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


    隨著李牧一聲令下,揚州營開始登船。


    距離接到兵部調令,此時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為了確保行動順利,所有出征的將士,都進行了短期的航海訓練。


    那些上船就暈的官兵,全部被篩選了出來,被任命為留守部隊。


    海上航行不比運河,如果身體不適,幾千裏的路程下來那是真會死人。


    相比揚州營的士氣高昂,另一邊的南直隸錦衣衛,一個個就像是死了爹娘一般。


    上個月他們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現在就成了軍中小卒。


    得知李牧有意帶著這些人上戰場,南直隸的文官,那是全力配合。


    為了送走這些瘟神,除了朝廷給的開拔費外,巡撫衙門和各地州府都跟著慷慨解囊。


    大家的要求就一個,別讓這些人活著迴來。


    難得皇帝抽風,廢除了這群討厭的特務,豈能給他們留下東山再起的機會。


    “唐柴兄,你們的人狀態不行啊!”


    看到老朋友過來了,李牧上前詢問道。


    大虞錦衣衛來源相對複雜,除了專業的特務人員,還有很多恩蔭人員。


    這是對功臣的優待,相當於變相的世襲。


    因為錦衣衛的特殊性,人員編製不受限製,社會地位也相對較高,一直是武將們最喜歡的衙門。


    武將群體中的冗官,大部分都在錦衣衛中。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恩蔭官員的群體不斷壯大。


    發展到現在,數量足有數萬之多,給朝廷帶來了沉重的財政壓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曆史上朝廷多次推動裁撤冗員計劃,均以失敗告終。


    一般來說,這些官員都有一個威風的官職,但是平常光拿俸祿不幹活。


    新皇下令裁撤錦衣衛,誤打誤撞的為裁員,創造了有利條件。


    家族勢大的,在收到裁撤錦衣衛的命令開始,第一時間就開始運作外調。


    留下來的都是一些祖上威風過,但現在已經退出了權力中心,沒有能力在朝堂上進行運作。


    眼前這位唐僉事,原本在五城兵馬司中任職,因為京中大爆炸父親一命嗚唿。


    不學無術的兄長繼承了爵位,先帝念在其父功勞的份兒上,也給唐錦成安排了一個好位置。


    遭逢變故後的唐家,隻剩下了名義上的顯赫,實際上已經脫離了權力中心。


    收到朝廷裁撤錦衣衛的消息後,唐錦成就傻眼了。


    錦衣衛僉事的位置不低,想要平調離開,那是需要動用政治資源的。


    京中長兄隻會吃喝玩樂,根本沒替他運作。


    上趕著的不是人情,這種事情唐家自己不開口,親朋故舊們可不會多事。


    等唐錦成反應過來,準備找關係運作時,兵部的調令已經到了手中。


    到了這一步,就算想要運作調離,也沒有了機會。


    要接受命令,前往廣西作戰。


    要麽稱病辭官,憑借祖輩留下的餘蔭,也沒人會揪著他不放。


    大部分關係戶都選擇了後者,丟官總比丟命的好。


    文官們對錦衣衛太過仇視,到了廣西也是當炮灰的命。


    不把他們坑死在戰場上,那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文官。


    恰好李牧給南京兵部發了公文,希望能夠帶著錦衣衛一起上戰場。


    不甘心退出仕途的唐錦成,猶豫再三之後,決定留下來。


    “李兄,誰遇到這種事,心情都不會好。


    錦衣衛沒了,留下來的弟兄們都不受朝廷待見,您就多擔待著點兒吧!”


    唐錦成無奈的說道。


    命運就是這麽玄妙,原本大家都有著光明的前途。


    結果新皇上位後,一陣騷操作下來,就讓他這這顆新星沉淪了。


    沒有錦衣衛這棵大樹遮風擋雨,在錦衣衛任職的履曆,就是最大的政治汙點。


    武將們或許不會介意,但文官肯定看他不順眼。


    “唐兄,世事無常。


    陛下今天裁撤了錦衣衛,沒準明天就會下令複立錦衣衛。


    別人不知道錦衣衛存在的意義,難道你我還不清楚麽!”


    聽了李牧安慰的話,唐錦成露出了一臉苦笑。


    這個話題,他現在根本不敢接。


    沒有父輩在朝中遮風擋雨,他必須謹小慎微。


    “唐兄,明人不說暗話。


    此去廣西作戰,我需要情報支持。


    恰好你們錦衣衛,最擅長的就是搜集情報,勞煩你幫我篩選出一批可用之人。”


    李牧坦言道。


    建立私人情報組織,在大虞朝是要掉腦袋的重罪。


    打著為大軍搜集情報的旗號,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李兄,你需要多少人?”


    唐錦成關心的問道。


    錦衣衛此行必定兇多吉少,若是能夠調到揚州營聽用,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李牧的關係背景,前線的文官,也不敢拿他當炮灰。


    “多多益善。


    這場白蓮教叛亂,發展壯大的速度太快,背後很可能有安南人的影子。除了搜集白蓮教叛軍的情報外,還要搜集安南人的情報。


    此次廣西之行,除了剿滅白蓮教叛軍外,我們也要做好和安南人開戰的準備!”


    李牧當即忽悠道。


    朝廷隻想著快點平叛,根本沒有和安南人開戰的心思。


    可這些訊息,下麵的人不清楚。


    隻要有一個借口,先把人給弄過來,後麵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難得李兄看重,唐某必將全力以赴!”


    唐錦成當即表態道。


    甭管後麵怎麽發展,先從錦衣衛的坑裏爬出來再說。


    跟著李牧混,總好過直接到文官麾下聽令,遭受刁難的好。


    ……


    廣州府。


    “朝廷的援兵,什麽時候才能抵達?”


    巡撫鄒雲川皺著眉頭問道。


    廣西叛亂爆發的速度太快,他們都沒有做好準備。


    接到廣西巡撫的求援信,沒過多長時間,戰火就蔓延了過來。


    事實上,對廣東造成威脅最大的不是廣西叛軍,而是省內隨時可能爆發的叛亂。


    自從廣西叛亂成功後,廣東境內的白蓮教徒也活躍了起來。


    “福建和江西的兵馬,已經進入我省境內,預計十天內能夠抵達前線。


    不過據我們的人觀察,這兩地的兵馬缺額嚴重,真實兵力隻有在冊人數的一半。


    名義上的十萬大軍,實際上隻有三萬人。


    其中還充斥著大量的老弱,真實戰鬥力堪憂,怕是派不上什麽大用場。


    從南京兵部獲悉,淮安營已經進入江西,揚州營剛從海上出發。


    兩支部隊的抵達時間,大致上應該相差無幾,都要等到下個月。


    淮安營和揚州營都是朝廷去年組建的募兵。


    淮安營是從京營中抽調將領組建的,揚州營的前身是五城兵馬司。


    這兩支部隊編製雖然是一個衛,但從組建開始就備受朝廷的重視,戰鬥力應該不錯。


    尤其是揚州營,裏麵還有一支騎兵。


    曾在一炷香時間內,擊潰了圍困南通州的海盜,並且斬下海盜首級上千。


    應該是我們所有援軍中,戰鬥力最強的一支。”


    顧明輝急忙迴答道。


    作為廣東兵備道,他從來沒有這麽受到過這樣的重視。


    如果不是白蓮教叛亂爆發,他這個小小的兵備道,平時想要見這些大人物一麵都難。


    “哼!”


    “那幫王八蛋也太過分了!


    都現在這種時候,還不肯出全力!”


    布政使薛偉誠當即怒斥道。


    大虞的軍隊空餉雖然嚴重,但到了戰爭時期,最少也要湊齊五六成的兵力。


    福建、江西兩省的援軍,空額高達七成,派過來的部隊中也充斥大量的老弱。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人過來幫忙鎮壓叛亂是順帶,真實目的多半是平賬。


    出兵十萬和出兵三萬,需要消耗的錢糧物資,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上下一倒騰,所有人都能夠賺的盆滿缽滿。


    就連軍中的空額,以往的虧空,也能夠合理的平掉。


    無論是在職官員,還是曾經在兩地任職過的官員,身上都會減少一個隱患。


    “湊合著用吧!


    眼下我們需要他們幫忙,有些事情能夠遮掩,就幫忙遮掩一二。


    不管怎麽說,他們也派來了三萬大軍。


    再派人催一催,讓他們趕緊把支援的糧餉運送過來。”


    鄒雲川緩緩說道。


    作為一名老派官僚,他奉行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場眾人都了解他的作風,自然不會唱反調。


    何況現在的大戰,需要兩地協餉,鬧翻了吃虧的還是他們。


    “巡撫大人,朝廷催動我們盡快出兵聯合進剿,您看此事該怎麽辦?”


    都指揮使謝承翰一臉為難的問道。


    兵部三令五申的催促他出兵,可是巡撫衙門遲遲不給開拔費。


    廣西巡撫殉國,除了自己瞎指揮外,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同僚們給坑了。


    發出求援信後,隻有湖廣巡撫象征性的派出了援兵。


    因為派係不同的緣故,本該第一時間出兵的廣東兵馬,根本就沒有任何行動。


    “慌什麽!


    你們守好防區即可,等朝廷的援兵抵達之後,再一起出兵就是了。”


    鄒雲川當即怒斥道。


    用兵打仗他不懂,但做官他明白啊!


    不出兵,就不會吃敗仗。


    隻要阻擋住叛軍,保住廣東就是大功一件。


    出兵鎮壓萬一失敗,那是要承擔責任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海月1並收藏複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