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法是陸辰偶然創造的。


    在完成了修煉體係的內容以後,陸辰就一直在想,如何用別的方式啟發大家。


    因為想法太多,一閃而逝的念頭很多,有時候靈感過了,剛才的靈感怎麽也抓不住,於是,陸辰就迴到識海。


    在識海裏,他可以捕捉自己的念頭,重現靈感。


    很久沒有在識海裏徜徉,這次進入識海,陸辰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


    他發現魂島上的泡泡開始分層。


    最下方最雜亂的泡泡,就是當初低境界時的記憶或者念頭,隨著境界往高處走,他發現雜亂的念頭越來越少,雜亂無序的想法也越來越少。


    為什麽境界搞了,雜亂的想法變少了呢?


    明明做的事情很多,要處理的事情很多,可想法卻變少了,留在意識裏的念頭也變少了。


    這是個有趣的發現。


    陸辰仔細研究,有所感悟。


    這就好比登山,在山腳下時,道路很多。東西南北,到處都可以走。但隨著攀登,可走的道路反而變少了。再隨著境界的提升,山路越來越窄,陸辰的想法不再雜亂,而變得越來越專注。


    迴顧自己的修行路,正是如此。


    剛修行時,覺得天地寬,似乎什麽道路都可以走,腦子的想法也多,念頭也多。但隨著境界的提升,發現很多想法和念頭已經不再適合自己,這個過程發現了很多,但埋葬、或者失去的則更多。


    這不是壞事,因為選擇多未必就是好事。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走上一條路以後,通羅馬的路隻會越來越少。


    能夠發現很多東西不適合自己,這本身也是一種進步。


    這樣的情況,隨著境界的提升,越來越明顯,但真正出現質變的卻是自己修煉《盤古混沌經》以後。得到這部功法以後,陸辰的道路也明晰了,於是大量的想法和念頭,就埋葬在過去。


    新的想法,新的念頭,都是跟《盤古混沌經》高度相關。


    這是第一次質變。


    第二次質變,則出現在大聖境的時候。


    那時候,他在梅山論道,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那時候,陸辰對道更加明晰,徹底理解了萬法歸一,但他同樣發現了另一條,萬法合一。


    萬法歸一和萬法合一,隻有一字之差,但卻天差地別。


    萬法歸一,是不管我修煉了多少法,不管我見識了多少法,最終歸於一,歸於自己的道。


    而陸辰則不同。


    他的道路是萬法合一。


    要將萬法,要將見識,合為一。


    前者是以我為主,以自己見萬法。後者則以天地為主,然後見自己。


    兩條路的差別很明顯。


    前者是我見自己,然後明悟眾生。後者是,我見眾人,然後明白了自己。


    前者是大多數修煉者走得道路,而後者,是盤古大神的法。


    那次梅山晉級,陸辰就徹底走上了“萬法合一”的道路。


    至此,道路明晰,紛亂的念頭和想法再次減少,同時也變得更加專注。


    這個發現本來沒什麽,但架不住陸辰喜歡琢磨。


    他一時興起,將自己的修煉道路拎出來,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重要的節點,每一個的進步,都以時間線排開。


    對於打開識海的他而言,這是很簡單的念頭而已。


    隻要這麽想,便能實現。


    然後,陸辰重新走了一遍自己的修煉路。


    他讓自己的精神沉浸到一個有一個的泡沫裏,仿佛再次迴到當初。


    就這麽一路走過去,一路重現,到了梅山論道的那個節點,一種“萬法合一”的衝動油然而生,仿佛要第二次晉級。


    當然,陸辰不可能第二次晉級。


    這隻是一個虛假的錯覺。


    但這個虛假的錯覺卻極為真實,仿佛自己真的要晉級一般。


    那是一種慣性。


    就好比一個人在高速衝刺,即便想停下來,身體依然會往前衝。


    道路的慣性,這是陸辰的新發現。


    起初,他也不缺定,重新調整念頭,又選取了修煉的節點,跟上次不同。


    這次嚐試,那種晉級的衝動又出現了。


    隻要重現到梅山論道的時間點,他就有晉級的衝動。


    成功的嚐試,讓石野振奮。


    緊接著,他再次選取節點。


    這一次,依然按照時間線來選取,但缺失了一些。


    這次嚐試,晉級衝動消失。


    整個迴顧過程,坎坎坷坷,沒有最後水到渠成的那種感覺。


    陸辰繼續嚐試。


    這次嚐試的是真聖的節點。


    然而,隻要嚐試,隻要按照時間順序,隻要不遺漏修煉節點,陸辰就能體會到一種模糊的感覺,似乎明晰了下一步該怎麽走。


    是的,道路的慣性!


    這個發現讓石野無比的振奮。


    從古至今,似乎沒人注意到這個,而這個是非常有用的。


    當一個修煉者迷茫時,是不是可以用這種辦法衝破迷霧呢?


    當一個修煉者不知道方向時,是不是可以追尋冥冥之中潛意識的指引呢?


    對於陸辰而言,這沒問題,但別人沒有開啟識海啊。uu看書 ukansh


    陸辰退出識海,開始在心裏迴顧整個過程,發現即便是在心海裏迴顧,依然有效果,雖然沒有在識海裏那麽強烈,但確實有用。


    這個發現讓陸辰振奮不已。


    他開始利用這個偶然的發現,決定將他作為講道的內容。


    經過研究和嚐試,陸辰找到了切實可行的辦法,於是有了講道之前的演法之路。


    他希望能夠幫到地球的半聖,能夠幫到地球的棟梁之才。


    這方法有諸多的好處。


    覺得有用就可以用,覺得沒用就可以不用。


    他不僅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個思路,一個由內及外的探索思路。


    在這之前,沒有人知道如何悟道。


    而陸辰打開了一扇門,發現悟道不是等待靈感,而是可以主動追尋的。


    別說是在地球,即便是放在三大域,這也是革命性的發現。


    聖者的境界提升很慢,最主要是悟道太過模糊,誰也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悟道,誰也不知道怎麽才能悟道。


    從古至今,人們都覺得這是靈感。


    陸辰則用方法告訴大家,靈感是可以被激發的,這真的是曠古爍今的發現。


    而眼前的半聖,則是曆史時刻的見證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武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遇麒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遇麒麟並收藏高武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