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空島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妥當了,齊王也率領大軍班師迴朝,原來各道的軍隊迴了原本的軍營,齊王隻帶了京畿大營人迴來。
當然一起迴來的,還有原豫州道行軍總管嶽鵬。
在迴來之前,齊王的人就已經把嶽鵬審問了一番,並且根據嶽鵬的交代,找到了不少他和征西大將軍華無傷的通信。
就在齊王即將到京的前一日,二皇子楚王木修平正式向木帝提出,願意遠離京城,迴到自己的封地閩州。
木帝也頭疼該怎麽處理這個兒子,這次雖然是征西將軍府的事情,但是肯定和這個兒子會有些牽連。
既然他識時務的提出了去封地,木帝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當場就同意了,並且下旨讓他即日離京。
這也算是對他的一種保護了。
消息一出,朝廷大員們眾說紛紜,二皇子一脈的重臣所剩無幾,自然也沒有什麽反對的聲音出來。
“真是便宜他了。”三皇子得知這個消息,憤憤不平的說道。
“殿下息怒,既然楚王已經離京,那麽他就很難再插手京城裏的事情了,咱們的勝算不是多增加了幾分麽。”幕僚討好的說道。
三皇子咬牙切齒的說道:“話是這麽說,可是還有那個齊王和太子。齊王這兩年是春風得意,這次平叛迴來,肯定又會得到重賞。”
“那咱們也退一步,屬下覺得太子肯定也不會容忍齊王一家獨大的。”幕僚建議道。
三皇子冷笑兩聲,說:“我那個太子皇兄,覺得自己做的很穩呢?之前也沒見他出過手,除非發生天大的事情,不然他的太子之位是動搖不了的。”
“殿下,屬下聽到最新的消息,說是陛下過年後身子一直不太好,咱們還是要早做準備為好。”殿下把剛得到的消息,告訴了三皇子。
三皇子皺了皺眉,說道:“此事當真?”
幕僚說:“太醫院那邊傳來的消息,應該錯不了。”
三皇子低頭沉思了一會說:“如果父皇身子不好的話,那麽太子即位是天經地義的,咱們和齊王都沒辦法,這事還真的好好考慮下。
如果沒有了正式的太子,那麽每個皇子都有機會,也都能名正言順的登上這個位置。”
“殿下您的意思是,咱們先對太子動手?”幕僚問道。
三皇子說:“我進宮和母妃商討下,太子這個位置始終是個大患。”
三皇子沒有耽擱,次日便進宮見了他的母妃,也就是原來的劉貴妃,現在的劉妃。
劉妃聽到三皇子的擔憂,笑著說道:“皇兒放心,相信楚王的母妃華妃也不會坐視不理的。沒了太子之位,她的兒子不也還是有機會麽。”
三皇子聞言頓時輕鬆了下來,說道:“母妃所言甚是,隻是要動太子之位,國公府和皇後那邊不會善罷甘休的。”
劉妃道:“要動太子之位,自然是要先對付國公府和皇後。母妃已經和華妃有過接觸,在這事上算是目的一致,皇後也不是穩坐如山的。
不過國公府那邊,就要看你們了。”
三皇子笑道:“要是細查的話,沒有一家大臣是幹淨的,國公府自然也不會例外。
兒臣手裏就有一些他們侵占百姓土地,貪汙受賄的證據,隻是現在還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時機把他們拋出來。”
劉妃笑道:“吾兒不必著急,如果後宮裏皇後出了事,你們前朝再行動也不遲。”
三皇子聽到劉妃這麽說,一顆不安的心才算是安穩了下來,隨即又問了下木帝的病情,劉妃得到的消息和他得到的相差無幾。
齊王迴京後,向木帝匯報了此次平叛的成果:共殲敵兩萬六千餘人,俘獲三千二百多人,罪魁禍首嶽鵬也已經押解歸案。
有八千多人不願意和嶽鵬同流合汙,在大軍到達前,就已經四散逃命去了,這些人的將領是周武和吳齊,周武和吳齊被秘密處死了。
木帝不關注這些小細節,隻要魁首嶽鵬被抓住了,其它的都不重要。
他叮囑齊王要盡快的找迴那些逃命的士兵,就不再談論這事了,轉而問道齊王想要什麽樣的賞賜。
齊王道:“此次平叛,是兒臣為父皇分憂的分內之事,無需任何賞賜,隻要父皇開心,兒臣就很滿意了。”
木帝聽了後哈哈一笑,說:“話雖如此,但是你這次勞苦功高,不賞賜的話也堵不住大臣們的嘴。
這樣吧,這次平叛也展現了你的領軍能力,今後你就負責京畿大營了。”
齊王聽到後忙跪地說道:“多謝父皇信任,可是京畿大營甚為重要,兒臣怕難以擔當重任。”
木帝笑道:“朕說你能你就能,今後皇城的安危,可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齊王忙磕頭謝恩,領旨而去。
齊王掌控京畿大營的消息,很快就被太子和三皇子得知了,這次就連太子也開始有些坐不住了。
“殿下,京畿大營落入了齊王手裏,對咱們很是不利。”東宮長史對太子木修德說道。
太子長歎一聲,說:“孤當然知道,不過這也比落入三皇子手中強,三皇子的野心太大了,至少齊王那邊,現在還沒有表現出什麽明顯的野心。”
東宮長史道:“齊王現在確實是比較低調,也沒見他和哪個朝臣走的比較近,但是咱們也不能不防。”
太子道:“我會拉攏他的,哪怕他不歸順咱們,隻要他不站在咱們對立麵就可以。”
長史點頭稱是,頓了一下,他又說道:“現在宮裏都在傳陛下身體不好的消息,咱們也得早做打算了。”
太子搖頭說道:“這種空穴來風的消息,咱們不必搭理,隻是今後咱們的人做事更要謹慎,隻要咱們自己不亂,那麽這個太子之位就不會有什麽變動。
就怕咱們自己亂了陣腳,讓三皇子他們抓住了破綻,就會帶來麻煩。”
長史道:“殿下說的極是,我會交代下去,今後大家都要謹言慎行,咱們就以不變應萬變。”
這時正好太子妃過來了,太子就沒有再和長史多說,讓他退了下去。
當然一起迴來的,還有原豫州道行軍總管嶽鵬。
在迴來之前,齊王的人就已經把嶽鵬審問了一番,並且根據嶽鵬的交代,找到了不少他和征西大將軍華無傷的通信。
就在齊王即將到京的前一日,二皇子楚王木修平正式向木帝提出,願意遠離京城,迴到自己的封地閩州。
木帝也頭疼該怎麽處理這個兒子,這次雖然是征西將軍府的事情,但是肯定和這個兒子會有些牽連。
既然他識時務的提出了去封地,木帝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當場就同意了,並且下旨讓他即日離京。
這也算是對他的一種保護了。
消息一出,朝廷大員們眾說紛紜,二皇子一脈的重臣所剩無幾,自然也沒有什麽反對的聲音出來。
“真是便宜他了。”三皇子得知這個消息,憤憤不平的說道。
“殿下息怒,既然楚王已經離京,那麽他就很難再插手京城裏的事情了,咱們的勝算不是多增加了幾分麽。”幕僚討好的說道。
三皇子咬牙切齒的說道:“話是這麽說,可是還有那個齊王和太子。齊王這兩年是春風得意,這次平叛迴來,肯定又會得到重賞。”
“那咱們也退一步,屬下覺得太子肯定也不會容忍齊王一家獨大的。”幕僚建議道。
三皇子冷笑兩聲,說:“我那個太子皇兄,覺得自己做的很穩呢?之前也沒見他出過手,除非發生天大的事情,不然他的太子之位是動搖不了的。”
“殿下,屬下聽到最新的消息,說是陛下過年後身子一直不太好,咱們還是要早做準備為好。”殿下把剛得到的消息,告訴了三皇子。
三皇子皺了皺眉,說道:“此事當真?”
幕僚說:“太醫院那邊傳來的消息,應該錯不了。”
三皇子低頭沉思了一會說:“如果父皇身子不好的話,那麽太子即位是天經地義的,咱們和齊王都沒辦法,這事還真的好好考慮下。
如果沒有了正式的太子,那麽每個皇子都有機會,也都能名正言順的登上這個位置。”
“殿下您的意思是,咱們先對太子動手?”幕僚問道。
三皇子說:“我進宮和母妃商討下,太子這個位置始終是個大患。”
三皇子沒有耽擱,次日便進宮見了他的母妃,也就是原來的劉貴妃,現在的劉妃。
劉妃聽到三皇子的擔憂,笑著說道:“皇兒放心,相信楚王的母妃華妃也不會坐視不理的。沒了太子之位,她的兒子不也還是有機會麽。”
三皇子聞言頓時輕鬆了下來,說道:“母妃所言甚是,隻是要動太子之位,國公府和皇後那邊不會善罷甘休的。”
劉妃道:“要動太子之位,自然是要先對付國公府和皇後。母妃已經和華妃有過接觸,在這事上算是目的一致,皇後也不是穩坐如山的。
不過國公府那邊,就要看你們了。”
三皇子笑道:“要是細查的話,沒有一家大臣是幹淨的,國公府自然也不會例外。
兒臣手裏就有一些他們侵占百姓土地,貪汙受賄的證據,隻是現在還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時機把他們拋出來。”
劉妃笑道:“吾兒不必著急,如果後宮裏皇後出了事,你們前朝再行動也不遲。”
三皇子聽到劉妃這麽說,一顆不安的心才算是安穩了下來,隨即又問了下木帝的病情,劉妃得到的消息和他得到的相差無幾。
齊王迴京後,向木帝匯報了此次平叛的成果:共殲敵兩萬六千餘人,俘獲三千二百多人,罪魁禍首嶽鵬也已經押解歸案。
有八千多人不願意和嶽鵬同流合汙,在大軍到達前,就已經四散逃命去了,這些人的將領是周武和吳齊,周武和吳齊被秘密處死了。
木帝不關注這些小細節,隻要魁首嶽鵬被抓住了,其它的都不重要。
他叮囑齊王要盡快的找迴那些逃命的士兵,就不再談論這事了,轉而問道齊王想要什麽樣的賞賜。
齊王道:“此次平叛,是兒臣為父皇分憂的分內之事,無需任何賞賜,隻要父皇開心,兒臣就很滿意了。”
木帝聽了後哈哈一笑,說:“話雖如此,但是你這次勞苦功高,不賞賜的話也堵不住大臣們的嘴。
這樣吧,這次平叛也展現了你的領軍能力,今後你就負責京畿大營了。”
齊王聽到後忙跪地說道:“多謝父皇信任,可是京畿大營甚為重要,兒臣怕難以擔當重任。”
木帝笑道:“朕說你能你就能,今後皇城的安危,可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齊王忙磕頭謝恩,領旨而去。
齊王掌控京畿大營的消息,很快就被太子和三皇子得知了,這次就連太子也開始有些坐不住了。
“殿下,京畿大營落入了齊王手裏,對咱們很是不利。”東宮長史對太子木修德說道。
太子長歎一聲,說:“孤當然知道,不過這也比落入三皇子手中強,三皇子的野心太大了,至少齊王那邊,現在還沒有表現出什麽明顯的野心。”
東宮長史道:“齊王現在確實是比較低調,也沒見他和哪個朝臣走的比較近,但是咱們也不能不防。”
太子道:“我會拉攏他的,哪怕他不歸順咱們,隻要他不站在咱們對立麵就可以。”
長史點頭稱是,頓了一下,他又說道:“現在宮裏都在傳陛下身體不好的消息,咱們也得早做打算了。”
太子搖頭說道:“這種空穴來風的消息,咱們不必搭理,隻是今後咱們的人做事更要謹慎,隻要咱們自己不亂,那麽這個太子之位就不會有什麽變動。
就怕咱們自己亂了陣腳,讓三皇子他們抓住了破綻,就會帶來麻煩。”
長史道:“殿下說的極是,我會交代下去,今後大家都要謹言慎行,咱們就以不變應萬變。”
這時正好太子妃過來了,太子就沒有再和長史多說,讓他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