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報!太原急報!”就在城頭諸位將領主動請纓的時候。
城外的官道上響起了斥候的聲音。聽到太原急報,淩雲心裏咯噔一下,熟知曆史的他,已經想到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不過,臉上並沒有什麽表現。
這一聲報,讓李世民等人的討論停了下來,一個個滿懷疑惑看向外麵。
“太原急報?莫非四公子被圍攻了?”
“該不會是漠北大軍南下了吧?”一個個問號響起。
很快,斥候已經上了城頭,到李世民麵前跪在地上行禮:“啟稟二公子,劉武周起兵十萬緊逼太原,四公子兵力不足,太原危急。”
“什麽?劉武周南下了?他好大的膽子!”
“就是,莫非之前他還沒被打痛?”……斥候還沒說完,可是議論聲已經響起,而且有沸騰的趨勢。
若說當初太原剛剛起兵,大家還有些擔心劉武周南下,情有可原。可到了現在,李家已經有了太原,河東,河西,關中等地。
實力不可同日而語,一個小小的劉武周,很多將領已經不放在眼裏,認為劉武周這時候南下,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當真是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
“二公子,是否馬上出兵救援太原?”
“末將願意帶本部人馬北上。”
“打他狗東西!”……顯然,這時候劉武周已經頂替薛舉,成為太原軍將軍們最關注的對象了。
劉武周,本來之前就是李淵的部下,太原軍將領也不是第一次和他打交道了。
可以說,劉武周在馬邑起兵,四處攻城掠地成了太原起兵的助推器,讓李淵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走了最後一步路。
太原起兵,就是因為劉武周起兵,隋帝要問李淵的罪。沒想到卻丟了大隋江山。
“劉武周此人雖然沒有薛舉的勇武,然而卻也不是好易與之輩。一直以來都是我太原的威脅!”李世民皺眉,腦袋卻是快速運轉,在權衡各方麵利弊。
嘴上卻沒停下,看向斥候:“這樣,你等馬上去帝都,把太原的情況告訴大丞相,讓他決斷!”
“遵命!”斥候本來就是要去帝都的,隻不過去帝都要經過潼關,而李世民又是一方大將,有必要知道太原情況,斥候這才匯報一番。
李世民年紀不大,卻也知道自己不能越權,向斥候吩咐一聲,才把目光看向眾將:“對於劉武周,大家都熟悉,不知有何對敵之法?”
李世民說大家熟悉,能不熟悉?劉武周,大部分人的昔日同僚。
他這個人驍勇善射,廣交朋友,最先在楊義臣手下當差,憑借跟著隋帝三征遼東,一步步到了馬邑校尉的位置。
也就是在馬邑,他才是名義上成了李淵的部將,當然了,其實李淵對他沒啥約束力。
這些東西,大家心知肚明。以前劉武周沒起兵,和太原很多人表麵上關係都還可以,畢竟,能成為一方諸侯,除了本身的武力之外,還要能長袖善舞,為啥說他喜歡廣交朋友,這是必備技能。
劉武周起兵後的事情,大家都一清二楚,除了攻打馬邑周邊城池,他還做了一件事情,便是依附漠北,被漠北可汗封為“定楊可汗!”
當初漠北南下,劉武周出力可不少,若不是太原一仗,漠北人被打得落花流水,這劉武周的地盤估計還得大很多!
以淩雲掌握的信息,這時候劉武周估計是徹底接受了宋金剛的意見:率軍南向,以爭天下,占據儲備充足食糧和庫絹的晉陽,攻陷河東大部地區,威逼關中。
“劉武周此人雖然存在危險,不過若與薛舉父子比起來,相差卻是太多。
不過,在這戰亂紛飛的情況下,我等卻不能掉以輕心。太原乃北方重鎮,一旦有失,將會影響全局!”老將軍屈突通看問題還是看得很透的。一番分析,讓人頻頻點頭。
“屈將軍,大可不必危言聳聽,太原乃是我太原軍根基,在那裏可是有四公子的數萬精銳。
就算不能擊敗屈突通的大軍,可是,守城肯定沒問題。隻要等到我大軍集結。一個小小的劉武周,還不是手到擒來!
要知道,他的靠山漠北,當初在太原都沒占到任何便宜。”太原之戰,一直到了現在,依然還是太原軍中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今時不同往日,本將的意見,馬上集結大軍,若大丞相決定全力攻打劉武周,我等也不至於被動!”
“老將軍說得不錯!計劃始終沒有變化快,既然太原戰事已起。我等就做好出兵的準備!至於薛舉,以偏師防備便可。”
李世民還是認同了屈突通的應對之法。
城外的官道上響起了斥候的聲音。聽到太原急報,淩雲心裏咯噔一下,熟知曆史的他,已經想到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不過,臉上並沒有什麽表現。
這一聲報,讓李世民等人的討論停了下來,一個個滿懷疑惑看向外麵。
“太原急報?莫非四公子被圍攻了?”
“該不會是漠北大軍南下了吧?”一個個問號響起。
很快,斥候已經上了城頭,到李世民麵前跪在地上行禮:“啟稟二公子,劉武周起兵十萬緊逼太原,四公子兵力不足,太原危急。”
“什麽?劉武周南下了?他好大的膽子!”
“就是,莫非之前他還沒被打痛?”……斥候還沒說完,可是議論聲已經響起,而且有沸騰的趨勢。
若說當初太原剛剛起兵,大家還有些擔心劉武周南下,情有可原。可到了現在,李家已經有了太原,河東,河西,關中等地。
實力不可同日而語,一個小小的劉武周,很多將領已經不放在眼裏,認為劉武周這時候南下,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當真是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
“二公子,是否馬上出兵救援太原?”
“末將願意帶本部人馬北上。”
“打他狗東西!”……顯然,這時候劉武周已經頂替薛舉,成為太原軍將軍們最關注的對象了。
劉武周,本來之前就是李淵的部下,太原軍將領也不是第一次和他打交道了。
可以說,劉武周在馬邑起兵,四處攻城掠地成了太原起兵的助推器,讓李淵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走了最後一步路。
太原起兵,就是因為劉武周起兵,隋帝要問李淵的罪。沒想到卻丟了大隋江山。
“劉武周此人雖然沒有薛舉的勇武,然而卻也不是好易與之輩。一直以來都是我太原的威脅!”李世民皺眉,腦袋卻是快速運轉,在權衡各方麵利弊。
嘴上卻沒停下,看向斥候:“這樣,你等馬上去帝都,把太原的情況告訴大丞相,讓他決斷!”
“遵命!”斥候本來就是要去帝都的,隻不過去帝都要經過潼關,而李世民又是一方大將,有必要知道太原情況,斥候這才匯報一番。
李世民年紀不大,卻也知道自己不能越權,向斥候吩咐一聲,才把目光看向眾將:“對於劉武周,大家都熟悉,不知有何對敵之法?”
李世民說大家熟悉,能不熟悉?劉武周,大部分人的昔日同僚。
他這個人驍勇善射,廣交朋友,最先在楊義臣手下當差,憑借跟著隋帝三征遼東,一步步到了馬邑校尉的位置。
也就是在馬邑,他才是名義上成了李淵的部將,當然了,其實李淵對他沒啥約束力。
這些東西,大家心知肚明。以前劉武周沒起兵,和太原很多人表麵上關係都還可以,畢竟,能成為一方諸侯,除了本身的武力之外,還要能長袖善舞,為啥說他喜歡廣交朋友,這是必備技能。
劉武周起兵後的事情,大家都一清二楚,除了攻打馬邑周邊城池,他還做了一件事情,便是依附漠北,被漠北可汗封為“定楊可汗!”
當初漠北南下,劉武周出力可不少,若不是太原一仗,漠北人被打得落花流水,這劉武周的地盤估計還得大很多!
以淩雲掌握的信息,這時候劉武周估計是徹底接受了宋金剛的意見:率軍南向,以爭天下,占據儲備充足食糧和庫絹的晉陽,攻陷河東大部地區,威逼關中。
“劉武周此人雖然存在危險,不過若與薛舉父子比起來,相差卻是太多。
不過,在這戰亂紛飛的情況下,我等卻不能掉以輕心。太原乃北方重鎮,一旦有失,將會影響全局!”老將軍屈突通看問題還是看得很透的。一番分析,讓人頻頻點頭。
“屈將軍,大可不必危言聳聽,太原乃是我太原軍根基,在那裏可是有四公子的數萬精銳。
就算不能擊敗屈突通的大軍,可是,守城肯定沒問題。隻要等到我大軍集結。一個小小的劉武周,還不是手到擒來!
要知道,他的靠山漠北,當初在太原都沒占到任何便宜。”太原之戰,一直到了現在,依然還是太原軍中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今時不同往日,本將的意見,馬上集結大軍,若大丞相決定全力攻打劉武周,我等也不至於被動!”
“老將軍說得不錯!計劃始終沒有變化快,既然太原戰事已起。我等就做好出兵的準備!至於薛舉,以偏師防備便可。”
李世民還是認同了屈突通的應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