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我一生別無所好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 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44章 我一生別無所好
就在這時。
徐達忽然悠悠轉醒。
朱元璋看著床榻上徐達,臉上露出欣喜之色,開口道:“天德,你現在有感覺到哪裏有不舒服的地方嗎?”
徐達隻覺得全身一輕,背部也再沒有之前那種火辣辣的疼痛感。
他臉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開口道:“陛下,我身體好像好了?!”
朱元璋笑著點了點頭。
“臣徐達,謝陛下救命之恩。”徐達開口道。
“你要謝,就謝楊憲,謝你女兒徐妙雲。”
這和楊憲有什麽關係?和我女兒又有什麽關係?
徐達懵了。
看到徐達懵逼的樣子,朱元璋開口笑道:“是徐妙雲從揚州把楊憲帶過來,這才救了伱的命。”
“太子,喊楊國公進來。”
“是,父皇。”朱標開口道。
進屋後,看到已經蘇醒的徐達,楊憲也是愣了一下。
第一次救人,他也沒有想到徐達會這麽快就清醒過來。
“魏國公。”楊憲開口打了聲招唿。
“這次多謝楊國公出手相救,恕我此時身體不變,無法向你行大禮了。”徐達說著看向了一旁的徐妙雲幾人,接著開口道。“就由我幾個子女代勞了。”
“多謝楊國公出手相救家父。”徐妙雲幾人齊齊朝著楊憲行了一個大禮。
這一禮,楊憲坦然受了。
畢竟為了救老徐,可是花了不少功績點。
“楊國公,天德的病是不是徹底治好了?”朱元璋開口問道。
話音落下,在場所有人都轉頭看向楊憲,等待楊憲的迴答。
楊憲笑道:“沒錯,魏國公的舊疾已經完全治好了。”
聽到這,在場最高興的人莫過徐達本人,他連忙開口問道:“那麽楊國公,我以後是不是就能放開吃燒鵝了。”
看著徐達期待的小眼神,楊憲笑了。
正是有了這一麵,才讓大明軍神更像一個具體的人。
一活過來,就惦記著他那燒鵝了。
“爹,太醫們之前說過,燒鵝你一定是要忌口的,如今雖然好了,可為了避免複發,你還是不能吃。”站在一旁的徐妙雲沒好氣道。“你不顧自己的身體,也顧顧我們幾姐弟的感受,這些日子,為了你,弟弟妹妹擔心的就沒合過眼。”
也不怪徐妙雲反應如此激烈了。
在她看來,徐達之所以會有今天這一劫,他經常偷吃燒鵝起碼要背一半的鍋。
楊憲看了一眼徐妙雲,看著她因為生氣而劇烈起伏的胸脯,開口道:“徐姑娘,不要著急,其實魏國公這病與燒鵝沒有關係。”
其實也不怪徐達如此惦記燒鵝,事實上在明朝吃燒鵝不是徐達一個人的愛好,明朝人酷愛吃燒鵝的曆史不是從徐達開始,也不是從徐達結束。
在明朝食品中,以燒鵝為重。
一桌筵席上,往往也以一份燒鵝做為最重要的主菜。
所以明代小說中最常見的也是燒鵝。
《金瓶梅》中凡是宴請重要人物,餐桌上必須要有鵝,王婆請客的時候有鵝,西門慶請客更要有鵝。甚至韓道國答謝西門慶的禮物,也是“一壇金華酒,一隻水晶鵝,一副蹄子”。
明朝皇帝的餐桌上每日必須有鵝。
明憲宗朱見深非常的節儉,但是他每天要吃8隻鵝,怎麽吃的,誰也不知道,可這就是正史記載。
他的兒子孝宗朱佑認為太不可思議了,怎麽可能吃得下這麽多,而且這太奢侈了,於是專門下令減少鵝的供應,改為每日3隻。
即便到了崇禎時期,宮中也在大量采購燒鵝。
由此也可以理解一點,徐達為什麽會這麽喜歡燒鵝。
“我這病與燒鵝沒有關係?!”聽了楊憲的話,趴在床榻上的徐達,兩眼瞪著溜圓,不可置信地看著楊憲,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喊道。
“楊老弟,你說我這病不是吃燒鵝吃的?!”
給徐達激動地連稱唿都變了。
要知道他這一輩就這一點愛好了。
老朱就曾經評價徐達:“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不愛財,不愛女人,不貪戀權勢。
徐達唯一的愛好,就是吃燒鵝,可卻因為太醫們的一句話,燒鵝是發物,不能多吃。
然後整個魏國公府,就再也沒有見過鵝這種生物了。
每次他好不容易,讓人從外麵偷偷帶燒鵝進來,都會被徐妙雲的鼻子準確嗅出味,然後將燒鵝給倒掉。
可以想象徐達此時的崩潰,這些年我忍得這麽辛苦,竟然告訴我一切都是假的。
就好像戒色吧的老哥們,有一天忽然得知手藝活非但無害,反而有益身心健康時一樣。
楊憲是經過現代醫學常識教育的人,自然知道燒鵝與背疽沒有半毛錢關係。
鵝肉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質與脂肪,沒有任何能夠導致背疽惡化的毒素。即使是在背疽發作期間,吃了燒鵝的肉,也不可能誘發其毒性擴散,相反,鵝中大量的營養還會增強患者體質,對患者有著很積極的康複作用。
因此那些說徐達是被朱元璋用燒鵝賜死的說法,更加是無稽之談。
燒鵝不可能吃得死徐達。
而且徐達不像李善長胡惟庸那般結黨營私,也不像藍玉那樣囂張跋扈,對朱元璋也是恭恭敬敬,謹守君臣之道。像湯和、耿炳文、郭英等都是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不但威脅不到老朱,老朱反而倚之為“萬裏長城”。而且原時空當時北元的威脅尚在,徐達也是在出鎮北平防禦北元的過程中得的病,朱元璋不可能自毀長城。
況且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徐達死的時候,太子朱標都還健在。
朱標還在,徐達就不可能死。
你說如果朱標走了,老朱為了朱允炆,為了皇權穩固,一時腦子抽抽了,發瘋還情有可原。
可無論如何,徐達都不像是活不過朱標的樣子。
因此朱元璋用燒鵝這個說法,本身就漏洞百出。
無論從哪方麵考慮,朱元璋都不可能,也沒必要,冒著背負千古罵名的風險,去用幾隻燒鵝賜死自己的老兄弟。
後世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無非是用來摸黑老朱的手段罷了。
就在這時。
徐達忽然悠悠轉醒。
朱元璋看著床榻上徐達,臉上露出欣喜之色,開口道:“天德,你現在有感覺到哪裏有不舒服的地方嗎?”
徐達隻覺得全身一輕,背部也再沒有之前那種火辣辣的疼痛感。
他臉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開口道:“陛下,我身體好像好了?!”
朱元璋笑著點了點頭。
“臣徐達,謝陛下救命之恩。”徐達開口道。
“你要謝,就謝楊憲,謝你女兒徐妙雲。”
這和楊憲有什麽關係?和我女兒又有什麽關係?
徐達懵了。
看到徐達懵逼的樣子,朱元璋開口笑道:“是徐妙雲從揚州把楊憲帶過來,這才救了伱的命。”
“太子,喊楊國公進來。”
“是,父皇。”朱標開口道。
進屋後,看到已經蘇醒的徐達,楊憲也是愣了一下。
第一次救人,他也沒有想到徐達會這麽快就清醒過來。
“魏國公。”楊憲開口打了聲招唿。
“這次多謝楊國公出手相救,恕我此時身體不變,無法向你行大禮了。”徐達說著看向了一旁的徐妙雲幾人,接著開口道。“就由我幾個子女代勞了。”
“多謝楊國公出手相救家父。”徐妙雲幾人齊齊朝著楊憲行了一個大禮。
這一禮,楊憲坦然受了。
畢竟為了救老徐,可是花了不少功績點。
“楊國公,天德的病是不是徹底治好了?”朱元璋開口問道。
話音落下,在場所有人都轉頭看向楊憲,等待楊憲的迴答。
楊憲笑道:“沒錯,魏國公的舊疾已經完全治好了。”
聽到這,在場最高興的人莫過徐達本人,他連忙開口問道:“那麽楊國公,我以後是不是就能放開吃燒鵝了。”
看著徐達期待的小眼神,楊憲笑了。
正是有了這一麵,才讓大明軍神更像一個具體的人。
一活過來,就惦記著他那燒鵝了。
“爹,太醫們之前說過,燒鵝你一定是要忌口的,如今雖然好了,可為了避免複發,你還是不能吃。”站在一旁的徐妙雲沒好氣道。“你不顧自己的身體,也顧顧我們幾姐弟的感受,這些日子,為了你,弟弟妹妹擔心的就沒合過眼。”
也不怪徐妙雲反應如此激烈了。
在她看來,徐達之所以會有今天這一劫,他經常偷吃燒鵝起碼要背一半的鍋。
楊憲看了一眼徐妙雲,看著她因為生氣而劇烈起伏的胸脯,開口道:“徐姑娘,不要著急,其實魏國公這病與燒鵝沒有關係。”
其實也不怪徐達如此惦記燒鵝,事實上在明朝吃燒鵝不是徐達一個人的愛好,明朝人酷愛吃燒鵝的曆史不是從徐達開始,也不是從徐達結束。
在明朝食品中,以燒鵝為重。
一桌筵席上,往往也以一份燒鵝做為最重要的主菜。
所以明代小說中最常見的也是燒鵝。
《金瓶梅》中凡是宴請重要人物,餐桌上必須要有鵝,王婆請客的時候有鵝,西門慶請客更要有鵝。甚至韓道國答謝西門慶的禮物,也是“一壇金華酒,一隻水晶鵝,一副蹄子”。
明朝皇帝的餐桌上每日必須有鵝。
明憲宗朱見深非常的節儉,但是他每天要吃8隻鵝,怎麽吃的,誰也不知道,可這就是正史記載。
他的兒子孝宗朱佑認為太不可思議了,怎麽可能吃得下這麽多,而且這太奢侈了,於是專門下令減少鵝的供應,改為每日3隻。
即便到了崇禎時期,宮中也在大量采購燒鵝。
由此也可以理解一點,徐達為什麽會這麽喜歡燒鵝。
“我這病與燒鵝沒有關係?!”聽了楊憲的話,趴在床榻上的徐達,兩眼瞪著溜圓,不可置信地看著楊憲,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喊道。
“楊老弟,你說我這病不是吃燒鵝吃的?!”
給徐達激動地連稱唿都變了。
要知道他這一輩就這一點愛好了。
老朱就曾經評價徐達:“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不愛財,不愛女人,不貪戀權勢。
徐達唯一的愛好,就是吃燒鵝,可卻因為太醫們的一句話,燒鵝是發物,不能多吃。
然後整個魏國公府,就再也沒有見過鵝這種生物了。
每次他好不容易,讓人從外麵偷偷帶燒鵝進來,都會被徐妙雲的鼻子準確嗅出味,然後將燒鵝給倒掉。
可以想象徐達此時的崩潰,這些年我忍得這麽辛苦,竟然告訴我一切都是假的。
就好像戒色吧的老哥們,有一天忽然得知手藝活非但無害,反而有益身心健康時一樣。
楊憲是經過現代醫學常識教育的人,自然知道燒鵝與背疽沒有半毛錢關係。
鵝肉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質與脂肪,沒有任何能夠導致背疽惡化的毒素。即使是在背疽發作期間,吃了燒鵝的肉,也不可能誘發其毒性擴散,相反,鵝中大量的營養還會增強患者體質,對患者有著很積極的康複作用。
因此那些說徐達是被朱元璋用燒鵝賜死的說法,更加是無稽之談。
燒鵝不可能吃得死徐達。
而且徐達不像李善長胡惟庸那般結黨營私,也不像藍玉那樣囂張跋扈,對朱元璋也是恭恭敬敬,謹守君臣之道。像湯和、耿炳文、郭英等都是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不但威脅不到老朱,老朱反而倚之為“萬裏長城”。而且原時空當時北元的威脅尚在,徐達也是在出鎮北平防禦北元的過程中得的病,朱元璋不可能自毀長城。
況且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徐達死的時候,太子朱標都還健在。
朱標還在,徐達就不可能死。
你說如果朱標走了,老朱為了朱允炆,為了皇權穩固,一時腦子抽抽了,發瘋還情有可原。
可無論如何,徐達都不像是活不過朱標的樣子。
因此朱元璋用燒鵝這個說法,本身就漏洞百出。
無論從哪方麵考慮,朱元璋都不可能,也沒必要,冒著背負千古罵名的風險,去用幾隻燒鵝賜死自己的老兄弟。
後世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無非是用來摸黑老朱的手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