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府正門口,福伯恭敬地向沈攸寧行禮道:“見過福康郡主。”
沈攸寧含笑著叫起道:“福伯,您近來可好?”“承蒙郡主您關心,老奴一切都好。”福伯笑眯眯地答道。
站在他們身後的宮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將宮裏禦賜的燙金禮箱搬去晉王府的院子中。“喲,今兒這麽熱鬧呢!”不遠處的曲嬤嬤揚聲說道。
沈攸寧與福伯之間的對話戛然而止,曲嬤嬤殷勤地走上前行禮道:“見過福康郡主,郡主萬福金安。”
見是顧汐芸的心腹,沈攸寧微斂笑意客氣道:“曲嬤嬤請起吧。母後和皇兄得知晉王哥哥喜得麟兒,特地囑托福康前來探望,以表心意。”
曲嬤嬤老臉堆著笑,眼角的褶子都擋不住她眼裏的算計,隻見她眼珠一轉這才假模假樣地應道:“郡主您大駕光臨王府,可今兒不巧得很,我們王妃的外祖母安夫人也來到府上看望她,這不王妃她抽不開身,還特地派了老奴過來迎接您。”
顧汐芸不喜她一事,沈攸寧心知肚明,曲嬤嬤話裏話外都在傳達著她福康郡主還輪不到晉王妃親自出來迎接罷了。今日是音姐姐的大好日子,沈攸寧不想在人前與人糾纏不休,她隨即溫婉一笑道:“無妨,王妃嫂嫂有貴客需要招待,那福康就不去昭陽殿打擾她了。”
和聰明之人打交道就是舒服,曲嬤嬤滿意地朝著沈攸寧告退道:“那老奴先行告退,郡主您自便。”
一旁聽著她們兩人打機鋒的福伯,心裏默默地歎了一口氣。這曲嬤嬤眼皮子淺也就罷了,怎得連王妃都如此。盡管福康郡主並不是太後娘娘親生的女兒,可如今放眼望去宮裏頭誰敢下這般郡主的麵子,要是讓壽康宮那位知道了,怕是活膩歪了不成。
沈攸寧看見福伯欲言又止,善解人意的她悄聲解釋道:“福伯,不要將此事告訴晉王哥哥,大好日子呢不宜動氣。”
福伯趕忙應道:“老奴知道了,郡主您直接去臨景殿就成,奴才讓底下人給您帶路。”
福康郡主身邊的宮女青秋出聲道:“我們郡主閉著眼睛都知道怎麽去臨景殿,可熟悉了呢!”沈攸寧好笑地瞥了她一眼,轉頭說道:“福伯你去忙吧,我們自己去就行了,無需下人帶路。”
盯著福康郡主主仆緩緩消失的身影,福伯暗自感歎道:“這人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日後的境遇誰知道呢。”
一旁忙著清點禮品的劍一道:“福管家,這禮單您要不要過過目?”
就在沈攸寧離去沒多久,信國公世子尹清晏也帶著賀禮站在晉王府門前的台階上,準備讓門房進去通稟。
臨景殿內,“王爺你瞧,這孩子好似有梨渦呢!”洛音像是發現了什麽新奇有趣的事兒直朝著裴垣說道。
說起來,裴垣和洛音就靠在坐床邊上目不轉睛地盯著熟睡的小嬰兒,好似怎麽都看不夠一樣。
站在門外的沈攸寧笑意盈盈地望著他們二人,低聲感歎道:“真好呀。”
端著熱水盆正要往裏走的抱琴抬眼看見福康郡主,出聲行禮道:“奴婢見過郡主。”話音引得裴垣和洛音抬起頭往門這邊看,沈攸寧輕手輕腳地入內,怕吵醒小床上的小侄子,她將聲音壓低道明來意,洛音揚起嘴角感激道:“勞煩寧兒你了。”
裴垣留意洛音神情有些疲倦,便伸手指了指外麵,示意福康郡主到外殿去和他說話。
沈攸寧接收到他的意思,柔聲細語朝著洛音說道:“音姐姐你先好好睡一覺,待晚一些你我姐妹再敘敘舊。”
裴垣和沈攸寧前腳剛出臨景殿,霍坤後腳就帶著尹清晏及提著雕花禮盒的信國公府小廝到了垂花門。
前院書房,下人給兩位客人上了一壺黃山毛峰和各式精美的茶點。裴垣提壺給坐在對麵的沈攸寧先倒了一杯,“多謝晉王哥哥。”沈攸寧出聲道。
尹清晏負手站在窗邊,轉過身望著渾身上下透著好心情的裴垣陰陽怪氣道:“喻之,我今個兒算是明白了什麽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意思了。”
裴垣偏過頭意有所指地應道:“同喜同喜。”尹清晏都快被他氣笑了,因為洛音的養父母一家人如今下落不明,他不放棄依舊帶著下屬翻遍了茅草屋所有地方,終於被他找到了當年妹妹出事之時帶著的長命鎖。一時間尹清晏百感交集,立馬飛奔上馬趕迴府裏與信國公商量何時去與妹妹相認,沒想到一進府就接到了晉王側夫人生產的消息。
一想到自己珍貴的妹妹如今不僅做了裴垣的側室,還忍著劇痛為他生下孩子,為人大哥的尹清晏現在怎麽看裴垣怎麽覺得眼前這張笑臉實在過於欠揍礙眼,他不由得捏緊了拳頭。
不知道這兩個人在打什麽啞謎的沈攸寧,卻是感受到了一絲涼意。出於本能,沈攸寧借口想要去看看小侄子睡醒了沒有,先走一步。
屋裏,裴垣再給尹清晏倒了一杯茶水,示意他落座。“予懷兄,你今日來府上是否也要告知我一則好消息?”裴垣溫聲問道。
看在他有意緩和的情況之下,尹清晏緩緩落座,將昨日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雖然找到了證明洛音就是我的妹妹,但是她的養父母一家三口在我帶人趕過去的時候已然不知所蹤,依照隔壁鄰居所言,洛音的養父這些年沉迷賭博,有可能是債主上門將人綁走了。不過我覺得這事有點透著古怪,常理來說如果是討債上門,家裏不可能如此整潔,一點都沒有翻找的痕跡,更別提打鬥掙紮了。”尹清晏說出自己的懷疑。
裴垣沉吟片刻道:“這樣吧,我派幾個擅長追蹤的下屬出去找一找,看看到底是什麽原因。”
尹清晏點點頭,話鋒一轉說道:“父親的意思是想要盡早地與洛音相認,我們都很想彌補妹妹這麽多年以來缺失的種種。”
“大哥,你覺得定在孩子洗三那日如何?”裴垣提議道,“三天之後,靜候佳音。”
沈攸寧含笑著叫起道:“福伯,您近來可好?”“承蒙郡主您關心,老奴一切都好。”福伯笑眯眯地答道。
站在他們身後的宮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將宮裏禦賜的燙金禮箱搬去晉王府的院子中。“喲,今兒這麽熱鬧呢!”不遠處的曲嬤嬤揚聲說道。
沈攸寧與福伯之間的對話戛然而止,曲嬤嬤殷勤地走上前行禮道:“見過福康郡主,郡主萬福金安。”
見是顧汐芸的心腹,沈攸寧微斂笑意客氣道:“曲嬤嬤請起吧。母後和皇兄得知晉王哥哥喜得麟兒,特地囑托福康前來探望,以表心意。”
曲嬤嬤老臉堆著笑,眼角的褶子都擋不住她眼裏的算計,隻見她眼珠一轉這才假模假樣地應道:“郡主您大駕光臨王府,可今兒不巧得很,我們王妃的外祖母安夫人也來到府上看望她,這不王妃她抽不開身,還特地派了老奴過來迎接您。”
顧汐芸不喜她一事,沈攸寧心知肚明,曲嬤嬤話裏話外都在傳達著她福康郡主還輪不到晉王妃親自出來迎接罷了。今日是音姐姐的大好日子,沈攸寧不想在人前與人糾纏不休,她隨即溫婉一笑道:“無妨,王妃嫂嫂有貴客需要招待,那福康就不去昭陽殿打擾她了。”
和聰明之人打交道就是舒服,曲嬤嬤滿意地朝著沈攸寧告退道:“那老奴先行告退,郡主您自便。”
一旁聽著她們兩人打機鋒的福伯,心裏默默地歎了一口氣。這曲嬤嬤眼皮子淺也就罷了,怎得連王妃都如此。盡管福康郡主並不是太後娘娘親生的女兒,可如今放眼望去宮裏頭誰敢下這般郡主的麵子,要是讓壽康宮那位知道了,怕是活膩歪了不成。
沈攸寧看見福伯欲言又止,善解人意的她悄聲解釋道:“福伯,不要將此事告訴晉王哥哥,大好日子呢不宜動氣。”
福伯趕忙應道:“老奴知道了,郡主您直接去臨景殿就成,奴才讓底下人給您帶路。”
福康郡主身邊的宮女青秋出聲道:“我們郡主閉著眼睛都知道怎麽去臨景殿,可熟悉了呢!”沈攸寧好笑地瞥了她一眼,轉頭說道:“福伯你去忙吧,我們自己去就行了,無需下人帶路。”
盯著福康郡主主仆緩緩消失的身影,福伯暗自感歎道:“這人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日後的境遇誰知道呢。”
一旁忙著清點禮品的劍一道:“福管家,這禮單您要不要過過目?”
就在沈攸寧離去沒多久,信國公世子尹清晏也帶著賀禮站在晉王府門前的台階上,準備讓門房進去通稟。
臨景殿內,“王爺你瞧,這孩子好似有梨渦呢!”洛音像是發現了什麽新奇有趣的事兒直朝著裴垣說道。
說起來,裴垣和洛音就靠在坐床邊上目不轉睛地盯著熟睡的小嬰兒,好似怎麽都看不夠一樣。
站在門外的沈攸寧笑意盈盈地望著他們二人,低聲感歎道:“真好呀。”
端著熱水盆正要往裏走的抱琴抬眼看見福康郡主,出聲行禮道:“奴婢見過郡主。”話音引得裴垣和洛音抬起頭往門這邊看,沈攸寧輕手輕腳地入內,怕吵醒小床上的小侄子,她將聲音壓低道明來意,洛音揚起嘴角感激道:“勞煩寧兒你了。”
裴垣留意洛音神情有些疲倦,便伸手指了指外麵,示意福康郡主到外殿去和他說話。
沈攸寧接收到他的意思,柔聲細語朝著洛音說道:“音姐姐你先好好睡一覺,待晚一些你我姐妹再敘敘舊。”
裴垣和沈攸寧前腳剛出臨景殿,霍坤後腳就帶著尹清晏及提著雕花禮盒的信國公府小廝到了垂花門。
前院書房,下人給兩位客人上了一壺黃山毛峰和各式精美的茶點。裴垣提壺給坐在對麵的沈攸寧先倒了一杯,“多謝晉王哥哥。”沈攸寧出聲道。
尹清晏負手站在窗邊,轉過身望著渾身上下透著好心情的裴垣陰陽怪氣道:“喻之,我今個兒算是明白了什麽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意思了。”
裴垣偏過頭意有所指地應道:“同喜同喜。”尹清晏都快被他氣笑了,因為洛音的養父母一家人如今下落不明,他不放棄依舊帶著下屬翻遍了茅草屋所有地方,終於被他找到了當年妹妹出事之時帶著的長命鎖。一時間尹清晏百感交集,立馬飛奔上馬趕迴府裏與信國公商量何時去與妹妹相認,沒想到一進府就接到了晉王側夫人生產的消息。
一想到自己珍貴的妹妹如今不僅做了裴垣的側室,還忍著劇痛為他生下孩子,為人大哥的尹清晏現在怎麽看裴垣怎麽覺得眼前這張笑臉實在過於欠揍礙眼,他不由得捏緊了拳頭。
不知道這兩個人在打什麽啞謎的沈攸寧,卻是感受到了一絲涼意。出於本能,沈攸寧借口想要去看看小侄子睡醒了沒有,先走一步。
屋裏,裴垣再給尹清晏倒了一杯茶水,示意他落座。“予懷兄,你今日來府上是否也要告知我一則好消息?”裴垣溫聲問道。
看在他有意緩和的情況之下,尹清晏緩緩落座,將昨日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雖然找到了證明洛音就是我的妹妹,但是她的養父母一家三口在我帶人趕過去的時候已然不知所蹤,依照隔壁鄰居所言,洛音的養父這些年沉迷賭博,有可能是債主上門將人綁走了。不過我覺得這事有點透著古怪,常理來說如果是討債上門,家裏不可能如此整潔,一點都沒有翻找的痕跡,更別提打鬥掙紮了。”尹清晏說出自己的懷疑。
裴垣沉吟片刻道:“這樣吧,我派幾個擅長追蹤的下屬出去找一找,看看到底是什麽原因。”
尹清晏點點頭,話鋒一轉說道:“父親的意思是想要盡早地與洛音相認,我們都很想彌補妹妹這麽多年以來缺失的種種。”
“大哥,你覺得定在孩子洗三那日如何?”裴垣提議道,“三天之後,靜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