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不得不說,這足利尊氏,還真是一號人物。


    身為幕府將軍,竟然還選擇以身犯險,親自擔當使者前來出雲國。


    在得到手下匯報後,徐達選擇了接見。


    當時在魏國公府,他和楊憲曾經討論過如何治倭的話題。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以目前的形勢,倭人治倭便是最好的方式。


    待到日後大明人口增長到一定程度,航海技術得到進一步提升的時候,再轉到第二個階段。


    因此與日本本土勢力接觸,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徐達正想著如何找這個契機,沒曾想對方直接送上門了。


    經過簡單的搜身後,以足利尊氏為首的扶桑使者團,被徐達親衛軍帶到了他麵前。


    “扶桑使足利尊氏代表光明天皇拜見偉大的大明上使!”


    足利尊氏聲音落下,他身後有著一群人搬著大大小小好幾個箱子走了進來。


    “這些都是我們扶桑國的特產,以及一些珍貴珠寶,還望上使笑納。”


    足利尊氏的這架式明顯就是來求和的。


    徐達抬了抬手,命人將足利尊氏所獻的禮給收下,隻是臉上卻不顯露分毫。


    “使者這次前來所為何事?”


    徐達明顯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就是想讓日本主動低下頭來求和。


    足利尊氏在成為如今權勢滔天、風光無限的幕府將軍前,也曾有過一段屈辱的過去。


    這樣的人最知道審時度勢,知道自己何時該低頭。


    “上使,光明天皇陛下知錯,所以特意派我前來請罪求和。”足利尊氏開口道。


    徐達嘴角微微揚起,看著眼前這個日本來使,開口道:“你倒是說說,你們錯在哪裏?”


    “錯在沒能約束好那些浪人,讓他們前往天朝上國劫掠,對上國子民造成的傷害,我們天皇陛下深感痛心與愧疚。”足利尊氏直接開口答道。


    很顯然在來之前,他便已經想好了如何應對。


    “僅僅隻是那些浪人嗎?”徐達反問道。


    足利尊氏開口道:“上使慧眼明見,前往天朝上國劫掠的那些賊子,表麵上是那些無家可歸的浪人,實際他們幕後真正支持者便是那些南朝餘孽。”


    足利尊氏見徐達沒有任何反應,便是將日本此時的現狀和他講了一遍。


    當然了在足利尊氏口中,南朝自然而然成為亂臣賊子,而且無惡不作,將這麽多年倭寇劫掠大明東南沿岸的這些屎盆子全都扣在了他們頭上。


    此時明朝對日本國內的情況並不了解。


    在原時空,朱元璋甚至一度搞不清日本當權者是誰。


    這點倒是承襲了前元,元朝當時日本實際掌權者是鐮倉幕府,而不是天皇。當時而蒙古人的國書繞開了幕府,由此鬧了一個不小的矛盾。


    在日本單方麵的不予理睬下,忽必烈興兵問罪,元朝兩次討伐日本就是這樣來的。


    原時空朱元璋同樣曾派出使團前往日本讓日本稱臣。可惜的是,大明的國書在還未抵達京都之前,就被盤踞九州的南朝懷良親王給截留了。


    懷良親王是南朝後醍醐天皇的第八子。


    在此後的十餘年裏,明朝政府始終以為懷良就是“日本國王”。為此,朱元璋還拒絕了日本北朝足利氏,從1374年開始連續6年進獻的誠意十足的朝貢。在大明看來,足利氏不過是區區一個軍閥,泱泱大國豈能與亂臣賊子建交。


    從原時空足利尊氏的所作所為,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識時務的人。


    所以,終朱元璋一生,明朝政府都始終以懷良親王為談判對手,要求日本政府製約襲擾無度的倭寇。不過,懷良親王所代表的南朝在日本內戰中始終處於弱勢,巨額的軍費開支和控製地域貧瘠的物產,令他們無力處理倭寇的問題。因此,倭寇對大明的滋擾始終沒有中斷。


    甚至正如此時足利尊氏所說的一樣,那些浪人本身就是南朝縱容去大明劫掠的。


    用劫掠來的財富來彌補南朝的財政虧空。


    徐達雖然同樣並不了解此時日本國內的形勢,可對於足利尊氏心中打的算盤,他卻是一清二楚。


    很顯然足利尊氏是想要借助他的手來滅了南朝,一統日本。


    “既然你口中的南朝賊子,才是劫掠我大明東南沿岸百姓的罪魁禍首。而你們天皇又有心贖罪,那就派兵去把他們剿滅了以表示誠意。”徐達微笑道。


    “非不願,實不能也。”足利尊氏麵露難色,開口道。


    “當然如果,上使願意出兵幫忙平亂,事成之後,天皇陛下說過願意向大明永世稱臣。”


    見徐達還是沒有反應,足利尊氏咬了咬牙,接著開口道。


    “不僅如此,天皇陛下還說到時候願意割讓出雲國、石見國、伯耆國、備後國四地,用以彰顯兩國之間的友好。”


    “大帥,我認為此事可行!”不等徐達開口,帥營內另一人直接開口說道。


    一般人自然沒有這個膽子,說話之人正是再次隨軍出征的二皇子朱樉。


    之前說過,大明朝廷這邊最初的意思便是隻有占領出雲國,控製石見銀山的銀礦好給大明源源不斷運輸白銀。


    別看出雲國帶一個國字,可實際大小人口撐死就大明一個縣的體量。


    管理起來並不困難,隻要選一名品行兼優的知縣就完全足以勝任。


    可畢竟這裏遠離大明管轄,而且銀礦又太過重要,站在朱元璋的位置考量,必須在這裏安插一個他能夠完全信任的人。


    再者為了抵禦日本南北朝,或是其他領地大名勢力的攻擊,這裏地方雖小。


    可兵力守備的規格卻是按照省一級別設立,都指揮使司。


    真派一個縣令過去,文武之間就徹底失衡了。


    一個縣令是不可能節製得了都指揮使的。


    原本徐達是最佳人選,不過對於徐達,朱元璋另有安排。


    最後還是朱樉主動站了出來,他前次有過和徐達一起出征日本的經曆,而且身為二皇子鎮守在出雲國的話,也能夠服眾。


    隻是日本畢竟孤懸海外,朱樉此舉是有一定的風險在的。


    大明與日本畢竟隔著東海,身處異國他鄉,真有什麽緊急的事情,根本無法及時救援。


    對於朱樉主動站出來承擔起此事,朱元璋心中極為讚賞,幹脆直接冊封朱樉為瀛王,讓他就藩日本。


    當然如今,他的藩屬領土隻有出雲國,這麽小小的一塊地盤。


    要知道蒙王朱棣可是坐擁整個漠北草原!


    因此在聽到足利尊氏那一番話後,朱樉才會忍不住直接開口。


    因為到時候足利尊氏口中日本割讓的那幾塊土地,毫無疑問,都將成為他的藩屬領地。


    徐達抬頭看了朱樉一眼。


    朱樉心裏在想什麽,徐達一眼就能夠看出。


    年輕人,終究還是年輕人。


    原本主動權是完全在徐達他們手裏,如今朱樉這麽一開口,等於是主動暴露自己的底線給對方,可操作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


    徐達暗暗皺眉,這裏今後畢竟還是要交給朱樉的,朱元璋已經正式冊封他為親王了。


    而他徐達自己,相較於朱樉,對於此地不過是一個過客,他的意見徐達不可能全然無視。


    徐達沉吟了片刻,開口表示會認真考慮足利尊氏他們提的方案。


    “上使大人,不出兵也可以,隻需要賣給我們你們手中的火器,方才的提議仍舊算數。”


    說這話的時候,足利尊氏深深地彎下了腰,身子幾乎低到了塵埃裏。


    用近乎卑微的聲音開口道。


    “無論賣多少銀子,我們都願意付。”


    “此事休要再提!使者要是沒有其他事情的話,可以離開了。”徐達沉聲道。


    原本徐達還以為對方隻是想要借刀殺人,沒想到對方胃口會如此大,竟然將主意打到了大明火器之上。


    連前元的統治者,都知道不能把火器製作方法透露給日本。


    一百多年前,元朝那兩次攻打日本的戰爭,讓日本第一次見識到這世上有火器這樣的神器。


    此後,日本人想方設法,通過高麗作為途徑了解和學習中國的火藥和火器的製造技術。元朝當局知道這一情況後,下令沿海各道嚴防把火藥與火器製造秘術傳授給日本人,並禁止沿海各地提煉硝石。


    因此直到此時此刻,日本本土依舊沒有火器。


    足利尊氏很顯然想要通過眼下這個契機,讓日本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火器。


    這事,徐達自然不可能答應。


    “打擾了。”足利尊氏見事不可為,也不強求,躬身行了一個禮之後,幹脆利落離開。


    整個過程,挑不出半點毛病來。


    隻是在離開前,足利尊氏不著痕跡地朝朱樉方向看了一眼,雖然從始至終,方才朱樉隻開口講了一句話,可他還是敏銳察覺到,或許這個男人將會是他的契機。


    接下來一段時間,按照原本計劃。


    開始在出雲國推行漢語教育,轄內所有子民放棄一切多餘工作,全部投身到石見銀山的銀礦挖掘工作中。


    至於生活物資的問題,每一次白銀交割時,自然會有大把物資通過戰船從彼岸的大明運來。


    讓徐達沒有想到的是,足利尊氏什麽條件也沒提,直接讓出了出雲國周邊的石見國。


    等於是讓他們的人徹底退出石見銀山山脈的範圍,讓大明這邊沒有任何後顧之憂,進行開采白銀。


    這誠意確實沒有話說。


    而徐達在出雲國帶著朱樉,一點一滴,打下堅實的基礎後。


    三個月後,徐達這才帶著這幾個月采集到的上百萬兩白銀,啟程返航。


    來時數萬士兵,迴去時隻有數千人。


    朱樉如今既然已經是親王了,自然有自己士兵。


    徐達帶來的這幾萬兵士,直接改製成為朱樉身為親王的三個護衛營。


    將大明的王旗,成功插在了大洋彼岸的領地上。


    徐達完成了當年元世祖忽必烈都沒能做到的事情,建立曠世功勳。


    徐達迴京時,朱元璋也履行了當初的諾言,加封徐達為中山郡王。


    徐府闔府上下,滿門老少都皆升格了一級。


    一時間朝野震動。


    要知道,這是朱元璋封的第一個還活著的異姓王!


    如今既然已經開了這個頭了,那麽便代表著今後所有人都有機會了,其中不乏一些心思活絡的人,已經開始暗自謀劃。


    乾清宮大殿內。


    朱元璋正在擺家宴為徐達接風洗塵。


    “天德啊。”


    朱元璋笑著說道:“這次海戰,你是直接將日本的脊梁骨給打斷了,對方那個什麽天皇竟然直接派出使者割地乞和,哈哈哈,實在是太漲咱們大明的國威了。來,先幹了這一杯!”


    “謝陛下!”


    徐達謝過後,立即端起了杯中酒一飲而盡。


    徐達能夠明顯感受到,當初那個和他們一起打天下的上位又迴來了。


    身上的雄心壯誌,猶如太陽般耀眼,想要隱藏也隱藏不住。


    朱元璋看著徐達,以為他還在糾結封王一事,他伸手拍了拍徐達的肩膀,示意他坐好,同時笑道:“老兄弟,無需想太多,這個郡王是你應得的。”


    “你是不是認為如今北境已平,雲南、遼東也徹底收服,小小日本拿下也隻是時間問題。是不是認為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心裏又開始操心那些有的沒的,甚至認為咱把你從日本叫迴來是存了其他什麽心思?”


    “微臣斷然沒有這等想法。”徐達連忙開口否認道。


    朱元璋看了徐達一眼,也不管對方是否真的如此想,笑著說道:“老兄弟,我告訴你,現在正是大有作為的時候。當時楊憲那小子打下漠北,迴來後,和咱說了一句話,你知道是什麽嗎?”


    徐達搖了搖頭,這他哪裏猜得到啊。


    不過既然是楊憲所說的,那必然是什麽驚人之語,他已經做好洗耳恭聽的準備了。


    朱元璋看著徐達的表情,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開口道:“那小子說,萬裏長征,才踏出了第一步!”


    說完這句話後,朱元璋站起身。


    “來,老兄弟,咱帶你去一個地方,你見了之後,就一定會生出和我一樣的想法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千八百種壞毛病並收藏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