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 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打破封建禮教陋習,楊憲早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棋。
那就是大明日報。
為了這一天,他提前幾年埋下伏筆,打下了基礎。
如今大明百姓們早已養成了人人看報的習慣。
當日楊國公府前,楊憲與方孝儒的那一場辯論的整個經過,此時都通過圖文描述,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大明所有百姓麵前。
報紙是楊憲如今手裏最大的殺器,穿越而來的他,深刻明白輿論的力量。
在這個時代,掌握了報紙,就等於是掌握了輿論,掌握了話語權。
楊憲能夠通過報紙,隨意的去傳播自己想要傳播的東西,而並不需要像以往曆朝曆代一樣再依賴於一個流派。
很多人還沒意識到,報紙真正恐怖的力量。
因為之前,大明日報絕大多數隻是用作宣傳各種政策作用。
他們不知道,當它作為一件攻擊別人的武器時,將會有多恐怖。
江南,餘杭。
錢廷平走在路上,忽然感覺到好像很多人在看他,對其指指點點。
錢廷平感到奇怪,他是鎮子上有名的老儒,往日裏受到的都是鎮上百姓的尊敬,甚至是帶著一絲絲畏懼。
他很享受這種感覺,因為這讓他一直有著自己高人一等的想法。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今天錢延平感覺到有些不對,街上遇到的這些人,不僅沒有一個人過來和他行禮問好,而且錢延平從他們的眼中看到了別樣的目光。
有失望,有鄙夷,有厭惡,甚至有.忿怒!
錢延平心中莫名生出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如同平常一般,準備去前頭不遠處的麵攤,買上一碗陽春麵。
往日裏,對他無比敬畏的麵攤老板,今天竟然直接冷著一張臉,開口道:“我這不做你生意,你換一家店。”
錢延平一愣,這麵攤老板今天是吃錯藥了嗎?
今天一個兩個的,這些家夥都怎麽了?!
還沒等他來得及細想,一聲略顯稚嫩的聲音響起。
“還我姐姐命來!你個吃人的老怪物!”
錢延平抬起頭,一塊石頭在空中劃過一道拋物線,直接砸在他的額頭上,立馬破開一道口子。
錢延平用手捂著腦袋,轉頭看向遠處,隻見一個憤怒的少年,還維持著投擲石子的動作。
很顯然他就是兇手。
從早晨到現在,錢延平心中本就憋了一肚子氣,現在直接破防,大怒,開口道:“哪家少年郎,膽敢當街行兇!視大明律法為無物嗎!”
遠處那少年郎,毫不畏懼地死死盯著錢延平,大聲開口道:“城東綠水街,趙家趙劭楓!”
“我家姐姐趙柳綠,就是給你這個老怪物活活逼死!”
少年趙劭楓引起的動靜,吸引來了周邊很多人百姓圍觀。
關於少年趙劭楓所說的這件事,鎮子上的大部分人都聽過。
少年口中的姐姐趙柳綠,是鎮上有名的望門寡。
所謂望門寡,是指舊俗訂婚後,未婚夫先亡,未婚女子雖居家未過門,也須為夫守節。
在程朱理學當代的明朝,趙柳綠如果沒有遇上這一生所愛的話,最多也不過隻是一個人孤獨老死罷了。
可偏偏她遇上了。
在這個時代,這是她的幸運,也是她的不幸。
男子是一個匠人,一次來趙家府上做工,二人相識。
男人並不介意她望門寡的身份,要知道在這個時代,這個身份往往意味著不祥。
一來一迴,二人相識、相知、相愛。
可最後卻沒能迎來美好的結局。
其始作俑者,便是眼前的老儒錢延平。
他在聽聞此事後,上門用女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來逼迫趙家。
趙柳綠為了家族,最終上吊。
男子隨之殉情。
如果是在以前,這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在大明這片土地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隻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甚至有家族為了貞節牌坊,將寡婦逼死。
“烈女”、“節婦”唐代隻有51人,宋代增至267人,明代程朱理學占據主導,這個數字直接飆升到了人。
而到了清朝,就更加誇張了,僅安徽省休寧縣這一個縣,就有2200多人。當時全國人口不多,加以還有不少女子未被記載,這個數宇是很驚人的。清代受到旌表的貞節烈婦竟然高達100萬人,婦女獲得旌表成為一種宗教性風潮。
因為所謂的“守節”,造成了多少悲劇,根本無法統計。
像眼前死去的趙柳綠夫婦,隻是這個時代女性悲劇的縮影而已。
可如今時代不同了,大明百姓們通過楊國公府前那場辯論,真正了解到了程朱理學通過禮教吃人的真相,撕開了它們偽善的麵紗,將它們從神壇上給踹了下來。
一下子把程朱理學打入了十八層地獄。
緊接著楊憲又通過大明日報,大篇幅宣揚女人能頂半邊天的思想。
最最重要的是,有朱元璋的支持,將種種舉措通過正式的大明律法去規範,保證了女子的權益。
鼓勵女子出去工作,鼓勵支持寡婦再嫁。
有了官方認可與背書。
這情況則是完完全全不同了。
楊憲還通過自己手中的另一份報紙,江南日報,刊登各地腐儒的那些醃臢事,當做花邊新聞宣傳。
情報來源都是通過他這些年散在各地的情報人員之手。
在情報戰的布局,楊憲要比老朱還要早。
而且楊憲手底下這支隊伍,要比老朱那支還未成熟的錦衣衛,要來的專業得多。
楊憲給他們進行的都是參照現代化諜報人員的專業培訓。
隻是如今隱而不顯而已,他們這些人早晚有一天將會在這個天下綻放屬於他們應有的光芒。
在最新一期的江南日報上,偏偏就有錢延平的事情,這個老儒嘴裏滿口仁義道德,自己年近六十了,還納了兩個不滿16的小妾,甚至扒灰家裏守寡的兒媳。報紙上還說,這老家夥尤其喜歡寡婦。
此處江南日報上用了春秋筆法,讓讀者在看了之後,不由自主將趙柳綠的死,與錢延平喜歡寡婦一事聯係起來。
正是這些種種事情累積在一起,這才形成了今日的爆發。
錢延平這時候也終於意識到事情不對勁,他從麵攤上一個百姓手中搶過對方正在看的報紙。
當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報紙上時,他瞳孔立時漲大,然後頓時感覺眼前驟然一黑。
“汙蔑,這是赤裸裸的汙蔑!”錢延平大聲喊道。
可周圍的人都用冷漠的目光看著他。
因為他新納了兩房小妾一事,是鐵一般的事實。
扒灰兒媳這事,也不算冤枉他。因為楊憲手底下情報人員,知道情報準確性乃是第一要務。
隻有最後一件,趙柳綠的死.
不過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輿論導向曆來都是如此。
即便是一句謊言,可它隻要說上一千遍,就會變成事實。
楊憲這次不會再給這些腐儒任何翻身的機會了,因此一出手便是維度碾壓!
學派與學派之間,絕不存在所謂的君子之爭。
隻會比戰場更加鮮血血淋漓。
“還我姐姐命來!”
那個少年再次朝錢延平丟出一塊石頭。
將錢延平砸得腦袋開花。
這時巡街的胥吏,被這邊吸引,也跟著走了過來。
錢延平在看到這幫子胥吏後,立馬高聲大喊道:“你們來得正好,這裏有人當街行兇!”
胥吏們在了解事情經過後,也全都沉默了。
他們同樣看過最近這幾期的大明日報和江南日報。
他們知道,誰才是真正的替百姓說話!
本來就在官場之中,他們見過了太多滿嘴仁義道德,行徑卻如報紙中楊憲口中的“朱熹”一般無二的官員!
他們是胥吏。
但他們更是大明的百姓!
他們家中也有父母,也有兒女!
因此他們理解眼前這個憤怒打人的少年。
看到這些胥吏一個個不上前拿人,錢延平憤怒了。
“都愣著幹什麽?還不趕緊把這些行兇者拿下!”錢延平捂著受傷的額頭,大聲吼叫道。
要知道他在餘杭的地位,就連知縣老爺見了也得尊稱他一聲錢老先生,腐儒的另一個身份,往往就是鄉紳。
現在還是明初,若是到了明中期,地方鄉紳許多甚至都是朝廷大官致仕退下來的,莫說當地縣令,乃至知府都有可能要仰其鼻息。
錢延平雖然沒這麽誇張,可也不是幾個胥吏可以惹的。
如今區區幾個胥吏竟然敢不聽他的話,錢延平出離得憤怒了。
“你們信不信,我待會兒馬上去你們知縣老爺那告你們!”
麵對錢延平的威脅,一個個胥吏都是不由低下了腦袋,他們緩緩走到先前那個拋出石子的少年身旁,低聲道:“對不起,我們也沒有辦法。”
說著就要去扣押那少年。
“我也打了,要抓連我一起抓了!”
話音剛落,一個臭雞蛋直接砸在錢延平腦袋上。
啪!
雞蛋破碎,蛋液順著錢延平那張老臉上的褶皺,流了下來。
“還有我!”
“算我一個!”
“我也打了!”
有人帶頭之後,周圍的百姓一個接著一個將手中的東西朝著那個老儒身上砸去。
同時一起高唿著,要抓抓我!
那些胥吏們雖然迫於錢延平的淫威,不得不動手去抓那個少年。
但是他們的心裏也是有是非對錯的。
他們隻是被現實逼迫,不得不低頭。
可百姓們會一時低頭。
但是不可能永遠低著頭!
因為他們的眼裏還有不屈!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大明就是要變法,不能再由這些腐儒、鄉紳、士大夫繼續這樣胡作非為下去了!
錢延平渾身上下每一處地方都在被砸,他疼得大聲喊叫著,可沒人願意聽他講什麽。
正如以前,他也從未願意真正傾聽這些百姓們的心聲。
高高在上習慣了的這些腐儒、鄉紳們,還絲毫沒有意識到。
他們已然與周遭的這些百姓們徹底的決裂了。
“你們快住手!”
“快住手!”
那幾個胥吏一邊做出擋在錢延平身前的架勢,一邊向周遭這些百姓使眼色,讓他們趕緊帶著那個少年離開。
百姓們會意,他們也明白這些胥吏也是沒辦法依令行事,因此並未為難他們。
四周聚起來的百姓很快便是散去。
見百姓們都走了,胥吏們這才假模假樣將錢延平從地上拉起來,同時一邊伸手將他身上的爛菜葉、雞蛋殼這些拿走,一邊關切問道:“錢老,您沒事吧?”
“兇手呢?!”錢延平第一反應,便是大聲質問道。
“方才朝您砸東西的人實在是太多,我們一時間也不知道哪個是兇手?”胥吏們裝出一臉為難地樣子。
“你們這幫廢物!老夫一定要去你們大人麵前,告你們一狀!”錢延平怒聲道。
“就算是知縣大人親自過問,我們也會如實匯報。”胥吏們不卑不亢道。
錢延平憤怒地甩開胥吏們扶著他的手,冷哼一聲,轉身一瘸一拐往自己家裏走去。
京城。
楊國公府。
楊憲並未急著迴揚州,而是留在了京城,因為這場變革少不了他。
朱標下了朝後,第一時間來到楊國公府。
“楊卿,你說這場變法真的能夠成功嗎?”朱標開口道。
不是朱標對楊憲沒有信心,而是這一次他們麵對的對手實在是太強大,不是一個宋濂一個方孝孺這麽簡單,而是整個天下的讀書人。
是主導了華夏曆朝曆代上千年的儒家體係。
因此就連朱標,也第一次用出了疑惑的語氣。
楊憲開口笑道:“太子殿下還記得當日稅製改革時,和我說的話嗎?”
“我說稅製改革之後,百姓國家自然都會大大得利,可卻唯獨會損害豪強地主的利益,把這些人給逼急了,可是要動刀的。”
朱標想起了當日的場景,臉上也跟著露出笑容:“難道隻有他們有刀,我手裏就沒刀嗎。他們要是敢動手的話,我會讓他們知道,究竟是誰的刀更快更鋒利。”
相比豪強地主手中真實存在刀鋒,這些儒生讀書人手中也有刀,那就是他們的手中的筆。
可朝廷手中的刀,卻是報紙。
準確來說,這都已經不能稱為刀了,而是火槍。
當日朝廷這邊也是用火槍輕鬆滅了藍家那些惡仆,如今隻不過當日之事的翻版罷了。
那就是大明日報。
為了這一天,他提前幾年埋下伏筆,打下了基礎。
如今大明百姓們早已養成了人人看報的習慣。
當日楊國公府前,楊憲與方孝儒的那一場辯論的整個經過,此時都通過圖文描述,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大明所有百姓麵前。
報紙是楊憲如今手裏最大的殺器,穿越而來的他,深刻明白輿論的力量。
在這個時代,掌握了報紙,就等於是掌握了輿論,掌握了話語權。
楊憲能夠通過報紙,隨意的去傳播自己想要傳播的東西,而並不需要像以往曆朝曆代一樣再依賴於一個流派。
很多人還沒意識到,報紙真正恐怖的力量。
因為之前,大明日報絕大多數隻是用作宣傳各種政策作用。
他們不知道,當它作為一件攻擊別人的武器時,將會有多恐怖。
江南,餘杭。
錢廷平走在路上,忽然感覺到好像很多人在看他,對其指指點點。
錢廷平感到奇怪,他是鎮子上有名的老儒,往日裏受到的都是鎮上百姓的尊敬,甚至是帶著一絲絲畏懼。
他很享受這種感覺,因為這讓他一直有著自己高人一等的想法。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今天錢延平感覺到有些不對,街上遇到的這些人,不僅沒有一個人過來和他行禮問好,而且錢延平從他們的眼中看到了別樣的目光。
有失望,有鄙夷,有厭惡,甚至有.忿怒!
錢延平心中莫名生出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如同平常一般,準備去前頭不遠處的麵攤,買上一碗陽春麵。
往日裏,對他無比敬畏的麵攤老板,今天竟然直接冷著一張臉,開口道:“我這不做你生意,你換一家店。”
錢延平一愣,這麵攤老板今天是吃錯藥了嗎?
今天一個兩個的,這些家夥都怎麽了?!
還沒等他來得及細想,一聲略顯稚嫩的聲音響起。
“還我姐姐命來!你個吃人的老怪物!”
錢延平抬起頭,一塊石頭在空中劃過一道拋物線,直接砸在他的額頭上,立馬破開一道口子。
錢延平用手捂著腦袋,轉頭看向遠處,隻見一個憤怒的少年,還維持著投擲石子的動作。
很顯然他就是兇手。
從早晨到現在,錢延平心中本就憋了一肚子氣,現在直接破防,大怒,開口道:“哪家少年郎,膽敢當街行兇!視大明律法為無物嗎!”
遠處那少年郎,毫不畏懼地死死盯著錢延平,大聲開口道:“城東綠水街,趙家趙劭楓!”
“我家姐姐趙柳綠,就是給你這個老怪物活活逼死!”
少年趙劭楓引起的動靜,吸引來了周邊很多人百姓圍觀。
關於少年趙劭楓所說的這件事,鎮子上的大部分人都聽過。
少年口中的姐姐趙柳綠,是鎮上有名的望門寡。
所謂望門寡,是指舊俗訂婚後,未婚夫先亡,未婚女子雖居家未過門,也須為夫守節。
在程朱理學當代的明朝,趙柳綠如果沒有遇上這一生所愛的話,最多也不過隻是一個人孤獨老死罷了。
可偏偏她遇上了。
在這個時代,這是她的幸運,也是她的不幸。
男子是一個匠人,一次來趙家府上做工,二人相識。
男人並不介意她望門寡的身份,要知道在這個時代,這個身份往往意味著不祥。
一來一迴,二人相識、相知、相愛。
可最後卻沒能迎來美好的結局。
其始作俑者,便是眼前的老儒錢延平。
他在聽聞此事後,上門用女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來逼迫趙家。
趙柳綠為了家族,最終上吊。
男子隨之殉情。
如果是在以前,這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在大明這片土地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隻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甚至有家族為了貞節牌坊,將寡婦逼死。
“烈女”、“節婦”唐代隻有51人,宋代增至267人,明代程朱理學占據主導,這個數字直接飆升到了人。
而到了清朝,就更加誇張了,僅安徽省休寧縣這一個縣,就有2200多人。當時全國人口不多,加以還有不少女子未被記載,這個數宇是很驚人的。清代受到旌表的貞節烈婦竟然高達100萬人,婦女獲得旌表成為一種宗教性風潮。
因為所謂的“守節”,造成了多少悲劇,根本無法統計。
像眼前死去的趙柳綠夫婦,隻是這個時代女性悲劇的縮影而已。
可如今時代不同了,大明百姓們通過楊國公府前那場辯論,真正了解到了程朱理學通過禮教吃人的真相,撕開了它們偽善的麵紗,將它們從神壇上給踹了下來。
一下子把程朱理學打入了十八層地獄。
緊接著楊憲又通過大明日報,大篇幅宣揚女人能頂半邊天的思想。
最最重要的是,有朱元璋的支持,將種種舉措通過正式的大明律法去規範,保證了女子的權益。
鼓勵女子出去工作,鼓勵支持寡婦再嫁。
有了官方認可與背書。
這情況則是完完全全不同了。
楊憲還通過自己手中的另一份報紙,江南日報,刊登各地腐儒的那些醃臢事,當做花邊新聞宣傳。
情報來源都是通過他這些年散在各地的情報人員之手。
在情報戰的布局,楊憲要比老朱還要早。
而且楊憲手底下這支隊伍,要比老朱那支還未成熟的錦衣衛,要來的專業得多。
楊憲給他們進行的都是參照現代化諜報人員的專業培訓。
隻是如今隱而不顯而已,他們這些人早晚有一天將會在這個天下綻放屬於他們應有的光芒。
在最新一期的江南日報上,偏偏就有錢延平的事情,這個老儒嘴裏滿口仁義道德,自己年近六十了,還納了兩個不滿16的小妾,甚至扒灰家裏守寡的兒媳。報紙上還說,這老家夥尤其喜歡寡婦。
此處江南日報上用了春秋筆法,讓讀者在看了之後,不由自主將趙柳綠的死,與錢延平喜歡寡婦一事聯係起來。
正是這些種種事情累積在一起,這才形成了今日的爆發。
錢延平這時候也終於意識到事情不對勁,他從麵攤上一個百姓手中搶過對方正在看的報紙。
當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報紙上時,他瞳孔立時漲大,然後頓時感覺眼前驟然一黑。
“汙蔑,這是赤裸裸的汙蔑!”錢延平大聲喊道。
可周圍的人都用冷漠的目光看著他。
因為他新納了兩房小妾一事,是鐵一般的事實。
扒灰兒媳這事,也不算冤枉他。因為楊憲手底下情報人員,知道情報準確性乃是第一要務。
隻有最後一件,趙柳綠的死.
不過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輿論導向曆來都是如此。
即便是一句謊言,可它隻要說上一千遍,就會變成事實。
楊憲這次不會再給這些腐儒任何翻身的機會了,因此一出手便是維度碾壓!
學派與學派之間,絕不存在所謂的君子之爭。
隻會比戰場更加鮮血血淋漓。
“還我姐姐命來!”
那個少年再次朝錢延平丟出一塊石頭。
將錢延平砸得腦袋開花。
這時巡街的胥吏,被這邊吸引,也跟著走了過來。
錢延平在看到這幫子胥吏後,立馬高聲大喊道:“你們來得正好,這裏有人當街行兇!”
胥吏們在了解事情經過後,也全都沉默了。
他們同樣看過最近這幾期的大明日報和江南日報。
他們知道,誰才是真正的替百姓說話!
本來就在官場之中,他們見過了太多滿嘴仁義道德,行徑卻如報紙中楊憲口中的“朱熹”一般無二的官員!
他們是胥吏。
但他們更是大明的百姓!
他們家中也有父母,也有兒女!
因此他們理解眼前這個憤怒打人的少年。
看到這些胥吏一個個不上前拿人,錢延平憤怒了。
“都愣著幹什麽?還不趕緊把這些行兇者拿下!”錢延平捂著受傷的額頭,大聲吼叫道。
要知道他在餘杭的地位,就連知縣老爺見了也得尊稱他一聲錢老先生,腐儒的另一個身份,往往就是鄉紳。
現在還是明初,若是到了明中期,地方鄉紳許多甚至都是朝廷大官致仕退下來的,莫說當地縣令,乃至知府都有可能要仰其鼻息。
錢延平雖然沒這麽誇張,可也不是幾個胥吏可以惹的。
如今區區幾個胥吏竟然敢不聽他的話,錢延平出離得憤怒了。
“你們信不信,我待會兒馬上去你們知縣老爺那告你們!”
麵對錢延平的威脅,一個個胥吏都是不由低下了腦袋,他們緩緩走到先前那個拋出石子的少年身旁,低聲道:“對不起,我們也沒有辦法。”
說著就要去扣押那少年。
“我也打了,要抓連我一起抓了!”
話音剛落,一個臭雞蛋直接砸在錢延平腦袋上。
啪!
雞蛋破碎,蛋液順著錢延平那張老臉上的褶皺,流了下來。
“還有我!”
“算我一個!”
“我也打了!”
有人帶頭之後,周圍的百姓一個接著一個將手中的東西朝著那個老儒身上砸去。
同時一起高唿著,要抓抓我!
那些胥吏們雖然迫於錢延平的淫威,不得不動手去抓那個少年。
但是他們的心裏也是有是非對錯的。
他們隻是被現實逼迫,不得不低頭。
可百姓們會一時低頭。
但是不可能永遠低著頭!
因為他們的眼裏還有不屈!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大明就是要變法,不能再由這些腐儒、鄉紳、士大夫繼續這樣胡作非為下去了!
錢延平渾身上下每一處地方都在被砸,他疼得大聲喊叫著,可沒人願意聽他講什麽。
正如以前,他也從未願意真正傾聽這些百姓們的心聲。
高高在上習慣了的這些腐儒、鄉紳們,還絲毫沒有意識到。
他們已然與周遭的這些百姓們徹底的決裂了。
“你們快住手!”
“快住手!”
那幾個胥吏一邊做出擋在錢延平身前的架勢,一邊向周遭這些百姓使眼色,讓他們趕緊帶著那個少年離開。
百姓們會意,他們也明白這些胥吏也是沒辦法依令行事,因此並未為難他們。
四周聚起來的百姓很快便是散去。
見百姓們都走了,胥吏們這才假模假樣將錢延平從地上拉起來,同時一邊伸手將他身上的爛菜葉、雞蛋殼這些拿走,一邊關切問道:“錢老,您沒事吧?”
“兇手呢?!”錢延平第一反應,便是大聲質問道。
“方才朝您砸東西的人實在是太多,我們一時間也不知道哪個是兇手?”胥吏們裝出一臉為難地樣子。
“你們這幫廢物!老夫一定要去你們大人麵前,告你們一狀!”錢延平怒聲道。
“就算是知縣大人親自過問,我們也會如實匯報。”胥吏們不卑不亢道。
錢延平憤怒地甩開胥吏們扶著他的手,冷哼一聲,轉身一瘸一拐往自己家裏走去。
京城。
楊國公府。
楊憲並未急著迴揚州,而是留在了京城,因為這場變革少不了他。
朱標下了朝後,第一時間來到楊國公府。
“楊卿,你說這場變法真的能夠成功嗎?”朱標開口道。
不是朱標對楊憲沒有信心,而是這一次他們麵對的對手實在是太強大,不是一個宋濂一個方孝孺這麽簡單,而是整個天下的讀書人。
是主導了華夏曆朝曆代上千年的儒家體係。
因此就連朱標,也第一次用出了疑惑的語氣。
楊憲開口笑道:“太子殿下還記得當日稅製改革時,和我說的話嗎?”
“我說稅製改革之後,百姓國家自然都會大大得利,可卻唯獨會損害豪強地主的利益,把這些人給逼急了,可是要動刀的。”
朱標想起了當日的場景,臉上也跟著露出笑容:“難道隻有他們有刀,我手裏就沒刀嗎。他們要是敢動手的話,我會讓他們知道,究竟是誰的刀更快更鋒利。”
相比豪強地主手中真實存在刀鋒,這些儒生讀書人手中也有刀,那就是他們的手中的筆。
可朝廷手中的刀,卻是報紙。
準確來說,這都已經不能稱為刀了,而是火槍。
當日朝廷這邊也是用火槍輕鬆滅了藍家那些惡仆,如今隻不過當日之事的翻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