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牧采取行動的同時,各路權貴、世家大族,也從各地趕赴兩淮地區。


    為了籌措戰後重建的經費,淮安府對外放出了發賣土地的消息。


    揚州府雖然沒有對外官宣,但賣地也是時間問題。


    在和平年代,這種合法兼並土地的機會,可是不多見。


    有點兒實力的,都跟著過來湊熱鬧。


    哪怕家族不在這邊,也沒有關係。


    大家族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少不了要分散風險。


    難得揚州和淮安這種富裕地方,出現了權力真空。


    遷徙一個支脈過來發展,對各家來說,都是不小的誘惑。


    一時間托關係、找人情的遍地都是。


    作為揚州地區的實權人物,李牧也收到了不少拜帖。


    能夠推的全部都給推了,一些推不掉的,他也隻能硬著頭皮接待。


    漂亮話說滿,真遇到了事情,那就視情況再看。


    大虞這種人情社會,隻要身在名利場中,誰都躲不開人情世故。


    幸好戰俘借調,進展的很是順利,撫平了這點兒小鬱悶。


    各路將領都為戰俘的吃喝發愁,有人過來分攤壓力,那是再好不過。


    明明隻是計劃借調五千人,最後硬是被賽了兩萬多人。


    男女老幼都有,全是拖家帶口那種,嚇得李牧急忙取消去淮安府調人的計劃。


    揚州礦產資源不算富裕,產量較高的大礦,都被朝廷登記造了冊。


    怕麻煩的李牧,不想和礦稅監打交道,避開了這些燙手山芋。


    到手的僅僅隻有三座煤礦、兩座銅礦、以及一座產量較低的銀礦。


    具體產能未知,原主人都成了灰,沒有留下任何資料可查。


    李牧不是學礦業的,這方麵的專業知識約等於零。


    從難民中找到的礦工,勉強算是技術人員。


    敢幹這買賣,純粹是覺得前麵有人在開采,就證明有利可圖。


    銅礦和銀礦需要進行冶煉,能夠賺多少錢,還要看礦石的品質。


    煤礦就簡單多了,反正勞動力足夠便宜,開采出來的都是錢。


    買家就是兩淮地區的鹽場,長年累月的煮鹽,周邊的樹木早就被砍伐一空。


    到了大虞朝,各大鹽場都有使用煤炭充當燃料。


    為了區別於傳統的木炭,民間都稱唿這黑乎乎的東西為石炭。


    不光是鹽場,在大虞的幾座主要城市,石炭也被廣泛用作取暖燃料。


    以揚州為例,作為一座人口數十萬的大都市,如果所有人都用木炭取暖,一個冬天就能燒光揚州府的山林。


    最關鍵的是價格,木炭每百斤3.3錢,煤炭每百斤才1.3錢。


    李牧到礦上看過,現在開挖的是淺層煤礦,開采技術難度相對較低,每人每天挖上幾百斤不難。


    在人工成本=管飯的情況下,哪怕批發價隻有零售的一半,那也有豐厚的利潤。


    ……


    “知府大人,事情壓不住了。


    淮安府那邊已經開始賣地,現在外界的目光都盯著我們,實在是拖不下去了。


    尤其是那群丘八,天天過來討餉。


    不知道是哪個王八蛋想出來的主意,那幫混蛋還帶了一群老人和孩子,天一亮就在衙門口哭。


    現在都快成了揚州一景,不知情的還以為我們橫征暴斂,搞得治下百姓……”


    話到了後麵,馬同知已經說不下去了。


    為了錢糧的問題,最近幾天古知府去了一趟南京,所有的事情都丟給了他。


    天天被一群兵痞跟著,他每天都緊繃著神經,唯恐那些家夥突然爆發,給他來一下狠的。


    受苦的不光他一個,衙門中的大小官員都受到了騷擾。


    為了證明府庫空虛,一個個官員被迫吃起了粗糧。


    活了大半輩子,都沒有吃過粗糧的人,現在居然被逼著吃粗糧和醃菜。


    這種苦日子,他是一天也不想過。


    可是沒有法子,那群兵痞不講究。


    天天過來跟著,還要他負責管飯。


    仆人試圖過去驅趕,每次都被揍的很慘,搞的他完全沒了脾氣。


    “不光是揚州如此,南京那邊也受到了騷擾。


    隻不過相對要收斂一些,沒有做的這麽過分。


    我這次過去,實質性的支持沒有獲得,反而催促著我們,趕緊把問題給解決掉。


    罷了,現在誰都指望不上,那我們也跟著賣地。


    在賣地之前,先安排人清查一遍田畝數量,還有境內的大小礦產也要搞清楚。


    同樣的錯誤,可不能犯兩次!


    那些戰俘也一並處理掉,趁著現在賣地的機會,一起捆綁銷售出去。”????古有文緩緩說道。


    相對之前周通判的提議,直接發賣為奴,明顯要輕了不少。


    不過從輕發落,符合士代推崇的“仁政”思想。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樣處理隱患不小,未來這些人若是再次發起叛亂,他們是需要擔責的。


    “為今之計,也隻能如此。


    不過那些窮兇極惡之徒,必須要提前篩選出來,不然後患無窮。”


    馬同知認同的點了點頭道。


    兩害相權取其輕!


    相比埋下的政治隱患,明顯是名聲更加重要。


    “窮兇極惡之徒,倒是無需擔心。


    俘虜中最強壯的那些家夥,基本都被我們的李大參將,借調過去挖礦了。


    就算有漏網的,我們也可以打包塞給他。


    惡人還需惡人磨!


    再怎麽兇悍的惡徒,遇上那幫兵痞,也隻能乖乖幹活。”


    周通判沒好氣的說道。


    前麵的稍不留神,被李牧占了大便宜。


    雖然大家明麵上沒說什麽,可私底下還是沒少埋怨他。


    吃了一個悶虧之後,自然不會有好話。


    如果不是為了顧全大局,他早就行文各路將領,禁止他們把戰俘外借。


    可惜這隻能想想,想要解氣簡單,難的是怎麽善後。


    府庫拿不出錢糧,還不準人家自己想辦法,那就是把人往絕路上逼。


    “周通判說的不錯,惡人需要惡人磨!


    幹脆把叛軍中的所有青壯,都交給李參將管束起來,免得留在外麵惹麻煩。”


    古有文當即答應道。


    決定承擔責任,依舊需要降低政治風險。


    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之後,他們雖然嘴上經常罵李牧跋扈,但心裏還是認可了其能力。


    駐紮在揚州的眾多軍隊中,就數李牧麾下的士兵,沒有出來惹事。


    或者說惹了事,不需要他們地方官介入,人家就主動處理了,沒給他們添過麻煩。


    這年頭對軍隊要求不高,能夠經常打勝仗,還不騷擾地方的部隊,那就是一等一的好兵。


    對能夠帶出這種兵的將領,評價自然不會太低。


    ……


    “參將大人,按照您的吩咐,我們收買了南京虞衡清吏司的官員,從下麵挖來了二十多名工匠。


    人已經安排到了礦上,預計下個月就可以開爐。


    煤礦生產正在走上了正軌,目前三座煤礦合計日產原煤三十萬斤。


    主要是礦道遭到破壞,許多礦道都在修複中,預計下個月產能會翻倍。


    土地複耕工作,進展也非常順利。


    在士兵們的幫助下,拋荒的土地,陸續被重新開墾出來。


    目前已經完成了十萬畝的土地複耕,預計到了明年春耕時節,所有拋荒的田地都會被開墾出來。


    預估總田畝數,大約有十三萬畝……”


    蘭林傑一臉欣喜的匯報道。


    朝廷下撥的錢糧,早就被花的七七八八,後續的開支全是從“錢莊”借的。


    又是安置難民,又是組織人手開礦,每天花錢如流水。


    好在成果著實喜人,在經曆了前期的投入後,終於見到了迴頭錢。


    按照目前的情況發展,等到春糧收割之後,就可以做到收支平衡。


    後麵就是贏利期,要不了兩年時間,前期的投入就可以全部收迴來。


    可惜這些喜人的數據,落入李牧耳中,一點兒變化都沒有。


    日產原煤三十萬斤,也就一百五十噸的產量,還是三家煤礦的產量。


    平均下來每座煤礦也就五十噸的產量,這樣的數據,都趕不上被查封的小煤窯。


    利潤自然是沒有的,原煤還需要清洗之後,才能夠上市銷售。


    理論上,每天可以進賬大約兩百兩,問題是礦工也要吃飯。


    礦工連帶著家屬,一共兩萬多人,目前的收入也就勉強夠大家吃飯。


    好在產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以往鄉紳偷偷開采,可不敢投入這麽多的人力物力。


    到了下個月,光煤礦上的收益,就可以讓采礦產業實現盈利。


    如果銀礦和銅礦恢複運轉,那麽收益還會更加可觀。


    畢竟,在大虞朝銅和銀,本身就是貨幣。


    對比其他投資來說,采礦才是發家致富的最快門路。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海月1並收藏複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