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停止了向伯納德他們供貨,導致了一連串的反應,首先是那些聖都沒吃沒喝的大貴族們,尤其是皇親國戚們,口味全都被藤根麵團,還有奶昔,以及各種高原產的美食給喂刁了,對於粗糙難咽的太米,更是一口都吃不下。


    盡管如此,這些帝國的統治者們,在元老院激烈的爭執了一個月後,還是通過了一致的決議,不再向草原進口任何食物。


    神皇還頒布聖旨,讓伯納德還有那些邊界地帶領主,加強領地的防禦,在沒有神皇命令前提下,嚴禁調動其領地內任何軍隊踏出領地一步。


    這突如其來聖旨,讓伯納德跟那些領主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完全不知道聖都的那幫大人物到底是怎麽想的,他們還想著馬上去踏平草原,教訓教訓那隻老兔子呢!現在因為這道聖旨,他們隻好偃旗息鼓了。


    雖然人類帝國的統治者,都是一幫敲骨吸髓的混蛋,但是他們也是無比清醒的,很清楚他們帝國是個是個龐大的農業國,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過著自給自足小日子,所產出的商品也是有限的。


    這就需要帝國從外部,尤其是草原地區換取大量紡織品,香辛料來充實帝國的商品數量,豐富民眾,尤其是那些上層人士的生活,由此在邊境地區催生了發達的商業貿易。


    以前人類帝國隻需要用太米,食鹽,還有鐵器,就能從草原氏族換來大宗的毛絨紡織品,以及香辛料等特產,並且還能賺取草原的大筆黃金。


    是的因為草原上沒有可供食用的肉畜,而草根又不能天天吃,所以隻能靠從人類那裏進口太米過活。而他們產出的那些毛絨織物跟香辛料,又十分的有限,因此很多時候隻能用金銀貴金屬,還有寶石等,向人類換取生存的口糧。


    但是隨著近些年食物貿易展開,草原卻不再接受人類社會的太米了,就連食鹽鐵器也不需要了,這就導致人類帝國大量黃金外流,從而引發了那場經濟危機。


    辛虧人類帝國老祖宗有先見之明,造就了帝國這個奇葩農商分離二元製,所以最終倒黴的還是那些商人,沒有禍及帝國根基農業,才維持了帝國的穩定。


    這場危機,也讓聖都的那些官員意識到——是該解決眼下的這種不平等貿易關係了!憑什麽草原可以隻向他們輸出商品,賺取帝國的黃金,而帝國不能再向草原輸出商品,賺取他們的黃金?而且他們早從這背後看到了隱憂——草原能夠食物自給了。


    聖都的那些老爺們,尤其是位居高位的元老們不是傻子,他們知道伯納德他們講得都是鬼話。


    那些價格高昂的吃的,他們之所以能捏著鼻子認了,不光是因為它們單純好吃,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好吃,他們才能容忍,他們所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這些吃的跟他們產的太米一樣的廉價,所以才會幫著伯納德他們一起吹牛裝傻。


    自從草原不再從人類帝國進口太米,那些身居高位統治者,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了,草原已經能夠完全實現食物自給了,不然他們為什麽會停止了幾百年從人類帝國進口糧食的曆史?


    由此推斷出,那些讓他們能夠不再餓肚子吃飽食物,很可能就是伯納德這些邊界領主賣到聖都的高價食物,也就是說這些食物很可能就是草原上最普通的食物,這無疑給人類的統治者們敲響了警鍾。


    帝國銀行黃金儲備告急,更是在這些人類高層頭上來了一棒子,於是立即控製了住了黃金外流的局麵,才沒有導致帝國的整個經濟的進一步的崩潰,也更是讓他們迅速的醒悟了過來,人類對食物的控製優勢,很可能要被打破了。


    於是他們派出了大量圈養的人形種密探,到草原上廣泛的打探消息。


    雖然人類是討厭人形種的,但是他們也知道人形種價值,便留下了不少在人類社會生活慣了,接受人類價值觀安心做狗的人形種。


    一麵讓他們充當上流社會的玩物,一麵從事一些特殊工作,比如到草原當間諜,探聽那裏的情報。


    但是這些人形種間諜大多是有去無迴,僅有的幾個迴來的也是九死一生。從他們的嘴中,那些人類的統治階層,知道了高原氏族的存在,草原各族已經團結統一了起來,而且還與高原氏族結盟了,讓草原氏族永遠擺脫了饑餓,走上了繁榮發展的道路。


    那些間諜帶迴的情報,也證實了他們這些再聖都的人吃的高價食物,確實是一些廉價的普通食物,光這一點,就讓那些人類統治階層,尤其是神皇感到天塌了——人類確保了千年的食物霸權優勢,將不複存在了。


    所以神皇當即對草原邊界,下達了最嚴厲的貿易禁令,嚴禁任何人私下向草原展開任何貿易,被發現者將被處以極刑。


    在禁絕與草原邊境貿易同時,神皇與元老院也在積極展開,是否要對草原用兵的商討,結果不言而喻,這是不能猶豫的,要立即對草原用兵。


    一個完全解決了食物問題,並完成統一,還在不斷發展的草原,無疑是對人類帝國在大陸霸權的威脅,是堅決不能他們發展起來的,一定要把他們抹殺在萌芽階段。uu看書 ww.uukansu


    雖然人類帝國是個腐朽的封建王朝,但是其上層統治者們,還是比較團結且理性的。尤其是那些在聖都的最高統治者神皇,元老院的元老們,還有那些職業的官僚,更是自小便接受各種上古經濟政治學著作的熏陶教育,知道一個國家製度的根基便是經濟基礎,要想維護自身階級的統治,是必須把控住經濟的,而這重中之重便是食物,隻有控製住了食物,才能從根子上控製住經濟。


    正是如此他們才會不遺餘力的維護帝國的農商二元分離製度,限製商業發展,生怕那些沒良心的商人,萬一哪天把帝國命脈——太米種子給賣出去,破壞了這個帝國統治根基。


    在對商業嚴格管控的同時,對農業生產是絕對壟斷的。種地已經變成了一種特權,隻有依附在貴族領主名下農奴才有資格種地,從神皇控製的聖農修會那裏得到種子。


    盡管帝國是個有著龐大人口的農業國,但是名義上從事耕種的農民,還不到帝國的人口四分之一,這些人大部分是自己在種地,但是也有不少雇傭奴隸,不再種地保留了農民身份,實際是小地主的人。


    不論是那些種地,還是不種地的,這些完全控製掌握了糧食生產,為大貴族打工的農奴,從某種程度來說雖然是被壓迫者,但是也是一幫既得食利階層,成為了穩固帝國統治的基石。


    也正是因為如此帝國統治者們,不會傻到去挖自己牆根,轉而對那些從事商業的小產業者,還有底層第五等的亞綸人,敲骨吸髓的剝削,壓製商業發展,消滅底層反抗勢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獸人賢者的空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uzak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uzaki並收藏獸人賢者的空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