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虛想要投降,陸辰假意接受。


    事實上,現目前的情況是,死了的真神比活著的更有用。


    真神的神核和神之權柄,都是地球這邊急需的東西。


    神之權柄可以強化秋劍的戰鬥力,而神核的用出就更多了,一方麵,製造虛空之舟需要神核,因為神核是離開界內,前往虛空的必要物品;另一方麵,秋劍也需要神核,吸收的神核越多,疊加的真神道越多,秋劍就越強。


    這個時候,一個死掉的真神,遠比活得的真神更有價值。


    活著的真神能有什麽用?


    在陸辰眼裏,真的沒啥大用。


    現在,宇內的大戰已經打了。


    多一個玉虛,對地球毫無意義,而且,讓玉虛出力,還得控製他,這也是個麻煩。


    再說了,強行控製,還要擔心反噬。


    有什麽必要呢?


    地球花一大堆代價,去控製一個不能帶來更大意義的真神,也不能創造更大價值的真神,這就是虧本的買賣。


    另外,還必須考慮的是,昆侖叛逆是白王的仇人。


    他們殺了盤古,已經跟白王結了死仇。


    地球這邊招降,你讓白王怎麽辦?


    這不是讓白王難辦嘛。


    白王為地球、為人類做了那麽多事,何必讓人家難辦?


    而且昆侖叛逆都是腦後有反骨的人物,他們當年連恩師盤古都要襲殺,又如何忠心耿耿的為地球做事?


    所以,招降玉虛,簡直就是招惹麻煩不說,而且很可能會引狼入室。


    因此,陸辰根本就沒考慮過招降。


    從價值來說,死了比活著好;從投入收獲比來說,死了比活著好;從感情上來說,死的玉虛比活著好;從人品來說,死了的玉虛更加放心。


    如此多的理由,玉虛焉能活命?


    陸辰是什麽人?那是算計到極細的人。


    這麽明顯的利益關係,他豈能算不清楚?


    陸辰之前的那番態度,其實隻是在欺騙玉虛而已。


    為何要欺騙玉虛?


    那是因為,陸辰想要拿到盤古時代的資料。


    他想要獲得玉虛的記憶。


    他想通過玉虛的記憶,獲取更多的古老信息。


    而這些記憶和信息,不可能強奪,所以,他就假意接受投降,然後順勢進入玉虛的識海,並且以做控製為借口,直接閱讀玉虛的靈魂。


    玉虛想要活命,就隻能被動聽命。


    他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掙紮空間,陸辰說什麽做什麽。


    而且,陸辰演戲演的很逼真,似乎接受了玉虛的投降,而且從頭到尾都是很自然的舉動,玉虛也不疑有他,所以,順利的被陸辰拿到信息。


    當玉虛最後一點價值被榨幹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這其中的曲折,諸位部長沒反應過來,蘿沒反應過來,但是唐秋怡卻第一時間反應了過來,因為唐秋怡從一開始就知道,陸辰不可能接受玉虛的投降。


    而唐秋怡的判斷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陸辰不會給白王添堵。


    陸辰這個人的性格,她是了解的,重情重義。


    白王對他們夫妻有這麽大的恩情,對地球有這麽大的恩情,對人類有再造之恩,恩情如海,恩情如天,陸辰何苦要惹得白王不快呢?


    這事跟蘿不一樣。


    白王跟蘿,沒啥仇恨。


    準確的說,白王跟寄生源族並沒啥感情上的死仇,最多就是利益上的爭奪。


    但是對昆侖七子,那就不僅僅是利益爭端,還有感情上的仇恨。


    白王不希望陸辰跟蘿攪在一起,那是從利益出發。


    白王憎恨昆侖叛逆,那是恨到了骨子裏。


    陸辰可以在蘿這個事情上固執己見,因為,這終究是他陸辰的事,但是在昆侖叛逆方麵,陸辰卻絕對不會惹的白王不快。


    為了一個毫無價值的玉虛,讓白王他老人家不高興,何苦呢?


    唐秋怡很清楚這些,所以,不管陸辰演的如何逼真,她的神通始終引而不發,因為他知道,玉虛必須死。


    果然,在陸辰獲得想要的信息之後,直接就吩咐唐秋怡動手。


    玉虛本來以為自己能夠苟且活命,但卻萬萬沒想到,地球方麵居然忽然動手。


    他錯愕的望著陸辰,然後就此隕落。


    玉虛隕落。


    逃了半天,跑了半天,他終究還是沒能逃脫死劫。


    哪怕他卑躬屈膝的投降,依然沒能苟且偷生。


    事實上,卑躬屈膝不是錯。


    卑躬屈膝也不是他隕落的原因,他要死的最大原因是因為他壞事做盡。


    連恩師都殺,連人類都背叛,這樣的人豈有不死之理?


    玉虛隕落。


    唐秋怡收走了神之權柄,然後說道:“我有兩枚神核,這枚我看不上,留著製造虛空之舟,拿來破界吧。”


    這場大戰之後,唐秋怡獲得了兩枚神核。


    一枚是風蒼所留,一枚是殺才所留。


    這兩枚神核的真神道,看書 ww.uukanshu.om 那都非常的強大,因此,唐秋怡有點看不上。


    陸辰卻並不這麽看,說道:“我再把左虛的神核給你,玉虛的神核你也拿去。”


    “這兩個人實力不怎樣,真神道也不怎麽樣。”唐秋怡不明白陸辰為什麽要這麽做。


    陸辰解釋道:“盤古收了七個弟子,傳下七門絕學,對應著七個真神道。而這七個真神道是相互有關聯的。我總覺得,不要去管他們的強弱,這七枚神核,你都應該吸收。我有種預感,這其中真神道的疊加,或許會帶來不可思議的效果。”


    陸辰說這番話,一方麵是因為他學了盤古混沌經,對盤古的路數有些了解,總覺得昆侖七子並不是隨隨便便的七個人,更不是隨隨便便的七種真神道。


    起初,這隻是陸辰的猜測。


    但是,在匆匆閱覽玉虛的記憶時,在了解到他們襲殺盤古的大致過程時,這種猜測似乎得到了印證。


    盤古七子的真神道,似乎擁有互相強化的功能。


    這七個傳承,似乎可以用北鬥七星大陣來統合。


    因為在對付盤古的時候,他們七個就是北鬥七星合擊大陣的站位。


    當然,更細致的東西,還需要陸辰細細研究。


    畢竟,玉虛的記憶,陸辰也隻是隨便看了看,看的還不夠詳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武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遇麒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遇麒麟並收藏高武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