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膳時分,信國公府各個下人的臉上皆難掩喜色,府裏的老人更是感慨萬分,在他們有生之年還能見到這位與父母哥哥失散多年的主家大小姐迴歸其位。
信國公一家人坐下來一起吃了個團圓飯,席上洛音依此開口稱唿父親,母親還有兄長,哄得親人們無不是眉開眼笑。信國公尹達在情緒澎湃之際免不得又掉了幾顆眼淚,唬得站在一旁伺候的小廝還以為是自個兒毛手毛腳,沒分寸惹得國公爺不悅。“爹,您再哭下去,妹妹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世子尹清晏拿出手帕遞給對方調侃著說道。
信國公沒好氣地扯過了手帕,胡亂擦了擦臉上未幹的淚痕,瞪著微紅的眸子假意斥道:“你這兔崽子!你爹我這是太開心了!好好說話,別嚇到你妹妹!”話音剛落,又急忙換上一副笑臉望向洛音,柔聲問道:“孩子,你想吃什麽都跟爹說,不夠我再叫廚房去做。”
坐在他右手邊的林氏嗔怪著拍了拍信國公的手臂,偏過頭溫聲安撫洛音道:“孩子,你爹他這一看就是喝多了,沒事兒,你隻管吃自己的。”
飯廳裏,信國公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用著精心準備的膳食。
山中地勢頗高,四周殘餘的暑氣在夜風的吹拂之下也所剩無幾。在這群山環繞之中的大覺寺裏,夏夜蟬鳴驟起,若生身著僧服步履穩健地從鍾樓的台階上緩緩走下,隻見他獨自一人朝著息空大師所在的閉關之地走去。昏暗的月色下,一對青石瑞獸麒麟姿態威猛地護衛在大雄寶殿前。
殿內,顧汐芸跪在蒲團上,神情虔誠地焚香禱告著。祈禱完畢,曲嬤嬤恭敬地從她手中接過第一根香小心地插在香爐的正中央。
青玥彎腰伸手放在顧汐芸麵前,以便她能夠輕鬆地借力起身。“曲嬤嬤,記得吩咐府裏一起跟來的管事仆婦清點人數,明日若是再無有用消息,本王妃也不想再繼續等下去了,懂嗎?”
曲嬤嬤立刻聽出顧汐芸的弦外之音,明白她這是要讓自己去善後,打點好底下人,牢牢地閉緊她們的嘴。“王妃您放心,老奴這就去找人安排。”說完,曲嬤嬤便行禮轉身出了大雄寶殿。
青玥盯著曲嬤嬤匆忙離去的身影,目光裏暗藏深意。
月上梢頭,信國公府四下愈發變得寧靜祥和起來。閃著燭光的書房裏,尹清晏低聲與信國公說著話:“爹,兒子的人提到顧氏有意明日從大覺寺啟程迴晉王府。依孩兒愚見,不如就讓妹妹今晚留在我們府上休息一晚,明兒我陪著她一道去王府,打顧氏一個措手不及。”
信國公尹達沉思良久,抬眸看著尹清晏說道:“也好,你母親她也想留若兒和燁哥兒在我們府上多住幾日。你問過你妹妹了嗎?她是如何想的?”
“洛……洛音,你瞧我一直喊你若兒喊習慣了,名兒一直改不過來。”正房內,林氏拿著木梳,眼神慈愛地看著銅鏡中的洛音說道,“你這孩子從小就是一頭濃密的烏發,以前你隻撒嬌著讓娘給你梳頭,別人呀都近不了你的身。”
坐在梳妝台前的洛音抬手握住了林氏的手,二人會心一笑。洛音寬慰道:“娘,不管是若兒還是洛音,都是女兒不是嗎?您不必硬逼著自己改口。”
林氏輕柔地為她梳著發尾,望著鏡中洛音與自己相似的相貌輕聲說道:“孩子,你心中想要做什麽就放手去做,無需顧忌太多,我們信國公府會一直站在你的身後,這點你記住。”
洛音有些意外地轉頭看向林氏,語氣驚訝地應道:“娘,您?”
林氏麵上閃過一絲笑意,繼續解釋道:“若兒,你是娘十月懷胎所生,雖然直到如今你我母女才得以相認,但當娘的如何不清楚兒女的心思。”
聽到林氏這一席隱晦的提醒,洛音略微放下心來。她抬起頭盯著母親緩緩開口:“母親,女兒這一次定要為自己和燁哥兒出了這壓抑許久的惡氣!”
禪房案上擺放著的香爐裏,幽幽地彌漫出幾縷檀香的氣味,青玥手法熟練地給顧汐芸按摩著頭部穴位,女子閉著眼睛靠在榻上神情很是愉悅輕鬆。“青玥,等曲嬤嬤迴來,你就可以迴去歇息了。”顧汐芸抬手示意道。
“對了,你這次迴去探親如何?家裏還好嗎?”顧汐芸突然發問道。
青玥麵上一滯,目光不著痕跡地在女子的臉上掃視,之後小聲應道:“迴王妃,奴婢家中一切都好,就是祖母年事已高,精神不濟,不太認得人了。”
顧汐芸倒不是很在意她的迴答,畢竟是自己施恩於青玥,她略表一下關心,就可以維係著主仆之間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那便好,你之後如果有事需要迴家就與本王妃提,你陪伴在本妃身邊這麽多年,這點小要求本王妃對你也是無有不依的。”顧汐芸揚著嘴角說道。
青玥語氣感激迴答道:“王妃您的恩德,奴婢時刻銘記於心。”倘若此刻的顧汐芸睜開眼睛,就能看見自己的貼身婢女的臉上一片平靜,就像是聽慣了這類話語的模樣,表情波瀾不起。
官道上塵土飛揚,“駕!”晉王裴垣手持韁繩,夾緊馬蹬,麵色冷肅地坐在馬上。而他的身後緊跟著一行精銳騎兵。遠遠望去,馬兒行進的路線是京城方向。
自從裴垣在江南收到了尹清晏送來的密信,信上的內容令他震怒不已,倘若信國公府安插的人手沒有及時察覺到暗藏的殺機,就連征戰沙場無數的裴垣都不敢想象後果會如何。
終於在順利地完成了賑災安置之後,裴垣便馬上開始著手準備迴京的事宜。好不容易捱過了漫長的水路,裴垣指派身邊的副手率大隊人馬繼續按原定計劃迴到軍中複命。他帶著自己的幾名心腹打算提前迴京,於是便有了這一幕披星戴月的趕路之舉。
信國公一家人坐下來一起吃了個團圓飯,席上洛音依此開口稱唿父親,母親還有兄長,哄得親人們無不是眉開眼笑。信國公尹達在情緒澎湃之際免不得又掉了幾顆眼淚,唬得站在一旁伺候的小廝還以為是自個兒毛手毛腳,沒分寸惹得國公爺不悅。“爹,您再哭下去,妹妹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世子尹清晏拿出手帕遞給對方調侃著說道。
信國公沒好氣地扯過了手帕,胡亂擦了擦臉上未幹的淚痕,瞪著微紅的眸子假意斥道:“你這兔崽子!你爹我這是太開心了!好好說話,別嚇到你妹妹!”話音剛落,又急忙換上一副笑臉望向洛音,柔聲問道:“孩子,你想吃什麽都跟爹說,不夠我再叫廚房去做。”
坐在他右手邊的林氏嗔怪著拍了拍信國公的手臂,偏過頭溫聲安撫洛音道:“孩子,你爹他這一看就是喝多了,沒事兒,你隻管吃自己的。”
飯廳裏,信國公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用著精心準備的膳食。
山中地勢頗高,四周殘餘的暑氣在夜風的吹拂之下也所剩無幾。在這群山環繞之中的大覺寺裏,夏夜蟬鳴驟起,若生身著僧服步履穩健地從鍾樓的台階上緩緩走下,隻見他獨自一人朝著息空大師所在的閉關之地走去。昏暗的月色下,一對青石瑞獸麒麟姿態威猛地護衛在大雄寶殿前。
殿內,顧汐芸跪在蒲團上,神情虔誠地焚香禱告著。祈禱完畢,曲嬤嬤恭敬地從她手中接過第一根香小心地插在香爐的正中央。
青玥彎腰伸手放在顧汐芸麵前,以便她能夠輕鬆地借力起身。“曲嬤嬤,記得吩咐府裏一起跟來的管事仆婦清點人數,明日若是再無有用消息,本王妃也不想再繼續等下去了,懂嗎?”
曲嬤嬤立刻聽出顧汐芸的弦外之音,明白她這是要讓自己去善後,打點好底下人,牢牢地閉緊她們的嘴。“王妃您放心,老奴這就去找人安排。”說完,曲嬤嬤便行禮轉身出了大雄寶殿。
青玥盯著曲嬤嬤匆忙離去的身影,目光裏暗藏深意。
月上梢頭,信國公府四下愈發變得寧靜祥和起來。閃著燭光的書房裏,尹清晏低聲與信國公說著話:“爹,兒子的人提到顧氏有意明日從大覺寺啟程迴晉王府。依孩兒愚見,不如就讓妹妹今晚留在我們府上休息一晚,明兒我陪著她一道去王府,打顧氏一個措手不及。”
信國公尹達沉思良久,抬眸看著尹清晏說道:“也好,你母親她也想留若兒和燁哥兒在我們府上多住幾日。你問過你妹妹了嗎?她是如何想的?”
“洛……洛音,你瞧我一直喊你若兒喊習慣了,名兒一直改不過來。”正房內,林氏拿著木梳,眼神慈愛地看著銅鏡中的洛音說道,“你這孩子從小就是一頭濃密的烏發,以前你隻撒嬌著讓娘給你梳頭,別人呀都近不了你的身。”
坐在梳妝台前的洛音抬手握住了林氏的手,二人會心一笑。洛音寬慰道:“娘,不管是若兒還是洛音,都是女兒不是嗎?您不必硬逼著自己改口。”
林氏輕柔地為她梳著發尾,望著鏡中洛音與自己相似的相貌輕聲說道:“孩子,你心中想要做什麽就放手去做,無需顧忌太多,我們信國公府會一直站在你的身後,這點你記住。”
洛音有些意外地轉頭看向林氏,語氣驚訝地應道:“娘,您?”
林氏麵上閃過一絲笑意,繼續解釋道:“若兒,你是娘十月懷胎所生,雖然直到如今你我母女才得以相認,但當娘的如何不清楚兒女的心思。”
聽到林氏這一席隱晦的提醒,洛音略微放下心來。她抬起頭盯著母親緩緩開口:“母親,女兒這一次定要為自己和燁哥兒出了這壓抑許久的惡氣!”
禪房案上擺放著的香爐裏,幽幽地彌漫出幾縷檀香的氣味,青玥手法熟練地給顧汐芸按摩著頭部穴位,女子閉著眼睛靠在榻上神情很是愉悅輕鬆。“青玥,等曲嬤嬤迴來,你就可以迴去歇息了。”顧汐芸抬手示意道。
“對了,你這次迴去探親如何?家裏還好嗎?”顧汐芸突然發問道。
青玥麵上一滯,目光不著痕跡地在女子的臉上掃視,之後小聲應道:“迴王妃,奴婢家中一切都好,就是祖母年事已高,精神不濟,不太認得人了。”
顧汐芸倒不是很在意她的迴答,畢竟是自己施恩於青玥,她略表一下關心,就可以維係著主仆之間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那便好,你之後如果有事需要迴家就與本王妃提,你陪伴在本妃身邊這麽多年,這點小要求本王妃對你也是無有不依的。”顧汐芸揚著嘴角說道。
青玥語氣感激迴答道:“王妃您的恩德,奴婢時刻銘記於心。”倘若此刻的顧汐芸睜開眼睛,就能看見自己的貼身婢女的臉上一片平靜,就像是聽慣了這類話語的模樣,表情波瀾不起。
官道上塵土飛揚,“駕!”晉王裴垣手持韁繩,夾緊馬蹬,麵色冷肅地坐在馬上。而他的身後緊跟著一行精銳騎兵。遠遠望去,馬兒行進的路線是京城方向。
自從裴垣在江南收到了尹清晏送來的密信,信上的內容令他震怒不已,倘若信國公府安插的人手沒有及時察覺到暗藏的殺機,就連征戰沙場無數的裴垣都不敢想象後果會如何。
終於在順利地完成了賑災安置之後,裴垣便馬上開始著手準備迴京的事宜。好不容易捱過了漫長的水路,裴垣指派身邊的副手率大隊人馬繼續按原定計劃迴到軍中複命。他帶著自己的幾名心腹打算提前迴京,於是便有了這一幕披星戴月的趕路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