就算是一方僥幸取勝,也定然元氣大傷。


    臣以為,此時正是我軍東出,一統天下的好時機。”


    說到王世充,李密的眼神中都是仇恨滿滿。為啥?自己能有今天的處境,都是拜王世充所賜。


    “東出?”這倆字,可以說在整個大唐的敏感的。隋末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戰亂,一些實力弱小的諸侯已經被滅得差不多。


    就算實力強大的薛氏父子,李軌,劉武周等人也被大唐打敗。


    現在剩下的人中,實力強勁者不過王世充,竇建德,李子通,杜伏威幾人。


    所有人都看出來了,李唐有坐天下的氣象。


    “諸位,對於李愛卿說的東出,大家有什麽看法?都說說。”李淵很心動,不過,他又不用禦駕親征,當然得聽聽其他人的意見了。


    尤其是李世民,淩雲這樣能決定戰爭走向的將領的意見。


    “父皇,兒臣以為,我大唐經過這段時間的休整,滅薛氏父子,李軌,劉武周。關中穩定,北方大定。


    是時候大舉出兵,統一天下了。而王世充,竇建德二人則是我大唐統一天下的最大絆腳石。必須挪開。”


    李建成作為太子,當然是第一個表態。李家這幾兄弟,哪個不是戰爭分子?隻見他順完後,馬上主動請戰:“父皇,關中距離洛陽不遠,兒臣願領兵為大唐拿下洛陽。”


    “太子作為一國之儲君,豈能輕易出征?攻打王世充可以,但是太子出征不妥。”


    “臣也認為東出可以,但是太子不能出征。我大唐戰將如雲,猛將如虎,太子若出征,豈不讓人看扁。”


    “臣附議!”


    “臣附議!”……


    李建成怎麽也想不到,自己不過是求個戰而已,怎麽這麽多人反對。


    就算是自己一係的人,也差點跳腳。


    “陛下,王世充與臣有大仇,臣願帶兵前往,定滅王世充。”李密不知道出於什麽心理,居然也請戰了。


    李淵眯著眼睛沒說話,良久笑著:“愛卿剛到關中,好好修養便是。


    可還有人主動請戰?”


    李淵說話時,目光有意無意的看向李世民和淩雲。


    李世民是自己兒子,不用擔心忠心問題。而淩雲呢?自己的義子,再加上一直以來控製得都很好。


    “父皇,孩兒願帶兵出征!”李世民豈能不知道李淵的意思,一個眼神立馬站出來。”


    “孩兒也願領兵出征!”李世民站出來,李元吉坐不住了。也跟著站出來。


    “孩兒也願出征!”李元霸同樣站出來。


    幾個兒子同時請戰,李淵滿意點頭:“看來,東出乃是眾望所歸,民心所向。既如此,朕決定,以秦王李世民為主。


    齊王李元吉,趙王李元霸為副。出兵十萬,務必拿下洛陽。


    涼王淩雲,為偏師,不歸李世民節製。自己尋找戰機,必要時,拿下竇建德。”


    “遵命!”幾人同時應答,李建成在旁邊看著,那叫一個羨慕。


    李世民再次領軍,也就意味著,他的功勞更進一步,這可不是什麽好事情。


    “報,報,洛陽急報……”李淵這剛安排好事情,斥候的聲音便從外麵響起了,讓所有人忍不住心頭一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混世異姓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越小峰的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越小峰的窩並收藏大唐之混世異姓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