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你說太平?!”


    老朱聽了呂昶的話,給氣笑了,走到他麵前,蹲下身子,死死盯著他,用冰冷的聲音說道:“奸相胡惟庸欺君篡權,勾結外敵,結黨謀逆,差點兒就替咱做了這個皇帝!”


    “你說,哪兒還有什麽太平啊!”


    龍吟聲響徹整個大殿。


    如果換了其他人,怕是早就嚇尿了。


    而呂昶這時也不知哪裏來的勇氣,竟然直麵老朱,開口道:“陛下,奸相雖有,可賢相也很多啊。比如秦之商鞅,漢之蕭何,唐之魏征,宋之王安石。一個王朝沒有相權輔政,皇權豈能獨行啊。”


    “什麽混賬話!”老朱伸手指著呂昶那張老臉,大罵道。“若是一個皇帝離不開宰相的話,那這個皇帝就是阿鬥,告訴你,從今往後,不僅僅是我,大明朝再也不要什麽宰相了!”


    “咱既坐朝,也治國。直接掌理軍政,上通下達,省得那些宰相從中作亂,怎麽著,你覺得咱沒這本事?”


    這話一出,呂昶是徹底慌了,被老朱唾沫星子噴了一臉也顧不上,連連擺手,道:“陛下有這本事,那是綽綽有餘啊。我皇乃是聖君,聖君當朝,自然是百世無虞呀。”


    朱元璋臉色稍緩,哪知呂昶這個小老頭話鋒一轉。


    “可,可臣擔心的是這後世之君,難保個個都是聖君啊。恕微臣鬥膽,如果百年之後,咱大明出了一個弱君,甚至於昏君,那怎麽辦呢。到了那個時候,誰來輔助弱君,又有誰來節製這個昏君呢!”呂昶重重叩首道。


    “你這個老混賬,你敢辱沒咱得後世之君嗎!”朱元璋大怒。這一點呂昶倒是沒有說錯,大明後世確實不僅出現了弱君,還出現了昏君,而且還都不止一個。


    “臣不敢,臣萬萬不敢!”呂昶隻能是不斷磕頭,最後都將奉天大殿的青石磚給磕出血來。


    “陛下,你心裏明白老臣隻是維護宰相製,其意是為了大明,是為了陛下啊。”


    朱元璋看著額頭上滿是鮮血的呂昶,知道他也是一心為國,心中的氣也就散了幾分,最後擺了擺手道:“罷了罷了,咱心意已決,此事不要再論了。”


    “陛下,陛下!臣既然在朝為臣,那就要為國諫言,否則那就是臣的不忠啊。在這件事上,咱要一諫再諫,直到陛下恩準!”


    “你們這些人怎麽這麽迂腐,咱已經說過了,不準你再諫。”


    “陛下,此事關係大明千秋大業,皇朝萬載啊!在這件事上,臣就是迂,臣也要上諫。明天上朝,臣還要具折進諫!”


    死諫,這等於就是不死不休了。


    朱元璋原本都已經準備走了,聽了這話,立馬停下腳步。


    求仁得仁,既然如此,那咱就成全你。


    “毛驤!”朱元璋神色一冷,開口道。


    “屬下在。”大殿陰影處,毛驤走了出來,開口道。


    “帶呂大人下去!”


    “屬下遵命。”


    一旁的朱標見此神色微變,人要是落到錦衣衛手中,那就沒救了,他可不會天真的以為,自己的父親真的隻是好心讓毛驤帶呂昶下去而已。


    他剛想要開口,可沒想到朱元璋好似已經預料到朱標要講什麽,開口道:“不要為呂昶求情,咱已經給過他很多機會了,他自己找死怨不得別人。”


    “放心他想要做一個諫臣,死諫青史留名,讓咱背這個惡名,咱偏偏不成全他。”


    “可父皇,呂大人畢竟是忠臣,他這麽做也是為了咱大明好”


    朱元璋抬起手,阻止朱標繼續往下講。


    “你說的我都知道,可宰相製度必須廢除,這才是真正事關咱大明的萬載江山。在這件事情上,芝蘭當道,也不得不除。”


    說完這話,朱元璋直接大步走了,留朱標一人在大殿之中。


    在成為帝王的道路上,朱元璋又給朱標上了一課。


    這就是帝王之道。


    沒有感情,一切都隻是為了國家。


    一直到前些日子前線大局底定後,朱元璋才開始對胡惟庸謀逆一案進行真正的清算。


    之前都隻是小打小鬧。


    一時間整個京都朝堂,可以說是血雨腥風。


    那些錦衣衛就像是被關在籠子裏餓了三天,剛被放出來的狼一樣,但凡跟胡惟庸扯上哪怕一點關係,他們就像是聞著血腥味一樣,非要狠狠咬下對方一大塊肉才罷休。


    每天都有官員被錦衣衛們直接帶走。


    這些官員們有些前一刻還在自己衙署辦公,有些甚至是在吃飯,睡覺,下一刻就被突然闖進來的錦衣衛帶走,不經審問,直接下獄。


    這就是錦衣衛的詔獄。


    楊國公府。


    楊憲送走朱標。


    從方才的談心中就能得知,在錦衣衛這一點上,朱標很顯然與他父親持不同的看法。


    因此對於這些日子,朱元璋的株連行為,朱標心中自然是有意見的,這才來楊國公府找楊憲談心。


    “.這樣沒事嗎?”看著朱標離去的方向,王月憫臉上露出擔憂的神情。


    楊憲迴頭看著王月憫,伸手握住她的手,輕聲道:“沒事的。”


    在楊憲看來,太子朱標確實非常優秀,日後也絕對能夠成為一代明君,可在朱元璋看來,還是不夠狠。


    當然這一點在朱元璋看來,是好事。


    需要動刀的事情,朱元璋想要自己在位的時候,把這些都給做了。


    這個惡人就由他來做。


    “不知這一次到最後有多少被波及,滿朝文武又有幾人能夠幸免。”王月憫感慨道。


    楊憲知道胡惟庸一案最後被殺了整整三萬人,如果算上下獄問罪流放的這數字則還要來得更加誇張。


    楊憲開口道:“流的血,大抵能染紅整條秦淮河。”


    王月憫仿佛是在想象那個場景,沉默了片刻,開口道:“這樣想來,我倒是有些佩服那位早已離開京都的前相國李善長了。”


    楊憲點了點頭。


    雖然原時空,李善長最終還是沒能逃過老朱的屠刀,可他已經把他自己所能做的一切都做了。


    最後隻能說是天命難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千八百種壞毛病並收藏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