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地球修煉者的數量大幅度膨脹。


    以前,諸位部長都在統計低階修士多少人,中階修士多少人,高階修士多少人,至於聖者,一眼就數完了。


    陸辰崛起以後,地球迎來了爆發期。


    先是萬妖領地的資源,源源不斷的供應地球;然後,青洲和蒼洲,又為地球插上了助力。亂沙之地的開拓和發展,既宣揚了地球文明,同時也從貿易中賺取了大把大把的資源。


    陸辰開始修行時,解鎖丹貴的難以理解。


    但隨著局勢的變化,隨著資源的湧入,原本緊俏的資源,慢慢的變成了大路貨。


    而且最近幾十年,地球的靈氣也比當初提升了不少。


    地球人選擇的修煉種類也不僅僅局限於武道,出現了很多靈修。


    再後來,經略雪楓域,經略天元域,不僅再次拓展了資源,同時也為靈修崛起插上了翅膀。


    地球靈修跟三大域的靈修極為不同。


    地球靈修,雖然修靈,但更傾向於武道方法,幾乎不使用塵緣珠,而是以丹藥、功法等方式來吸收靈氣。


    這種方式是幾位部長定下的策略。


    雖然靈修速度比三大域慢,但卻對塵緣珠沒有依賴。


    不依賴塵緣珠,就不至於產生壓迫。


    而且,玉樹的製造,在地球方麵也是絕密,這也杜絕了地球修行者搞願力收集的事情。


    總得說來,地球的修煉氣氛,可謂是欣欣向榮。


    而讓地球修煉人才大爆發,就要從悟道石說起。


    現如今,君山腳下放著悟道石。


    這是從蔡氏兄弟手裏搶來的。


    這東西隱士會不喜歡,因為它可以幫助聖者之下的修行者進行感悟。隱士會是要嚴格控製修行人口的,所以,對它不感冒。


    但對地球而言,這就是極為難得的好東西了。


    高階修行者,都可以憑借貢獻,去悟道石邊感悟。


    如此一來,地球修士晉級聖階的難度大大的降低,同時,晉級聖階的人數也大大的增加。


    田部長那邊做了個統計。


    現目前,自修入聖的人,已經高達三百人,數量遠遠超過了煉化入聖的人。


    放在百年前,諸位部長得激動死。


    不過,現在的鬥爭層次越來越高,那興奮勁也慢慢的過了。


    聖者,隻是基礎。


    是守護地球的中堅力量,卻不是絕對力量。


    但是,自修成聖的人多了,大家才發現,基礎不牢。


    地球最頂尖的力量,全都是煉化而成。


    唐瘋子算是自修,但他是魂修的路子,參考價值不大。


    趙振川是自修,但他還在駐守古池。


    獅子姬屬於自修,但他是妖族。


    墮山君也是自修,而且經驗豐富,但他常年在雪楓域。而且,地球修行者對他不是特別熟,也未必就相信他的指導。


    數百個迷茫的半聖,都對聖道修行一片茫然,地球又缺乏足夠的資料,所以,關於修行爭論也越來越多,胡亂嚐試的也越來越多。


    因為對抗隱士會,這些事被忽略了。


    直到最近,有人修煉出了問題,眾人才意識到這樣不行。


    地球的修煉知識積累太少。


    聖階以下,可以靠悟道石;到了聖階,悟道石也沒用了。


    地球人需要老師。


    然而,誰可以做老師呢?


    林筱月作為媒體工作者,敏銳的察覺到了這個問題。


    這問題不處理,地球就會陷入缺乏修煉自信的境地。


    一個沒有自信的群體,很難緊密團結,思想方麵會出問題的。


    於是,林筱月就聯係陸辰。


    陸辰聽聞講道這事,連連搖頭。


    在他的心目中,講道這種事,都是道祖、佛祖一類的大能,舌燦蓮花、振聾發聵。他自己都不太明白修煉的事,哪能誤人子弟?


    但是聽完了林筱月的想法,陸辰意識到,這個講道必須要有。


    而且還不適合外人來做。


    為啥?


    因為地球人重師。


    如果讓外人來講,萬一對方夾帶私貨怎麽辦?


    可別講著講著,把地球徒弟給洗腦了。


    常年在三大域跑,陸辰很清楚三大域修士的思想,那跟地球格格不入。


    陸辰更喜歡地球人保留自己的思想和人文觀念。


    所以,讓外人來講道,肯定不行。


    無法外聘老師,那就隻能自己人講。


    然而,環顧一圈,陸辰悲哀的發現,這任務還真就落在自己頭上,跑都跑不掉。


    除了他,別人也沒法幹這事。


    其實,陸辰是小看了自己了,也把講道這事想的太嚴肅。


    在三大域,真君指點兩句,那就算是講道了。


    至於對不對,合不合用,那是你自己的事。


    而大聖的指點,更是不一樣。半聖聽了,往往會感激涕零。


    不過,嚴肅也有嚴肅的好。


    陸辰是不會胡亂指點,也不會胡亂講述。


    “這事,我需要準備兩年的時間。”陸辰說道:“兩年以後,我在君山悟道石上講道。”


    用兩年時間去準備,u看書 uukns 可見陸辰對這件事情是何等的重視。


    這兩年,他要好好整理自己的修行路。


    同時也要好好整理功法、術法等等。


    還要了解地球修行者的情況。


    這股認真勁,大有編教材的意思。


    陸辰也知道,自己沒本事編這種教材,但他希望弄出個雛形和框架。


    在他心裏,這真的是件非常的嚴肅的事情。


    人到了一定的位置,影響力自然就會變大,不得不慎言慎行。


    著書立說,更要慎之又慎。


    以他的地位和聲望,萬一弄錯了,後來人都不好反對。


    就如同孔聖人。


    他說的話就全對麽?


    君子不器,這句話就不對。


    但他的地位太高了,沒人敢去反駁,久而久之,華夏人受聖人言論的影響,就不喜歡研究數學、化學、物理等等。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君子都去研究道了,沒人好好研究水車、農具,這怎麽能行?


    這就是聖人的影響。


    陸辰接了這個活,肩上就得擔著責任,可不能把地球修行者的路給引歪了。


    所以,他說用兩年時間,其實一點也不誇張。


    相反,這兩年時間還太短了。


    隻是這是比較急迫,不能拖太久,否則,即便是花個二三十年做這事,也不嫌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武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遇麒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遇麒麟並收藏高武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