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泰連忙迴應道:“全賴皇上洪福齊天,賊寇想必是懼怕天威,所以才不戰而逃。”
崇禎皇帝被這一記龍屁拍的很舒服。
想到十幾天前,自己還被李自成逼的去煤山上吊,現如今,對方卻被追的如同喪家之犬。
“愛卿,賊寇既然不敢接戰,何不傾巢而出,一舉殲滅闖賊?”
崇禎皇帝豪氣頓生,無比自豪,仿佛彈指一揮,李闖的大順軍就會灰飛煙滅。
李建泰哪裏敢答話。
闖賊潰逃,也隻是千餘人的小股軍隊。
闖軍大部可是有五十萬!
雖然有誇張成分,但二十萬總歸是有的。
可現在京城裏的守備軍滿打滿算不過才三萬多人,加上新招募的那些烏合之眾,勉強能湊到八九萬之數。
李建泰想立功表現,但不代表他想死。
李建泰遲疑道:“皇上,微臣認為,還是應當穩紮穩打,采取蠶食之術。”
崇禎冷哼一聲,不滿道:“朕乃天子,京城乃大明的國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李闖現在屯兵在外,便如當年韃清入關一樣,欺我華夏無人耶?”
李建泰聞言,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仿佛吞了一斤大便。
不在其位,不懂得高處不勝寒。
李建泰現在算是明白了,為什麽之前幾任兵部尚書都不得善終,歸根結底,崇禎皇帝太急功近利了。
他屬於那種得寸進尺,看見一點好處,就想要整個蛋糕的人。
現在隻不過打了兩場小勝,居然就開始考慮一舉殲滅李自成。
如果真有這實力,至於被李自成打進來嗎?
你心裏有點逼數成嗎?
看著又菜又愛玩的崇禎皇帝,李建泰絞盡腦汁,想要打消崇禎皇帝的天真幻想。
可沒等他開口,一旁的張縉彥搶先開口道:“妙啊!皇上雄才大略,一眼便看出問題所在。
李闖的中軍大帳距此不過數裏,隻要派出重兵,直取中軍,未必不可將闖賊一舉殲滅!
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隻要李闖一死,闖逆立刻群龍無首,到時候咱們招安這些降兵,為皇上所用,京城立刻就會固若金湯。
而且這些降兵訓練個一年半載,發兵遼東,配合山海關的吳三桂,未必不可將韃子趕出遼東,恢複我大明疆土!”
李建泰:。。。。。。
杜勳:。。。。。。
崇禎皇帝:(づ ̄3 ̄)づ╭~!
不得不說,張縉彥的畫餅能力一流。
作為現任兵部尚書,張縉彥能爬到這個位置,屬實不一般。
簡單介紹一下,張縉彥,河南新鄉人。
張縉彥在任陝西延安清澗縣縣令的時候,就跟李自成打過交道。
曾勸降2000多農民軍,因鎮壓農民軍有功,一路從戶部主事、翰林院檢討、兵部給事中爬上來,可以說是戰績輝煌。
崇禎皇帝大喜過望。
他一把抓住張縉彥的手,眼含熱淚:“愛卿,真乃朕之劉伯溫也!”
好嘛!
底下的官員全都沒眼看。
這八字還沒一撇,自己家的皇上就開始自比太祖了。
不少官員心中鄙夷,他張縉彥如果是劉伯溫,太祖的棺材板可就壓不住了,非提刀砍了他不可。
說不定順帶著連崇禎也得帶走。
見崇禎還真有傾巢而出的意向,戶部尚書倪元璐幹咳一聲開口道:“皇上,賊寇勢大,不宜深追,且城中並無精兵,若是全軍出動,恐城中空虛。
若敵人乘虛而入,皇上又該如何應對呢?”
給崇禎皇帝潑了一盆冷水。
張縉彥冷冷的打斷他道:“皇上今日禦駕親征,三軍將士敢不用命?倪大人,正所謂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舍不得寡婦逮不著流氓。
如果不成,便將軍隊撤迴來就是,況且現在物資充足,不愁募不到兵馬。
而且皇上下令山海關吳三桂和天下各路兵馬勤王,算算日子,也快到了。
此時闖賊腹背受敵,乃天賜良機。如果不趁此機會,將闖賊一網打盡,恐怕日後流毒無窮!
倪大人現在阻止,讓闖賊再次流竄的罪責,倪大人擔的起嗎?”
倪元璐不善口才,被張縉彥懟的啞口無言。
崇禎皇帝對倪元璐的印象不錯。
畢竟滿朝文武開門迎闖王的時候,隻有倪元璐幾個大臣寧死不從,還在金鑾殿上斥責李自成。
崇禎皇帝看他的樣子,心中有些不忍,緩緩開口道:“汝玉(倪元璐的字)在任以來多有建樹,朕都看在眼裏,張愛卿不可如此說。
隻是汝玉擅長管理錢財,兵事非汝玉之所長。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帶清隻是疥癬之疾,闖逆才是心腹大患,闖逆不除,朕寢食難安啊!”
倪元璐有了台階,趕緊說道:“皇上,老臣雖然不知兵,卻知道窮寇莫追。方才老臣看的清楚,闖逆隻派出一支千人的隊伍,敵人大部肯定在其後埋伏。
還請陛下讓出城的士兵趕緊撤迴來,否則悔之晚矣。”
崇禎皇帝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他正打算全軍出擊,一舉殲滅李闖,這個想法就連兵部尚書張縉彥都大力支持。
在他看來,守城之戰和方才的追擊之戰的勝利,都是張縉彥的功勞。
這樣一個敢打敢拚,能打勝仗的兵部尚書,簡直是百年難遇的奇才,比當初的孫承宗、孫傳庭之流強多了。
張縉彥察言觀色,看出門道來,“倪大人,皇上此舉也是為了京城百官和百姓,難道倪大人忘了,闖賊在金鑾殿上肆意虐殺我大明首輔?
你難道忘了成國公朱純臣現在還在家養傷?
一個流寇,居然在金鑾殿上擅動刀兵,此乃國之大辱!
此仇不報,你我還有何麵目在朝廷為官?”
其他的大臣還是安靜的聽著。
這種事情支持與否都沒什麽太大的好處。
勝利了他們跟著喊666,皇帝也不會忘了他們。
但是如果輸了,崇禎皇帝肯定會找替罪羊。
誰是替罪羊?
肯定是當初喊的最大聲的那個!
倪元璐見大家都反應,連忙朝左副都禦史李邦華使了個眼色。
李邦華卻好似老僧入定,裝作沒看見。
給事中光時亨跳了出來:“皇上,如張大人所說,此乃天賜良機,一雪前恥的大好時機!
那闖賊的士兵不過是放下鋤頭的農民,一群泥腿子罷了。
我軍有天神賜下的火藥和鋼鐵,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李大人又招募了幾萬壯丁,正所謂邪不壓正,我大明軍隊乃正義之師、仁義之師,區區流寇,何足掛齒?”
光時亨這些判臣原本都在文昭閣裏抄書、寫小說。
但崇禎一紙令下,將其中的一些官員給放了出來。
不但放出來,還官複原職。
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就是其中一個。
崇禎皇帝被這一記龍屁拍的很舒服。
想到十幾天前,自己還被李自成逼的去煤山上吊,現如今,對方卻被追的如同喪家之犬。
“愛卿,賊寇既然不敢接戰,何不傾巢而出,一舉殲滅闖賊?”
崇禎皇帝豪氣頓生,無比自豪,仿佛彈指一揮,李闖的大順軍就會灰飛煙滅。
李建泰哪裏敢答話。
闖賊潰逃,也隻是千餘人的小股軍隊。
闖軍大部可是有五十萬!
雖然有誇張成分,但二十萬總歸是有的。
可現在京城裏的守備軍滿打滿算不過才三萬多人,加上新招募的那些烏合之眾,勉強能湊到八九萬之數。
李建泰想立功表現,但不代表他想死。
李建泰遲疑道:“皇上,微臣認為,還是應當穩紮穩打,采取蠶食之術。”
崇禎冷哼一聲,不滿道:“朕乃天子,京城乃大明的國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李闖現在屯兵在外,便如當年韃清入關一樣,欺我華夏無人耶?”
李建泰聞言,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仿佛吞了一斤大便。
不在其位,不懂得高處不勝寒。
李建泰現在算是明白了,為什麽之前幾任兵部尚書都不得善終,歸根結底,崇禎皇帝太急功近利了。
他屬於那種得寸進尺,看見一點好處,就想要整個蛋糕的人。
現在隻不過打了兩場小勝,居然就開始考慮一舉殲滅李自成。
如果真有這實力,至於被李自成打進來嗎?
你心裏有點逼數成嗎?
看著又菜又愛玩的崇禎皇帝,李建泰絞盡腦汁,想要打消崇禎皇帝的天真幻想。
可沒等他開口,一旁的張縉彥搶先開口道:“妙啊!皇上雄才大略,一眼便看出問題所在。
李闖的中軍大帳距此不過數裏,隻要派出重兵,直取中軍,未必不可將闖賊一舉殲滅!
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隻要李闖一死,闖逆立刻群龍無首,到時候咱們招安這些降兵,為皇上所用,京城立刻就會固若金湯。
而且這些降兵訓練個一年半載,發兵遼東,配合山海關的吳三桂,未必不可將韃子趕出遼東,恢複我大明疆土!”
李建泰:。。。。。。
杜勳:。。。。。。
崇禎皇帝:(づ ̄3 ̄)づ╭~!
不得不說,張縉彥的畫餅能力一流。
作為現任兵部尚書,張縉彥能爬到這個位置,屬實不一般。
簡單介紹一下,張縉彥,河南新鄉人。
張縉彥在任陝西延安清澗縣縣令的時候,就跟李自成打過交道。
曾勸降2000多農民軍,因鎮壓農民軍有功,一路從戶部主事、翰林院檢討、兵部給事中爬上來,可以說是戰績輝煌。
崇禎皇帝大喜過望。
他一把抓住張縉彥的手,眼含熱淚:“愛卿,真乃朕之劉伯溫也!”
好嘛!
底下的官員全都沒眼看。
這八字還沒一撇,自己家的皇上就開始自比太祖了。
不少官員心中鄙夷,他張縉彥如果是劉伯溫,太祖的棺材板可就壓不住了,非提刀砍了他不可。
說不定順帶著連崇禎也得帶走。
見崇禎還真有傾巢而出的意向,戶部尚書倪元璐幹咳一聲開口道:“皇上,賊寇勢大,不宜深追,且城中並無精兵,若是全軍出動,恐城中空虛。
若敵人乘虛而入,皇上又該如何應對呢?”
給崇禎皇帝潑了一盆冷水。
張縉彥冷冷的打斷他道:“皇上今日禦駕親征,三軍將士敢不用命?倪大人,正所謂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舍不得寡婦逮不著流氓。
如果不成,便將軍隊撤迴來就是,況且現在物資充足,不愁募不到兵馬。
而且皇上下令山海關吳三桂和天下各路兵馬勤王,算算日子,也快到了。
此時闖賊腹背受敵,乃天賜良機。如果不趁此機會,將闖賊一網打盡,恐怕日後流毒無窮!
倪大人現在阻止,讓闖賊再次流竄的罪責,倪大人擔的起嗎?”
倪元璐不善口才,被張縉彥懟的啞口無言。
崇禎皇帝對倪元璐的印象不錯。
畢竟滿朝文武開門迎闖王的時候,隻有倪元璐幾個大臣寧死不從,還在金鑾殿上斥責李自成。
崇禎皇帝看他的樣子,心中有些不忍,緩緩開口道:“汝玉(倪元璐的字)在任以來多有建樹,朕都看在眼裏,張愛卿不可如此說。
隻是汝玉擅長管理錢財,兵事非汝玉之所長。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帶清隻是疥癬之疾,闖逆才是心腹大患,闖逆不除,朕寢食難安啊!”
倪元璐有了台階,趕緊說道:“皇上,老臣雖然不知兵,卻知道窮寇莫追。方才老臣看的清楚,闖逆隻派出一支千人的隊伍,敵人大部肯定在其後埋伏。
還請陛下讓出城的士兵趕緊撤迴來,否則悔之晚矣。”
崇禎皇帝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他正打算全軍出擊,一舉殲滅李闖,這個想法就連兵部尚書張縉彥都大力支持。
在他看來,守城之戰和方才的追擊之戰的勝利,都是張縉彥的功勞。
這樣一個敢打敢拚,能打勝仗的兵部尚書,簡直是百年難遇的奇才,比當初的孫承宗、孫傳庭之流強多了。
張縉彥察言觀色,看出門道來,“倪大人,皇上此舉也是為了京城百官和百姓,難道倪大人忘了,闖賊在金鑾殿上肆意虐殺我大明首輔?
你難道忘了成國公朱純臣現在還在家養傷?
一個流寇,居然在金鑾殿上擅動刀兵,此乃國之大辱!
此仇不報,你我還有何麵目在朝廷為官?”
其他的大臣還是安靜的聽著。
這種事情支持與否都沒什麽太大的好處。
勝利了他們跟著喊666,皇帝也不會忘了他們。
但是如果輸了,崇禎皇帝肯定會找替罪羊。
誰是替罪羊?
肯定是當初喊的最大聲的那個!
倪元璐見大家都反應,連忙朝左副都禦史李邦華使了個眼色。
李邦華卻好似老僧入定,裝作沒看見。
給事中光時亨跳了出來:“皇上,如張大人所說,此乃天賜良機,一雪前恥的大好時機!
那闖賊的士兵不過是放下鋤頭的農民,一群泥腿子罷了。
我軍有天神賜下的火藥和鋼鐵,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李大人又招募了幾萬壯丁,正所謂邪不壓正,我大明軍隊乃正義之師、仁義之師,區區流寇,何足掛齒?”
光時亨這些判臣原本都在文昭閣裏抄書、寫小說。
但崇禎一紙令下,將其中的一些官員給放了出來。
不但放出來,還官複原職。
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就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