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唐水稻一年兩熟,到十二月已經收割完,地裏種上了一顆顆大白菜,一眼望去綠油油的。


    同時,錢唐的分田轟轟烈烈的進行中,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百姓,縣城出現從未有過的繁榮。


    人口的巨增,使得縣城裏的小販富商多了起來,大大小小的客棧、店鋪、青樓開了一個又一個。


    兩日之後,官府招滿了新兵,共計五百餘人,其中一半擴建給部曲,剩下的一半補充縣兵。


    這樣下來,部曲有三百士卒,縣兵一千士卒,錢唐的軍隊達到了一千三百人。


    雖然財政負擔很大,但隨著錢唐的隱戶、佃戶們大範圍入籍,外縣流入的人口巨增,這並不算一件值得擔憂的事情。


    截止永和六年,十二月五日,錢唐在籍戶口一萬八千多戶,人口七萬一千八百八十九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增長百分之四十。


    而稅收隻多不少,因為人口和商稅的巨增是不可估計的,即便王凝之減了田稅和大部分的雜稅。


    冬季十二月七日,辰時,薄霧蒙蒙。


    王凝之在幽蘭的貼心服侍下,穿了一身大袖袍,戴了梁冠,到廳中吃飯。


    主食有三張胡餅,一籠包子,一碟鹹菜,兩碗胡辣湯。


    幽蘭喝了一小口熱騰騰的辣湯,拿起筷子給王凝之夾了個包子,也給自己夾了一塊,蘸著辣湯吃真是一種美味。


    吃過飯,王凝之與幽蘭在庭中散了會兒步,蕩著秋千,賞了賞美景。


    無聊了,幽蘭便拉著他折紙,喊來侍女們教他織衣,時間一下子過得很快。


    巳時(9點),王凝之告會了一聲幽蘭,來到城北軍營,觀摩劉越、胡慶彤二人的大練兵。


    這是東晉盛行的訓兵方法,不超前,也不落後,隻是士卒們吃的肉多了、訓練時長多了,再加上紀律嚴苛,久而久之自然會成強軍。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訓兵和治兵不同,治兵最能考驗一個人的軍事才能,他需要保證士兵做到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行動一致。


    一支強軍麵臨強敵時,往往能夠臨危不亂,保持陣形變換,具有組織背水一戰的能力。


    縱觀這個時期的大晉和北方諸國,王凝之找不出來一支這樣的軍隊,想必隻有多年後的北府軍了。


    他希望自己能夠提前打造出北府軍,北伐奪取舊土,進一步掌握朝政,發展自己的勢力。


    再將富庶的三吳地區做基本盤,桓溫和朝廷這兩股東晉的最大勢力便隻能屈居第二和第三了,這是人口、稅收方麵的差距,也是國力的碾壓。


    有了北伐複土的功勞和龐大的軍隊,三吳地區作為賞賜不過分吧,人家桓溫都占據了荊州一帶。


    治理三吳地區(發展基本盤),這恰恰是王凝之最有優勢的,作為一個曆史研究者,他太了解封建社會了。


    清朝作為封建社會的巔峰,完全可以當做模板使用,不得不承認,清朝確實強盛,因為它是中華五千年集大成者,吸取了前世無數朝代的經驗。


    去清朝之糟粕,取清朝之精華,是最明智的選擇。


    民生上,王凝之的均田製和土地革命,簡直是降維打擊,尤其是在人口方麵,可以想象幾十年後,人家一個錢唐縣一百萬人,比京師建康還要繁榮數倍。


    曆史上太平天國為什麽會失敗,甚至差一點顛覆整個清朝,因為他們的內鬥,頒布的《天朝田畝製度》沒有嚴格執行。


    這也導致占中國90%多人口的農民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一旦解決,換上個阿鬥都能坐享其成,當一次天朝皇帝。


    筒車和曲轅犁也是一個領先於這個時代幾百年的發明,對中國農業有著深遠影響的,能夠大大節省人力,提高畝產糧食。


    王凝之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簡車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很容易造出。


    而曲轅犁則費一些功夫了,從原本就有的直轅犁改造成曲轅犁,並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很多工匠耗時耗力。


    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先進的生產工具能夠讓江南富庶,也能使王凝之吃到第一塊蛋糕。


    劉越、胡慶彤陪著王凝之看了一番大練兵,倒沒有可以指點的,熟知的嶽飛、戚繼光的陣法暫時用不上。


    中午,王凝之在軍營吃了一頓飯,和將士們聯絡了感情,說了說話,便離開了。


    王凝之特意放了蔡山和護衛們一天假,獨自乘馬來到鄉下,根據記憶,摸索到了一個月前的那個小村莊。


    村裏沒有縣城繁榮,除了一望無際的田地,便是草屋、瓦房和地主大院了。


    十裏八鄉,標誌性的建築隻有一座塢堡,屬於錢唐一個小士族,顯得一片荒蕪。


    田邊的一條黃土小路上,王凝之騎了半天馬,口有些渴了,四周又無井口,手中鞭子一揮,加快了馬兒的速度。


    王凝之如此進村,自然吸引了人們的注意,私下悄悄議論著,這是哪家的少郎衣錦還鄉,穿的真闊綽,求學歸來的吧,也不像……


    轉眼間,王凝之便重迴到了羅氏家中,看著眼前的陳舊木門,兩旁分別綁了一捆草堆、柴火。


    原想敲門,但門已經敞開,王凝之便往裏麵喊了幾聲:“羅嫂子在家嗎?”


    不見迴應,王凝之隻好走到院中,又喊了幾聲,依舊如此,為何空無一人?


    正在這時,屋內走來一位衣衫破舊的老太太,看著陌生人的進入,謹慎的問道:“你是誰啊?”


    這位老太太便是羅氏的六旬老娘張氏了,王凝之一眼認出,十分熟悉,笑道:“您不認識我了,上個月我還在您這住了三天,是您收留的我啊”


    張氏拄著拐杖,仔細瞧了一會他兒,不由笑道:“對,對,我想起來了,你就是城裏來的那個富家小郎吧,怪不得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晉:從謝道韞詠絮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定是起風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定是起風了並收藏東晉:從謝道韞詠絮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