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雲委婉的往後拖,是因為現在還不是談合作的時候。


    現在什麽都不確定,很多人腦子裏連個概念都沒有,談合作是不切實際的。


    利益怎麽分配?


    規矩怎麽製定?


    哪些人能合作?哪些人不能合作?


    在事情沒有落定下來以前,這些都是沒法談的。


    現在能談的,隻是個意向。


    辛雲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將這種可能性告訴大家,植入大家的腦海,等他們找到解法的時候,自然就會想到今天提及合作。


    到時候,再來推動這個事情,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總的說來,辛雲的聚會,舉辦的非常的成功。


    既聯絡了與散圈煉器師的關係,又達到了此番的目的。


    閑話一句,張文凱能夠得到辛雲這位戀人,也確實是人生的福分。


    辛雲通過今兒的聚會,開始為張文凱鋪路了。


    ……


    ……


    自聚會之後,辛雲就不著急,整天跟張文凱研究方案,然後確認各種細節。


    有些東西,他倆需要親自過過手,有了直觀的感受,才好拿捏分寸。


    他們如此不緊不慢,其實是在等待。


    他倆在等散圈的人找到思路,在等他們找到解法,也是在等他們做確認。


    隻有確認了無法單幹,隻有了解到合作的必然性,大家才會真心實意的合作。


    當然,辛雲也不是完全被動的等待。


    她會是不是的出去拜訪散圈的高手,然後跟他們探討解法。


    說是探討,其實更多的是啟發。


    另外,辛雲也主動做一些小聚會,讓散圈成名高手和一些實力不錯的人交流。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加快解題,好讓大家更快的找到解法。


    在辛雲不動聲色的推動下,事情進展很快。


    雖然解法還沒有正式做出來,但越來越多的意識到,辛雲說的是事實。


    這第四關的題目,沒辦法單打獨鬥。


    忙活十年,求一個答案,這可沒有絲毫開玩笑的成分。


    這道題需要做的實踐測試,實在是太龐大了。


    整個求解的實踐,必須要進行拆分,然後拆分為很多個子項目,然後將子項目分配出去,等多人合作,完成了子項目以後,再將子項目的數據匯總,然後找出答案。


    合作是必然的。


    這題不合作,就沒法搞。


    當散圈的試煉者越來越意識到這點的時候,關於合作聚會就正式提出了日程。


    大家看著辛雲一副不著急模樣,自己反而著急了,最後,是鍾恩他們幾個主動找到辛雲,問問是不是可以談談合作的事情。


    事情到了這一步,自然是成熟了。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辛雲順勢而為,舉辦了聚會。


    這一迴,散圈的試煉者全都當場,包括張文凱也都來了。


    合作是必然的,所以,要不要合作,這事不用討論。


    大家要討論的是怎麽合作?


    利益如何分配?


    關於利益,可以企望的有兩點——其一,首次通關獎勵。


    這個不用多說。


    第一個通關的人,一直都有獎勵,而且越是往後,獎勵越重。


    而這樣的獎勵隻有一個人可以獲得。


    解題是大家合作解題,但獎勵卻隻有一個人獲得,這就很難辦了。


    究竟是誰來獲得獎勵?


    究竟是誰有資格獲得獎勵?


    當然,通關以後還有第二種可能,那就是得到建宇大能的認可。


    根據傳說,得到認可,就是有遺藏的。


    而親自獲得遺藏的人,顯然收獲最多。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這也是利益。


    最終,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究竟誰能有資格第一個通過那道門。


    這個問題不解決,合作就不可能真誠。


    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取得共識,那麽,就一定有人故意拖後腿。


    在討論的時候,大家也是各自發言。


    有的提議,張文凱第一個通過第四關的門,理由是:張文凱實力突出,而且第三關的時候,一個人完成了全部的試煉考核,給散圈爭光。而且論實力,他也是名列前茅。即便不合作,大家單幹,他大概率第一個通關。


    當然,這樣的提議肯定是無法服眾的。


    第三關厲害,並不代表第四關厲害。


    第二關最厲害的還是人家煉器協會呢,結果,第二關那麽牛氣,第三關不也灰頭土臉?


    至於實力,張文凱也不是毫無爭議的第一,人家陸晚才是真正的技壓群雄,讓人服氣。


    張文凱雖然被散圈接納,但在散圈內部也沒啥根基,因此,到了這關鍵時刻,替他說話的人比較少。


    辛雲要保持中立的立場,這個時候也不合適替張文凱說話。


    事實上,辛雲和張文凱都有方案,也不需要用鬥嘴的方式來爭取利益。


    兩人都不怎麽說法,隻是在觀察、傾聽。


    一連好多個方案,最終都被大家否決。


    見氣氛差不多了,u看書 .uukashu.co 時機也剛剛好,辛雲說道:“我看了這麽久,也大概明白,咱們散圈人才多,實在不好挑。讓誰走第一,都不能讓大多數人心服口服。


    不過,我這邊倒是有個不錯的想法,大家參詳參詳,看看可不可以。”


    推舉不行,那就肯定要比拚。


    辛雲的方案,自然就跟比拚有關。


    鍾恩笑道:“我們洗耳恭聽。”


    辛雲:“誰第一個通過,自然要看貢獻。咱們定一個月的日期。一個月之後,各自拿出自己的解法和實踐方案。誰的解法好,誰的方案好,誰就是首功,當之無愧的走第一。”


    眾人一聽,這辦法好。


    靠本事、考貢獻,這樣最公平。


    連解法方案都做不出來的人,自然沒資格走第一。


    而好的方案,就是替大家省事,功勞最大。


    於是,辛雲的提議,得到了大家順利的通過。


    辛雲說道:“利益的問題,咱們扯清楚。接下來,咱們就談談組織結構的問題。無規矩不成方圓,咱們可不能一盤散沙、白白的讓煉器協會笑話。因此,該有的組織章程、組織紀律,還是要有的,而且必不可少。


    組織的領頭羊,也要確定下來。


    免得到時候,你一嘴,我一嘴,都不知道該聽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武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遇麒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遇麒麟並收藏高武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