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他這樣做既保全了父皇的顏麵,又保全了淮西,給自己鋪了路,還不忘用自己站出來舉報來自汙,這個胡惟庸還真是能幹。”


    朱標頓了頓,臉上表情變得無比嚴肅,接著開口道:“能幹得讓兒臣心裏發寒。”


    朱元璋坐在位置上,臉上表情看不出絲毫變化,沉吟了片刻,開口道:“既然這麽能幹,那就沒有不大用的道理。”


    “是,兒臣明白。”朱標躬身迴道。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殿外,看了一眼天色,開口道:“這個時間點,你的那個老泰山應該已經進宮了吧。”


    “是,宮中男子出入多有不便,還是自家人方便些。即便雄英要跑出去念書,允炆總還是要人開蒙的,身為外祖父的他再合適不過。”朱標跟隨其後,開口道。


    “他,怎麽樣?”朱元璋頓了頓,開口問道。


    “他學問不錯,操守也好。教育改製之前,前幾年在禮部,主管國子學,舉薦了不少國之生出去。兒子也問過吏部考功郎中了,他的這些學生在地方上官聲還是不錯的。”朱標笑著迴道。


    可以看得出,對於自己的這個老嶽丈朱標還是十分滿意的。呂本養氣功夫很好,心思同樣藏得很深,原時空最後平安著陸,死後破例下旨由工部提供棺槨並賜葬鍾山之南。


    “之前主管國子學,那麽如今是在教育部”朱元璋開口問道。


    “是。”


    “還是那句話,既然能幹,就沒有不大用的道理。如今吏部尚書一職,正好空出來,這個好消息就由你帶給你的老泰山吧。”朱元璋笑道。


    朱標開口道:“.以他的才幹,當個教育部尚書還行,任職吏部尚書,怕是有些勉強。”


    “就這樣定了,先做做看吧。”朱元璋擺了擺手,道。


    “是。”


    皇宮,東宮。


    讀書房。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朗朗的讀書聲從屋子裏頭傳出。


    一個中年男子在屋子裏來迴踱步,等到兩位皇孫背完今日所教的課業後,臉上露出和藹慈祥的笑容,開口道:“今天就上到這兒吧。”


    中年男子不是別人,正是朱標的老泰山呂本。


    朱雄英和朱允炆兩位皇孫連忙起身,行禮道:“謝過先生。”


    呂本躬身還禮。


    呂本能夠看出來,今日的課業,皇長孫朱雄英完全沒有放在心上,聽課的時候眼神飄忽。


    他走到朱雄英麵前,彎腰道:“長孫殿下,太子殿下讓我負責教導你們,我就要負好這個責任,今天是第一次,下次如果再出現上課不專心的情況.”


    說到這呂本從袖子裏拿出一根木尺,開口道:“先生就要用這個教訓你了。”


    “知道了,先生。”朱雄英連忙迴禮道。


    而從外頭進來的朱標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對於呂本心裏就更加滿意了。


    呂本見著朱標,當即行禮道:“臣呂本,見過太子殿下。”


    朱標擺了擺手,笑道:“這裏是東宮,嶽丈無需多禮。”


    “見過父王。”一旁的朱雄英和朱允炆見到自己的父親,連忙過來行禮。


    “朱雄英!”


    僅僅隻是一個眼神,朱雄英立馬跪了下來。


    朱標看著他,腦袋有些疼,朱雄英這孩子打小的性格,並不像他,反而更像老四朱棣一些。


    反而不如年紀比他小的朱允炆穩重。


    朱標沉聲道:“方才上課,又不專心聽講了?”


    朱雄英跪在地上,迴道:“兒臣知錯。”


    朱標開口道:“向你先生磕三個響頭。”


    “殿下,臣已經罰過皇長孫了。”一旁的呂本見狀,連忙上前開口道。“皇長孫這個年紀正是飛揚跳脫的時候,知錯能改就行。”


    拜師禮昨天,已經受過了。


    他為人臣者,可禁不住別人一個皇長孫給他每天磕頭。


    朱標開口道:“玉不琢不成器,嶽丈大人做的是正理。我讓雄英給你磕頭,是因為接下來一段時間,雄英要暫時離開你的教育了,讓他記著,一日為師,終生為師的道理。”


    呂本還真就隻當了朱雄英一天的先生。


    “太子殿下,這是另有安排?”呂本開口問道。


    朱標點了點頭,開口道:“這邊也就不瞞嶽丈了,父皇說既然雄英自己想要去外麵的小學念書,就讓他去。”


    跪在地上的朱雄英在聽到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後,整個人差點直接蹦起來。


    朱標瞪了他一眼,開口道:“我醜話說在前頭,這既然是你自己選擇的道路,那麽以後吃了什麽苦,就自己咽下去。在外頭不許輕易暴露你的身份,你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就答應你。”


    “兒臣能做到,兒臣能做到。”朱雄英連連點頭道。


    呂本怎麽也想不到,朱元璋和朱標竟然會答應皇長孫去皇宮外求學。


    “這件事事關雄英安危,還請嶽丈也幫忙保密。”朱標轉頭看著呂本,開口道。


    “臣定當死守這個秘密。”呂本鄭重行禮道。


    “說了無需多禮,孤自然是信得過嶽丈的。”朱標伸手將呂本扶起,開口笑道。“孤這還有一個好消息帶給你,你馬上就要調離教育部了。”


    “就任吏部尚書。”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事。


    可以說是權力核心部門。


    身為吏部堂官,其掌握的權柄,可遠非教育部,禮部這些部門可以比擬的。


    呂本久經官場,自然知道其中利害。


    “臣呂本,謝過太子殿下。”呂本躬身行禮道,一揖及地。


    原本對於朱雄英去外頭小學上學一事,呂本心裏還有所芥蒂,如今被這天大的喜事一衝,那點芥蒂自然消失地無影無蹤。


    “還有,允炆的教導,接下來還得繼續拜托你。”朱標笑著拍了拍呂本的肩膀,開口道。


    “臣定當盡心竭力。”呂本開口道。


    雖然答應了朱雄英去皇宮外頭求學,可正像之前朱標講的這畢竟是一件大事,其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


    朱標偽裝的身份,具體的學校,安保工作如何保證,等等問題,都需要再進行確認。


    這些事情,也都要和朱雄英交待清楚。


    因此在簡單打了個招唿後,朱標便是將朱雄英帶走,張羅這些事情去了。


    屋子裏,隻留下呂本和朱允炆這對外祖父與外孫。


    呂本看著朱允炆,開口問道:“皇長孫殿下要跑到皇宮外和那些百姓子弟一起念書了,你羨慕嗎?”


    朱允炆搖了搖頭。


    對於朱允炆的反應,呂本有些出乎意料。


    呂本臉上露出了感興趣的笑容,蹲下身子,開口道:“為什麽?”


    “母親曾經告訴過我,讓我不要和宮裏的下人太接近,他說我們要時刻保持皇家的威嚴。如果和哥哥一樣,去外頭和那些百姓子弟一起念書,我實在是想不到用什麽辦法能夠避免和他們接近。”朱允炆摸了摸腦袋,用有些稚氣的聲音開口道。


    一個小孩子能夠說出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


    呂本開口說道:“先生這就告訴皇孫殿下,你母親為什麽要讓你這麽做,因為近則庸,疏則威。”


    “孔夫子曾經說過,臨之以莊,則敬。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上位者不要和下屬過份親近,要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給下屬一個莊重的麵孔,這樣才可以獲得他們的尊敬。”


    呂本說的話翻譯一下,就是你可以對老百姓好,做仁君沒問題,但是你不可以對他們親近。對他的好,要是那種上位對下位的施予。


    隻有這樣,下麵的人才能真正明白“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這個道理。


    朱允炆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開口道:“學生記下了。”


    呂本看著朱允炆,眼裏露出欣慰的神色。


    有些道理記下了,現在不明白沒關係,總有一天會明白的。


    呂本對朱允炆的期望很高,不僅僅是因為朱允炆是他的學生,更因為朱允炆是他的外孫,親外孫。


    呂本無子,隻養了呂氏這麽一個女兒。


    也隻有朱允炆這麽一個外孫。


    洪武十一年,十月。


    在接連經曆過兩件大案後,朝廷方麵終於傳出了一件喜事。


    那就是十二皇子在揚州科研院一幫子科研人員的幫助下,終於將新型火車研製成功。


    鐵路方麵,這兩年楊憲本就一直在忙著打通西部幾省的交通問題,率先完工的是一條淮西到西安的鐵路。


    雖說這個鐵路和後世相比,還是略顯粗糙,但速度方麵,也已經遠遠超過如今的畜力火車係統。


    經過測算,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80公裏。


    不要以為燒煤的跑不快。


    原本畜力火車的時候,朱元璋他們已經足夠震撼了。


    可當他們在見識到如今真正的火車後,則是更加震撼得無以複加。


    這才過去幾年啊。


    大明很多地方連畜力火車都還沒有建好,如今升級版的火力火車便已經問世了。


    當一個國家,處在超高速發展的階段,就會經常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很多技術往往會越級式的發展。


    淮西鳳陽,火車站。


    朱元璋看著眼前這個巨大而又帥氣的火車頭,忍不住開口問道:“不用馬匹,靠這東西真能帶動火車前行?”


    要知道單用肉眼去看,也能夠看出來,眼前的新式火車噸位與之前畜力火車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十二皇子朱柏開口道:“迴父皇,真正帶動火車前進的是火車頭裏的蒸汽機,也就是幾年前,我在皇宮裏當著滿朝文武演示過的那個東西。”


    作為新式火車設計師的朱柏開始仔細給朱元璋介紹起眼前這大明第一部火力火車,從車身的材料,各種細節,到火車運行的原理。不得不說,經過這些年的係統學習,如今朱柏已經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科研人員,而且科研水平還不低,私下裏大家把他與沈成二人,一起並稱為大明科研界的兩顆新星。


    而一旁的楊憲則是在和朱標聊天。


    朱標開口道:“鐵路通了,那麽楊卿之前提出的振興大明中西部計劃就能夠實施了。”


    楊憲點了點頭,這事原來朱標一直記在心上。


    楊憲開口道:“雖然交通運輸係統還能繼續進化,可如今火力火車已經足夠用了,對於殿下,對於大明來說,如今最要緊的事情就是抓緊時間將全國的鐵路打通。”


    “修建鐵路的同時,等於同樣在搞大基建,能夠拉大內需,加快大明發展的步伐。”


    楊憲看了遠處那輛火車,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條東方的神龍。


    飛龍在天。


    大明騰飛,就在這幾十年了。


    抓住這次變革的機會,西方將再無任何機會。


    趁著這個機會,朱標又和楊憲聊起了自己的兒子朱雄英。


    對於楊憲,朱標沒有任何保留,直接說出了朱雄英自己的意思,以及他如今在外頭京城第一小學上學這件事。


    朱標是想要問問楊憲的看法。


    楊憲開口笑道:“這是好事,要念書有的是時候。孩子小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的興趣,無論是皇宮裏的大本堂,還是你們東宮的讀書房,怕是都起不了這個作用,小學可以。”


    對於朱標這樣的求上進的好學生來說,他從小就不覺得學習枯燥。


    因此對於朱雄英並不能完全共情。


    “其次就是培養心性,在外頭多與各個階層,各式各樣的人接觸,能夠讓他心性變得更加剛強堅韌,而且會更加通人情。太子殿下既然對皇長孫寄予厚望,那就更得放出去多摔打。”


    因為學校不僅僅隻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地方,在求學的過程中,更是能夠學會如何與人交往、處理衝突、合作等。這些技能對孩子的未來成功至關重要。


    而無論是皇宮的大本堂,還是東宮的讀書房,都更加類似於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固然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可校園教育很多方麵,是家庭教育無法給予的。


    聽了楊憲的話後,朱標也就徹底放心了。


    朱標看著楊憲,開口笑道:“楊卿與郡主成婚也快2年時間了吧,什麽時候能抱娃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千八百種壞毛病並收藏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