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以為我提不動刀了嗎?(4k)


    京城,皇宮。


    太和殿。


    朱標正在向朱元璋匯報湖廣兩地的災後重建情況,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一些地區甚至已經恢複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如今高麗這邊的戰事也平定了。


    也是時候,讓那些從中作梗的家夥,付出他們應有的代價了。


    朱元璋眼中寒光一閃,淡淡說道:“這些日子錦衣衛搜集到的罪證已經足夠多了,讓毛驤帶人先去把這些罪證確鑿的給抄家,讓這群江南財閥安分一些。以後的總賬,咱會一筆一筆地跟他們慢慢算清楚!”


    “還有那些個讀書人,既然誠心找死的話,那就成全他們。”


    朱標心中一凜,對於自己這個父親,他再了解不過。


    他已經可以看到,接下來血雨腥風的場景。


    即便是強如嘉靖,大明朝國庫的鑰匙有一半也沒有捏在他手裏,朝廷要用錢,甚至還要看別人的臉色。


    那些個接受江南財閥資助的讀書人,一個個都是軟骨頭。


    而偏偏這一次科舉的主考官和閱卷官,又都是南方人。


    因為那時候江南士紳集團的力量,連皇帝都不能忽視。


    朱元璋晚年的時候,發生的那起震驚大明的南北榜事件,其實就是江南士紳們對老朱發起的第一次挑戰。


    老朱要的是一個態度,經曆過明初四大案後,他已經殺了太多人。


    那些家夥正是覺著老朱老了,於是開始嚐試對他的權威發起了挑戰。


    上千名錦衣衛,下江南。


    整個南北榜時間,分兩個階段。


    到了嘉靖時期,一年就隻剩200多萬白銀鹽稅。


    這些家夥最終仍舊選擇維持原榜,給出淘汰這些北方舉子的理由竟然是什麽“文理不佳”、“多處犯忌”。


    即便是現在,在楊憲沒有對程朱理學重拳出擊前,江南士紳集團也已經快要到尾大不掉的情形了。


    嘉靖權謀已經是t0級別的,連他都是這個下場,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要知道在野,有江南財閥提供銀錢財力支持。


    錦衣衛這邊,根本還沒怎麽用刑,便已經全都一五一十地招了。


    對於老朱來說,隻要複核開列的名單有北方士子就不會處罰,不管北方士子有多少人,隻要有,調查小組成員就一點事也沒有。


    第一階段是,主考官劉三吾等人錄取的五十一名進士全都是南方人。


    建國後,因為楊憲的緣故,老朱一直修身養性。


    在對首次科舉結果進行核實時,朱元璋並未否認首次登科士子的合法性。同時,並未處理任何一人。


    一時間,整個江南財閥圈,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他們帶著審問得來的簽字畫押的確鑿證據,一連抄了七八個江南財閥。


    在朝,有宋濂這種文官為他們共同利益搖旗呐喊。


    要知道原時空,洪武、永樂時期,僅鹽稅每年都能收上千萬的稅。


    隻需要主考官和閱卷官,有這方麵的傾向就行,畢竟南方舉子的自身本就不差。


    這時,年老的老朱給了他們一次機會,成立了調查組,甚至讓原榜三甲也都進了調查小組。


    事實上,老年的老朱在這裏已經是進行了妥協。


    第二階段則是,老朱派出了調查小組複核考卷,這其實已經是老朱給他們機會了,可經過十二人調查小組複核後,這些家夥仍舊選擇維持原榜!


    沒糧救災自然無罪,可你煽風點火、蠱惑災民、甚至偷偷在土豆中下毒、給朝廷救災造成重大影響,這些就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隻有和這些江南財閥站在一起的那些文官集團,才能完全打開這個錢庫。


    之所以北方的學生比南方的學生少,並不僅僅因為教育水平的問題,而是因為學生的數量和南方相差很大,隻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而且“南北榜案”是在洪武三十年,距洪武四年科舉考試結束後的二十九年,其間又舉行了六次科舉。經過這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南北之間的差距已經縮小了很多,按理說不會有這樣誇張到零封的差距。


    可北方的教育水平,雖然比不上南方,但也不至於被考死。而且,在曆屆的科考中,北方人都占據了一席之地。洪武四年,明代舉行了一次科舉,共有120人參加,其中31人來自北方。


    造成這樣的結果,並不一定非得是科舉舞弊,有很多手段可以達成。


    在走到人生最後時刻的老朱,原本不打算再添殺戮了。


    要知道明朝之前考了那麽多次科舉,雖然每一屆,南北都有不小的差距,可也不至於北方一個都沒有。


    南北經濟差距,造成南北讀書人水平有差異,這點老朱自然知道。


    迴看明朝曆史的話。


    有些家夥就以為他提不動刀了。


    反觀江南士紳官僚集團,咄咄逼人,無論朱元璋如何表態,這個群體始終想盡辦法阻止“北方士子登科”。


    就會發現很多曆史事件背後,總能找出江南士紳集團的身影。


    這些家夥竟然天真地以為能夠用救災糧食來威脅朱元璋,如果是明朝中後期的一些皇帝還真的有可能被這群家夥給拿捏住了。


    要知道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隻要有資格參加這次的會試,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這個解釋顯然沒辦法說服朱元璋,因為就算是一個參加過科舉的少年,也不可能犯下這種低級的錯誤。


    簡單說參加科舉的士子,都是各地方的尖子,說他們死讀書或許有可能,但說他們語句不通,就實在是太過分了。


    這等於是把老朱當成豬在蒙騙了。


    給了你們機會,你們既然不中用,那就不要怪我咱的屠刀了。


    老朱就算是老了,他仍舊是還是龍。


    逆龍鱗,即便是逆一條老龍的龍鱗,其結果仍舊隻有一個字。


    那就是死。


    最後一眾涉案官員,淩遲的淩遲,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


    從這起事件就可以看出,這些江南士紳是多麽膽大包天了,連洪武大帝的龍須都敢去摸。


    由於錢賺的太多,早在前元時。


    江南士紳就已經過了盈利時代,開始嚐試觸碰權利。


    加上北元朝廷做事又粗糙,導致朝廷處處漏風,這就讓他們徹底品嚐到了權力的滋味。


    資本與權力,一旦品嚐過後,就很難再舍棄。


    元末張士誠、陳友諒這些梟雄背後都有他們的影子。


    明朝成立後,之後每一任皇帝在位,這些江南士紳都想要通過文官們空吃朝廷,甚至是控製皇帝!


    明朝後期的紅丸案、梃擊案等等事件中,都有江南士紳的身影。


    南北榜案後第二年,老朱就死了。


    老年的朱元璋或許會有所顧慮,南北榜案朱元璋雖然殺了二十幾個官員,和跟著鬧事的南方舉子,可像劉三吾等名望較高的人都隻是流放,他的好孫子建文帝登基就召迴。


    這種懲處力度,按老朱過往的履曆,充其量隻能算是給了南方地主階級一個警告而已。


    現在剛剛年過五十的朱元璋,則完全不同。


    此時的老朱仍舊處於年富力強的時候。


    以他如今的手段,有的是法子將這些江南財閥們揉扁、搓圓,而且他敢保證,這些家夥到時候連個屁都不敢放一個。


    京城。


    宋府,會客廳。


    啪!


    一聲清脆的響聲,無數瓷器碎片亂飛。


    花廳中,一群士紳們低著腦袋,不敢言語。


    “看你們幹的好事!”宋濂低聲怒喝道。


    他憤怒地瞪著大廳上的幾個江南豪紳。


    由於過於激動,引得身上舊疾複發,整個身子開始劇烈咳嗽起來。


    一旁的方孝孺見狀連忙上前,伸手輕輕拍打著自己恩師的後背,關心道:“老師,大夫說過,您平日裏不能再動怒了,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您的身子要緊!”


    “咳!咳!咳!”


    宋濂重重咳嗽了幾聲後,好不容易這才平複下來,伸手指著那些江南豪紳,罵道:“你看看他們做的那些事,我能不動怒嗎?”


    “陽奉陰違,不賣糧救災也就罷了。你們這群蠢貨竟然還敢試圖,挑動裹挾災民,去威脅陛下!”


    “老夫想知道你們脖子上究竟長了幾顆腦袋啊!”


    身為浙東四夫子,宋濂畢竟也是跟著老朱打天下,一路走過來的。


    對於自己的這位上位是什麽樣的人,他再清楚不過。


    “是我們錯了,宋夫子。”


    “可如今大錯,已經鑄成,您幫忙想想辦法,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一位江南豪紳苦笑著說道:“老趙、老餘他們,被抄得傾家蕩產不說。全家男女老少,如今都下了詔獄,如今生死不知,我們都很是關心。”


    “是啊是啊,我們來京城找宋夫子您,正是要讓你想想辦法,救救老趙他們幾個,家產沒了也就算了,最起碼,給人留條性命吧。”另外一名豪紳接著開口說道。


    對於這些豪紳心裏究竟打著什麽主意,宋濂一清二楚。


    他們嘴上說著的是讓他去救那些被抄家下獄的江南豪紳,實際上不過是擔心那些人把他們也給攀咬出來罷了。


    自從一些豪紳被帶走後,剩下的那些江南士紳們便開始寢食難安。


    甚至做夢都夢到,那些身穿飛魚服,腰配繡春刀的錦衣衛來抓他們,然後在半夜驚醒,滿身都是冷汗。


    宋濂氣他們做了蠢事。


    更氣這些人在做這種事前,竟然沒有一個人來知會他。


    要知道,自從劉伯溫走後,他就是浙東集團名義上的首腦。


    而且眼下,來宋府的人,也隻是這些在野的江南財閥,那些官員們則是一個都沒有來!


    自從那次與楊憲的交鋒大敗後,宋濂在浙東一派,在江南士紳圈子裏的聲望便已經有所下降。


    接下來一段時間,他又臥病在床,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上朝了,進一步減弱了他對江南士紳以及官員們的影響力。


    他的愛徒,方孝孺在國公府前的那場大敗,連帶著影響到了宋濂。


    要知道很多儒生,將他們今時今日的境地,怪在了方孝孺身上,順帶著,自然也會牽扯他這個老師。


    很顯然,此時的宋濂已經是被那些文官排斥出圈子外了,讓他們拋棄了。


    可現在真出事了,那些家夥又縮卵了,讓這些江南士紳過來找宋濂,不就是知道這件事難辦,會惹得天子盛怒嗎。


    這是打算在拋棄宋濂前,榨幹他最後的一絲利用價值。


    宋濂臉色晦暗至極。


    一旁的方孝孺也看明白了這些事情,經過前次的大敗後,他整個人也跟著發生了一些蛻變。


    方孝孺攔在了宋濂身前,怒視著這些江南士紳們。


    宋濂抬起他那隻滿是褶皺的手,輕輕拍了拍方孝孺的肩膀。


    方孝孺迴頭,對上了自己老師的雙眼,他頓了頓,然後讓開了身子。


    宋濂看著這些江南士紳們,開口說道:“伱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向陛下服軟。”


    “如今湖廣兩地正在進行災後重建工作,急需要大量的物資,你們迴去之後,拿出半數的家產捐給朝廷吧。”


    “半數家產!”有江南豪紳聽到半數兩字時,立馬驚唿出聲來。


    這不是要了他們老命嗎。


    他身旁另一人,覺悟則是要高上一些,他看著宋濂,認真問道:“宋夫子,如果我們真的捐出半數家產,您能保證我們沒事嗎?”


    宋濂冷笑一聲,直接開口道:“不能。”


    那名豪紳被宋濂的話直接堵了迴去,臉色漲紅,開口道:“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麽要捐出半數家產。”


    宋濂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那人,自己這些年一直和這種家夥做隊友,難怪如今會落得如此下場。


    “你去湖廣兩地災區,捐出半數家產,起碼還能夠落下一個好名聲。可你要是被錦衣衛直接抄家了,可就真的什麽都不剩了。你們隻要這樣做了,而且在之前這起事件中又沒有落下直接證據,一般來說,就不會有事。”


    “言盡於此,你們做或不做,都與我無關。”


    “希直,送客!”


    聽到宋濂的話後,方孝孺立馬走到那些江南士紳麵前,冷著一張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千八百種壞毛病並收藏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