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卉身影消失不見,葉知瑾這才慢慢走到宮道旁,一直躬著身的老太監身旁問道:“餘公公,你是在等我嗎?”


    “是,老奴有句話想告訴郡主。”餘公公用嘶啞的嗓音道。


    “公公請講。”


    “咳,咳,”餘全海咳了兩聲,努力挺了挺後背,“郡主,王太妃如今還能活著,是因為她還保有黎王的秘密。”


    葉知瑾一愣,“秘密?是何秘密?”


    “老奴不知,這也是老奴為何一直留在冷宮的原因。老奴告辭。”餘全海說完朝葉知瑾行了一禮,這才躬著身慢慢葉知瑾身後走去。


    葉知瑾緩緩朝宮門外走,邊走邊想:秘密?王太妃能活到現在,是因為保有黎王的秘密?黎王死在永元十二年,到底有何秘密如此重要,能讓皇帝或太後留王太妃一命?


    葉知瑾停下腳,轉迴身,看向餘全海漸漸消失身影,口中低聲念道:“原來餘全海一直留在冷宮,是為了打聽出王太妃的秘密……”


    等等!葉知瑾心中一跳。


    餘全海留在冷宮,是為了打聽王太妃保有的秘密,那麽餘全海就不是王太妃的人,可餘全海為何要告訴她這些?


    葉知瑾腦中靈光一閃,對了,真正掌握王太妃生死的其實是太後。高羨所以不殺王太妃,並非為了什麽先皇遺詔。她所以留著王太妃,其實是為了王太妃的秘密。餘全海應該是太後的人。


    黎王死了那麽久,高羨都沒殺王太妃,看來王太妃保有的秘密極其重要。那麽王太妃到底有何秘密呢?餘全海又為何要選擇現在告訴自己這件事?


    “知瑾姐姐,快點。”宮門外,黃思卉的聲音打斷了葉知瑾思緒。


    “來了。”葉知瑾應了聲,加快腳步出了宮門。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八月十五,月夕。


    京城家家戶戶,在月夕這天早早便會安排下團圓飯,等著親人團聚。瓊樓玉宇,不受人間暑。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今日雖是月夕,承德侯府卻顯得十分寂寥,絲毫看不出團聚的喜氣。這也難怪,自從分家後,府中隻剩下大房一家。


    即便隻有大房一家,葉敏才今日也不在府中,他還在汾州監造行宮。李素華被關在雲悠院裏不能出來。葉芊芊六月已經出嫁。現在府裏的主子隻有老夫人、葉知瑾和葉耀先。


    祥福院屋內,老夫人看著坐在對麵正吃芙蓉糕的葉耀先,慈愛道:“慢些,吃完還有。你現在吃這麽多,晚膳又哪裏吃得下。”


    葉耀先將手中半塊芙蓉糕塞進嘴裏,鼓著腮幫子道:“祖母,姐姐已經出嫁,父親也不在,孫兒想去看看母親好不好?”


    老夫人眉毛動了動:“你母親還病著,你現在去會過了病氣給你。聽祖母話,今日便留在祖母這裏用晚膳。”


    “是,祖母。那等母親病好些,再讓孫兒去好不好?”


    “好。”老夫人笑了。


    “耀先,你父親隻有你一個嫡子,往後這侯府全要靠你支撐門楣,你可千萬要爭氣呀。”老夫人語重心長道。


    “祖母放心,孫兒一定會好好讀書,光耀侯府。”葉耀先拍著胸脯道。


    “好,好,”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


    這邊祖孫其樂融融,葉知瑾那廂卻更加熱鬧。


    迎姝院屋裏,丫鬟們湊在一起,正七嘴八舌談論今晚吃什麽。隻有茗雪離眾人稍遠,一聲不吭。


    她已經消了奴籍,現在已經不是葉知瑾的丫鬟。說來也很奇怪,一個自由身的人站在一群丫鬟裏,倒顯得十分拘謹。


    “茗雪,你怎麽不說話,是不是嫌表少爺昨日給你下的聘禮太少了?”冬兒先開口打趣。


    “哪裏少,表少爺昨日送來那麽長聘禮單,茗雪肯定在想自己嫁妝怎麽辦。”寶蓁一本正經道。


    “你……你們……”茗雪漲紅了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好了,嫁妝的事不用你們操心,我會給茗雪準備好。”葉知瑾笑道。


    “小姐……”茗雪低低喚了聲。


    葉知瑾將茗雪拉到身旁,“你放心,我一定會把你風風光光嫁出去。”


    茗雪眼圈一紅,眼看又要掉眼淚,葉知瑾趕忙製止,“哎,別哭,你呀,就是太愛哭了。”


    “姑娘,您的《百子嬉春》雙麵繡已經繡好了,準備何時送給若瑜公主?”冬兒問。


    “若瑜姐姐下月初二成親,到添妝時再送去。”


    “那袁娘那幅《百子嬉春》還要送迴去嗎?”冬兒又問。


    “要,你得了空去許府走一趟,把繡品還給許清茹。”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裏明。


    北堯關,太陽退去,滿月初升。即便遠在千裏之外,北堯關的月色卻和京城一樣明亮。


    關外漆黑一片,城中燈火閃耀。家家戶戶燃起的燈火,仿佛在一望無際的戈壁荒漠中,點亮的一盞燭光。


    不比大康京城的錦繡繁華,北堯關地處荒涼北方,條件艱苦。居住在這裏的人們世代與風沙和幹旱搏鬥,努力過活。


    雖是每日粗茶淡飯,卻擋不住北堯關人們在月夕這一天合家團聚。即使隻有三兩小菜、一壺烈酒,也足矣讓他們苦中作樂。


    城樓上,參將祈浩剛剛巡視完,正準備下城,有士兵前來稟報,“祈將軍,童大人有請。”


    “知道了。”祈浩快步下了城樓,朝不遠處刺史府走去。


    刺史府,是北堯關城中唯一一座用磚砌成的府邸。府邸占地雖小,卻在滿是土坯泥牆的城中顯得猶為突出。


    祈浩走進正廳,看見刺史童翰春正坐在桌前。桌上擺著幾樣小菜和一壺酒,另外還有兩隻酒盞。


    “下官參見童大人。”祈浩行禮。


    “祈參將不必多禮,快來坐吧。”年約四十的童翰春撚須笑道。


    “多謝大人。”祈浩解下腰間的佩刀,交給一旁士兵,自己走到童翰春對麵空著的凳子上落坐。


    童翰春拿起酒壺給祈浩斟酒。斟滿後又給自己斟滿。放下酒壺,童翰春端起酒盞道:“今日月夕,你我先共飲一盞。”


    “多謝童大人。”祈浩端起酒盞與童翰春的酒盞輕輕一碰,一仰脖,將酒一飲而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知瑾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卷半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卷半掩並收藏重生:知瑾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