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 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閱卷方麵,經過最初的混亂後,有太子朱標在統籌全局,事情很快就步入正軌。
綜合知識考卷是有標準答案,打分同樣製定了標準。
至於策論卷審稿,與以往並沒有太大不同,不同的隻是考題本身以及出題立意不同而已。
時間飛逝。
終於到了放榜的時候。
一大早,禮部衙門大堂外,就聚滿了人。
臨街商鋪人聲鼎沸,街道讀書人絡繹不絕,酒肆高談闊論不絕於耳。
“放榜了!”
“放榜了!!”
這時一聲放榜的喊聲響起,現場就如同在沸油的鍋裏掉入清水一般,直接炸開。
街道上,酒肆內的讀書人紛紛朝著禮部衙門大堂方向狂奔而去。
大榜前,早已經是聚滿了人,將大榜圍得水泄不通。
“讓一讓!”
“前麵的人讓一讓!”
十幾個士兵護衛著放榜的考官,硬生生擠出一條路來,走到大榜前,最後將加蓋了禮部章的榜單粘貼在了大榜前。
大榜兩側,杏花開放。
杏花下。
則是人間眾生相。
有人歡喜有人愁。
“果然落選,辛苦準備這麽久,真是不甘心啊.......”
“中了,我竟然中了,哈哈!”
“我也上榜了!”
......
也有站在杏榜下,直接破口大罵的。
“不公平,今年科舉考試根本就不公平!”
“就是,所考的內容與聖人言毫無關聯,有違讀書之道!”
“此屆科舉考試,有失公允,我要求重考!”
......
對於這些失敗者的狂吠,沒人理會。
這些所謂的讀書人,喊累了,也就會散了。
站在人群中的李進,抬眼看去。
從榜單最後開始掃起,一個個往上看。
沒有,沒有,還是沒有。
他越看心越涼。
落榜了嗎?
李進嘴角揚起一抹自嘲的笑容,看來還得繼續迴去教書了。
已經到了榜單前排了,還是沒有自己的名字。
不過做事情,有始有終,是李進一直以來的習慣。
他還是決定看完整個榜單。
李進瞪大了眼睛。
看著處在榜首位置的李進二字。
即便沉穩如他,在看到這個結果時,臉上也是難掩激動之色。
李進不僅上榜,而且還中了榜首會元!
這幾乎是讀書人最高的榮譽。
他做了幾次深唿吸,這才平複下來,對於楊憲就越發感激。
他自認為如果沒有那幾個月時間揚州教學生涯,他是絕對拿不到這個名次。
甚至如果自己還是保持以前那種讀書人固有的思維,名落孫山也說不定。
會試上榜的考生,便是貢士。
對他們來說,之後還有最後一場考試,那就是殿試。
不過由於,殿試隻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問題。
因此隻要會試上榜,功名便已經穩了。
到了這一步,考生們基本不會有心理負擔,要慶祝的可以慶祝起來了。
當然大部分人,還是在認真準備即將到來的殿試。不過經曆過先前這種魔鬼會試,殿試要考什麽,他們一下子也沒有底,更無從準備。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
出榜分三甲:一甲為賜進士及第,隻有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為賜進士出身若幹人,第一名稱傳臚;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若幹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稱進士。
中了進士,功名就到了盡頭。
..................
會試的題目由朱標出。
而殿試的題目則是由朱元璋親自定,對於自己這個題目,朱元璋十分滿意。
在朱元璋看來,他出的考題不僅完全滿足科舉改革的要求,而且還能順理成章引出下一次科舉考核朝廷所需要的人才,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
雖然此次恩科科考題目是由朱元璋、朱標父子自己出的,可事實上其實都是在受到楊憲影響後做出的。
也就是說其實楊憲本人,才是這場科舉改革的真正引導者。
大明首次恩科,一共選出貢士三十六人。
這也是大明的第一批貢士,這些人也將是朝廷的未來棟梁。
常言道,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為了讓他們能夠扛起江山社稷。
朱元璋心中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決定讓這批知青上山下鄉,時間就定在三月上旬,也就是今年春耕的時候。
在這之前,還有一場殿試。
大殿前。
“皇上有旨,召新科貢士入朝殿試!”隨著內侍官的喊聲落下。
三十六名貢士昂首挺胸,邁過龍道,往大殿走去。
多少學子寒窗十幾載,為的就是這一刻。
這三十六人無疑是幸運的,恰好迎來了科舉的變革。
如果還是按照以前四書五經的科考模式,此刻這大殿上,就不一定有他們的位置。
朱元璋端坐龍庭上,掃視著下方眾學子。
學子們由於第一次上朝堂麵聖,大部分人都顯得有些拘謹,不過總體上來看氣質都還是不錯的,雖然緊張,卻並沒有出現那種畏縮的情況。
尤其是站在前麵的李進,竟然絲毫不怯場。
這人就是老大提起的那個李進吧,確實是人中龍鳳。要不是還有殿試要舉行,朱標怕是早就召見李進了,因為關於“如何快速實現國庫充盈”這一考題,李進的迴答,可以說是完全答進朱標的心裏了。
朱標從李進的迴答中,看到了楊憲的影子,這才是最讓他欣喜的。
目光從在場三十六名學子身上一一掃過,朱元璋不著痕跡地點了點頭,他對於這場科舉會試結果很滿意。
大殿上,所有人都等待著朱元璋出題。
朱元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開口道:“抬上來吧。”
話音落下,大內侍衛們抬著三大筐稻穀從大殿外走了進去。
稻穀?!
眾考生看著這三筐稻穀,都懵逼了。
這又是什麽意思?
這次科考,不僅會試作妖,殿試也是如此嗎?
這熟悉又糟糕的感覺,讓他們內心升起了不好的預感,想起會試三天的折磨,有些人就臉色發白。
也有一些心思活絡的學子,立馬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開始進行劇烈的頭腦風暴。
盡力將這稻穀與考題結合聯係在一起。
綜合知識考卷是有標準答案,打分同樣製定了標準。
至於策論卷審稿,與以往並沒有太大不同,不同的隻是考題本身以及出題立意不同而已。
時間飛逝。
終於到了放榜的時候。
一大早,禮部衙門大堂外,就聚滿了人。
臨街商鋪人聲鼎沸,街道讀書人絡繹不絕,酒肆高談闊論不絕於耳。
“放榜了!”
“放榜了!!”
這時一聲放榜的喊聲響起,現場就如同在沸油的鍋裏掉入清水一般,直接炸開。
街道上,酒肆內的讀書人紛紛朝著禮部衙門大堂方向狂奔而去。
大榜前,早已經是聚滿了人,將大榜圍得水泄不通。
“讓一讓!”
“前麵的人讓一讓!”
十幾個士兵護衛著放榜的考官,硬生生擠出一條路來,走到大榜前,最後將加蓋了禮部章的榜單粘貼在了大榜前。
大榜兩側,杏花開放。
杏花下。
則是人間眾生相。
有人歡喜有人愁。
“果然落選,辛苦準備這麽久,真是不甘心啊.......”
“中了,我竟然中了,哈哈!”
“我也上榜了!”
......
也有站在杏榜下,直接破口大罵的。
“不公平,今年科舉考試根本就不公平!”
“就是,所考的內容與聖人言毫無關聯,有違讀書之道!”
“此屆科舉考試,有失公允,我要求重考!”
......
對於這些失敗者的狂吠,沒人理會。
這些所謂的讀書人,喊累了,也就會散了。
站在人群中的李進,抬眼看去。
從榜單最後開始掃起,一個個往上看。
沒有,沒有,還是沒有。
他越看心越涼。
落榜了嗎?
李進嘴角揚起一抹自嘲的笑容,看來還得繼續迴去教書了。
已經到了榜單前排了,還是沒有自己的名字。
不過做事情,有始有終,是李進一直以來的習慣。
他還是決定看完整個榜單。
李進瞪大了眼睛。
看著處在榜首位置的李進二字。
即便沉穩如他,在看到這個結果時,臉上也是難掩激動之色。
李進不僅上榜,而且還中了榜首會元!
這幾乎是讀書人最高的榮譽。
他做了幾次深唿吸,這才平複下來,對於楊憲就越發感激。
他自認為如果沒有那幾個月時間揚州教學生涯,他是絕對拿不到這個名次。
甚至如果自己還是保持以前那種讀書人固有的思維,名落孫山也說不定。
會試上榜的考生,便是貢士。
對他們來說,之後還有最後一場考試,那就是殿試。
不過由於,殿試隻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問題。
因此隻要會試上榜,功名便已經穩了。
到了這一步,考生們基本不會有心理負擔,要慶祝的可以慶祝起來了。
當然大部分人,還是在認真準備即將到來的殿試。不過經曆過先前這種魔鬼會試,殿試要考什麽,他們一下子也沒有底,更無從準備。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
出榜分三甲:一甲為賜進士及第,隻有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為賜進士出身若幹人,第一名稱傳臚;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若幹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稱進士。
中了進士,功名就到了盡頭。
..................
會試的題目由朱標出。
而殿試的題目則是由朱元璋親自定,對於自己這個題目,朱元璋十分滿意。
在朱元璋看來,他出的考題不僅完全滿足科舉改革的要求,而且還能順理成章引出下一次科舉考核朝廷所需要的人才,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
雖然此次恩科科考題目是由朱元璋、朱標父子自己出的,可事實上其實都是在受到楊憲影響後做出的。
也就是說其實楊憲本人,才是這場科舉改革的真正引導者。
大明首次恩科,一共選出貢士三十六人。
這也是大明的第一批貢士,這些人也將是朝廷的未來棟梁。
常言道,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為了讓他們能夠扛起江山社稷。
朱元璋心中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決定讓這批知青上山下鄉,時間就定在三月上旬,也就是今年春耕的時候。
在這之前,還有一場殿試。
大殿前。
“皇上有旨,召新科貢士入朝殿試!”隨著內侍官的喊聲落下。
三十六名貢士昂首挺胸,邁過龍道,往大殿走去。
多少學子寒窗十幾載,為的就是這一刻。
這三十六人無疑是幸運的,恰好迎來了科舉的變革。
如果還是按照以前四書五經的科考模式,此刻這大殿上,就不一定有他們的位置。
朱元璋端坐龍庭上,掃視著下方眾學子。
學子們由於第一次上朝堂麵聖,大部分人都顯得有些拘謹,不過總體上來看氣質都還是不錯的,雖然緊張,卻並沒有出現那種畏縮的情況。
尤其是站在前麵的李進,竟然絲毫不怯場。
這人就是老大提起的那個李進吧,確實是人中龍鳳。要不是還有殿試要舉行,朱標怕是早就召見李進了,因為關於“如何快速實現國庫充盈”這一考題,李進的迴答,可以說是完全答進朱標的心裏了。
朱標從李進的迴答中,看到了楊憲的影子,這才是最讓他欣喜的。
目光從在場三十六名學子身上一一掃過,朱元璋不著痕跡地點了點頭,他對於這場科舉會試結果很滿意。
大殿上,所有人都等待著朱元璋出題。
朱元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開口道:“抬上來吧。”
話音落下,大內侍衛們抬著三大筐稻穀從大殿外走了進去。
稻穀?!
眾考生看著這三筐稻穀,都懵逼了。
這又是什麽意思?
這次科考,不僅會試作妖,殿試也是如此嗎?
這熟悉又糟糕的感覺,讓他們內心升起了不好的預感,想起會試三天的折磨,有些人就臉色發白。
也有一些心思活絡的學子,立馬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開始進行劇烈的頭腦風暴。
盡力將這稻穀與考題結合聯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