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的托孤之言大多如此懇切,一旁是段舒芫斷斷續續的哭聲,裴垣將散落的帷帳重新係上,俯首低聲道:“段叔父,請您放心。”聽到晉王特意轉換了少時對自己的稱唿,段青林這才徹底放下了心中的憂慮。“那便多謝殿下了。”他靠在床頭,眼底殘存的滿是留戀與不舍。
當年邊境紛爭,自己臨危受命前去平亂。出發前還在佳人麵前許下諾言,如若能夠從戰場上平安歸來便立即去國公府提親。可人心難測,暗箭難防,段青林深深地歎道:“不怕殿下和世子笑話,段某如今啊,連向老天爺求一個……一個來世都不敢了。”
裴垣和尹清晏明白他這話實際上是說給尹茉聽的,二人皆保持著沉默。段青林喘了口氣還想補充些話,沒料到被一連串的咳嗽反應給製住。“你看看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愛逞強!”尹茉端著杯盞上前,小心地喂了水給段青林,溫聲囑咐道:“慢點喝,小心嗆到。”
段青林用目光細細地描繪著女子的眉眼,像是要將尹茉的樣子深深地刻在心中那般。裴垣給尹清晏使了個眼色,兩個人很是默契地退至外間,給段青林一家三口留一個說體己話的空間。尹茉紅著眼眶,段青林不忘將哭泣著的段舒芫也叫到床前,摸摸她的頭緩了緩說道:“舒兒,不哭了。你娘親當初為了將你生下來,忍受了巨大的痛楚,差點把自己的命也給搭進去了。即便是為了我們,你也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
接著,他吃力地握住了尹茉的手,語氣歉疚地說道:“這輩子,是我、是我用孩子困住了你。茉兒,那個最為肆意熱烈的女子日漸枯萎,是我心底最深的痛楚。”尹茉愣神地盯著眼前交疊的手,直到臉上的麵具被段青林摘下,她哽咽問道:“你為何?”
溫熱的手指擦去了尹茉臉上的淚珠,段青林微笑地看著她:“不要原諒我。”尾音下墜,隻看到他抬起的手臂倏然滑落,一室靜默。哐當一聲異響,尹茉打翻了手邊的杯盞,身體瞬間脫力地往一邊歪去。段舒芫想也沒想的伸手扶住她。
“段青林,其實我早就原諒你了。”尹茉抓著他的衣袖,念及彼此之間多年的感情,更是悲從中來,段舒芫反複揚聲喊著父王,直到哭得不能自已,話不成句。
耳邊充斥著內室的哭音,外間的裴垣十分用力地捏住了手中的兵符,冰冷的觸感讓自己得以清醒。尹清晏也感受著溢滿的悲傷,想起自己小時候常在府中遇到段青林,其實他一直都很喜歡這位“小姑父”,怎奈世事無常,過往的美好猶如夢幻泡影,不可追。
廊下,以管家為首的王府奴仆們紛紛匍匐在地,不時抹著眼淚。正院站滿了聞訊趕來的賓客,不論心裏作何感想,大多數人也都麵露哀色。而安尚書在人群之中,神色冷凝一言不發。
京城,信使駕著一匹快馬穩健地停在了信國公府正門前。“國公爺!晉王殿下來信了!”管家領著人邁過角門,到了外院。
聞言,尹國公放下了手中的兵書,笑著與前來送吃食的洛音說道:“今日倒是巧了,孩子你等會兒與為父一道瞧瞧這晉王是送來了何等好消息。”洛音將食盒的蓋子蓋上,神情有些期待。殿下離京多日,自己也掛念著他與兄長的安危。
書房,信使向信國公恭敬行禮道:“十一見過國公爺。” 說完便將信封雙手奉上。尹達從桌案前起身
,接過了信件之後,扭頭吩咐管家道:“記得給人賞錢,天也冷了,從庫裏拿些好酒給他帶迴去。”
信使一聽慌忙抬頭,擺手想要拒絕。被尹達親手扶起:“在這皇城裏討生活不容易,你這從南到北一來一迴的,馬兒都累暈了,更何況是人。”
管家很有眼色,順勢攙著信使邊走邊勸:“十一是吧?你就聽我們國公爺的吧,跟著我走……”兩人半拉半推地出了書房。洛音一直安靜地站在書桌前,好似鎮靜自若得很。
“孩子,你手裏的帕巾都要卷成麻花了。”尹達揶揄著看向她。
“父親!我”洛音結巴著不知該如何解釋,知道女兒家麵皮薄,信國公也適時轉移了話題:“來來,我們拆信。”
窗外一陣冷風起,屋內的燭火閃爍。
“你說什麽?”內院,林氏望著來人,激動地追問道,“茉兒她、她還活在人世間?”主人家看來有大事,乳母抱著燁哥兒隨著下人們退至外間。
嬤嬤扶著林氏坐下,柔聲寬慰道:“夫人,您可要保重身子呀,太醫說了您的情緒切勿起伏過大。”林氏此刻隻覺得是菩薩庇佑,當年尹茉的死訊傳來,別說夫君了,她也被打擊得一蹶不振。這頭林氏感慨萬千,書房裏的信國公摸著信紙熱淚盈眶,見父親如此,洛音上前輕拍他後背說道:“父親,今年定是個好年。”
尹達胡亂擦去淚水,連聲附和:“對對對!這是國公府的大團圓之喜,是好事!”
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憂。
夜幕低垂,柳太妃剛結束了晚間的禮佛,揉著額角隨口指示道:“讓人準備下去,今夜本宮要解解乏。”她身側的瓴嬤嬤猶豫著應道:“娘娘,王爺還在府內呢。您看是不是明日”話還未講完,便迎來太妃一記眼刀。
“怎麽,本宮的話都敢駁了?”柳太妃欣賞著自己一雙保養得宜的手,並不在意慎王的模樣。她的心腹自然明白自己主子的性子,話從不說第二遍,隻好硬著頭皮出去安排了。
瓴嬤嬤帶著滿腹愁緒往慎王府後門方向走去,上個月柳太妃迷上了戲曲,開始隻是請了個名不見經傳的戲班子來府裏搭台演出,可領嬤嬤卻怎麽也沒想到柳太妃對此的癡迷程度。若是為了伶人一擲千金倒也還好,這京城之中多少貴婦人並不吝嗇花錢捧角。隻是柳太妃越發地喜愛戲班中的一名男伶,召見人的次數越來越多,不禁使得瓴嬤嬤心下變得警惕起來。
這伶人不過是一介武生,在瓴嬤嬤看來此人的長相並不出色,平日裏在太妃麵前更是沉默寡言,她就是想破了頭,也想不通柳太妃為何對他另眼相待。
戲曲班子落腳在西街樓市一處民房裏,穿過繁複的巷子,瓴嬤嬤謹慎地觀望了四周,確認無人在意她的動作,才快走幾步上前叩響了院門。
嘎吱一聲,老舊的大門被人從裏頭打開。見到是瓴嬤嬤,開門的人表情依舊紋絲不動,語氣不鹹不淡地說道:“嬤嬤來了。”
“收拾快點,我在老地方等你。”見他如此,瓴嬤嬤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兒,眼神蔑視地把他上下看了一番,“也不知道主子瞧上了你什麽?”她匆匆丟下這句話戴上披風便離開了。
男子盯著瓴嬤嬤的背影,扯了扯嘴角。
當年邊境紛爭,自己臨危受命前去平亂。出發前還在佳人麵前許下諾言,如若能夠從戰場上平安歸來便立即去國公府提親。可人心難測,暗箭難防,段青林深深地歎道:“不怕殿下和世子笑話,段某如今啊,連向老天爺求一個……一個來世都不敢了。”
裴垣和尹清晏明白他這話實際上是說給尹茉聽的,二人皆保持著沉默。段青林喘了口氣還想補充些話,沒料到被一連串的咳嗽反應給製住。“你看看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愛逞強!”尹茉端著杯盞上前,小心地喂了水給段青林,溫聲囑咐道:“慢點喝,小心嗆到。”
段青林用目光細細地描繪著女子的眉眼,像是要將尹茉的樣子深深地刻在心中那般。裴垣給尹清晏使了個眼色,兩個人很是默契地退至外間,給段青林一家三口留一個說體己話的空間。尹茉紅著眼眶,段青林不忘將哭泣著的段舒芫也叫到床前,摸摸她的頭緩了緩說道:“舒兒,不哭了。你娘親當初為了將你生下來,忍受了巨大的痛楚,差點把自己的命也給搭進去了。即便是為了我們,你也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
接著,他吃力地握住了尹茉的手,語氣歉疚地說道:“這輩子,是我、是我用孩子困住了你。茉兒,那個最為肆意熱烈的女子日漸枯萎,是我心底最深的痛楚。”尹茉愣神地盯著眼前交疊的手,直到臉上的麵具被段青林摘下,她哽咽問道:“你為何?”
溫熱的手指擦去了尹茉臉上的淚珠,段青林微笑地看著她:“不要原諒我。”尾音下墜,隻看到他抬起的手臂倏然滑落,一室靜默。哐當一聲異響,尹茉打翻了手邊的杯盞,身體瞬間脫力地往一邊歪去。段舒芫想也沒想的伸手扶住她。
“段青林,其實我早就原諒你了。”尹茉抓著他的衣袖,念及彼此之間多年的感情,更是悲從中來,段舒芫反複揚聲喊著父王,直到哭得不能自已,話不成句。
耳邊充斥著內室的哭音,外間的裴垣十分用力地捏住了手中的兵符,冰冷的觸感讓自己得以清醒。尹清晏也感受著溢滿的悲傷,想起自己小時候常在府中遇到段青林,其實他一直都很喜歡這位“小姑父”,怎奈世事無常,過往的美好猶如夢幻泡影,不可追。
廊下,以管家為首的王府奴仆們紛紛匍匐在地,不時抹著眼淚。正院站滿了聞訊趕來的賓客,不論心裏作何感想,大多數人也都麵露哀色。而安尚書在人群之中,神色冷凝一言不發。
京城,信使駕著一匹快馬穩健地停在了信國公府正門前。“國公爺!晉王殿下來信了!”管家領著人邁過角門,到了外院。
聞言,尹國公放下了手中的兵書,笑著與前來送吃食的洛音說道:“今日倒是巧了,孩子你等會兒與為父一道瞧瞧這晉王是送來了何等好消息。”洛音將食盒的蓋子蓋上,神情有些期待。殿下離京多日,自己也掛念著他與兄長的安危。
書房,信使向信國公恭敬行禮道:“十一見過國公爺。” 說完便將信封雙手奉上。尹達從桌案前起身
,接過了信件之後,扭頭吩咐管家道:“記得給人賞錢,天也冷了,從庫裏拿些好酒給他帶迴去。”
信使一聽慌忙抬頭,擺手想要拒絕。被尹達親手扶起:“在這皇城裏討生活不容易,你這從南到北一來一迴的,馬兒都累暈了,更何況是人。”
管家很有眼色,順勢攙著信使邊走邊勸:“十一是吧?你就聽我們國公爺的吧,跟著我走……”兩人半拉半推地出了書房。洛音一直安靜地站在書桌前,好似鎮靜自若得很。
“孩子,你手裏的帕巾都要卷成麻花了。”尹達揶揄著看向她。
“父親!我”洛音結巴著不知該如何解釋,知道女兒家麵皮薄,信國公也適時轉移了話題:“來來,我們拆信。”
窗外一陣冷風起,屋內的燭火閃爍。
“你說什麽?”內院,林氏望著來人,激動地追問道,“茉兒她、她還活在人世間?”主人家看來有大事,乳母抱著燁哥兒隨著下人們退至外間。
嬤嬤扶著林氏坐下,柔聲寬慰道:“夫人,您可要保重身子呀,太醫說了您的情緒切勿起伏過大。”林氏此刻隻覺得是菩薩庇佑,當年尹茉的死訊傳來,別說夫君了,她也被打擊得一蹶不振。這頭林氏感慨萬千,書房裏的信國公摸著信紙熱淚盈眶,見父親如此,洛音上前輕拍他後背說道:“父親,今年定是個好年。”
尹達胡亂擦去淚水,連聲附和:“對對對!這是國公府的大團圓之喜,是好事!”
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憂。
夜幕低垂,柳太妃剛結束了晚間的禮佛,揉著額角隨口指示道:“讓人準備下去,今夜本宮要解解乏。”她身側的瓴嬤嬤猶豫著應道:“娘娘,王爺還在府內呢。您看是不是明日”話還未講完,便迎來太妃一記眼刀。
“怎麽,本宮的話都敢駁了?”柳太妃欣賞著自己一雙保養得宜的手,並不在意慎王的模樣。她的心腹自然明白自己主子的性子,話從不說第二遍,隻好硬著頭皮出去安排了。
瓴嬤嬤帶著滿腹愁緒往慎王府後門方向走去,上個月柳太妃迷上了戲曲,開始隻是請了個名不見經傳的戲班子來府裏搭台演出,可領嬤嬤卻怎麽也沒想到柳太妃對此的癡迷程度。若是為了伶人一擲千金倒也還好,這京城之中多少貴婦人並不吝嗇花錢捧角。隻是柳太妃越發地喜愛戲班中的一名男伶,召見人的次數越來越多,不禁使得瓴嬤嬤心下變得警惕起來。
這伶人不過是一介武生,在瓴嬤嬤看來此人的長相並不出色,平日裏在太妃麵前更是沉默寡言,她就是想破了頭,也想不通柳太妃為何對他另眼相待。
戲曲班子落腳在西街樓市一處民房裏,穿過繁複的巷子,瓴嬤嬤謹慎地觀望了四周,確認無人在意她的動作,才快走幾步上前叩響了院門。
嘎吱一聲,老舊的大門被人從裏頭打開。見到是瓴嬤嬤,開門的人表情依舊紋絲不動,語氣不鹹不淡地說道:“嬤嬤來了。”
“收拾快點,我在老地方等你。”見他如此,瓴嬤嬤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兒,眼神蔑視地把他上下看了一番,“也不知道主子瞧上了你什麽?”她匆匆丟下這句話戴上披風便離開了。
男子盯著瓴嬤嬤的背影,扯了扯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