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清元年(562年)七月。


    齊帝高湛得冀州刺史高歸彥麾下密報,平秦王高歸彥陰結軍士,意在謀逆。


    高歸彥截獲麾下密奏之書信,盡斬奏書齊帝之五人。


    於是據信都反叛。


    齊帝高湛命大司馬段韶、司空婁睿進兵討之。


    高歸彥在州日短,未得人心,兵敗,單騎而逃,被擒。


    高湛命劉桃枝載其於車,擊鼓遊市,使人盡知,而後殺之。


    於是齊帝高湛聲威日重,高氏宗室掌兵權者,無不自危。


    ————


    天嘉三年(562年),七月。


    遼東,南韓,巨濟島。


    馮九,年十七,本是而今陳軍平遼校尉麾下的一名普通士卒。


    前時陳軍渡海將登耽羅時,他自告奮勇,為軍前驅,乘小舟先登耽羅。


    校尉周羅睺嘉其勇氣,將他用為身邊通傳訊息的親兵。


    此時,天色將暮,見馮九督領著數個任那部民收拾好了薪柴,身旁一個擺弄著弓弩的老卒便來同他搭話。


    “九郎,你可知,我等要何時軍發?”


    這老卒名叫馮十一,年三十五,早歲曾從陳高祖南征交趾,善使強弩,可惜一直運氣不好,未立功勳,今隻領了個伍長的職銜,管著幾個弩手。


    “十一叔,此事徐侍郎、周校尉、百濟使,還未議定,好像是在等什麽軍馬。”


    馮九讓那幾個衣不蔽體的部民退去,同馮十一找了塊幹淨的岩石坐下。


    “軍馬。”


    馮十一咀嚼著這兩個字眼,忽地眼前一亮。


    “九郎,你可還未曾忘了我教你的馬術?”


    馮九怔了怔,看著遠處洶湧的波濤。


    “十二歲那年,十一叔你帶迴來的那匹齊國大馬,隻在家中養了兩月,便被我阿父賣做了賭注。”


    “不過那馬,我倒也算會騎了。”


    馮十一聽聞自己偷帶迴家的戰利竟被這般糟蹋,直想衝到黃泉去將那位混賬兄長狠狠揍上一頓。


    將口中咀嚼的草杆吐出老遠,馮十一才繼續言道。


    “我料校尉此行掠新羅國必用騎兵,屆時你我叔侄相伴,定要爭他個富貴還鄉。”


    “隻要此行立下功勳,我那混賬兄長欠下的十萬錢賭資,你輕易便可償還。”


    “而十一叔我,也可借這番功勳,娶個嬌妻美妾,做個富家老翁。”


    馮九聞言動容,但道。


    “出征時,阿母已替我求了三茅君的靈符,阿九不怕危險,一定爭個功勳。”


    馮十一隻點了點頭,拍了拍侄兒的臂膀,以示嘉許。


    七月十三日。


    百濟邊郡長官及巨濟島外伽耶、任那等部落酋首為陳軍所奉軍馬至。


    揀選戰馬,其可用者隻二百餘匹。


    七月十四日。


    一則壞消息傳至巨濟,新羅將軍斯多含領兵四千伏擊倭國六千兵馬,大敗倭國於比自火城外。


    倭人敗軍逃向百濟,斯多含正領兵追擊。


    得到倭人敗訊,本欲再待軍馬的平遼校尉周羅睺,當機立斷,下令全軍拔營。


    陳軍以百濟、伽耶部民官長為向導,浮海東向,直插新羅國屈阿火城。


    七月十五日。


    日暮。


    陳軍登岸,遙見新羅屈阿火城。


    新羅人為備倭國,望見海上兵船至,城中已有戒備。


    陳將周羅睺於是急令騎士登岸,鎖閉其與外交通。


    又多樹倭人旗幟,立軍營於城下,以為疑兵。


    散騎侍郎徐儉自領甲士二百並與耽羅及伽耶從軍三百餘立柵守之。


    入夜。


    平遼校尉周羅睺自率百餘騎,人攜雙馬,從百濟向導,自屈阿火城發,由大道徑向新羅王都金城。


    而步卒精甲七百人從後隨之。


    ————


    新羅道中。


    馮九與馮十一並馬而行,做為全軍的先鋒,跟在百濟向導的身後。


    這條通向新羅王都的道路,修建在兩山之間的峽穀中,道旁是零星分布的塊狀農田。


    而今穀物長勢正好,看樣子新羅的農人,今歲能過個豐年。


    今夜的月光很好,兩側山嶺上,樹木蔥蘢,生意盎然。


    “十一叔,要說這新羅國和我等鄉裏還真有幾分相似。”


    “隻是這山太矮,比不得我們茅山。”


    馮九或是天生就有騎馬的天賦,成為騎兵才不到一日,往日裏馮十一教給他的那些馬術便像是故舊親友一般,盡皆找上了門來。


    而今,那緊張的感覺一去,他便同十一叔說起話來。


    “是啊,這新羅的女子也生得不差,若是迴不了江南,阿叔我能在此地娶上幾門妻妾亦是極好。”


    馮十一精力不比青年人,夜間騎馬行軍確是讓他有些疲累。


    而且不知為何,他離那新羅王都越近,心內便越是緊張。


    按理說他是老卒,打過的仗比馮九吃過的鹽還要多,臨陣隻是尋常之事,正常斷不會有此情緒的。


    是以,他說話的興致並不高漲,隻緊了緊弓弦,遊目於左右的山嶺之間。


    時至雞鳴。


    百濟向導言,軍距金城已不足十裏。


    校尉周羅睺再看了看左右滿是蒼翠的山欒,堅定了心中的計略。


    “眾騎卒,隨我先發。”


    言罷,周羅睺下馬披甲,換乘上已歇了一夜的良馬,打馬向前,眾騎士亦盡皆披甲換馬,尾隨其後。


    這一百陳軍騎卒,人人鐵甲,腰佩弓弩,手持長槊,頗見精銳。


    陳軍馬速加快,不多時,便已能稍稍望見新羅王都。


    周羅睺卻令眾軍下馬,上山,勿出響動。


    眾騎士皆不解其意,隻是應命而行。


    與此同時。


    新羅王都,金城,王宮之內。


    新羅王金彡麥宗,素來勤勉,今日未及平旦,便已起居。


    現年不過二十九歲的他,是新羅國史上,難得的英明君王。


    自七歲即位,十五歲親政以來,新羅國在他的手中,武功之盛遠邁前代。


    這十餘年中,新羅不僅攻下百濟北境,陣斬百濟先王,滅百濟兵三萬,更敗高句麗,拓境北土。


    本月伽耶舊地的叛亂以及百濟、倭人的入寇,在他看來已是小事。


    但軍國之事,事雖小亦須重之,是以本月以來他日日早起,已待前線報書。


    前日,將軍斯多含所領四千兵馬已報大敗倭人。


    如今,他隻待北路將軍異斯夫所領的七千王軍,迴陳戰況了。


    正思索間。


    他忽然望見朦朧的天色之中,城外的南山上,有火光亮起。


    少時,亦有宮人倉惶入報。


    “速發城中士民、兵卒,隨孤王往救南山之火。”


    新羅王素來輕身下士,故而頗得人心,此間未及多慮,便要親往南山。


    救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陳帝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擅長裝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擅長裝死並收藏南陳帝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