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琅琊遊
大齊相國:抗秦,從進淄趕烤開始 作者:悶聲發財司馬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結束了彭城會盟後,齊相便先和張良一道去下邳劃了一個圈,選定了黃石學院的校址;隨後,他們一行人便走了與來時不同的一條路,通過沂沭河穀到達了莒邑。
一路上,阿盛白天幾乎和張良形影不離,晚上除了和酈軍師密謀,也偶爾接見一下陳平、田震等人,可謂是相當的愜意。
而他為了跟張良晚一點分別,更是千方百計拖慢了行程。於是,在抵達莒邑的時候,陳平已經隨著趙國大部隊率先北上,而齊軍的主力部隊也在田氏兄弟和沛縣諸將的率領下早早的返迴齊境休養。
此時陪在齊相身邊的,除了劉季、樊噲、夏侯嬰等沛縣英豪,還有田震、呂澤、酈商等嫡係大將。而張良那邊,自然也是有部將隨行。
可在到達莒邑之後,阿盛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此行他算得上是”衣錦還鄉“了!三天兩頭都有討厭的“親戚”上門來拜訪...
原來,曆史上的後勝以及他姐姐齊國君王後就是出身於莒邑。在五國伐齊之時,逃到莒的齊湣王被楚國將領淖齒所殺,當時還在擔任齊國太子的田法章便隱姓埋名逃到了他們家中做家奴,在陰差陽錯之際與君王後結緣,然後才在複國後登上了王位。
輾轉了解了“家史”,得知後勝的父親原來叫做太史敫之後,阿盛更是不由得浮想聯翩:
“莫非這個後勝的後姓是來源於君王後?怪不得我總覺得的這個姓如此罕見呢...看來原本這家人應該姓太史才對——等等,三國時的太史慈莫非是他們的後代?”
阿盛越想越覺得很有可能,畢竟三國時的東萊和北海都是在山東半島上,或許離這個時代的莒邑並不遙遠。
當然,這一猜想他不僅沒有辦法驗證,對於當時的處境也沒有什麽幫助。於是,齊相很快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而是在看了一眼地圖後,冒出了一個“離家出走”的想法。
就這樣,原本想來告辭的張良也突然被他拉上了賊船。一行人就這樣離開了莒邑,來到了東海之濱的琅琊!
“這裏可一度是越王勾踐的都城呢!在他擊敗了吳王夫差之後,也想著北上爭霸,於是把首都從會稽遷到了這東海之濱的琅琊!”
在琅玡台上,酈食其化身成了導遊,給眾人講解著吳越爭霸那一段曆史。
而原本隻是為了避開後勝的親族,避免身份穿幫的阿盛更是感到了無比的驚喜。坦白來說,他或許是因為看過《琅琊榜》,才選擇到此地散心,卻沒想到,在這大海之畔,還曾經發生過那麽一段傳奇!
“我原本以為,勾踐在成功複仇之後,就變得無比的昏聵了呢?他不是‘狡兔死,走狗烹’地逼死了文種大夫,還無奈看著範蠡帶著西施去泛舟五湖了嗎?原來還有率領越人北上爭霸之意啊,都一口氣從浙江遷都到山東了!”
阿盛頓時萬分的感慨。
“可惜啊!最後越國最後還是被楚國所滅,如今隻有一些殘部還活動在南方...\\\"
這邊,酈食其的故事也講到了最後,眾人聽後不免也是一陣唏噓。
不過,呂澤卻表示道:”這未嚐不是我們齊國之幸啊!如果越國能以琅琊為中心,紮根下去,不說能輕易入侵我齊國腹地,至少也能給旁邊的莒邑造成威脅!“
眾人又是一頓頷首。
這時,齊相發現,劉季和張良兩人均若有所思,心下非常好奇,便率先問起劉季:
“劉季,你在想什麽呢?”
“迴稟相國大人,屬下總覺得,琅琊這個地名在哪裏聽過...哦,想起來了——國師不是建議過,要以琅琊為基地,造船出海的嗎?”
劉季這番話,仿佛擲地有聲,一下子就將眾人從對過去的感慨中,帶到了對未來的展望。
阿盛更是觸景生情,開口便頌道:“東臨琅琊,以觀滄海...”
就這樣,他再一次借用曹孟德的文采抒發豪情壯誌,使得眾人呆若木雞。
而在背完詩後,齊相又對眾人表示道:
“其實,今日到這琅玡台上一看,才知道國師的提議是多麽得高瞻遠矚!奈何,之前我們麵臨著強秦的威脅,隻能先在濟水修船,而暫時擱置這海上探索。不過,酈商,你記一下,早晚有一天,這裏會成為我們的海軍基地!我大齊的艦隊,不僅要直通吳越,更是要渡過東海,探索世界!”
此時此刻,何止是酈商,眾人聞言,皆充滿了豪情壯誌。就連一貫不喜歡徐福的酈食其,麵對著波濤洶湧的大海和曾經氣吞山河的越王勾踐,也有了陪著齊相瘋上一場的念頭。
而張良在這大海邊,更是仿佛如悟道一般。
“複仇之後,然後呢?”
他第一次發現或許可以考慮這個問題了。
以前,秦國的強大,幾乎讓張良絕望。於是他最初隻是想“鐵錘殺”幹掉秦王政,卻絲毫沒想過如果自己得手了,這天下又會陷入到什麽樣的亂局之中。
而現在,聯軍雖然說是各懷鬼胎吧,但好歹是取得了彭城之戰的勝利,也約定了要在五年之後幫助自己收複韓國故土——可是,在此之後呢?
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張良以為聯軍如果失敗了倒不需要考慮太多,隻要一口氣和秦國拚到底就行了——可如果成功了呢?
他們能一口氣把秦國打殘,或者像越王勾踐滅掉吳國那樣,來個一勞永逸嗎?
如果不能的話,複國後的韓國又將成為抗秦的第一線,到時候他的壓力可不會變小啊!
而即便聯軍勝利了,他們是否也會步越王勾踐的後塵,也內亂了起來呢?
要知道,當初可是隻有勾踐那麽一個王,他手下的大臣尚且死的死,逃的逃——而現在,己方可是好幾個國家啊!
就在張良思緒萬千之際,齊相又轉向了他,並開口詢問道:
“子房,你先前去了東海遊曆,對於那邊應該很熟悉吧!給我們講講東邊的見聞吧!”
“好的。”
張良不假思索,便開始了講述,而講著講著,他突然覺得思緒上仿佛豁然開朗。
先前,他一心刺秦,於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結交滄海君和搜尋大力士之上。而如今,再度講起曾經的故事,他才發現一路走來,還有那麽多的點點滴滴被自己暫時忽略,而如今卻仿佛指向了另外一種人生可能。
齊相這邊,卻早就對張良和韓國的未來,有了自己的安排。
雖然眼前是茫茫大海,但他知道東麵不遠處便是朝鮮半島,再遠一點則還有日本島和太平洋。
坦白來說,對於自己和張良能走到哪一步,阿盛此時並沒有把握...不過他幻想著有一天在此建立起一個琅玡閣,必定讓張良名列前茅!
而韓國的“正確位置”,應該是在那朝鮮半島上——當然,有他在,那裏將是華夏的一部分,而南方的百越也好,北方的匈奴也罷,甚至是更東方的日本島,齊相可是打算全都要!
一路上,阿盛白天幾乎和張良形影不離,晚上除了和酈軍師密謀,也偶爾接見一下陳平、田震等人,可謂是相當的愜意。
而他為了跟張良晚一點分別,更是千方百計拖慢了行程。於是,在抵達莒邑的時候,陳平已經隨著趙國大部隊率先北上,而齊軍的主力部隊也在田氏兄弟和沛縣諸將的率領下早早的返迴齊境休養。
此時陪在齊相身邊的,除了劉季、樊噲、夏侯嬰等沛縣英豪,還有田震、呂澤、酈商等嫡係大將。而張良那邊,自然也是有部將隨行。
可在到達莒邑之後,阿盛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此行他算得上是”衣錦還鄉“了!三天兩頭都有討厭的“親戚”上門來拜訪...
原來,曆史上的後勝以及他姐姐齊國君王後就是出身於莒邑。在五國伐齊之時,逃到莒的齊湣王被楚國將領淖齒所殺,當時還在擔任齊國太子的田法章便隱姓埋名逃到了他們家中做家奴,在陰差陽錯之際與君王後結緣,然後才在複國後登上了王位。
輾轉了解了“家史”,得知後勝的父親原來叫做太史敫之後,阿盛更是不由得浮想聯翩:
“莫非這個後勝的後姓是來源於君王後?怪不得我總覺得的這個姓如此罕見呢...看來原本這家人應該姓太史才對——等等,三國時的太史慈莫非是他們的後代?”
阿盛越想越覺得很有可能,畢竟三國時的東萊和北海都是在山東半島上,或許離這個時代的莒邑並不遙遠。
當然,這一猜想他不僅沒有辦法驗證,對於當時的處境也沒有什麽幫助。於是,齊相很快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而是在看了一眼地圖後,冒出了一個“離家出走”的想法。
就這樣,原本想來告辭的張良也突然被他拉上了賊船。一行人就這樣離開了莒邑,來到了東海之濱的琅琊!
“這裏可一度是越王勾踐的都城呢!在他擊敗了吳王夫差之後,也想著北上爭霸,於是把首都從會稽遷到了這東海之濱的琅琊!”
在琅玡台上,酈食其化身成了導遊,給眾人講解著吳越爭霸那一段曆史。
而原本隻是為了避開後勝的親族,避免身份穿幫的阿盛更是感到了無比的驚喜。坦白來說,他或許是因為看過《琅琊榜》,才選擇到此地散心,卻沒想到,在這大海之畔,還曾經發生過那麽一段傳奇!
“我原本以為,勾踐在成功複仇之後,就變得無比的昏聵了呢?他不是‘狡兔死,走狗烹’地逼死了文種大夫,還無奈看著範蠡帶著西施去泛舟五湖了嗎?原來還有率領越人北上爭霸之意啊,都一口氣從浙江遷都到山東了!”
阿盛頓時萬分的感慨。
“可惜啊!最後越國最後還是被楚國所滅,如今隻有一些殘部還活動在南方...\\\"
這邊,酈食其的故事也講到了最後,眾人聽後不免也是一陣唏噓。
不過,呂澤卻表示道:”這未嚐不是我們齊國之幸啊!如果越國能以琅琊為中心,紮根下去,不說能輕易入侵我齊國腹地,至少也能給旁邊的莒邑造成威脅!“
眾人又是一頓頷首。
這時,齊相發現,劉季和張良兩人均若有所思,心下非常好奇,便率先問起劉季:
“劉季,你在想什麽呢?”
“迴稟相國大人,屬下總覺得,琅琊這個地名在哪裏聽過...哦,想起來了——國師不是建議過,要以琅琊為基地,造船出海的嗎?”
劉季這番話,仿佛擲地有聲,一下子就將眾人從對過去的感慨中,帶到了對未來的展望。
阿盛更是觸景生情,開口便頌道:“東臨琅琊,以觀滄海...”
就這樣,他再一次借用曹孟德的文采抒發豪情壯誌,使得眾人呆若木雞。
而在背完詩後,齊相又對眾人表示道:
“其實,今日到這琅玡台上一看,才知道國師的提議是多麽得高瞻遠矚!奈何,之前我們麵臨著強秦的威脅,隻能先在濟水修船,而暫時擱置這海上探索。不過,酈商,你記一下,早晚有一天,這裏會成為我們的海軍基地!我大齊的艦隊,不僅要直通吳越,更是要渡過東海,探索世界!”
此時此刻,何止是酈商,眾人聞言,皆充滿了豪情壯誌。就連一貫不喜歡徐福的酈食其,麵對著波濤洶湧的大海和曾經氣吞山河的越王勾踐,也有了陪著齊相瘋上一場的念頭。
而張良在這大海邊,更是仿佛如悟道一般。
“複仇之後,然後呢?”
他第一次發現或許可以考慮這個問題了。
以前,秦國的強大,幾乎讓張良絕望。於是他最初隻是想“鐵錘殺”幹掉秦王政,卻絲毫沒想過如果自己得手了,這天下又會陷入到什麽樣的亂局之中。
而現在,聯軍雖然說是各懷鬼胎吧,但好歹是取得了彭城之戰的勝利,也約定了要在五年之後幫助自己收複韓國故土——可是,在此之後呢?
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張良以為聯軍如果失敗了倒不需要考慮太多,隻要一口氣和秦國拚到底就行了——可如果成功了呢?
他們能一口氣把秦國打殘,或者像越王勾踐滅掉吳國那樣,來個一勞永逸嗎?
如果不能的話,複國後的韓國又將成為抗秦的第一線,到時候他的壓力可不會變小啊!
而即便聯軍勝利了,他們是否也會步越王勾踐的後塵,也內亂了起來呢?
要知道,當初可是隻有勾踐那麽一個王,他手下的大臣尚且死的死,逃的逃——而現在,己方可是好幾個國家啊!
就在張良思緒萬千之際,齊相又轉向了他,並開口詢問道:
“子房,你先前去了東海遊曆,對於那邊應該很熟悉吧!給我們講講東邊的見聞吧!”
“好的。”
張良不假思索,便開始了講述,而講著講著,他突然覺得思緒上仿佛豁然開朗。
先前,他一心刺秦,於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結交滄海君和搜尋大力士之上。而如今,再度講起曾經的故事,他才發現一路走來,還有那麽多的點點滴滴被自己暫時忽略,而如今卻仿佛指向了另外一種人生可能。
齊相這邊,卻早就對張良和韓國的未來,有了自己的安排。
雖然眼前是茫茫大海,但他知道東麵不遠處便是朝鮮半島,再遠一點則還有日本島和太平洋。
坦白來說,對於自己和張良能走到哪一步,阿盛此時並沒有把握...不過他幻想著有一天在此建立起一個琅玡閣,必定讓張良名列前茅!
而韓國的“正確位置”,應該是在那朝鮮半島上——當然,有他在,那裏將是華夏的一部分,而南方的百越也好,北方的匈奴也罷,甚至是更東方的日本島,齊相可是打算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