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朱雀街。


    大明銀行正大門前,前來觀禮大明第一家銀行開業大典的人聽到這話。


    直接蒙圈了!


    存錢,不收取利息,免費幫我們保管?而且還是國家、朝廷直接背書?!


    借貸,隻收取三分利,而且還是一本一利,低利息且不會利滾利?!


    天呐!


    這簡直是在開天恩,而且大家都知道雖然大明銀行的主官是楊思義,可它背後直接的負責人可是當朝太子朱標。


    大明銀行就此正式開業。


    百姓們湧入銀行。


    下麵的官員和工作人員,立馬開始忙碌起來,負責對接一般的百姓。


    而主官楊思義,則是帶著京城的那些富商們,一起進入了貴賓包廂。


    貴賓接待,這一個概念,也是楊憲給朱標的有關大明銀行設計其中一點。


    貴賓包間裏的布置十分典雅。


    富商們一個個跟著落座,銀行工作人員立馬是奉上熱茶與點心。


    隻是這個時候,在場眾富商誰也沒有心情喝茶,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向坐在主座的楊思義。


    楊思義看著眾人,輕輕一笑,開口道:“各位都是京城的商界翹楚,資金雄厚,咱大明銀行自是將諸位當成貴賓對待,大明銀行之後還有賴大夥兒多多支持。”


    楊思義一句話,就拉近了與眾人的距離。


    讓在場眾富商對他觀感極好。


    要知道商人在明朝,尤其是洪武年間,社會地位低下。


    而眼前這個楊思義可是堂堂當朝正三品官員,放在後世可是部級官員了。


    就算是後世,那些商人遇到這種待遇,也是會受寵若驚,更加遑論此時是明朝洪武了。


    因此在聽到楊思義說“有賴大夥兒多多支持”這事之後,在場所有富商都是第一時間站了起來,口裏連說著“不敢不敢”。


    楊思義看到這很滿意,笑道:“大夥兒都坐,大明銀行和你們以往打交道的各個衙門都不一樣,用不著如此拘謹。”


    富商們雖然都坐下了,可屁股都隻敢沾一部分在椅子上。


    簡單寒暄過後。


    楊思義直接步入今日主題,他看著眾富商,開口笑道:“諸位都是京城富商,咱們大明銀行針對諸位特別開了一個業務,那就是大額定期存款業務。”


    “大額定期存款?”富商們疑惑道。


    這對於他們來說完全就是一個新名詞,不過按字麵意思倒是也不難理解,直白易懂。


    楊思義點了點頭,開口笑道:“沒錯,簡單來說,就是存款達到一定額度,一定期限之後,咱們大明銀行不僅不收取保管費,而且反而會給你們利息。”


    “拿最低標準5萬兩白銀舉例,存三年定期,到期後可以一次性獲得百分之一的利息,也就是說三年後兩本帶息可以取走五萬零五百兩白銀。”


    “存五年定期,到期後可以一次性獲得百分之二的利息。”


    “如果存滿八年的話,到期後則是可以一次性獲得百分之五的利息!”


    這番話一出,在坐的所有富商全都心動了。


    這同樣是楊憲在奏折裏給朱標有關大明銀行的提議,朱標采納了。


    即便是最高的大額定期存款利息,八年百分之五,平均到每年,實際上也才百分之一不到。


    而大明銀行放出去的貸款利息,再低,月息也有三分,按年算的話就是3.6。


    這筆賬無論怎麽算都是包賺的。


    同樣是和錢財打了半輩子交道的楊思義在聽了朱標講了這個點子後,那是忍不住直接當場拍手叫好,對於那個不相熟的楊憲就越發佩服了。


    楊思義在擔任大明銀行主官前,是在地方上任職,官至陝西行省參政。


    因此並不認識楊憲,以前是從大明日報以及朝廷邸報上了解他,到了京城後,則是從各式各樣的人口中聽到楊憲的各種事跡。


    在場的京城富商,一共二十七人。


    楊思義特地讓人去調查過他們所有人的底細。


    有茶馬起家的,有搞進出口貿易的,有搞賭坊的,也有搞絲綢布匹的


    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有錢。


    能夠接到大明銀行給的邀請函,進入貴賓包廂議事的,身家就沒有低於百萬兩的。


    放在後世也就是都是10億往上走的身家。


    楊思義開口道:“諸位剛來的時候,我就已經說過大明銀行剛成立,還需諸位鼎力相助!”


    “各位都是大明的商人,也該為咱們國家的建設出一份力!”


    “更何況,這錢也不是白要的各位,咱們大明銀行給的利息已經相當厚道了。”


    楊思義頓了頓,接著開口道:“太子殿下今日有事沒能親至,可在本官來之前,他和咱說了一句話。他說他身為大明銀行總行行長,願意以太子之身,作為保證,允諾任何一個大明子民存進大明銀行的錢,都絕不會少了一分一厘!”


    “到了時間,也絕不會差儲戶一分利息。”


    “我楊思義,今日同樣以自己的官身作保。”


    話音落下,楊思義將象征自己大明銀行副行長的官印給拿了出來,直接擺放在旁邊的桌子上。


    在場富商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誰也沒有率先開口,即便楊思義先前這番舉動,已經是給了十足的誠意。


    可事關自己的錢財,他們還是慎之又慎。


    能夠將家產做到他們這個地步的,哪個不是人精。


    畢竟曆史上前車之鑒,實在是太多。


    債台高築這個成語怎麽來的?


    宋仁宗直接向商戶們打白條借錢不還,當時為了湊足對西夏用兵的經費,朝廷向富戶們借了很多錢,其中僅李氏一家就借了二十餘萬貫。這些錢最後沒還,隻給了這些富戶幾個“京官名目”,就算兩清了。


    這些所謂的“京官名目”就是一個虛銜名頭,對朝廷來說不算成本,幾十萬貫資財對百姓而言卻是實打實的家產,富戶們顯然虧慘了。


    這種例子曆朝曆代比比皆是。


    小額存款是無所謂,可涉及大額,他們實在是放心不下。


    這些富商們想了想,朝廷的麵子不能不給,不然現在就下不來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千八百種壞毛病並收藏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