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上完茶退了開去,葉知瑾趕緊端起茶盞掩飾尷尬。
高台上,除了皇帝皇後坐席,兩旁矮桌呈扇形擺放。葉知瑾席位微微側對下方,一抬眼就能看到台下的人。葉知瑾手端茶盞掩麵,她覺得自己這會兒就是來被人圍觀的。
葉知瑾正在想該如何化解眼前尷尬,忽然聽到側後方傳來一個男聲,“哎~,你不是葉知瑾嗎?你怎麽坐在這裏?”
葉知瑾轉頭,看見趙子逸繞過一張張矮桌走來。
趙子逸走到葉知瑾身前站定,微微彎腰,睜大眼睛。
“葉知瑾,果然是你。哎,你怎麽坐這裏了?”又看到葉知瑾身上穿的宮裝,忽然撫掌大笑,“哈哈,我知道了,父皇封你做郡主了。哎呀,父皇真有眼光,與其封那些亂七八糟的人做郡主,當然封你最合適。父皇做得好,做得好!”
趙子逸說話肆無忌憚,葉知瑾隻覺無力。她怎麽又遇到這個小祖宗了?
趙子逸並不惹人厭煩。除了貪玩好動,喜歡鬥雞溜鳥,並無惡習。若非生在皇家,趙子逸最多也就是個無甚出息的紈絝子弟。
“六皇子誤會,皇上並未封臣女做郡主,還請六皇子慎言。”葉知瑾悄悄吐出口氣。趙子逸雖不著調,好歹有人來陪她說話,總算緩和些尷尬。
“沒有封郡主?!”趙子逸眨巴眨巴眼睛,又湊近了些,盯著葉知瑾宮裝左瞧右看。
“哦,對了,你宮裝上沒有徽記。”趙子逸遺憾道,“我還以為父皇封你做郡主,害我白高興一場。”
“六皇子說笑,臣女哪有資格做郡主。”
“哎,算了,不管了,不管了,”趙子逸揮揮手,“不管你是不是郡主,我就覺得你很好。哎,葉知瑾,你今年多大?”
“十四。”
“十四,我也十四,我們同歲,你幾月?”
“正月。”
“我五月。你月份比我大,我以後叫你姐姐好不好?”趙子逸道。
葉知瑾哭笑不得,“你是皇子,若叫臣女姐姐,豈不亂了禮法?”
趙子逸頭一搖,“什麽禮法不禮法,我最討厭這些。這樣,往後沒人的時候,我叫你姐姐,就這麽定了。”說完也不待葉知瑾開口,一扭頭,誌得意滿地走了。
葉知瑾又好氣又好笑,趙子逸如此隨性,也不知像誰。
葉知瑾和趙子逸說話功夫,殿內又走進更多人。所有人都看見了葉知瑾。
男子還好,看一眼便各自交談。
女子則不同,小姐們三三兩兩湊在一起,不停朝高台上張望,邊看邊指指點點,小聲議論。
葉知瑾覺得自己上一世加這一世,也沒被人如此關注過。
正在此時,殿門外忽然又走進一名身穿宮裝的女子。女子沒有宮女引路,步伐輕快,徑自朝高台上走來。
花瑛走上高台,看見葉知瑾一愣,“葉知瑾,你這是……”
葉知瑾不想再解釋,朝花瑛笑了笑,“花瑛,快坐吧,皇上就要到了。”
葉知瑾不叫花瑛郡主,花瑛也不介意,走到葉知瑾身旁矮桌落坐,她的席位緊挨著葉知瑾。
立秋時分,日頭漸短,殿外天色漸暗。
殿內早已掌起了燈,千燭燈座,光芒耀眼,大殿內十分明亮。
後宮嬪妃陸陸續續從高台側門走進殿內,有人看了眼葉知瑾,很快收迴目光。身在後宮,誰都知道很多事不可多問。
酉時將近,男賓女眷各自歸位,殿內坐無虛席。
李貴妃和曹貴妃一前一後從高台側門走進來,李貴妃看了眼葉知瑾,眼中厲色一閃而過。曹貴妃好像根本沒看到葉知瑾,徑直走去自己席位落坐。
幾位皇子從另一側門走進來。除了趙子逸,幾位皇子今日都穿了皇子服。皇子進殿,引起下方女眷席小小騷動。
側門處又傳來腳步聲,司禮太監大聲喊道:“皇上駕到!皇後娘娘駕到!”
大殿內所有人站起身行禮。葉知瑾看見趙漸石竟然跟在趙康身後,陳蓉還稍稍落後一些。想來趙漸石剛才一直和趙康在一起。
趙漸石進殿後麵無表情快步走去自己席位,沒和任何人說話。
不知是不是錯覺,葉知瑾覺得趙漸石坐下前似乎看了她一眼,又好像沒有。
帝後二人已經落坐。因為距離近,葉知瑾發覺陳蓉早已沒了當初正陽宮宮宴上風韻。陳蓉兩頰深陷,雙目暗淡,即便臉上抹了厚脂粉,唇上抿了最鮮豔口紙,也掩不去頹然和憔悴。
陳家沒了,陳蓉失去外家倚仗,想來後位岌岌可危。
葉知瑾收迴目光。
“諸位免禮,都坐吧。”相比陳蓉的失落,趙康心情不錯,落坐後撚須笑道。
“謝皇上。”眾人行禮。
“今日乃七夕節,朕特意設宴,諸位一會兒不必拘禮,都要開懷暢飲。”
“多謝皇上。”眾人又齊聲應道。
趙康看了眼魏通,“開始吧。”
魏通上前一步,朝殿門處揮了揮手。
趙康端起酒盞,“來,大家先共飲一杯!”
眾人站起身,端起酒盞遙舉趙康,“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在大殿內迴蕩。
一杯酒下肚,眾人落坐,殿外魚貫走進兩排舞姬。舞姬身穿大紅水袖長裙,在殿中站定。樂聲起,舞姬開始翩翩起舞。
樂聲悠揚,觥籌交錯,眾人頻頻舉杯,殿內氣氛歡快。
葉知瑾端坐矮桌後,手執象牙箸,小口品嚐桌上菜肴。現在雖無剛進殿時局促,她也不敢放鬆,畢竟身旁都是皇親國戚。
禦膳房所做菜肴精致可口,葉知瑾卻味同嚼蠟。但她不能不動筷,否則顯得更加突兀。葉知瑾夾起一小塊雞肉,偷偷看了眼不遠處趙漸石。
趙漸石一身紫衣坐在矮桌後,一隻手把玩著酒盞,不動筷,不說話。
趙漸石好像察覺到什麽,忽然抬眼朝葉知瑾看來。葉知瑾躲避不及,被趙漸石目光逮個正著。
葉知瑾心一慌,手一抖,雞肉掉進盤子裏。葉知瑾忙低下頭,用帕子掩了掩嘴角。
趙漸石放下酒盞,唇邊泛起一個淺笑。
高台上,除了皇帝皇後坐席,兩旁矮桌呈扇形擺放。葉知瑾席位微微側對下方,一抬眼就能看到台下的人。葉知瑾手端茶盞掩麵,她覺得自己這會兒就是來被人圍觀的。
葉知瑾正在想該如何化解眼前尷尬,忽然聽到側後方傳來一個男聲,“哎~,你不是葉知瑾嗎?你怎麽坐在這裏?”
葉知瑾轉頭,看見趙子逸繞過一張張矮桌走來。
趙子逸走到葉知瑾身前站定,微微彎腰,睜大眼睛。
“葉知瑾,果然是你。哎,你怎麽坐這裏了?”又看到葉知瑾身上穿的宮裝,忽然撫掌大笑,“哈哈,我知道了,父皇封你做郡主了。哎呀,父皇真有眼光,與其封那些亂七八糟的人做郡主,當然封你最合適。父皇做得好,做得好!”
趙子逸說話肆無忌憚,葉知瑾隻覺無力。她怎麽又遇到這個小祖宗了?
趙子逸並不惹人厭煩。除了貪玩好動,喜歡鬥雞溜鳥,並無惡習。若非生在皇家,趙子逸最多也就是個無甚出息的紈絝子弟。
“六皇子誤會,皇上並未封臣女做郡主,還請六皇子慎言。”葉知瑾悄悄吐出口氣。趙子逸雖不著調,好歹有人來陪她說話,總算緩和些尷尬。
“沒有封郡主?!”趙子逸眨巴眨巴眼睛,又湊近了些,盯著葉知瑾宮裝左瞧右看。
“哦,對了,你宮裝上沒有徽記。”趙子逸遺憾道,“我還以為父皇封你做郡主,害我白高興一場。”
“六皇子說笑,臣女哪有資格做郡主。”
“哎,算了,不管了,不管了,”趙子逸揮揮手,“不管你是不是郡主,我就覺得你很好。哎,葉知瑾,你今年多大?”
“十四。”
“十四,我也十四,我們同歲,你幾月?”
“正月。”
“我五月。你月份比我大,我以後叫你姐姐好不好?”趙子逸道。
葉知瑾哭笑不得,“你是皇子,若叫臣女姐姐,豈不亂了禮法?”
趙子逸頭一搖,“什麽禮法不禮法,我最討厭這些。這樣,往後沒人的時候,我叫你姐姐,就這麽定了。”說完也不待葉知瑾開口,一扭頭,誌得意滿地走了。
葉知瑾又好氣又好笑,趙子逸如此隨性,也不知像誰。
葉知瑾和趙子逸說話功夫,殿內又走進更多人。所有人都看見了葉知瑾。
男子還好,看一眼便各自交談。
女子則不同,小姐們三三兩兩湊在一起,不停朝高台上張望,邊看邊指指點點,小聲議論。
葉知瑾覺得自己上一世加這一世,也沒被人如此關注過。
正在此時,殿門外忽然又走進一名身穿宮裝的女子。女子沒有宮女引路,步伐輕快,徑自朝高台上走來。
花瑛走上高台,看見葉知瑾一愣,“葉知瑾,你這是……”
葉知瑾不想再解釋,朝花瑛笑了笑,“花瑛,快坐吧,皇上就要到了。”
葉知瑾不叫花瑛郡主,花瑛也不介意,走到葉知瑾身旁矮桌落坐,她的席位緊挨著葉知瑾。
立秋時分,日頭漸短,殿外天色漸暗。
殿內早已掌起了燈,千燭燈座,光芒耀眼,大殿內十分明亮。
後宮嬪妃陸陸續續從高台側門走進殿內,有人看了眼葉知瑾,很快收迴目光。身在後宮,誰都知道很多事不可多問。
酉時將近,男賓女眷各自歸位,殿內坐無虛席。
李貴妃和曹貴妃一前一後從高台側門走進來,李貴妃看了眼葉知瑾,眼中厲色一閃而過。曹貴妃好像根本沒看到葉知瑾,徑直走去自己席位落坐。
幾位皇子從另一側門走進來。除了趙子逸,幾位皇子今日都穿了皇子服。皇子進殿,引起下方女眷席小小騷動。
側門處又傳來腳步聲,司禮太監大聲喊道:“皇上駕到!皇後娘娘駕到!”
大殿內所有人站起身行禮。葉知瑾看見趙漸石竟然跟在趙康身後,陳蓉還稍稍落後一些。想來趙漸石剛才一直和趙康在一起。
趙漸石進殿後麵無表情快步走去自己席位,沒和任何人說話。
不知是不是錯覺,葉知瑾覺得趙漸石坐下前似乎看了她一眼,又好像沒有。
帝後二人已經落坐。因為距離近,葉知瑾發覺陳蓉早已沒了當初正陽宮宮宴上風韻。陳蓉兩頰深陷,雙目暗淡,即便臉上抹了厚脂粉,唇上抿了最鮮豔口紙,也掩不去頹然和憔悴。
陳家沒了,陳蓉失去外家倚仗,想來後位岌岌可危。
葉知瑾收迴目光。
“諸位免禮,都坐吧。”相比陳蓉的失落,趙康心情不錯,落坐後撚須笑道。
“謝皇上。”眾人行禮。
“今日乃七夕節,朕特意設宴,諸位一會兒不必拘禮,都要開懷暢飲。”
“多謝皇上。”眾人又齊聲應道。
趙康看了眼魏通,“開始吧。”
魏通上前一步,朝殿門處揮了揮手。
趙康端起酒盞,“來,大家先共飲一杯!”
眾人站起身,端起酒盞遙舉趙康,“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在大殿內迴蕩。
一杯酒下肚,眾人落坐,殿外魚貫走進兩排舞姬。舞姬身穿大紅水袖長裙,在殿中站定。樂聲起,舞姬開始翩翩起舞。
樂聲悠揚,觥籌交錯,眾人頻頻舉杯,殿內氣氛歡快。
葉知瑾端坐矮桌後,手執象牙箸,小口品嚐桌上菜肴。現在雖無剛進殿時局促,她也不敢放鬆,畢竟身旁都是皇親國戚。
禦膳房所做菜肴精致可口,葉知瑾卻味同嚼蠟。但她不能不動筷,否則顯得更加突兀。葉知瑾夾起一小塊雞肉,偷偷看了眼不遠處趙漸石。
趙漸石一身紫衣坐在矮桌後,一隻手把玩著酒盞,不動筷,不說話。
趙漸石好像察覺到什麽,忽然抬眼朝葉知瑾看來。葉知瑾躲避不及,被趙漸石目光逮個正著。
葉知瑾心一慌,手一抖,雞肉掉進盤子裏。葉知瑾忙低下頭,用帕子掩了掩嘴角。
趙漸石放下酒盞,唇邊泛起一個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