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元年(567年)十一月。


    建康大雪。


    秦淮河畔,朱雀航前。


    河水悠悠,自東而西,穿過雪野,匯入大江。


    江水滔滔,淘盡千古英雄。


    北齊使團自壽陽入陳,過合肥入江,從采石登岸北向,徐行二日,方得到此南朝國門。


    齊大司馬、馮翊王高潤下了車駕,侯在岸畔。


    他現年不過二十五歲,模樣頗是繼承了些其母鄭大車的風采,舉止之間風度優雅,更顯俊逸。


    舉目北望,遙見一行車馬緩緩而來,他向身側的蒼髯老者問道。


    “王公以為迎我等者何人?”


    這老者乃是本次齊國使團的副使,(從三品)散騎常侍王曦。


    他過去久在齊孝昭帝高演的幕下任事,二人關係親好,皇建朝時,他乃是皇帝高演的首席謀主,隻因彼時齊國胡漢相爭,他才未能班列三公。


    高演死後,他雖被高湛疏遠,眼力腦力卻未有退步,此時得高潤之問,隨聲便道。


    “必是陳主之弟安豐王。”


    高潤聞言思忖之間,已有陳人侍者先來通報。


    這來迎者,果是陳帝陳伯宗胞弟,食三千戶安豐郡王陳伯茂。


    那位時論之中,今日陳國的儲副。


    自覺受了尊重的高潤,心中不由一喜,便讚道。


    “王公妙算,既是安豐王來迎,我等使命當易。”


    王曦卻是望見了那車駕之側的幾個軍人行伍,知道此次南行,或將另有要事,緩緩道。


    “大王之言雖善,我觀陳人所謀,卻當不止和親。”


    “其中或有聯我攻周之算,大王當先思之。”


    ————


    建康西北,大興皇寺。


    北齊尚佛弊道,天保年中(555年),佛道辯論,齊帝高洋使道士、僧人較法術,道士敗,高洋於是令境內道士剃發為僧,齊境道士遂禁絕。


    陳伯宗雖有心安置齊人使團於玄都觀中,以抬高道門地位,知曉了其中情形之後,卻不得不將此念想作罷。


    北齊使團數百人於是被安置在大興皇寺與左右諸寺中。


    今日。


    陳尚書左仆射到仲舉、中衛大將軍章昭達與高潤、王曦二人一同聽過了大興皇寺中的法朗大師講法,相聚於寺院的雅舍之內小憩。


    所謂聞聽講法,自是掩人耳目,此時的屋舍之中,兩方已在輿圖之上爭論起來。


    隻聽高潤向章昭達道。


    “依將軍之論,明歲我兩國舉兵同西,共擊偽周。”


    “我則隻得南陽,而南國盡得江漢,何以如此不公也?”


    章昭達顯然有備,手指輿圖之上的南陽言道。


    “南陽,西連武關,為關中出入之要津,北國得之,便可南北西迫周人,進取關中,最是善地。”


    “江漢,南土水利之區,便舟船而不便車馬,以轉輸之費論之,南國得之有益,北國得之有損,大王才智超人,豈可不查?”


    高潤聞言,雖覺有理,心下仍感吃虧,隻目視王曦,要他相助。


    王曦見了馮翊王眼色,知他心意,便爭道。


    “章公所言雖善,然明歲攻周,我若助陳,並州、河南、幽州,必增兵備,所費甚大,隻一南陽,恐怕難酬。”


    “我上皇恐將不從。”


    卻是把高湛抬了出來,向章昭達施壓。


    章昭達聞言,略一猶豫,道。


    “我聞北國為備周人,冬日常沿河鑿冰,以使周人無所攻擊。”


    “今有一謀,可令北國永無此患,二君可願聽之?”


    高潤與王曦聽到章昭達的言語,俱都神色微變。


    高湛繼位之後,耽於享樂,國家每歲的餘財多用在後宮之內。


    淮南失後,雖稍有改觀,亦不過減國中賞賜稍留財貨備兵事,而宮中用度依舊。


    高湛既無滅周之誌,又無興兵之財,邊備自然以守備為主,攻守易形,邊將每歲遣人鑿冰防備,齊國有識之士皆以為恥。


    此際聞得章昭達有謀,二人目光相視,俱有興致,便皆道。


    “請章公教之。”


    章昭達知曉這兩位必然上套,便接言道。


    “明歲攻周,我將舉兵先攻襄陽,周人南陽與關中之兵必來相救。”


    “北軍可立寨於南陽之外,但與周人相持,不與交戰。”


    “周人欲援襄陽,則不能舍南陽不顧,欲保南陽,則必置大兵於南陽。”


    “周與突厥聯婚之後,周主權勢已固,宇文護欲掌周國權柄,必不能敗。”


    “我等隻須用間諜宣揚必宇文護親出,危難方解。周主既欲掌權,必成此事。”


    “而宇文護一旦親出,必悉大兵至南陽,以求破我二國。”


    “北軍但守營壘,待我大軍破襄陽之後北向。”


    “我等亦無須與周人合戰,惟與相持,周人運糧須由山道,曠日一久,其勢必窘。”


    “我等待其疲憊欲退,覓其間隙而擊之,一得小勝,便大作宣揚。”


    “周人既不能救江漢、南陽,必怨於宇文護,又得其敗績,周帝與其黨羽必將圖之。”


    “如此,則周國亂矣,北軍可趁其亂收河南、河東之地,不亦易乎?”


    高潤、王曦二人聽完章昭達的言語,心中俱都暗道此策可行。


    宇文護做為執掌北周國政的頭號權臣,天然便站在周帝宇文邕的對立麵。


    三年前北周三路攻齊皆敗,宇文護在國中威信大失,北周朝堂之內已是暗流湧動。


    今歲突厥與周聯姻,宇文邕有了突厥丈人的加分,其在朝中的能量,自然絕非往日可比。


    平衡既已失去,爭鬥已是難免。


    值此時分,若是宇文護的威望一旦借由一場對外戰爭的失利,再做減損,其與周帝的衝突,必然擺上台麵。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屆時,不論二人之中誰人存活,周國的實力定然要大為減損。


    北齊趁勢攻之,確實大有可為。


    念及此處,高潤與王曦俱都為章昭達的謀劃感歎。


    高潤讚道。


    “孤聞兵家之謀,勢分陰陽。”


    “今周主羽翼漸豐,為求自保必遣宇文護領兵。”


    “宇文護欲自存,亦必攬軍功自固,必求戰勝。”


    “而我不與戰,其雖不得勝敗,而其實已敗。”


    “章公之陽謀,真古之兵家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今日始知,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章昭達聞言稱謝不止。


    光大元年


    十一月。


    陳相到仲舉、陳將章昭達與齊馮翊王高潤、散騎王曦密議攻周。


    章昭達為眾人定謀劃,興兵定在來歲四月。


    高潤遣使密報謀劃於鄴都,齊上皇高湛詔令從之,報於建康,陳、齊之盟益固。


    十二月。


    陳帝陳伯宗與齊壽陽公主高善德和婚,並立公主為皇後。


    公主時年方九歲,而陳帝待之如成人,更稱婚使馮翊王高潤為叔伯,執子侄禮,是故齊人南使者俱有榮焉。


    兩國自是稱為翁婿,情好日篤。


    是月,突厥公主至長安,周帝宇文邕親出城郭,迎於渭水,執禮甚恭,複出財帛厚賜突厥使者,意在結好北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陳帝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擅長裝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擅長裝死並收藏南陳帝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