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雲心急如焚地趕到受傷的眾人身邊,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靈羽身上,眼中充滿了關切和憂慮。


    他迅速蹲下身來,小心翼翼地檢查著靈羽的傷口,輕聲問道:“小師妹,你怎麽樣?傷口還疼嗎?”靈羽看到淩雲的關切,心中湧起一股溫暖,她努力擠出一絲微笑,迴答道:“我還好,師兄,隻是一些小傷,不礙事的。”


    淩雲皺起眉頭,不放心地叮囑道:“不要逞強,小師妹。好好休息,恢複體力。”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對靈羽的疼惜。


    接著,淩雲轉向馬玉,詢問了他的傷勢。馬玉勉強笑了笑,表示自己並無大礙。淩雲看著眾人,心中的責任感愈發強烈。


    青靈協助淩雲給眾人治傷,他緩緩轉過身,麵對著在生死關頭救命的青靈,心中湧動著無盡的溫暖。


    “青靈,謝謝你救我!”淩雲的聲音中帶著真摯的情感。


    青靈微笑著,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欣慰和深情。“淩大哥,你是真正的英雄。替天行道,任重而道遠!”


    “青靈,你是從何而來?”淩雲問道。


    “我是從仙山而來,我家主人算到你有此劫難,讓我前來相助,沒有想到你竟然能五珠合一,擁有毀天滅地的力量,恐怕這世間已無對手!”青靈說道。


    “你家主人是誰?”淩雲問道。


    “恕我不能相告,機緣到時自會相見!”青靈說完就起身告辭了,盡管淩雲還有太多的疑問,但也隻能以後相見的時候再問。


    青靈的身影在遠方漸漸消失,淩雲凝視著她離去的方向,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淩雲思索片刻,突然之間好思念青峰山上的師父和眾師弟師妹們,他們都還好嗎?淩雲在心裏問道。


    這一天,淩雲和眾人迴到了青峰山。山上的景色依舊美麗,師父和師弟師妹們看到他們的歸來,臉上洋溢著喜悅。


    淩雲和靈羽等眾人踏入青峰山的那一刻,整個山峰都仿佛被喜悅所籠罩。陽光灑在翠綠的樹葉上,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微風吹過,帶著山林的清新氣息,輕輕拂過眾人的臉龐。


    師弟師妹們早已守候在山口,他們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當看到淩雲和靈羽等人的身影時,他們歡唿著奔向前方,如同飛鳥歸巢一般。


    青山綠水之間,迴蕩著師弟師妹們的歡聲笑語。青峰山的景色如詩如畫,與眾人的喜悅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在青峰山,淩雲和眾人分享了他們的經曆和感悟。他們講述了在江湖上遇到的各種妖魔鬼怪,以及與之戰鬥的驚險過程。師父和師弟師妹們聽得津津有味,同時也從中學到了很多。


    他感受著山間清新的空氣,仿佛能嗅到那曾經的純真和夢想。登山的路上,他迴憶起年少時的自己,充滿了好奇和勇氣,不畏艱辛地攀登著山峰。


    如今,他迴到這裏,帶著歲月的痕跡和經曆的磨礪。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長,也明白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化。


    站在山頂,淩雲俯瞰著山下的一切,心中感慨萬千。他意識到,人生就像這座山峰,有起有落,有風景如畫的時刻,也有艱難險阻的路途。


    但最重要的是,他懂得了無論經曆多少風雨,都要保持那份初心和堅持。青峰山見證了他的過去,也將陪伴他走向未來。


    淩雲迴到青峰山,首先拜見了師父,師父看到淩雲的到來也很高興,就把一本《謀略二十篇》送給了淩雲,淩雲看到書上曰:


    第一篇《量度》


    “古今欲成大事者,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登樓望遠,天涯路盡。運籌帷幄之內,決勝千裏之外;知術奴,明韜略,曉陰陽,察世情,揣人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不棄細流,山不失其壤,故成其大。小惡不為,小善不棄,仰望宇宙無窮,俯觀庭前花落。窺辱不驚,得失俱忘。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則為之,不為當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專攻則強,合則事散,深秋月夜,鉛華洗盡,蘭杆指遍,憂愁自歎,驀然迴首。燈火爆冊,此為境界,然憂高處,世間風雨。曲高和寡,其由職高,共和彌寡,人世無常,君自斷之。”


    第二篇《揣情》


    “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善假於物;善假於時,喜假於情,善假於勢,善假於人。取天下用之為用,取天下用之為我所用。不識物類者不能善用,不識時勢看不能竊機。不識人情者不能持久,故曰:“上不製於天,下不製於地,中不製於人。”,天命不違,地勢不失,人和不散,違天命者如逆水行舟,失地勢者物不易久,散人和借事敗故可效法三國,孟德成於天時,孫權得於地利,玄德起於人和。然事未出而知事.看未追而知意,行未立而知果。故情不役事,事不役人,人不役物,物不役情,成大事者不謀於眾。”


    第三篇《觀人》


    察人者必先察已,察已已而後知人,故曰:“知人者智,直知者明!”,人非草木,不可不察。人有八觀,才有十二,《人物誌刀《冰鑒》皆述,察人先觀其目,察其勢,觀其氣,聽其音,聞其果,幸反而問人,奪其情,激其誌,明其端,事易而問人,曉其狀,事猝而問之觀其態。察人而後知人,知人而後求人,求人而後用人,用人之長 容人之短,取人之長,棄人之短,用人而分德才 和而用其德,戰而用其才,然才德難取,智愚難辨,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小不為 必失其大,長不為必見其短, 人不為必見其亂,事不為必見其疏,天下不為必見其敗。


    第四篇《去疑》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疑其所惑,疑其所言,疑其所能,疑其所用,疑其所為,疑其所怨,何為去疑。除物所束,除情所果 除怨所積,除苦所聚,除悲所傷,除恨所態,除疑所處,疑人者無距,疑書者無值 疑才者無用,疑誌者無為,疑財者無得。疑由心生,心疑則誌不久,不久則亂,亂久必敗, 敗久必亡。豈不聞去疑而存,轉疑而安,韓信因疑而死,蕭何去疑開生。


    第五篇《釋權》


    處變於心,設變致權 所以結結,權則勢也,勢形成權,權重之重也。然功高震主,權大生疑,量權於度,折中調和,不偏不倚,方年成事 亦可成人。君不聞“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不千不天,伍子胥因權而立,文種因權而亡,韓信因權而滅、將不為兵不從,兵不從則事敗,權因人存,人因權威,無權不達 無威不至,無試不用。然多謀勝,少謀不勝,不謀則敗。


    第六篇《伐敵》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謀術之中,預謀為先,博謀而全,避實擊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然用兵貴精,用術貴奇,用謀貴博。用資貴少,誘敵深入者必強、兵少者不久,兵多亦速勝, 王剪破楚貴久, 班超入匈奴貴速,韓信明修棧道,暖渡陳倉貴智。置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為將帥者,不可不知。


    第七篇《韜晦》


    事人成敗,皆如雲煙,滾滾長江,不盡東流,人生於世,浮沉無限。明世察理,韜光隱晦,避鋒芒開退,避光芒而遁,懷柔而為,以教後人,為人欲者欲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急流勇退,明藏暗保,寵辱不驚,得失俱忘,知人性,曉天命,方知人性。


    第八篇《陰陽》


    天地生,陰陽出、無極存,大道至,萬物生,智則行,倉頡造字,某方開始。無極動之為陽,靜之為陰,陽動而行,陰出而止,陰陽有序,動靜無常,以靜製動者智也,以動製靜者勇也,然人自知而後知人,自正而後正人。自達而後達人,自製而後製人,自謀而後謀人欲奪反與,欲高反下,欲開反合,欲行反止,欲進反退,變化應節,通曉萬端,方者則立,圍著則行,存亡之謀,謀而可得,得而可行,行而可成,成而可守,守而可歎,攻守俱備,方可謀事,亦可謀人。


    第九篇《應變》


    變而身變,身變而變,變以應萬變,不變而應萬變,事有常,物有因,變化萬端,以應萬物。物有所移,人有所變,故情不久,友人不善,敵人不仁,逆者必叛,往者不返,物極必反,反之常態,態而可形,形成於色, 色而言變,言變由心,以變而變,適其所變, 察其言,觀其色,辨其眸,明其勢 知其態,曉其意,預其謀,謀而可抵,抵而可得,得而可行,行而可久,久而可立,立而可定天下。


    第十篇《知音》


    獸有其語,物有其言, 言者神形,神形於言,無心之言,不可多言。言者順,行則遠,言而有信,不可不言,出言有因,因有其緣,緣有其心,心有其觀,觀有其怨,怨而久之, 必有怨言,言而無法,不可不罰,言不達,事不成,密不謀人,機不言人,知無不言,不如不言。言亦奇多,謊言辨其神色,詐言辨其誌行,逆言辨其所言,謠言辨其所察,怨言辨其所指,忠言辨其生死,吳廣因詐言而亡、英布因逆言而敗。


    第十一篇《勇謀》


    人可無智,不可無謀,多謀勝,少謀不勝,不謀則敗,謀者、集古今上大成者也, 識天地,曉人情,敵合而離之,敵強可避人,政弱可攻之,故上兵伐謀,心上城下,先謀後為者勝,先為後謀者敗,然謀須合實,攻為已能,強敵圍之則拚,圍攻之則可分,攻其要害,首尾無接、外援無援,城固糧少而兵多,可待之,糧多而兵少,可攻之,糧少而兵少,則可占之,故知人號必先知己,知已者必先知人。


    第十二篇《聽術》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聽天下之遊,聽世人之語,以天下之耳聽之,則無所不聽,以天下之目視之,則無不視, 從天下之心慮之,則無不知。聽人者勿堅已而拒人,勿利己而誤人,拒人於千裏,賢土不歸, 拒人於百裏 將土不迴拒人於十裏,則父母棄之,然聽有序, 序行有端,端有所示、示偏有見,何時可聽,民怨憤之,國將亡之,事將敗之,聽之則晚。豈不聞安史之亂乎,悲夫!


    第十三篇《棄取》


    棄之有理,取之有道,棄而無用,取而用之,則天下大將有用,棄之於無理,棄之於無道,棄之於無用,奔之於不舍,則棄而得也。


    取者自爭,予者取也,然應元而取,君應無而取,取之即為用也,孟德善取於勢,玄德善取於人,仲謀喜取於地,故三分天下,應有而棄,失之惜也,貪而有取,得之悲哉,棄其無用,取其有用,方可取天下之物,棄無用之累,則大事可圖也。


    第十四篇《開合》


    開久則合,合久則開,開者為陽,合者為陰,言出者而開,言終者為合。行開合之術,必先察人審己,曉天機,識計謀,辨是非,明長短,記得失,危存亡,觀勝敗,開之則口如刀,舌如簧,曉以利害,以觀其態,後斷其行,光不聞諸葛智戰群儒,開者可橫,合者可縱,開者而由縱橫,蘇秦以開合之術合縱六國,張儀以開合之術連橫六國。開合之術,縱橫之策,先行其誌,順其言,而後攻之,則事可成也。


    第十五篇《友敵》


    與吾惡者,敵也,與吾善者,友也;故友則以友待之,敵則以敵對之,友者用之於情,做之於心,動之於意,敵者對之於策,對之於利,對之於器,


    友,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敵,已所欲則人之所欲,拒諫則英雄散,拒策則謀土叛、善惡向則功臣倦,若以友待敵,則天下可定,若以敵侍友,則天下亂,友人叛,故事皆分敵友利君者也。


    第十六篇《剛柔》


    剛者,物之堅也, 柔者,物之本也,剛者而強 柔者而立,剛柔並濟、方為上策。知人著智,自知者明,勝人著力,自勝者強,故剛中有錄,錄與勝剛也,事己知,策已定,兵已足,糧已囤、行已立,此柔中有剛,剛可勝柔也,然上兵代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不戰而屈人之兵,兵之上策也,而物極必反,全極必缺,盈極必虧,不可不知也,剛而不鈍,柔而不懦,豈不聞李密翟讓乎,翟讓位於密,反死於密,亦不聞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豈不悲夫!


    第十七篇《詐術》


    何為詐術?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有則無之,無則有之。強而示其弱之, 朝而示其強之, 攻而示其退之,退而示其攻之,奪而示其予之,予而示其奪之,為而示其棄之,故詐人著必胸有城府,智勇過人,察其勢,曉以利害,方可行詐,否則,損已也,然,謀人而不謀已,詐人而不詐已,以珠抑謀,以詐論詐,方可始詐也。


    第十八篇《英雄》


    木之秀出者為英.獸之特異者為雄,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英雄非出身草莽,然其明天時,曉地利,造其時,改其勢,揭竿而起,共謀天下。昔日漢高阻出身低微.而奪天下,非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然人有高世之才,必有脫世之累,項羽欲煮呂公.劉邦曰:\"能分一杯否?\"英雄天下,豈能為塵世所束!


    第十九篇《德才》


    才者,德之輔也,德者,才之主也,用人先觀其才,為人先觀其德.有德無才者庶也,有德有才者賢也,無德無才者昧也,無德有才者小人也,故用人勿疑,疑人勿用,拘大而失係,用長而開短,如漢高祖之遇陳平.武王之逢薑尚,玄德之顧茅廬!道不同不相為謀,誌不同不相為合,言不同不相為悅,德才之道,豈可不知!


    第二十篇《謀局》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謀術之中,預謀為先,人謀謀人,眾謀謀天,人謀之,為之,天不開定之!謀而發集金、不發類缺求實,上不求變,下深謀有,不求美無術類得,不求消滅,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多謝師父賜書!”淩雲感激地說道。


    “你我師徒之間就不要這麽客氣了!這世間的造化都會因你而改變,修煉法力與修煉心法一樣重要!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心之所到,智慧所開!”青鬆道長說道。


    “弟子謹記師父教誨!”淩雲說道。


    在青峰山的道觀中,青鬆道長靜靜地站在庭院裏,看著淩雲在月光下揮舞著長劍,動作如行雲流水,劍勢淩厲而不失優雅。他的眼中滿是慈愛與期望,仿佛看到了淩雲未來的模樣。


    青鬆道長輕輕撫摸著胡須,想起了當年初次見到淩雲時的情景。那時的淩雲還是個懵懂少年,對道家的修行充滿了好奇和向往。如今,淩雲已經成長為了一位英俊瀟灑、武藝高強的青年,但他的眼神中依然保持著那份純真和堅定。


    道長期望淩雲能夠在世間的喧囂中保持內心的寧靜,不被外界的幹擾所迷惑。他希望淩雲能夠以道家的智慧去理解人生的真諦,以平和的心態麵對生活的起伏。


    當淩雲練完劍後,青鬆道長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淩雲,你的劍術已經日漸精湛,但道家的修行不僅僅在於武藝的高低。要記住,我們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內心的平靜和道德的升華。”


    淩雲恭敬地聆聽著師父的教誨,他知道師父對他寄予了厚望。他暗自下決心,一定不辜負師父的期望,努力修行,成為一名真正的道家弟子。


    在未來的日子裏,淩雲知道自己將麵臨無數的挑戰和考驗。但他在內心堅定地說道:“無論遇到什麽困難,我都會堅守道家的信念,以仁愛和寬容待人。”


    淩雲又來到靈犀的墳前,看著那淒涼的一幕,淚水也就留了下來,獨行黃泉路淒涼,寂寂風煙寒影長,奈何塵世無良伴,一別生死兩茫茫,隻可惜素麵常染煙霞色,未曾年少已暮遲,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複活靈犀。


    他相信,隻要堅守道家的信念,以仁愛和寬容待人,他一定能夠成功,成為道門的驕傲。而靈犀也會一直默默地守護著他,期待著他在修行之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令青鬆道長不知道的是,淩雲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初次下山的淩雲,而是一位可以媲美神仙的修行者,我自龍心向天問,何求他人與風雲,他現在的法力在妖界已經沒有敵手,更何況在人間。正所謂是:


    “苦瓜連根苦


    甜瓜並蒂甜


    三界一統處


    萬般自在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師兄下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漠天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漠天鷹並收藏師兄下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