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有誌的帝王,都不會錯過這個能夠徹底征服草原的機會。


    朱標在聽了楊憲的建議後,連夜打車返迴京城。


    到了皇宮後。


    勤勞的老朱同誌,一如既往還在批閱奏章,原本已然有些困意了,可聽朱標一番匯報。


    好家夥,朱元璋立馬來了精神。


    太和殿內。


    朱元璋站起身,接連來迴踱步,心裏頭似乎有一團火在燃燒。


    雄主如他,又怎麽可能放過這種機會。


    徹底解決北方遊牧民族侵擾,此事隻要是成了,那麽他就將是千古一帝。


    後世子孫,將永遠不會受其侵害。


    朱元璋眼裏冒著光,沉聲道:“此事可行!”


    楊憲提出的隻是一個大政方針,其中具體施行,還需要擬定具體的細則、章程。


    這爺倆看樣子,今晚也沒有想要休息的打算。


    怎麽說,帝王在麵對自身所成功業能夠名垂千古之時產生的誘惑,可比屌絲看到全光的什麽熱巴、佟麗雅這些要強太多。


    因此他們又怎麽可能睡得著覺。


    ...................


    誠意伯府。


    “老爺,夜裏涼,披上衣服吧。”小六子隨手將一件衣服披在了劉伯溫身上,這些日子,劉伯溫夜裏經常睡不著覺,他那小小的腦袋瓜子想不明白,幹脆也就不想了。


    劉伯溫看了一眼夜色,沉默了片刻,忽然開口道:“小六子,你家老爺我是不是真的老了。”


    說完這句話後,便再次迴歸沉默。


    小六子摸了摸腦袋,也不知如何迴答。


    經過這次賑災事件後,劉伯溫幾乎可以確認之前給朱元璋支招整頓吏治的那些政策,一定是他的學生楊憲所為。


    在他看來,如今楊憲之才,已然強過他。


    他幾乎留在朝廷,反而是擋著楊憲的路了。


    劉伯溫心中清楚知道,以朱元璋的性子,是絕對不會允許他眼皮底下有哪一個團體勢力徹底做大的。


    況且他本就有了辭官歸隱的心思。


    他正想著事,忽然府外出來消息,說是宮裏有要事傳召。


    ..................


    太和殿。


    朱元璋召來李善長、劉伯溫、胡惟庸、徐達、李文忠等一幹大臣提出這個方略。


    “陛下聖明!”胡惟庸二話不說,上來就先衝著老朱拍了一頓馬屁。“陛下此法,不僅能夠解決我朝羊毛儲備不足的問題,最為重要的是能夠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將北元韃虜歸化,實在是聖明。”


    看著李善長他們震驚的神情,朱元璋臉上露出了笑意。


    自從前次當著這些重臣的麵,講吏治整頓之法時,朱元璋就已經發現,比起別人拍馬屁,他更喜歡看到這些臣子們震驚的表情。


    朱元璋笑眯眯地看著眾人,開口道:“諸位愛卿如果還有什麽好的建議,可以現在就提出來。”


    又是經過一番討論、打磨後,終於徹底敲定了出了一套可以施行的方案。


    找到新的目標後,朱元璋頓時覺得自己整個人好像年輕了很多,仿佛又迴到了當時騎馬打天下的時候。


    羊毛貿易隻要展開,就算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也將極大削弱北元的勢力。


    牧民們被困在草原上安心養羊、剪羊毛,羊的數量會越來越多,養的羊越多,代表著原本養馬的那部分空間將會被擠壓。


    到時候元人引以為傲的草原騎兵,都將受到重創。


    時間越久,對方實力便越弱。


    溫水煮青蛙。


    將來時機一到,或許隻需要一次大規模的北伐,就能徹底解決北邊的草原隱患。


    朱元璋思忖著,就算自己如今年紀大了,他活著的時候做不到。


    可他兒子朱標在位的時候,就差不多能夠將整個漠北草原徹底納入大明的版圖之中。


    而後,再經過幾代努力,便能將這些韃子完全漢化。


    至此,為禍華夏王朝幾千年的胡患,將在他大明朝徹底解決。


    而他朱元璋,將是開此次曆史壯舉的先河者。


    名垂青史!


    ..................


    隨著北方邊境羊毛貿易開始實施,大量的羊毛從北平城運往各地的羊毛加工作坊。


    當然其中大部分則是運往了揚州、徐州、鳳陽等容納大量災民的地方。


    誰也不知道今年冬天,會不會更冷。


    因此如果不能在冬天來臨前,趕製出充足的禦寒羊毛衣,將會有大量的災民被凍死,到時候,之前的救災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功虧一簣。


    這是朝廷絕不願意見到的場景。


    隨著災情徹底過去,有官員在早朝上提議,大明新立,急需人才,建議重開科舉取士。


    朱元璋本就有此意,不過他並未立馬答應,而是說此事再議。


    不過了解朱元璋秉性的大臣,都知道這件事可以說已經是鐵板釘釘了。


    一些人甚至已經在暗中,悄摸摸謀劃起來。


    一場科舉,背後牽扯的利益實在是太大。


    朱標則是直接跑到了揚州。


    如今他不知不覺間,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遇事不決,就去揚州。


    好在如今的揚州,不是以前那個“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的風月之都。


    不然他太子的賢名,多少會受些影響。


    到了揚州後。


    朱標這次恰好碰到了王月憫,有些好奇,不過也沒在意。


    這次王月憫是給揚州公立小學的孩子們送甜點來的。


    楊憲心裏暗暗吐槽道,像她這樣隔三差五就來送甜點,非得把這些孩子的牙齒給吃壞了不可。


    看來是得給自己這個合作夥伴找些新的事情做做,讓她忙起來了。


    朱標朝王月憫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唿,之後便是和楊憲一起迴揚州府衙。


    二人先是閑聊了一會兒。


    聊了聊這些日子京城發生的一些趣事,比如前些日子,在大本堂他二弟,背書沒背出來,被負責教書的李先生正打著手板呢,他和朱元璋在外麵視察恰好見到了這一幕,氣得朱元璋吹胡子瞪眼。


    “這老匹夫,怎麽又打老子兒子了。”


    講到這事,朱標仿佛又想起了當時的場景,臉上笑容差點又繃不住了。


    就這樣,從教書,又順理成章地聊到了科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千八百種壞毛病並收藏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