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和齊國動亂的時候,晉國一直在為鄭國頭痛,明明已取得了爭霸戰爭的勝利,威信卻低微得連一個小小的鄭國也擺不平,兩年內四次組織諸侯伐鄭,鄭國就是不折服,非但不歸附,有時甚至還主動出擊報複晉國。晉國人並不從自身找原因,仍然一如既往的迷信自己的拳頭。


    士燮可以說是晉國領導層中少有的能夠居安思危的人,在鄢陵戰前,他堅定地反戰。他反戰不是因為怕戰,而是怕晉國獲勝。因為他對晉國內部的危機有深刻的洞察力,比如,幾個世卿大家族勢力越來越大,國君的勢力正日益削弱,晉厲公想削弱大家族的勢力,增強自己的勢力,導致君臣之間麵和心不和,互相猜忌;幾個卿族互相之間矛盾也很深,一直在或明或暗地爭權;晉厲公年紀輕,身上毛病不少,如果取得了勝利,會使他驕傲放縱,將國內矛盾激化,導致晉國內亂。倒不如不跟楚國正麵硬碰,這樣晉國既避免了失敗,又能保持楚國這一個強敵存在,使晉國君臣警醒,從而促進晉國的內部團結。


    可惜,事情沒按他的意願發展,晉國跟楚國打了一場,還打勝了,晉國人更加覺得士燮悲觀得迂腐,滿腦子負能量。而士燮則越發地認為,晉國“難將作矣!”


    當時卿大夫家都有一幫從事祭祀、祈禱等專業工作的人,稱為祝史。士燮從鄢陵戰場一迴來,馬上就叫他家族中祝史的頭兒(祝宗)給他祈禱。別人祈禱都是祈求健康長壽之類,他卻相反,要祈求趕快死,他說:“國君驕橫奢侈卻戰勝了敵人,這是上天在增加他的毛病。禍難不久就要發生了。凡是愛我的人,都應詛咒我,使我快點死掉,不要讓我遭遇禍難,這就算是我們範氏(士會的封地在範,故士會的子孫既以士為氏,也以範為氏)的福氣。”


    要死還不容易?民間有俗話,“繩子上沒有結,河上沒有蓋子”,哪裏不好死?隻管悄悄去死,還弄這麽大動靜,麻煩老天爺來收你?所以,與其說士燮是在絕望求死,倒不如說他是想以這種偏激的方式來警醒晉國君臣,老夫都已經憂慮得不想活了,你們想想為什麽?怎麽辦吧!可惜,晉國人隻把這當笑話看。


    從鄢陵迴來後不到一年,士燮在憂鬱中去世。他去世後沒幾個月,晉國果然禍難發作!


    晉國取得了鄢陵之戰的勝利,雖然這個勝利來得太便宜,但勝利畢竟是勝利,這場戰爭,晉厲公是親征的,他理所當然就認為這場勝利是在自己的英明領導下取得的,這就使他的靈魂迅速膨脹起來:戰勝楚國,隻有偉大的晉文公能做到,而自己,顯然已經跟晉文公一樣偉大了!作為一個偉大的國君,就必須大權獨攬,一言九鼎,絕不能允許大家族的勢力危脅到自己!因此,他想把晉國的八大卿族全部除掉,而讓他的寵臣們取而代之。他的寵臣很多,主要的有胥童、夷陽五、長魚矯等人。


    晉國的朝政被幾大卿族把持,胥童這些人上升的通道已被封死,鬱鬱不得誌,因而仇視八大卿族,跟同樣受到卿族壓製的晉厲公很有共同語言,所以跟晉厲公搞得很親熱。


    在權勢熏天的八大卿族中,驕橫的卻家跟胥童這幫人仇怨最深。


    胥童是胥克的兒子,當初胥克的父親胥甲父在晉、秦河曲之戰時,跟趙穿一起違抗軍令,導致晉國坐失良好戰機,後來趙盾追究責任,把胥甲父驅逐,而趙穿則隻是出國旅遊了一趟。趙盾雖然讓胥克繼承了其父之職,任下軍佐,但胥家一直受到排擠。趙盾去世後,卻缺執政,幹脆以胥克有精神病(蠱疾,一說為寄身蟲病)為由,罷了他的官。


    卻缺這做法不夠厚道,當初要是沒有胥克的父親胥甲父的強力推薦,他隻能一輩子種田為生,但他非但不報恩,卻狠狠地踩恩人的兒子一腳。他自己的兒子卻克是殘疾人,照樣繼承他當上了卿,所以身體不好絕不是罷官的正當理由!而且,卿、大夫除非犯了大罪,否則即使罷官後也得按慣例讓他兒子來接替他當卿、大夫。而卻缺罷掉胥克之後卻沒讓胥童當卿,而是讓晉成公的女婿趙朔來當了下軍佐。胥家竟然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被踢出了卿族,從此失勢。因為這個緣故,胥童恨卻家入骨。


    夷陽五則是因為卻錡霸占了他家的田而仇恨卻家的。卻家人仗著權勢,驕縱是真驕縱,卻錡霸占夷陽五的田產,卻犨則跟長魚矯爭奪田地,他先是把長魚矯逮捕並且囚禁起來,後來又把他跟他父母妻子一起綁在同一個車轅上示眾。


    因此,當晉厲公跟胥童他們商議對付卿大夫時,胥童馬上建議:“先搞掉三卻,卻家家族最大,招致的仇怨最多,搞他們不會使公室遭受卿大夫的反對,容易成功。”


    晉厲公接受了他的建議。


    事有湊巧,中軍帥欒書也因為卻至不聽從他的指揮而想廢掉卻至。鄢陵之戰的時候,欒書本來想固守營壘以待諸侯的援軍,同時還能消磨掉楚軍的銳氣,然後再打,卻至卻一定要速戰速決。問題是晉厲公采用了卻至的意見之後,居然還打贏了,弄得自己這個總司令倒好像還不如他有水平似的,所以,欒書心裏是又妒又恨。


    欒書指使在鄢陵之戰中被晉軍俘虜的楚國公子茷去向晉厲公告發,說這次鄢陵之戰,楚軍是被卻至招喚來的,他招來楚軍的目的,是想讓楚軍打敗晉軍,然後趁機擁立流亡在周天子那裏的晉襄公的曾孫孫周(因其父親是公孫,故他被稱為孫周,又稱周子)為君。


    晉厲公聽了公子茷的告發,就向欒書詢問,這事是真是假?欒書說:“恐怕是真的,要不鄢陵之戰時楚王怎麽會派使者送弓給他?君主何不派他去訪問周天子,然後看看他會不會跟孫周見麵?如果他跟孫周見麵,那麽事情就是真的了!”


    晉厲公於是派卻至去聘問周天子,而欒書則早已暗中派人通知孫周,卻至要來聘問周天子,你一定要好好接見他,這樣對你有好處,否則他可能會來害你。


    於是,卻至到洛邑之後,晉厲公派人暗中監視,看到卻至果然跟孫周見了麵。


    等卻至迴來,晉厲公馬上組織了一次打獵活動。按照禮儀,這樣的活動是不能帶女人的,何況,晉厲公還成心要在這次射獵活動上挑事,那就更不應該帶女人。但晉厲公跟晉靈公一樣,喜歡放飛自我,隻要別人遵守禮製尊崇他就行了,他自己做起事來才不管什麽禮不禮!非但把他所寵愛的一幫女人都帶上了,還讓女人們跟他一起在卿大夫之前先射獵,他們射完,才一邊飲酒,一邊讓卿大夫去射。


    卻至將他射到的野豬來奉獻給晉厲公,不料,厲公身邊的寺人孟張竟衝上來把野豬奪走了——這一著很可能是晉厲公安排的。


    卻至也真是狂橫,一箭就把寺人孟張射死了。打狗還要看看主人麵,孟張搶他野豬當然不對,你搶迴來就是,搶不過他可以叫親兵家丁幫搶,實在搶不到,就向國君告狀,請國君懲治。畢竟他是貼身侍候國君的小臣,直接射殺,無論怎樣都是對國君不敬。卻至對著別國國君特別有禮貌,對自己的國君卻如此輕慢,可見他從不把國君放在眼裏。這下好了,晉厲公總算有了除掉卻的理由,他向群臣訴苦:“卻至欺負我!”


    卻氏家族聽到了晉厲公要對付三卻的風聲,卻錡打算攻打晉厲公,跟他來個魚死網破。但攻打國君不是鬧著玩的,一旦出了手就是犯上作亂的性質,就算成功了,也背一個弑君或逐君的惡名,以後的曆代國君隻要時機成熟隨時可以把這舊賬翻出來,給卻家來個滅族。其他幾大家族難保不借著這個良機,聯起手來以保衛國君的名義除掉卻家,所以卻至堅決反對。


    晉厲公七年(公元前57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胥童和夷陽五率領八百甲士要去攻打卻氏了,長魚矯認為不應該這樣動用士兵,應該智取,因為硬打的話,八百甲士遠遠不夠對付卻氏的家兵。


    晉厲公采納了長魚矯的意見,就派另一位寵臣清沸魋來幫助他們。


    趁著上朝的時候,長魚矯和清沸魋拿著戈,把衣襟係上,裝作打架的樣子,鬧上了朝堂,請三卻為他們評理。三卻在朝堂外的台榭裏聽取他們的訴訟時,長魚矯乘機用戈把卻錡、卻犨刺死在座位上。


    卻至見勢不妙,拔腿就逃。長魚矯追了出來,卻至剛逃上馬車,被長魚矯追上,用戈刺死。胥童幾個於是把三卻的屍體都陳列在朝堂上。


    胥童隨即率領甲士來到朝堂,劫持了欒書和中行偃。中行偃就是荀偃,因為當初晉文公曾在三軍之外又設立上、中、下三行,任命荀息的孫子荀林父為其中的中行將,雖然三行存在時間不長,但荀林父的子孫卻因為這個緣故而把中行作為他們的另一個氏。


    長魚矯主張殺掉欒書和中行偃,他對晉厲公說:“不殺這兩個人,憂患必然會落到國君身上。”


    晉厲公當然想殺,可問題是欒書和中行偃都沒有犯什麽過錯,殺他們沒有理由。再說了,剛殺了三卻,又接著對欒書和中行偃下殺手,各大家族很可能會聯起手來反抗。這幾大家族的實力可都不小,前麵講過了,僅魏家的家族兵,就夠打一場城濮大會戰了,幾大家族聯手的話,晉厲公無論如何頂不住,何況這幾大家族不僅都有家族兵,國家的軍隊也都是由這幾大家族的人在指揮。所以,晉厲公不敢下這個手,他隻能假惺惺地說:“一時之間已有三個卿陳屍朝堂,我不忍心再增加了。”


    長魚矯說:“君主不忍心殺他們,他們卻忍心殺君主,禍殃很快會到來,臣請求離去。”他於是逃奔到狄人那裏去了。


    晉厲公派人向欒書和中行偃表示歉意,說:“寡人討伐卻氏,卻氏已經伏罪了,兩位大夫不要把受劫持的事當成恥辱,還是繼續擔任你們原來的職位吧。”


    欒書和中行偃拜謝了兩次,叩頭說:“國君討伐有罪的人而赦免臣等一死,這是國君的恩典。我們兩個人即使死了,豈敢忘記國君的恩德!”


    說完,這兩人就各自迴家了。晉厲公絲毫也沒有意識到,表麵上看,他似乎安撫住了欒書和中行偃,其實胥童和長魚矯這魯莽的做法已經打草驚蛇了,欒書和中行偃因此察覺到了晉厲公想要除掉他們,為了自保,他們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


    三卻被殺,一下子空出了三個卿位,晉厲公馬上把胥童提拔為卿,另兩個卿位暫時空著。不久,晉厲公到他所寵幸的大夫匠麗氏家去遊玩,欒書、中行偃乘機出動家兵把他拘禁起來。


    欒書、中行偃召喚士匄來商議處置晉厲公的辦法,士匄不願參與,推辭了;他們又召喚韓厥,韓厥也推辭不參與,說:“從前我是在趙氏家裏由趙盾撫養大的,孟姬誣陷趙氏,我能頂住,不出兵參與滅趙氏,你們幾位不願事奉國君,哪裏用得著韓某來插手呢!”


    幾天後,欒書和中行偃把胥童殺掉。又過了些日子,一不做二不休,派大夫程滑(程氏是荀氏家族的旁支,也算是中行氏的一家人)把囚禁中的晉厲公也刺殺了。然後,欒書和中行偃就派荀罃、士魴(士燮的弟弟)到王都洛邑迎接孫周迴來當國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才是春秋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楚恆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楚恆伯並收藏這才是春秋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