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切為了江山永固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 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四書五經選拔人才,萬萬不可!”
楊憲斬釘截鐵的聲音,在府衙內迴響。
朱標看著楊憲,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開口道:“楊卿是認為四書五經有什麽問題嗎?”
楊憲搖了搖頭,迴道:“四書五經,作為儒家經典,本身是沒有什麽大問題的,甚至其中教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我看來都很好。”
說到這,楊憲頓了頓,接著開口道:“但是他卻不適合作為科舉考試的選題。”
聽了楊憲的話,朱標更加困惑了。
“怎麽說?”
楊憲沒有賣關子,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理解,開口道:“誠如殿下之前所說,科舉考試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也就是說這些被選中的人,都是將來的大明官員。”
“拿縣令來說,他身上所要具備的能力,是如何發展治下一個縣的經濟、民生,如何管理治下百姓,如何做好治安等等。小到開河修路,農作物種植,大到商業發展。還有比如像今年這樣的災年,來了之後,如何應對......”
“朝廷真正需要的是這種務實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那些滿腦子隻知道學習四書五經的讀書人。有些讀書人甚至連五穀都不分,說大道理擅長,各種儒家經典也是信手拈來,可這與國何益?”
“我們要的是能夠解決具體問題,能夠為百姓幹事的人。”
“殿下,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還有四書五經的字數是有限的,而考試的次數是無限的。
這也注定了,以四書五經為考核內容的科舉考試最終會變得更加扭曲。明中後期,便產生了所謂截搭題。
所謂截搭題,是科舉考試八股文的一種特殊命題方式。
明清八股文題例出《四書》之內,用一句、數句或一節或全章為題,其後為避免重複,采用割裂經書文句,截斷牽搭作為試題。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近年初場出題,往往強截句讀,破碎經義,於所不當連而連,不當斷而斷,而提學憲臣之小試尤為瑣碎。”
因此這種取士方法,不僅扼殺其他學術,也毀儒學,毀經學。等於是在儒家裏頭,又來了一次罷黜百家,這種考試方式對真正的儒家而言都是一種摧殘,而且永遠產生不了新知識。
儒家思想,自然不可全盤否定。
可打這麽個比方吧。
有個人小學一年級考試全班得第一,結果他就非要一直讀一年級,誰勸都不好使。
而且最最要命的還是魔改版的。
原時空明朝固定了科舉考題隻能從四書五經出,還是朱熹修訂過的版本。
清朝規定連答題都隻能從四書五經答,也是朱熹修訂過的版本。
這種科舉考試能選出什麽有用的人才,那才是真正見了鬼了。
更多的是,被科舉製度逼瘋的讀書人,範進中舉可不是什麽孤例。
朱標是越聽越心驚,因為眼前的楊憲批判的已經不僅僅隻是以四書五經為主的科舉製度,竟然隱隱有著向數千年儒家開炮的趨勢。
可他又不得不承認楊憲講的有道理。
朱標現在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如果大明科舉真的以四書五經取士的話,那麽,
大明要亡!
朱標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甚至直接關乎大明國運,他沒敢耽擱,眼下到了飯點,可他連飯都顧不上吃,又是準備直接趕迴京城。
在路上,朱標在心裏暗自祈禱著,自己的父親千萬不要這麽早下決定。
看著朱標離去的身影,楊憲眼神閃爍不定。
他心中清楚,在這件事上,即便是朱標,也未必能夠勸得動朱元璋。
..................
迴京後。
朱標直奔目的地。
“父皇,以四書五經取士,兒臣認為萬萬不可!”
接著朱標便是將楊憲在揚州時,與他講的那番話,原原本本和朱元璋講了一遍。
聽了朱標的話後,朱元璋沉默了。
說實話,對於科舉取士,他並沒有看到這一層。
因此這才沉默。
而朱標見到自己父親這個樣子,還以為朱元璋將他的話給聽進去了。
事實則不然。
朱元璋仔細思索了一番後,發現這些弊端,並非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事情。
科舉考試!
八股取士!
在他看來,科舉的首要作用是牢籠誌士,讓天下的聰明人全部進入到科舉的牢籠之中,而不是要天下有才之人,人人都能人盡其才。
他要的是江山永固。
在江山永固麵前,一個縣城發展與否,一個縣官是否真的有能力帶領全縣百姓致富奔小康,又有什麽重要的呢。
流水的流官,鐵打的胥吏。
縣令沒有才能也不打緊,隻要胥吏們還在,就不會太差。
這點從朱元璋製定的匠戶製度便可以窺見一二。
匠戶製度,說直白一點,其實就是將職業固定了下來,比如你是陶瓷燒製工人,那麽你們全家注定也是,不管是你的孩子,還是孫子,甚至是後代的後代,全部都是陶瓷工人,沒有改變;要是家裏世代從醫,那麽後代也全部是醫生。
朱元璋要的是天下百姓各司其職,各就其位。
這麽做的目的,與科舉一樣,同樣隻是為了那四個字。
江山永固!
要是楊憲知道老朱此刻想法,就會發笑了。
這天下哪有恆享昊命不變的,哪有不變的天下呀。
他很想問一問老朱,你見過哪個朝代有百代的君王啊,封建王朝最長的東周,也不過二十五代。
“老大,這事我已經定了。”朱元璋看著朱標,沉聲道。“這也是你老師宋濂大學士,以及一眾文官大臣們的意見。”
“父皇,這事弊端太大了。”朱標還想著做最後的掙紮。
朱元璋卻是就這麽看著他,然後沒好氣道:“我知道你這番話,八成是來自楊憲之口,這小子,現在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真是什麽話都敢講了,枉自揣度帝王心意。”
“父皇,楊卿也是為大明著想考慮,他絕對沒有其他意思。”見朱元璋有遷怒楊憲的意思,朱標連忙開口道。
楊憲斬釘截鐵的聲音,在府衙內迴響。
朱標看著楊憲,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開口道:“楊卿是認為四書五經有什麽問題嗎?”
楊憲搖了搖頭,迴道:“四書五經,作為儒家經典,本身是沒有什麽大問題的,甚至其中教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我看來都很好。”
說到這,楊憲頓了頓,接著開口道:“但是他卻不適合作為科舉考試的選題。”
聽了楊憲的話,朱標更加困惑了。
“怎麽說?”
楊憲沒有賣關子,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理解,開口道:“誠如殿下之前所說,科舉考試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也就是說這些被選中的人,都是將來的大明官員。”
“拿縣令來說,他身上所要具備的能力,是如何發展治下一個縣的經濟、民生,如何管理治下百姓,如何做好治安等等。小到開河修路,農作物種植,大到商業發展。還有比如像今年這樣的災年,來了之後,如何應對......”
“朝廷真正需要的是這種務實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那些滿腦子隻知道學習四書五經的讀書人。有些讀書人甚至連五穀都不分,說大道理擅長,各種儒家經典也是信手拈來,可這與國何益?”
“我們要的是能夠解決具體問題,能夠為百姓幹事的人。”
“殿下,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還有四書五經的字數是有限的,而考試的次數是無限的。
這也注定了,以四書五經為考核內容的科舉考試最終會變得更加扭曲。明中後期,便產生了所謂截搭題。
所謂截搭題,是科舉考試八股文的一種特殊命題方式。
明清八股文題例出《四書》之內,用一句、數句或一節或全章為題,其後為避免重複,采用割裂經書文句,截斷牽搭作為試題。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近年初場出題,往往強截句讀,破碎經義,於所不當連而連,不當斷而斷,而提學憲臣之小試尤為瑣碎。”
因此這種取士方法,不僅扼殺其他學術,也毀儒學,毀經學。等於是在儒家裏頭,又來了一次罷黜百家,這種考試方式對真正的儒家而言都是一種摧殘,而且永遠產生不了新知識。
儒家思想,自然不可全盤否定。
可打這麽個比方吧。
有個人小學一年級考試全班得第一,結果他就非要一直讀一年級,誰勸都不好使。
而且最最要命的還是魔改版的。
原時空明朝固定了科舉考題隻能從四書五經出,還是朱熹修訂過的版本。
清朝規定連答題都隻能從四書五經答,也是朱熹修訂過的版本。
這種科舉考試能選出什麽有用的人才,那才是真正見了鬼了。
更多的是,被科舉製度逼瘋的讀書人,範進中舉可不是什麽孤例。
朱標是越聽越心驚,因為眼前的楊憲批判的已經不僅僅隻是以四書五經為主的科舉製度,竟然隱隱有著向數千年儒家開炮的趨勢。
可他又不得不承認楊憲講的有道理。
朱標現在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如果大明科舉真的以四書五經取士的話,那麽,
大明要亡!
朱標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甚至直接關乎大明國運,他沒敢耽擱,眼下到了飯點,可他連飯都顧不上吃,又是準備直接趕迴京城。
在路上,朱標在心裏暗自祈禱著,自己的父親千萬不要這麽早下決定。
看著朱標離去的身影,楊憲眼神閃爍不定。
他心中清楚,在這件事上,即便是朱標,也未必能夠勸得動朱元璋。
..................
迴京後。
朱標直奔目的地。
“父皇,以四書五經取士,兒臣認為萬萬不可!”
接著朱標便是將楊憲在揚州時,與他講的那番話,原原本本和朱元璋講了一遍。
聽了朱標的話後,朱元璋沉默了。
說實話,對於科舉取士,他並沒有看到這一層。
因此這才沉默。
而朱標見到自己父親這個樣子,還以為朱元璋將他的話給聽進去了。
事實則不然。
朱元璋仔細思索了一番後,發現這些弊端,並非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事情。
科舉考試!
八股取士!
在他看來,科舉的首要作用是牢籠誌士,讓天下的聰明人全部進入到科舉的牢籠之中,而不是要天下有才之人,人人都能人盡其才。
他要的是江山永固。
在江山永固麵前,一個縣城發展與否,一個縣官是否真的有能力帶領全縣百姓致富奔小康,又有什麽重要的呢。
流水的流官,鐵打的胥吏。
縣令沒有才能也不打緊,隻要胥吏們還在,就不會太差。
這點從朱元璋製定的匠戶製度便可以窺見一二。
匠戶製度,說直白一點,其實就是將職業固定了下來,比如你是陶瓷燒製工人,那麽你們全家注定也是,不管是你的孩子,還是孫子,甚至是後代的後代,全部都是陶瓷工人,沒有改變;要是家裏世代從醫,那麽後代也全部是醫生。
朱元璋要的是天下百姓各司其職,各就其位。
這麽做的目的,與科舉一樣,同樣隻是為了那四個字。
江山永固!
要是楊憲知道老朱此刻想法,就會發笑了。
這天下哪有恆享昊命不變的,哪有不變的天下呀。
他很想問一問老朱,你見過哪個朝代有百代的君王啊,封建王朝最長的東周,也不過二十五代。
“老大,這事我已經定了。”朱元璋看著朱標,沉聲道。“這也是你老師宋濂大學士,以及一眾文官大臣們的意見。”
“父皇,這事弊端太大了。”朱標還想著做最後的掙紮。
朱元璋卻是就這麽看著他,然後沒好氣道:“我知道你這番話,八成是來自楊憲之口,這小子,現在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真是什麽話都敢講了,枉自揣度帝王心意。”
“父皇,楊卿也是為大明著想考慮,他絕對沒有其他意思。”見朱元璋有遷怒楊憲的意思,朱標連忙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