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會無緣無故跑來,借繡品或許隻是借口。你別忘了,她很聰明。”
“嗬,妹妹早就知道她聰明。妹妹當初還曾告訴大哥不要小看她。她今日特意前來,說不定是得知《百子嬉春》下落,想拿去看看,畢竟繡品是她師傅所繡,睹物思人也未可知。”
“或許吧。”許臨增也收迴目光,又問,“你的雙麵三異繡學得如何?”
許清茹聞言收起笑容,“曹曼蓮雖然繡出了一幅繡品,但妹妹總覺得她並未真正掌握雙麵三異繡。”
“哦?為何這麽說?”
“她繡那幅《登枝喜鵲》時,刻意避開了幾處難點,所以妹妹說她並未完全掌握。”
許臨增皺了皺眉,“很多事情已經迫在眉睫,如果你學不會雙麵三異繡,大哥會很被動,妹妹你可知曉。”
“妹妹當然明白大哥的意思。繡品在當鋪放了一年,直到如今也沒發現會會雙麵三異繡之人。事到如今,我們也隻能寄希望於曹曼蓮,看她是否能更進一步。隻可惜曹曼蓮在刺繡上天分不高,倘若換成了葉知瑾,恐怕她早就學會了。”
“隻可惜她對刺繡沒興趣,不肯學。”許臨增搖了搖頭,“即便她學會了,依眼下情形,她也不會幫我們。”
二人沉默。
半晌,許清茹也歎了口氣,道:“大哥,你沒有覺得,葉知瑾好像從一開始就在防備我們。”
“接著說。”
“第一次在陳府酒宴,妹妹與她初見,想跟她學刺繡,誰知她想都沒想便開口拒絕,這一點也不像大家小姐的作派。大哥後來試圖接近她,也被她拒之千裏。”
“的確如此。”許臨增點頭。
“按理來說,我們初到京城,與她素未謀麵,她根本不認識我們,她為何要如此防備我們。據妹妹所知,葉知瑾過去極少出府,那黃思卉和張靜瑤和她也是初識,但她卻對他們非常好。”
“你說的這種感覺大哥也有,隻是如今再去揣測其中原由也沒用了。”許臨增語氣中有些遺憾。
許清茹笑了笑,“嗬嗬,大哥也不用著急,八月,大哥會娶張靜瑤過門,她和葉知瑾是手帕交,到時妹妹便請新嫂子幫忙,去勸葉知瑾學雙麵三異繡,說不定還有機會。”
許臨增笑著搖了搖頭,“嗬,娶張靜瑤原非大哥本意,但張尚書主動開口結親,大哥不好拒絕。”
“是,大哥這般出色,倘若再不成親,被人用親事做了法子可不好。”許清茹道。
“是,娶不到葉知瑾,娶誰都一樣。”
葉知瑾迴到迎姝院,進屋後,迫不及待展開《百子嬉春》雙麵繡。這幅《百子嬉春》雙麵繡是幅大繡品,足有一丈長,八尺寬。
林紅的繡功果然出神入化,巧奪天工,整幅繡品繡得十分精美。
繡品前後都繡有童子,足有一百人之多,遠遠近近,大小不一。童子頭上紮著小髻,身穿花衣,神態各異。
繡品上,有的童子正在互相嬉戲;有的手上拿著風車蹦蹦跳跳;有的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仰著頭放風箏;有的手牽著手在猜燈猜迷;有的手上拿著香正在點煙花;有的捂著耳朵蹲在一旁。
繡品上所有童子,無論近的遠的,大的小的,都繡得惟妙惟肖。
趙若瑜九月成親,要繡一幅如此花樣繁複的大繡品,著實需要花上一番功夫。
葉知瑾已經想好,趙若瑜生性靦腆,倘若繡一幅什麽龍鳳呈祥、早生貴子之類的送去,趙若瑜定然會害羞。
她還不如重新繡一幅《百子嬉春》雙麵繡送給趙若瑜做添妝好,一來寓意吉祥,二來隱有多子多福之意。
珍兒巧兒站在一旁,目不轉睛盯著《百子嬉春》,口中不停讚道:“哎呀,真不愧是郡主的師傅,繡得可真好。”
葉知瑾含笑,對二人道:“珍兒、巧兒,你們也可以試試。”
珍兒問葉知瑾:“郡主,您繡《百子嬉春》,奴婢能參與嗎?”
巧兒也看著葉知瑾。
自從上次參與繡觀音後,二人都想再和葉知瑾再一起刺繡。
葉知瑾搖了搖頭:“這次可不行。這次的繡品是我送若瑜公主做添妝的,隻能由我獨自完成,否則便沒誠意了。你們也不用失望,我繡的時候,你們可以照著我繡的,同時繡另外一幅。”
“那太好了!”兩個丫鬟高興道。
時進六月,過了小暑,天氣愈加變熱。
對葉知瑾而言,六月裏有兩件事情與她有關,又好像與她無關。
六月十六,皇帝行封後大典,花希月將會成為大康皇後。六月二十八,葉芊芊出嫁。
封後大典,她身為郡主當然要去觀禮。而葉芊芊成親,她做為長姐也要到場。所以說這兩件事與她有關也與她無關。
“姑娘,我昨日遇著錢管家,問他度芳院何時才能修繕好。錢管家卻說,侯爺不在府裏,有幾處地方要侯爺決定才行。唉,也不知道何時才能迴度芳院。”
葉知瑾正在低頭描花樣,聽到冬兒在抱怨,笑了笑。
度芳院修繕如此緩慢,錢管家明顯是得到葉敏才吩咐才故意拖延。葉知瑾不知葉敏才到底怎麽想,難道拖延時日就能顯出他一家之主的威風?
她現在住在迎姝院,迎姝院雖然比度芳院略小,但院子裏的一應裝飾和器物都比度芳院要好。所以無論葉敏才如何故意拖延,她都不會著急。
葉知瑾放下筆,拿起一旁布巾擦了擦手,環顧屋裏一圈。
冬兒和春兒正在整理她即將刺繡所需的絲線。珍兒和巧兒伏在桌前描花樣。寶蓁愁眉苦臉坐在桌子另一邊,一隻手捧著書,另一隻支著下巴。宗連則在擺弄桌上茶具,唯獨不見茗雪。
“哎,茗雪去哪兒了?這大熱的天,她不來屋裏,她在做什麽?”葉知瑾問道。
宗連放下手中茶具道:“茗雪她去尚書府了。早間,白少爺遣人來請她,說是缺幾件夏衫,讓她去幫著挑幾件。”
葉知瑾眨眨眼,又問:“表哥在潞縣時,誰伺候他起居?”
“白少爺公務忙,辦差的地方又有些遠,有時就幹脆歇在府衙不迴郡主府。那時都是茗雪在安排白少爺的吃穿。”宗連迴道。
葉知瑾點點頭,嘴角不由微微彎了彎。
“嗬,妹妹早就知道她聰明。妹妹當初還曾告訴大哥不要小看她。她今日特意前來,說不定是得知《百子嬉春》下落,想拿去看看,畢竟繡品是她師傅所繡,睹物思人也未可知。”
“或許吧。”許臨增也收迴目光,又問,“你的雙麵三異繡學得如何?”
許清茹聞言收起笑容,“曹曼蓮雖然繡出了一幅繡品,但妹妹總覺得她並未真正掌握雙麵三異繡。”
“哦?為何這麽說?”
“她繡那幅《登枝喜鵲》時,刻意避開了幾處難點,所以妹妹說她並未完全掌握。”
許臨增皺了皺眉,“很多事情已經迫在眉睫,如果你學不會雙麵三異繡,大哥會很被動,妹妹你可知曉。”
“妹妹當然明白大哥的意思。繡品在當鋪放了一年,直到如今也沒發現會會雙麵三異繡之人。事到如今,我們也隻能寄希望於曹曼蓮,看她是否能更進一步。隻可惜曹曼蓮在刺繡上天分不高,倘若換成了葉知瑾,恐怕她早就學會了。”
“隻可惜她對刺繡沒興趣,不肯學。”許臨增搖了搖頭,“即便她學會了,依眼下情形,她也不會幫我們。”
二人沉默。
半晌,許清茹也歎了口氣,道:“大哥,你沒有覺得,葉知瑾好像從一開始就在防備我們。”
“接著說。”
“第一次在陳府酒宴,妹妹與她初見,想跟她學刺繡,誰知她想都沒想便開口拒絕,這一點也不像大家小姐的作派。大哥後來試圖接近她,也被她拒之千裏。”
“的確如此。”許臨增點頭。
“按理來說,我們初到京城,與她素未謀麵,她根本不認識我們,她為何要如此防備我們。據妹妹所知,葉知瑾過去極少出府,那黃思卉和張靜瑤和她也是初識,但她卻對他們非常好。”
“你說的這種感覺大哥也有,隻是如今再去揣測其中原由也沒用了。”許臨增語氣中有些遺憾。
許清茹笑了笑,“嗬嗬,大哥也不用著急,八月,大哥會娶張靜瑤過門,她和葉知瑾是手帕交,到時妹妹便請新嫂子幫忙,去勸葉知瑾學雙麵三異繡,說不定還有機會。”
許臨增笑著搖了搖頭,“嗬,娶張靜瑤原非大哥本意,但張尚書主動開口結親,大哥不好拒絕。”
“是,大哥這般出色,倘若再不成親,被人用親事做了法子可不好。”許清茹道。
“是,娶不到葉知瑾,娶誰都一樣。”
葉知瑾迴到迎姝院,進屋後,迫不及待展開《百子嬉春》雙麵繡。這幅《百子嬉春》雙麵繡是幅大繡品,足有一丈長,八尺寬。
林紅的繡功果然出神入化,巧奪天工,整幅繡品繡得十分精美。
繡品前後都繡有童子,足有一百人之多,遠遠近近,大小不一。童子頭上紮著小髻,身穿花衣,神態各異。
繡品上,有的童子正在互相嬉戲;有的手上拿著風車蹦蹦跳跳;有的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仰著頭放風箏;有的手牽著手在猜燈猜迷;有的手上拿著香正在點煙花;有的捂著耳朵蹲在一旁。
繡品上所有童子,無論近的遠的,大的小的,都繡得惟妙惟肖。
趙若瑜九月成親,要繡一幅如此花樣繁複的大繡品,著實需要花上一番功夫。
葉知瑾已經想好,趙若瑜生性靦腆,倘若繡一幅什麽龍鳳呈祥、早生貴子之類的送去,趙若瑜定然會害羞。
她還不如重新繡一幅《百子嬉春》雙麵繡送給趙若瑜做添妝好,一來寓意吉祥,二來隱有多子多福之意。
珍兒巧兒站在一旁,目不轉睛盯著《百子嬉春》,口中不停讚道:“哎呀,真不愧是郡主的師傅,繡得可真好。”
葉知瑾含笑,對二人道:“珍兒、巧兒,你們也可以試試。”
珍兒問葉知瑾:“郡主,您繡《百子嬉春》,奴婢能參與嗎?”
巧兒也看著葉知瑾。
自從上次參與繡觀音後,二人都想再和葉知瑾再一起刺繡。
葉知瑾搖了搖頭:“這次可不行。這次的繡品是我送若瑜公主做添妝的,隻能由我獨自完成,否則便沒誠意了。你們也不用失望,我繡的時候,你們可以照著我繡的,同時繡另外一幅。”
“那太好了!”兩個丫鬟高興道。
時進六月,過了小暑,天氣愈加變熱。
對葉知瑾而言,六月裏有兩件事情與她有關,又好像與她無關。
六月十六,皇帝行封後大典,花希月將會成為大康皇後。六月二十八,葉芊芊出嫁。
封後大典,她身為郡主當然要去觀禮。而葉芊芊成親,她做為長姐也要到場。所以說這兩件事與她有關也與她無關。
“姑娘,我昨日遇著錢管家,問他度芳院何時才能修繕好。錢管家卻說,侯爺不在府裏,有幾處地方要侯爺決定才行。唉,也不知道何時才能迴度芳院。”
葉知瑾正在低頭描花樣,聽到冬兒在抱怨,笑了笑。
度芳院修繕如此緩慢,錢管家明顯是得到葉敏才吩咐才故意拖延。葉知瑾不知葉敏才到底怎麽想,難道拖延時日就能顯出他一家之主的威風?
她現在住在迎姝院,迎姝院雖然比度芳院略小,但院子裏的一應裝飾和器物都比度芳院要好。所以無論葉敏才如何故意拖延,她都不會著急。
葉知瑾放下筆,拿起一旁布巾擦了擦手,環顧屋裏一圈。
冬兒和春兒正在整理她即將刺繡所需的絲線。珍兒和巧兒伏在桌前描花樣。寶蓁愁眉苦臉坐在桌子另一邊,一隻手捧著書,另一隻支著下巴。宗連則在擺弄桌上茶具,唯獨不見茗雪。
“哎,茗雪去哪兒了?這大熱的天,她不來屋裏,她在做什麽?”葉知瑾問道。
宗連放下手中茶具道:“茗雪她去尚書府了。早間,白少爺遣人來請她,說是缺幾件夏衫,讓她去幫著挑幾件。”
葉知瑾眨眨眼,又問:“表哥在潞縣時,誰伺候他起居?”
“白少爺公務忙,辦差的地方又有些遠,有時就幹脆歇在府衙不迴郡主府。那時都是茗雪在安排白少爺的吃穿。”宗連迴道。
葉知瑾點點頭,嘴角不由微微彎了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