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看到暗流最終的流向,是那位端坐於龍椅之上的男子。針對調離京營大部分兵力支援八國戰場前線一事,這些日子不斷有人在朝堂上提出異議。


    可好像龍椅太高了,以至於那位原本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似乎沒有看清楚京城中的這股暗流。


    不過這些日子,京城一直相安無事,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僅剩的那些人也在懷疑是否是他們自己想太多了。


    而事實上,胡惟庸一直有在行動。


    其中就包括,在京城不斷奔走啟動紅袖招計劃的東瀛公主。


    至於楊憲。


    則是呆在家中,靜靜擦拭著那幾台嶄新鋥亮的馬克沁重機槍。


    機槍身旁則是躺著一箱又一箱剛出廠的彈藥。


    一切準備就緒。


    所有人都在等著那場好戲上場。


    皇宮。


    戒備森嚴的太和殿。


    朱元璋看著眼前錦衣衛遞上來的密折,眉頭緊皺。


    胡惟庸的心思,朱元璋又如何不知道。


    錦衣衛的實力,遠超眾人的想象,這個大明,因為楊憲的緣故,錦衣衛並未像原時空那般大放異彩,以至於就連胡惟庸也低估忽略了他們的存在。


    這些日子,朱元璋之所以做出一係列這些行為,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胡惟庸以為自己有機可乘。


    滿朝文武,京營各級校官,要說絕大多數人都對自己忠心耿耿,朱元璋相信。


    可如果說,這滿朝文武在胡惟庸這樣的人主政下,還能所有人都對他忠心耿耿,朱元璋是打死也不願意相信的。更何況,這其中還有那些他的老弟兄參與的聲影。


    從軍中出來的他明白,一個將領對他自己手底下校官的影響力究竟會有多大。


    這一點朱元璋可是有過親身體會,你就問當時在紅巾軍時,朱元璋手底下那幫子兄弟是忠心他,還是忠心那個名義上的元帥郭子興就知道了。


    通過這些年,錦衣衛的暗中經營下,朱元璋手中有一本冊子,滿朝文武百官,京師營裏營長以上的校官都在他手中的這本名冊上。


    誰是絕對忠心他,誰的忠心又是打了折扣的,朱元璋是一清二楚。


    這一次不僅僅是對胡惟庸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對於朱元璋來說更是如此。


    為了確保讓胡惟庸動手,朱元璋趁著這次前線調兵增援的機會,將京師營裏絕大多數支持自己的校官都給調走了。


    當然了,為了不打草驚蛇,引起胡惟庸警覺,還是留下來了一小部分。


    這部分刻意留下來忠於他朱元璋的校官,其下場如何,可想而知。


    到時候,一旦胡惟庸發起兵變,這群人就站在鋒頭前,麵臨著極大的風險,胡惟庸想要徹底掌控京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他們。到時候這些人如果真如錦衣衛調查報告上所寫的那般,是絕對忠心大明,那麽等待他們的隻能是胡惟庸的屠刀。


    可如果他們降了,保住一條命了。


    到時候朱元璋又會如何想?如何看他們?


    事實上,在朱元璋做出將他們留在京師營地的那一刻,這些人的命運便已經注定了。


    對此做出這個決定的朱元璋臉上沒有絲毫波瀾。


    這就是帝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千八百種壞毛病並收藏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