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可愛的戰士
架空民國:我從連長到大帥 作者:星河小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擔負正麵箝製任務的左路部隊,10月7日於崗托強渡金沙江後,即按計劃沿大路向昌都推進。
駐守同普、江達等地的吐蕃軍都望風西撤,未與我軍接觸。
10月16日拂曉前,我軍於覺雍以西約20公裏處,發現西撤的十代本主力於前方一塊長約五六百米、寬約二三百米的平壩子上露營,正在準備晨炊。
我軍以偵察營的1個排迂迴其後,在兩個連各種火器的支援下,從正麵發起猛攻。
毫無戒備的吐蕃軍被打得蒙頭轉向,他們無組織地抵抗一陣,便倉惶西逃。
由於前方兩側的地形複雜,我迂迴分隊未能按時插至指定位置,致使吐蕃軍大部逃脫,僅斃俘100多人。
但我們前文說過,由於長期未打仗,吐蕃承受傷亡的能力很差,覺雍戰鬥使昌都藏軍受到極大震動。
戰鬥當天恰巧昌都“邊使總署”向第三、第十代本派出兩名驛使。
他們在途中遇到潰敗下來的吐蕃軍,便飛馬跑迴昌都,報告了發生的情況。
由於缺乏現代通信聯絡手段而對戰場情況了解又慢又少的總署高級官員,這時才深感問題的嚴重,於17日急忙給吐蕃高層發報:“第三、第十兩代本官兵在覺雍遭到中原軍夜襲,損失嚴重”。
這是昌都“邊使總署”發給吐蕃當局的最後一份電報。
當晚,總署的高級官員們開會就走與不走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
10月19日,由恩達東進到邦達的52師騎兵偵察連尖兵發現遠方山上有大隊人馬正在下山。
該連判斷是西撤的吐蕃軍主力。
因此立刻使用電台向52師師部報告。
接到報告後,師指揮部即命令該連,不管對方兵力多大、不要顧及自己兵力單薄,務必將其扭住,等待後繼部隊予以圍殲。
該連堅決遵守上級命令,隨即成戰鬥隊形,以森林做掩護,隱蔽前進,於黃昏進抵郞措拉山口,卻不見吐蕃軍蹤影,估計對方已發現我軍,藏進附近密林。
該連停止前進,占領要點,做好戰鬥準備,並派出小分隊進行搜索,小分隊很快便俘獲1名掉隊敵兵和幾匹膘肥體壯鞍具考究的乘馬。
經突擊審問,他說,昌都總督已於昨日率部撤離昌都。
接到騎兵偵察連的報告,進一步證明敵軍主力確已被我包圍
經過分析認為,從昌都撤出的敵軍發現我軍後,感到西逃無望,可能一是藏進深山密林,然後伺機組織突圍;再是有可能轉向南逃。
但他們有幾千人馬,還有大量物資,行動遲緩,一時不可能遠去,了解到從郞措拉到昌都除大路外,還有一條小路,騎兵連當即連夜以主力沿大路,另以部分兵力沿小路向昌都方向搜索前進。
20日拂曉,沿大路搜索的連主力於郞措拉山東麓發現3門遺棄的山炮,說明吐蕃軍可能是由附近進入密林的。
10時左右,該連主力進抵加林,這裏距昌都已不足20公裏。
忽然,騎兵連尖兵發現兩名騎在馬上的吐蕃士兵,雙手高舉哈達迎麵而來。
二人稱是奉昌都總督的命令來迎接我軍的,昌都總督已命令吐蕃軍停止抵抗。
至此,昌都戰役勝利結束。
20日下午,21日上午,騎兵支隊、154團陸續與偵察連會合。
我軍和昌都總督共同研究了對放下武器人員的處理問題。
除了放下武器的2700多名吐蕃士兵外,昌都電台台長、約翰人福特和幾名白象報務人員也被俘獲。
22日,騎兵支隊與一五四團共同組建遣散站,根據上級關於“吐蕃之戰俘經教育後一般即應就地釋放”的原則,開始遣散放下武器的吐蕃下級軍官和士兵。
對被遣散人員都發給了路費、口糧,對傷病人員或攜帶家眷的還發了騾馬。
共計遣散甲本以下軍官85人、士兵2562人,發放銀元2萬多元,騾馬510匹。
被遣散人員無不感謝我軍的寬大政策,很多人流著淚向我工作人員表示,以後決不再為那些吐蕃老爺賣命了。
當我右路迂迴部隊攻占類烏齊,偷襲恩達,切斷吐蕃軍退路,繼而轉兵東進之時,中路側擊昌都的52師主力,卻正處於艱難境地。
最大的困難是多數單位已經斷糧。
10月16日,一五五團三營官兵餓著肚子跑步搶占紮曲的冬中日哇(洞洞竹卡),有的跑的口吐鮮血,有的昏倒在地。
隨軍的犛牛運輸隊已經遠遠落在後麵,而到昌都還有三四天的行程。
怎麽辦?
一五六團在小烏拉山戰鬥後,為了繼續追擊南逃的藏軍,不得不忍痛殺掉幾匹騾馬,又向群眾購買了幾十筐園根(蔓菁),從團首長到戰士,每人分得三四個。
大家就靠一點馬肉、幾個園根,連續追擊60小時,一直追到昌都。
沒有分到馬肉的掉隊人員,就吃前麵部隊丟下來的馬皮,繼續趕隊。
一個戰士饑不擇食,揀了藏胞扔掉的7個牛蹄子,用火烤烤,一頓吃掉,幾乎把胃撐破。
饑餓使我們部隊的意誌、特別是紀律觀念,麵臨嚴峻考驗。
我們部隊經受住了這個考驗。一五五團三營機槍連3名戰士奉命去買糌粑,轉了半天空手而歸,路上卻意外拾到一隻裝滿糌粑的牛皮口袋。
拾到的糌粑能不能吃?三人議論了很久,不行,再餓也不能吃,要交還失主。
他們等在那裏,不久便見失主騎馬飛奔而來。
當因丟掉糌粑而失魂落魄的失主從戰士們手中接迴糌粑口袋時,簡直不知該怎樣表達他的感激之情,騎上馬走了很遠,還不時迴過頭來伸出拇指不斷高喊:“亞姆,亞姆(好)!”擔
任收容任務的一五五團一營副教導員,在一個村邊見到七八名不屬同一連隊的掉隊戰士正在開“批鬥會”,批評一個戰士偷拔了群眾的園根。
這位副教導員找到了園根的主人,代表部隊賠禮道歉,又拿出5塊銀元買了一筐園根,分給那些雖然餓得發昏卻絕不侵犯群眾利益的可愛戰士。
駐守同普、江達等地的吐蕃軍都望風西撤,未與我軍接觸。
10月16日拂曉前,我軍於覺雍以西約20公裏處,發現西撤的十代本主力於前方一塊長約五六百米、寬約二三百米的平壩子上露營,正在準備晨炊。
我軍以偵察營的1個排迂迴其後,在兩個連各種火器的支援下,從正麵發起猛攻。
毫無戒備的吐蕃軍被打得蒙頭轉向,他們無組織地抵抗一陣,便倉惶西逃。
由於前方兩側的地形複雜,我迂迴分隊未能按時插至指定位置,致使吐蕃軍大部逃脫,僅斃俘100多人。
但我們前文說過,由於長期未打仗,吐蕃承受傷亡的能力很差,覺雍戰鬥使昌都藏軍受到極大震動。
戰鬥當天恰巧昌都“邊使總署”向第三、第十代本派出兩名驛使。
他們在途中遇到潰敗下來的吐蕃軍,便飛馬跑迴昌都,報告了發生的情況。
由於缺乏現代通信聯絡手段而對戰場情況了解又慢又少的總署高級官員,這時才深感問題的嚴重,於17日急忙給吐蕃高層發報:“第三、第十兩代本官兵在覺雍遭到中原軍夜襲,損失嚴重”。
這是昌都“邊使總署”發給吐蕃當局的最後一份電報。
當晚,總署的高級官員們開會就走與不走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
10月19日,由恩達東進到邦達的52師騎兵偵察連尖兵發現遠方山上有大隊人馬正在下山。
該連判斷是西撤的吐蕃軍主力。
因此立刻使用電台向52師師部報告。
接到報告後,師指揮部即命令該連,不管對方兵力多大、不要顧及自己兵力單薄,務必將其扭住,等待後繼部隊予以圍殲。
該連堅決遵守上級命令,隨即成戰鬥隊形,以森林做掩護,隱蔽前進,於黃昏進抵郞措拉山口,卻不見吐蕃軍蹤影,估計對方已發現我軍,藏進附近密林。
該連停止前進,占領要點,做好戰鬥準備,並派出小分隊進行搜索,小分隊很快便俘獲1名掉隊敵兵和幾匹膘肥體壯鞍具考究的乘馬。
經突擊審問,他說,昌都總督已於昨日率部撤離昌都。
接到騎兵偵察連的報告,進一步證明敵軍主力確已被我包圍
經過分析認為,從昌都撤出的敵軍發現我軍後,感到西逃無望,可能一是藏進深山密林,然後伺機組織突圍;再是有可能轉向南逃。
但他們有幾千人馬,還有大量物資,行動遲緩,一時不可能遠去,了解到從郞措拉到昌都除大路外,還有一條小路,騎兵連當即連夜以主力沿大路,另以部分兵力沿小路向昌都方向搜索前進。
20日拂曉,沿大路搜索的連主力於郞措拉山東麓發現3門遺棄的山炮,說明吐蕃軍可能是由附近進入密林的。
10時左右,該連主力進抵加林,這裏距昌都已不足20公裏。
忽然,騎兵連尖兵發現兩名騎在馬上的吐蕃士兵,雙手高舉哈達迎麵而來。
二人稱是奉昌都總督的命令來迎接我軍的,昌都總督已命令吐蕃軍停止抵抗。
至此,昌都戰役勝利結束。
20日下午,21日上午,騎兵支隊、154團陸續與偵察連會合。
我軍和昌都總督共同研究了對放下武器人員的處理問題。
除了放下武器的2700多名吐蕃士兵外,昌都電台台長、約翰人福特和幾名白象報務人員也被俘獲。
22日,騎兵支隊與一五四團共同組建遣散站,根據上級關於“吐蕃之戰俘經教育後一般即應就地釋放”的原則,開始遣散放下武器的吐蕃下級軍官和士兵。
對被遣散人員都發給了路費、口糧,對傷病人員或攜帶家眷的還發了騾馬。
共計遣散甲本以下軍官85人、士兵2562人,發放銀元2萬多元,騾馬510匹。
被遣散人員無不感謝我軍的寬大政策,很多人流著淚向我工作人員表示,以後決不再為那些吐蕃老爺賣命了。
當我右路迂迴部隊攻占類烏齊,偷襲恩達,切斷吐蕃軍退路,繼而轉兵東進之時,中路側擊昌都的52師主力,卻正處於艱難境地。
最大的困難是多數單位已經斷糧。
10月16日,一五五團三營官兵餓著肚子跑步搶占紮曲的冬中日哇(洞洞竹卡),有的跑的口吐鮮血,有的昏倒在地。
隨軍的犛牛運輸隊已經遠遠落在後麵,而到昌都還有三四天的行程。
怎麽辦?
一五六團在小烏拉山戰鬥後,為了繼續追擊南逃的藏軍,不得不忍痛殺掉幾匹騾馬,又向群眾購買了幾十筐園根(蔓菁),從團首長到戰士,每人分得三四個。
大家就靠一點馬肉、幾個園根,連續追擊60小時,一直追到昌都。
沒有分到馬肉的掉隊人員,就吃前麵部隊丟下來的馬皮,繼續趕隊。
一個戰士饑不擇食,揀了藏胞扔掉的7個牛蹄子,用火烤烤,一頓吃掉,幾乎把胃撐破。
饑餓使我們部隊的意誌、特別是紀律觀念,麵臨嚴峻考驗。
我們部隊經受住了這個考驗。一五五團三營機槍連3名戰士奉命去買糌粑,轉了半天空手而歸,路上卻意外拾到一隻裝滿糌粑的牛皮口袋。
拾到的糌粑能不能吃?三人議論了很久,不行,再餓也不能吃,要交還失主。
他們等在那裏,不久便見失主騎馬飛奔而來。
當因丟掉糌粑而失魂落魄的失主從戰士們手中接迴糌粑口袋時,簡直不知該怎樣表達他的感激之情,騎上馬走了很遠,還不時迴過頭來伸出拇指不斷高喊:“亞姆,亞姆(好)!”擔
任收容任務的一五五團一營副教導員,在一個村邊見到七八名不屬同一連隊的掉隊戰士正在開“批鬥會”,批評一個戰士偷拔了群眾的園根。
這位副教導員找到了園根的主人,代表部隊賠禮道歉,又拿出5塊銀元買了一筐園根,分給那些雖然餓得發昏卻絕不侵犯群眾利益的可愛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