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組建參戰部隊
架空民國:我從連長到大帥 作者:星河小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腳盆雞軍隊最大的優勢是空軍,其次是炮兵,再次是坦克,步兵反而在19兵團麵前是劣勢。
針對這個問題,劉子龍首先要做好防空工作。所謂的防空工作,也隻能是盡量去做好。因為對付飛機最好的武器是戰鬥機,這個別說自己沒有了,國府那點戰鬥機也就如同鬧著玩的。
高射炮也不行,自己也沒有像樣成規模的高炮部隊。高射炮這種武器,數量少了不管用,數量多了自己也確實負擔太重。
所以也就能理解為什麽劉子龍隻引進少量的20毫米高炮了。
不過這個時代的螺旋槳戰鬥機,沒有任何精確製導能力,隻能采取最原始的光學儀器瞄準。隻要能確保對方飛機不敢在低空低飛,炸彈扔的就沒準了。
所以這些高炮隻能用來掩護自己的炮兵陣地。
而步兵的防空,就需要綜合手段。為此劉子龍也做了精細的準備工作,我們後麵再說。
對於炮兵,好在雙方參戰規模不大,自己進行加強,並保證炮彈的供應就可以了。
至於單兵素質和整體戰術水平,劉子龍自信自己部隊的訓練水平並不差。再加之基層步兵的火力加強和戰術的運用,還是有很大把握戰勝這些武大郎的後代的。
再結合山地作戰的特點,參戰部隊在各方麵進行了加強。
從步兵師而言,每個班都加強了衝鋒槍的配置,和步槍達到了一比一的比例,即六支衝鋒槍和六支步槍。山地以近戰居多,而且腳盆雞又不配備衝鋒槍!
在加強衝鋒槍的同時,還在每個班又都增加了一具擲彈筒。
劉子龍的計劃裏,自己作為守方,很多時候是居高臨下打阻擊,所以要加強手榴彈的使用和數量。而擲彈筒能比手榴彈投的更遠。
擲彈筒的缺點是對於射手的射擊水平要求高。但這不是問題,部隊平時訓練就嚴格,又經過了臨戰訓練,幾乎人人是神射手。
到了營一級的支援火力,又進行了增強,主要是增強了反坦克火力和迫擊炮。
在重機槍連裏,又增加了一個戰防槍班,增加了4支戰防槍。在劉子龍的計劃中,戰防槍不僅僅是用來打擊腳盆雞家的戰車,還要用來射擊腳盆雞家的機槍、工事。
其實這又涉及到一個後發的知識優勢。那就是劉子龍其實是將這種14.5毫米口徑的戰防槍,當作穿越前的反器材槍使用的,反裝甲作戰隻是它的一項內容!誰讓腳盆雞家的坦克都是薄皮大餡呢!
這也就是為啥劉子龍要給這些戰防槍安裝三倍的瞄準鏡的原因了!
到時候和腳盆雞的九二式野雞脖子重機槍對射的,不僅僅有自己的馬克沁,還有這種14.5毫米大口徑槍!而且還可以當做狙擊槍使用,隻要一顆子彈擊中,對方就徹底殘廢了!
而營屬迫擊炮,也從六門增加到了九門。
團一級的火力配置,山炮連和迫擊炮連都沒有進行增強。原因就是這些炮實在是有些沉,加一門炮都會給後勤帶來過於沉重的壓力。而不像營級火力的戰防槍、82迫擊炮靠人力就可以運輸。
畢竟一門山炮想上山,光馱炮的馬就需要六匹!
舉個例子,將一個四炮連改為六炮連,光各種馬匹就要增加50匹以上!
為什麽呢?舉個例子。一門炮需要六匹騾馬分開馱載,那麽除了這六匹馬,還需要六匹馬作為備用馱炮騾馬!兩門炮的增加,就需要增加24匹馱馬。
問題是光有炮不行,還需要炮彈,所以就需要有馱炮彈的騾馬。
但是光有炮和炮彈也不行啊,騾馬還需要飼料,而且騾馬每天的食物攝入量在十斤以上!所以還要有騾馬馱飼料!
因此可以說,對於騾馬炮兵而言,一個連四門炮幾乎是極限了。
但是37毫米平射炮可以跟隨步兵登山,而且擁有比戰防槍更強大的火力。所以在團一級,隻是將平射炮連的火力進行了增強,從三個排九個班的九門平射炮,增強到了四個排十二個班的十二門平射炮!
師直屬的炮兵團仍舊保持24門山炮的編製,並沒有增強。但是卻把騎兵營改編為了運輸營。戰馬改為了馱載用的騾馬,為炮兵團運輸炮彈。
如果說師屬火力隻是部分得到了增強,但是軍屬火力首先是增強了炮兵力量,那就是組建了炮兵師!
首先是抽調了三個裝備仿製m1山炮的山炮營,組建了山炮一團,共有炮36門;
其次,又抽調了三個裝備仿製四一式山炮的山炮營,組建了山炮二團,共有炮36門;
然後又組建了裝備24門150毫米重迫擊炮的炮兵三團。
炮兵師的編製,這在整個神龍國都是沒有的大編製!更可怕的是這僅僅是一個轄兩個步兵師的軍!
當然了,與自己穿越前經曆過的炮兵師相比,火炮數量還是有點少了。
除了組建炮兵師,劉子龍還準備了秘密武器!那就是自己的工兵加強營!
相對於敵寇的空軍、炮兵和裝甲兵優勢,劉子龍希望靠自己的工兵能夠抵消相當比例,要讓工兵在陣地防禦、防空、陣地構築、反坦克等方麵發揮出足夠的作用。
在先遣隊提供的情報中劉子龍了解到,天寒地凍加之邊牆沿線的山體以石頭為主,各部隊構築工事非常困難。這也是奉軍為主的防禦部隊傷亡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點軍直屬加強的還有運輸部隊。劉子龍將整個汽車團都拉了過來,負責擔負後勤運輸任務。而這次也和國府達成了協議,國府負責解決油料問題。
為了換取國府的支持,除了油料和糧食,劉子龍在最燒錢的武器彈藥方麵,明確表示不需要國府的任何支持!
其實除了這個運輸團之外,還有一支集中了由軍地兩方麵力量組成的龐大後勤力量。使用火車、汽車、甚至是騾馬,將各種物資前運。經過統計,後勤人數達到了十萬人!
可以這麽說,這次邊牆抗戰,炮兵是基礎,工兵是殺手鐧,而後勤兵是保障!
針對這個問題,劉子龍首先要做好防空工作。所謂的防空工作,也隻能是盡量去做好。因為對付飛機最好的武器是戰鬥機,這個別說自己沒有了,國府那點戰鬥機也就如同鬧著玩的。
高射炮也不行,自己也沒有像樣成規模的高炮部隊。高射炮這種武器,數量少了不管用,數量多了自己也確實負擔太重。
所以也就能理解為什麽劉子龍隻引進少量的20毫米高炮了。
不過這個時代的螺旋槳戰鬥機,沒有任何精確製導能力,隻能采取最原始的光學儀器瞄準。隻要能確保對方飛機不敢在低空低飛,炸彈扔的就沒準了。
所以這些高炮隻能用來掩護自己的炮兵陣地。
而步兵的防空,就需要綜合手段。為此劉子龍也做了精細的準備工作,我們後麵再說。
對於炮兵,好在雙方參戰規模不大,自己進行加強,並保證炮彈的供應就可以了。
至於單兵素質和整體戰術水平,劉子龍自信自己部隊的訓練水平並不差。再加之基層步兵的火力加強和戰術的運用,還是有很大把握戰勝這些武大郎的後代的。
再結合山地作戰的特點,參戰部隊在各方麵進行了加強。
從步兵師而言,每個班都加強了衝鋒槍的配置,和步槍達到了一比一的比例,即六支衝鋒槍和六支步槍。山地以近戰居多,而且腳盆雞又不配備衝鋒槍!
在加強衝鋒槍的同時,還在每個班又都增加了一具擲彈筒。
劉子龍的計劃裏,自己作為守方,很多時候是居高臨下打阻擊,所以要加強手榴彈的使用和數量。而擲彈筒能比手榴彈投的更遠。
擲彈筒的缺點是對於射手的射擊水平要求高。但這不是問題,部隊平時訓練就嚴格,又經過了臨戰訓練,幾乎人人是神射手。
到了營一級的支援火力,又進行了增強,主要是增強了反坦克火力和迫擊炮。
在重機槍連裏,又增加了一個戰防槍班,增加了4支戰防槍。在劉子龍的計劃中,戰防槍不僅僅是用來打擊腳盆雞家的戰車,還要用來射擊腳盆雞家的機槍、工事。
其實這又涉及到一個後發的知識優勢。那就是劉子龍其實是將這種14.5毫米口徑的戰防槍,當作穿越前的反器材槍使用的,反裝甲作戰隻是它的一項內容!誰讓腳盆雞家的坦克都是薄皮大餡呢!
這也就是為啥劉子龍要給這些戰防槍安裝三倍的瞄準鏡的原因了!
到時候和腳盆雞的九二式野雞脖子重機槍對射的,不僅僅有自己的馬克沁,還有這種14.5毫米大口徑槍!而且還可以當做狙擊槍使用,隻要一顆子彈擊中,對方就徹底殘廢了!
而營屬迫擊炮,也從六門增加到了九門。
團一級的火力配置,山炮連和迫擊炮連都沒有進行增強。原因就是這些炮實在是有些沉,加一門炮都會給後勤帶來過於沉重的壓力。而不像營級火力的戰防槍、82迫擊炮靠人力就可以運輸。
畢竟一門山炮想上山,光馱炮的馬就需要六匹!
舉個例子,將一個四炮連改為六炮連,光各種馬匹就要增加50匹以上!
為什麽呢?舉個例子。一門炮需要六匹騾馬分開馱載,那麽除了這六匹馬,還需要六匹馬作為備用馱炮騾馬!兩門炮的增加,就需要增加24匹馱馬。
問題是光有炮不行,還需要炮彈,所以就需要有馱炮彈的騾馬。
但是光有炮和炮彈也不行啊,騾馬還需要飼料,而且騾馬每天的食物攝入量在十斤以上!所以還要有騾馬馱飼料!
因此可以說,對於騾馬炮兵而言,一個連四門炮幾乎是極限了。
但是37毫米平射炮可以跟隨步兵登山,而且擁有比戰防槍更強大的火力。所以在團一級,隻是將平射炮連的火力進行了增強,從三個排九個班的九門平射炮,增強到了四個排十二個班的十二門平射炮!
師直屬的炮兵團仍舊保持24門山炮的編製,並沒有增強。但是卻把騎兵營改編為了運輸營。戰馬改為了馱載用的騾馬,為炮兵團運輸炮彈。
如果說師屬火力隻是部分得到了增強,但是軍屬火力首先是增強了炮兵力量,那就是組建了炮兵師!
首先是抽調了三個裝備仿製m1山炮的山炮營,組建了山炮一團,共有炮36門;
其次,又抽調了三個裝備仿製四一式山炮的山炮營,組建了山炮二團,共有炮36門;
然後又組建了裝備24門150毫米重迫擊炮的炮兵三團。
炮兵師的編製,這在整個神龍國都是沒有的大編製!更可怕的是這僅僅是一個轄兩個步兵師的軍!
當然了,與自己穿越前經曆過的炮兵師相比,火炮數量還是有點少了。
除了組建炮兵師,劉子龍還準備了秘密武器!那就是自己的工兵加強營!
相對於敵寇的空軍、炮兵和裝甲兵優勢,劉子龍希望靠自己的工兵能夠抵消相當比例,要讓工兵在陣地防禦、防空、陣地構築、反坦克等方麵發揮出足夠的作用。
在先遣隊提供的情報中劉子龍了解到,天寒地凍加之邊牆沿線的山體以石頭為主,各部隊構築工事非常困難。這也是奉軍為主的防禦部隊傷亡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點軍直屬加強的還有運輸部隊。劉子龍將整個汽車團都拉了過來,負責擔負後勤運輸任務。而這次也和國府達成了協議,國府負責解決油料問題。
為了換取國府的支持,除了油料和糧食,劉子龍在最燒錢的武器彈藥方麵,明確表示不需要國府的任何支持!
其實除了這個運輸團之外,還有一支集中了由軍地兩方麵力量組成的龐大後勤力量。使用火車、汽車、甚至是騾馬,將各種物資前運。經過統計,後勤人數達到了十萬人!
可以這麽說,這次邊牆抗戰,炮兵是基礎,工兵是殺手鐧,而後勤兵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