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禦書房。
趙康坐在龍案後,對站在下方趙玉賢說道:“北越使者翟虎不日進京,翟虎乃翟北山嫡子,翟北山此次竟派他來大康出使,朕頗感意外。北越已多年未與大康有往來,此次便由你去接待翟虎。”
“兒臣尊旨。”趙玉賢微微躬了躬身。
“玉賢。”趙康喚道。
“父皇。”
“玉賢,你年紀也不小了,打算何時娶妻?”國事談完,趙康忽然問起趙玉賢個人之事。
趙玉賢微微一愣,“兒臣……”話說一半,眼前忽然浮現出少女身穿宮裝、端莊嫻靜的模樣。
“男大當婚,你是皇子,更應該早些成親。你瞧你大哥,兒女早就滿地跑了,你卻連個妻子都沒有。說吧,有沒有看上的女子?如果有,父皇給你賜婚。”
趙玉賢小心看了眼正在翻看奏折的趙康,想了想,開口道:“迴父皇,兒臣的確看中一女子,想娶她為妻,但兒臣並不知道她願不願嫁?”
“哦?”趙康手一頓,放下手中奏折,看向趙玉賢問:“此女子是何人?“他忽然來了興致,他這個二兒子向來眼光高,普通女子根本入不了眼,現在竟也有了瞧上眼的女子。
“是……”趙玉賢略一猶豫,還是說出了口,“是潞安郡主。”
原來是葉知瑾!趙康皺了皺眉。到底怎麽迴事,繼許臨增之後,怎麽趙玉賢也看上了葉知瑾。若是別的女子倒好說,如果是葉知瑾未免麻煩。
那丫頭可不會隨意任人擺步,上迴許臨增求娶碰了一鼻子灰,如果那丫頭不願意,即便趙玉賢身為皇子,恐怕下場也一樣。
趙康心思轉了轉,對趙玉賢道:“既然如此,朕便問問知瑾的意思,她若願意,朕便給你賜婚。”
“兒臣多謝父皇。”趙玉賢連忙謝恩,心中萬分歡喜。父皇不反對,事情已經成了一半,就看葉知瑾態度如何了。
趙玉賢心情愉快離開禦書房後,趙康伸手輕輕捏了捏眉心,歎了口氣,喃喃自語道:“唉,怎麽他也瞧上了這丫頭。”
魏通將茶盞放到趙康麵前,笑著道:“皇上,郡主生得漂亮,又膽識過人,自古才子愛佳人,二殿下心悅郡主,乃情理之中,皇上又何必奇怪。”
趙康點了點頭,“你說的朕當然知道。知瑾是好姑娘,玉賢能看上她,說明玉賢有眼光。不過此事有些難辦,以那丫頭心性,她若不願,朕也不能強求,”
“皇上先問問郡主意思不就得了?”魏通說道。
趙康擺手,“朕當然要先問過她的意思,她同意自然好辦。她若不同意,朕在想,該怎麽向玉賢解釋。”
“如果郡主不同意,皇上就告訴二殿下,眼下郡主還不能成親。成王殿下不是說了,黑衣人之事還沒結果,需要郡主幫助。皇上給二殿下再挑個好姑娘不就行了。”魏通趕緊出主意。
趙康瞪了眼魏通,“你說得容易,玉賢若能隨便瞧上個姑娘,朕又何必如此麻煩。”
“哎呀,都是奴才多嘴,都是奴才多嘴,還請皇上息怒。”魏通伸出手,裝模作樣給自己掌嘴。
“行了,少在朕麵前來這套。”趙康又白了眼魏通,喃喃道,“哎呀,不過此事朕真要好好想想。”
京城百裏之外,驛館屋內,翟虎將手中一張字條放在蠟燭上點燃。
“殿下,情況如何?”站在翟虎身旁侍衛問。
翟虎扔掉灰燼,點點頭,“信上說已經有眉目了,我們明日便啟程去京城。我畢竟來大康出使,不能耽擱太久。”
“殿下,皇上讓我們來大康,順便查浮光錦下落,殿下是否已經有消息?”侍衛又問。
“這麽多年,父皇一直為浮光錦耿耿於懷。當年就忘了留意翟婭身邊那幾名宮女,才讓浮光錦流落在外。父皇一直懷疑有宮女逃到了大康。我此次雖來大康出使,卻不能在大康久留,更不可能一個一個去找他們。”
“那眼下該怎麽辦?”
翟虎眼睛微眯,“剛剛得到消息,有人曾在潞州發現其中一名宮女的蹤跡。”
“潞州?”侍衛一愣,又道:“可我們無法去潞州。”
翟虎擺擺手,“不用去潞州。”
“為何?”
“原潞州知府李哲泰派人偷盜金礦,被成王查了出來,已經死在潞安郡主手裏。消息說,那宮女很可能就藏在李哲泰府裏。”
“既然李哲泰死了,我們又該去哪裏找那宮女?”侍衛問。
“李哲泰死後,那宮女也失去蹤跡。宮女失蹤前後,隻有潞安郡主葉知瑾離開過潞州,我猜她多半藏在了潞安郡主的隊伍裏。”
“殿下是懷疑那宮女跟潞安郡主迴了京城?”
“沒錯,”翟虎點頭,“若無潞安郡主相助,她又怎能逃過我們的追蹤。”
“屬下聽聞潞安郡主有些本事,若宮女真在她手裏,殿下,我們該怎麽辦?”
翟虎笑了笑,眼角露出細紋,“不著急,等到了京城,我便先去會會她。”
京城別院。
虎皮麵具男子站在屋中問黑衣人,“翟虎到哪裏了?”
“迴主子,最晚後日抵京。”黑衣人拱手迴道。
男子微微點頭,“翟虎此次前來,除了出使,還另有目的。他到了以後,你派人盯緊他,千萬別讓他攪了我們的計劃。”
“是,主子。”
“翟虎?哼!”男子冷笑,藏在虎皮麵具後眼睛裏閃著意昧不明。北越來人了,這迴京城又該熱鬧了。
五月初四,北越使者抵達京城。
辰時未到,趙玉賢已經率百官候在京城北門,等著迎接翟虎。
北堯關是大康最北端一座城,出北堯關北門,越過廣袤無際的千裏戈壁,便是北越。
二十年前,翟北山奪了北越皇位後,從未派使者來過大康。二十年後,翟虎是第一個出使大康的使者。
北城城門口,百姓熙熙攘攘站在道旁看熱鬧,士兵手持長槍,三步一哨,將百姓隔開。
“哎呀,我可許久沒見過北越人了。”看熱鬧的人群中,一位須發老者發出感慨。
“老李頭,難道你以前見過北越人?”老者身旁一名年青人開口問道。
老者點頭,“見過,我上次見北越人,差不多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嗬,你那時還沒生出來呢。”老者朝年青人笑了笑。
年青人並未介意,又問:“老李頭,和我說說,北越人到底長啥模樣?”
“也沒什麽,和大康人並無兩樣,就連說話也和我們一樣。”
“怎麽會和我們一樣?”
“聽聞當年北越建國之人,本就是大康人。”
趙康坐在龍案後,對站在下方趙玉賢說道:“北越使者翟虎不日進京,翟虎乃翟北山嫡子,翟北山此次竟派他來大康出使,朕頗感意外。北越已多年未與大康有往來,此次便由你去接待翟虎。”
“兒臣尊旨。”趙玉賢微微躬了躬身。
“玉賢。”趙康喚道。
“父皇。”
“玉賢,你年紀也不小了,打算何時娶妻?”國事談完,趙康忽然問起趙玉賢個人之事。
趙玉賢微微一愣,“兒臣……”話說一半,眼前忽然浮現出少女身穿宮裝、端莊嫻靜的模樣。
“男大當婚,你是皇子,更應該早些成親。你瞧你大哥,兒女早就滿地跑了,你卻連個妻子都沒有。說吧,有沒有看上的女子?如果有,父皇給你賜婚。”
趙玉賢小心看了眼正在翻看奏折的趙康,想了想,開口道:“迴父皇,兒臣的確看中一女子,想娶她為妻,但兒臣並不知道她願不願嫁?”
“哦?”趙康手一頓,放下手中奏折,看向趙玉賢問:“此女子是何人?“他忽然來了興致,他這個二兒子向來眼光高,普通女子根本入不了眼,現在竟也有了瞧上眼的女子。
“是……”趙玉賢略一猶豫,還是說出了口,“是潞安郡主。”
原來是葉知瑾!趙康皺了皺眉。到底怎麽迴事,繼許臨增之後,怎麽趙玉賢也看上了葉知瑾。若是別的女子倒好說,如果是葉知瑾未免麻煩。
那丫頭可不會隨意任人擺步,上迴許臨增求娶碰了一鼻子灰,如果那丫頭不願意,即便趙玉賢身為皇子,恐怕下場也一樣。
趙康心思轉了轉,對趙玉賢道:“既然如此,朕便問問知瑾的意思,她若願意,朕便給你賜婚。”
“兒臣多謝父皇。”趙玉賢連忙謝恩,心中萬分歡喜。父皇不反對,事情已經成了一半,就看葉知瑾態度如何了。
趙玉賢心情愉快離開禦書房後,趙康伸手輕輕捏了捏眉心,歎了口氣,喃喃自語道:“唉,怎麽他也瞧上了這丫頭。”
魏通將茶盞放到趙康麵前,笑著道:“皇上,郡主生得漂亮,又膽識過人,自古才子愛佳人,二殿下心悅郡主,乃情理之中,皇上又何必奇怪。”
趙康點了點頭,“你說的朕當然知道。知瑾是好姑娘,玉賢能看上她,說明玉賢有眼光。不過此事有些難辦,以那丫頭心性,她若不願,朕也不能強求,”
“皇上先問問郡主意思不就得了?”魏通說道。
趙康擺手,“朕當然要先問過她的意思,她同意自然好辦。她若不同意,朕在想,該怎麽向玉賢解釋。”
“如果郡主不同意,皇上就告訴二殿下,眼下郡主還不能成親。成王殿下不是說了,黑衣人之事還沒結果,需要郡主幫助。皇上給二殿下再挑個好姑娘不就行了。”魏通趕緊出主意。
趙康瞪了眼魏通,“你說得容易,玉賢若能隨便瞧上個姑娘,朕又何必如此麻煩。”
“哎呀,都是奴才多嘴,都是奴才多嘴,還請皇上息怒。”魏通伸出手,裝模作樣給自己掌嘴。
“行了,少在朕麵前來這套。”趙康又白了眼魏通,喃喃道,“哎呀,不過此事朕真要好好想想。”
京城百裏之外,驛館屋內,翟虎將手中一張字條放在蠟燭上點燃。
“殿下,情況如何?”站在翟虎身旁侍衛問。
翟虎扔掉灰燼,點點頭,“信上說已經有眉目了,我們明日便啟程去京城。我畢竟來大康出使,不能耽擱太久。”
“殿下,皇上讓我們來大康,順便查浮光錦下落,殿下是否已經有消息?”侍衛又問。
“這麽多年,父皇一直為浮光錦耿耿於懷。當年就忘了留意翟婭身邊那幾名宮女,才讓浮光錦流落在外。父皇一直懷疑有宮女逃到了大康。我此次雖來大康出使,卻不能在大康久留,更不可能一個一個去找他們。”
“那眼下該怎麽辦?”
翟虎眼睛微眯,“剛剛得到消息,有人曾在潞州發現其中一名宮女的蹤跡。”
“潞州?”侍衛一愣,又道:“可我們無法去潞州。”
翟虎擺擺手,“不用去潞州。”
“為何?”
“原潞州知府李哲泰派人偷盜金礦,被成王查了出來,已經死在潞安郡主手裏。消息說,那宮女很可能就藏在李哲泰府裏。”
“既然李哲泰死了,我們又該去哪裏找那宮女?”侍衛問。
“李哲泰死後,那宮女也失去蹤跡。宮女失蹤前後,隻有潞安郡主葉知瑾離開過潞州,我猜她多半藏在了潞安郡主的隊伍裏。”
“殿下是懷疑那宮女跟潞安郡主迴了京城?”
“沒錯,”翟虎點頭,“若無潞安郡主相助,她又怎能逃過我們的追蹤。”
“屬下聽聞潞安郡主有些本事,若宮女真在她手裏,殿下,我們該怎麽辦?”
翟虎笑了笑,眼角露出細紋,“不著急,等到了京城,我便先去會會她。”
京城別院。
虎皮麵具男子站在屋中問黑衣人,“翟虎到哪裏了?”
“迴主子,最晚後日抵京。”黑衣人拱手迴道。
男子微微點頭,“翟虎此次前來,除了出使,還另有目的。他到了以後,你派人盯緊他,千萬別讓他攪了我們的計劃。”
“是,主子。”
“翟虎?哼!”男子冷笑,藏在虎皮麵具後眼睛裏閃著意昧不明。北越來人了,這迴京城又該熱鬧了。
五月初四,北越使者抵達京城。
辰時未到,趙玉賢已經率百官候在京城北門,等著迎接翟虎。
北堯關是大康最北端一座城,出北堯關北門,越過廣袤無際的千裏戈壁,便是北越。
二十年前,翟北山奪了北越皇位後,從未派使者來過大康。二十年後,翟虎是第一個出使大康的使者。
北城城門口,百姓熙熙攘攘站在道旁看熱鬧,士兵手持長槍,三步一哨,將百姓隔開。
“哎呀,我可許久沒見過北越人了。”看熱鬧的人群中,一位須發老者發出感慨。
“老李頭,難道你以前見過北越人?”老者身旁一名年青人開口問道。
老者點頭,“見過,我上次見北越人,差不多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嗬,你那時還沒生出來呢。”老者朝年青人笑了笑。
年青人並未介意,又問:“老李頭,和我說說,北越人到底長啥模樣?”
“也沒什麽,和大康人並無兩樣,就連說話也和我們一樣。”
“怎麽會和我們一樣?”
“聽聞當年北越建國之人,本就是大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