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還未正式開始,陸辰就給了眾人兩個意外。


    第一個是演法。


    第二個是心誓。


    演法讓大家一頭霧水,而心誓則讓大家莫名其妙。


    不過,既然陸辰要求,那就照做吧。


    結果很多人照做。


    而陸辰莞爾一笑:“照做發誓者,統統退後五米。我都說了,我的話不能是金科玉律。發誓與不發誓,隨心所欲。聽我話而遵從的人,自罰退後五米吧。”


    好多人大囧。


    都被陸辰給搞迷糊了。


    讓大家發心誓的是他,現在批評大家的也是他。


    有人無奈,退後五米。


    陸辰笑道:“我都說了,我的話不是金科玉律,我讓你退後,你們就退後,這豈不是又等著挨罰嘛。”


    這一刻,有些人哄堂大笑起來。


    “聽也不對,不聽也不對。我們是在不知道你那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


    陸辰笑道:“沒錯。這就對了。保持這種態度。時刻警惕著,我在戲耍你們。”


    又有人笑了起來。


    其實,搞這麽一出,也是陸辰精心安排的。


    一來是活躍氣氛,讓氣氛輕鬆。


    二來則是通過這種方式繼續警戒大家,不要迷信,不要盲從。


    做完了這些小遊戲,陸辰緩緩的說道:“今日講道,我講三個東西。一個是修煉脈絡,一個是修煉體係,最後一個,明心見性。”


    “這三者關係是環環相扣的。”


    “先講修煉脈絡。”


    “低階、中階、高階、半聖、真聖、大聖,偽神。這一個個的境界,也就是修煉的脈絡。”


    “事實上,我們可以將這些境界用別的思路去梳理。”


    “低階,其實是個築基過程。這個階段,是修行者開啟自身寶藏的道路。我們淬骨、練血、練氣,都是為了有個強壯的容器。身體是基礎,無論是那條修行路,都無法忽視修行的基本作用。”


    “中階,這是一個蓄積的過程。武者蓄積的是真氣。這個階段,就是不斷的蓄積,讓容器裝入更多的水。”


    “那麽,裝了水幹什麽呢?”


    “這就涉及到高階。”


    “高階的標誌就是感悟天地。”


    “感悟天地,其實就是讓我自己與天地融合。讓天地照應進入自身,而自身也適應天地。”


    “高階比中階強,因為我們跟天地更加緊密。撞在我們體內的力量,與天地親和,與天地溝通,自然能夠發揮出更強的力量。中階比低階強,就好比撞了水的水瓶,自然比空瓶子要重。”


    陸辰的觀點獨特,又帶著自己的思考,細細想來,不就是如此麽?


    陸辰:“所以,基礎不牢,就要補基礎。哪裏有缺失,既要補哪裏。隻有把水瓶補好了,才能裝水。水裝夠了,才好泡茶。正所謂,大道至簡。低境界覺得複雜的東西,到了高境界再迴頭去看,大抵也不過如此。”


    這番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沒錯,低境界時經曆的種種,放在高境界一看,無非就是個過程。


    很多人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其實很多都是無什麽價值的小問題。那些小問題在當時困擾著修行者,但是現在看來,卻又不值一提。


    這麽去想,那麽現在呢


    現在的種種迷茫,是不是也是不值一提呢?


    不知不覺,很多人都這次講道充滿著信心。


    陸辰:“有時候,修行就是個世界觀的問題。世界是唯物的,還是唯心。是心外無物,還是客觀存在。


    這個問題放在以前,很多人都不疑惑。但隨著修煉,很多人去變得疑惑了。


    在我的觀念裏,世界是唯物的。天地最大,宇宙最大。我們是宇宙的生靈。無論是普通人還是修行者,我們需要認識天地,需要適應天地。


    言出法隨,這是扯淡,這是真神都做不到。不管你境界多高,不管你實力多強,不管你意誌多麽堅定,終究,是要去適應世界,適應天地。修行者更是如此。”


    陸辰接著說道:“一個合格的修行者,更要順天應時。並不能因為我們修煉過,所以,萬有引力法則就不存在了。我們隻是利用別的法則,去克服了他的影響力而已。如果說,修煉文明和科技文明有什麽不同的話,那就是法則變得更多,除此以外,別無二致。


    正因為如此,高階就是一個關鍵點。


    天地映照自身,這基本就確立了道路,確立了自己修煉的法則。”


    “高級之上是半聖。”


    “很多人都說,半聖要多種力量融合等等,要靈武雙修才能成為半聖等等。以前,我也持有這種觀點,uu看書 ww.uukansu 但現在,我不再認可。”


    “半聖,其實是打開自身,接受法則改造的過程。”


    “要完成這個過程,跟修煉了幾條道路無關,而跟自身的認知有關。”


    “對法則,對道,認知更清晰的人,更容易成為聖者。更容易打開自身,接受天地洗禮的人,更容易成為聖者。”


    “半聖,就是一個不完全的過程。”


    “半聖的迷茫,總結起來就隻有兩點。一點是道不清晰,對自己的感悟,對天地的認知不清晰。第二點是對自身不清晰。”


    聽陸辰這麽一說,很多人連連點頭。


    陸部長分析得太對了。


    大家之所以迷茫,就是不清晰。


    今日一聽,才發現,有的是道不清晰,有的是自身不清晰。


    雖然找到了問題,可是該怎麽對症下藥呢?


    眾人屏息以待,結果陸辰又順著往下講。


    “完整的接受天地洗禮,就能形成聖體。這個時候就是真聖,但真聖顯然不是終點。大聖是怎麽迴事呢?我的一家之言,大聖還是道路。”


    “我們不是在半聖階段,已經明道了嗎?為何到了大聖,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呢?”


    陸辰接著講道:“這是層次的不同。半聖階段,就像是看到了一條河,而河是要歸於大海的。大聖就是找到那片海,並且與那片海緊密的結合。到了大聖,能夠凝聚出聖源,那就說明,那片海找對了,而且開始慢慢結合了。”


    </br>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武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遇麒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遇麒麟並收藏高武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