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夢原此時在關雎心目中的形象便是愚蠢又歹毒,沒有半點能力卻又盲目自信。
「顧夢原身邊定然隱藏著不少漕運的人手,他的一舉一動定然早就在漕運的監視之下。」關雎的緊皺的眉頭一直沒能鬆開,「顧夢原不管傳遞什麽消息過來,我們都不能理會,還要特意避開顧夢原。」
「顧夢原不願離開淮南,那我們便盡早動身,這一次我們不走陸路,走水路。」顧夢詹伸出手指將關雎的眉間褶皺撫平,當機立斷下了決定。
反正在這種時候,他們定然不能同顧夢原碰麵。
「我已經讓人去安排租賃船隻,剩下的事情你便無需多心了,我們當時在黃石已經足夠讓人印象深刻,縮短在淮南的停留時間也不會引起過多關注。」
「隻是在搬運貨物時要稍稍向漕運的人手展現出我們當中隱藏的鹽鐵兩樣東西,抵達江南之後,自然會有人主動送上門來。」
他們兩人從黃奉瑜那裏得來的證據一切都是漕運人手和江南官員相互勾結,欺壓底層百姓,使得江南境內民怨沸騰。
但是對於漕運人手準備造反一事,不論是關雎搜查的人物報,還是黃奉瑜遞交上來的證據,都無法證明這一猜測。
之所以會帶上鐵器,也是因為鐵足夠金貴,能夠讓人心動,但是主要販賣的由頭還是私鹽。
沒想到如今這鐵器倒是誤打誤撞帶對了。
漕運人手遍布每一個碼頭,而且進來動作頻頻,顯然是早已不滿大周的統治,司機造反多時。
隻是大周對於境內的鐵礦管理一向嚴格,鐵礦周圍一律都有重兵把守。
而在民間百姓手中出現的同鐵有關的東西,更是一律登記造冊,每年都要更新記錄,嚴格盤問對於鐵礦的消耗,
而大部分的鐵礦都在國庫之中,地方官府對於鐵礦的私藏量不過幾百之數。
漕運以江南為根據地,雖然人手眾多,但是武器定然是不夠充足。
即便是他們已經同江南官場相互勾結,但能夠拿到的鐵器數量已經很少。
尤其是如今煉鐵鍛鋼的技術還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漕運人手所獲得的能夠正常使用的兵器定然是少之又少。
而江南一帶地勢平坦開闊,近一百年中從未發現過鐵礦。
根據顧夢詹推測,這也是為什麽漕運會在暗處潛伏。
因為正麵同朝中打起來,想來不過幾日的時間便會料理幹淨,因此選擇了以江南為基地對大周各處一點點蠶食。
「朝中對於鐵器管理一向嚴明,如今我公然在商隊貨物中夾雜鐵器,雖然會引來不少人的警惕,但是對於漕運來說這也是個不可多得機會,人就是如此,哪怕隱約知道前方是個深坑,但都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所以他們一定會主動來訓我合作。」
「況且我的身份來自西北邊境,西北這些年雖然偃旗息鼓,看起來大周同西北部落小國和平共處,但早前也是戰亂不斷,我身在西北,從西北悄悄採購兵器也會容易一些,這樣也更容易讓漕運的人信服。」
這些事情關雎從未主動詢問過,顧夢詹便沒有解釋。
但如今看關雎因為顧夢原的糊塗做法產生緊張質感,顧夢詹還是將一切都說個明白。
關雎被顧夢詹轉移了注意力,不再思考有關二皇子的事情,反而一心分析起抵達江南隻有的情況。
他們如今的身份是商人,即便是抵達江南也不可能同黃天朗見麵,因此有許多證據還需要他們兩人親自去查探。
想到此關雎再次握緊自己的手機,兩人也準備重新起航。
商隊突如其來準備離開,雖然有人不解,但並未過多追問。
畢竟他們有些人連商隊中夾雜的貨物到底是什麽都不知道,隻以為淮南的生意沒有黃石好做,所以便一心往船上搬遷。
不過準備離開淮南也並非是一句話能夠解決的事情。
顧夢詹選了一天從淮南知州告別,再次重申有關碼頭火災的事情。
畢竟按照天下報的內容來看,不管是顧夢詹還是關雎都十分懷疑那場火災是轉門為顧夢原安排的。
如今的顧夢原尚且還停留在淮南利用黃夫人生病的名頭來來往往。
但一旦顧夢原準備走水路離開淮南,想來便會立刻遭受到危險。
因此火災對於淮南來說仍舊是不得不注意的地方。
淮南知州雖然不懂為何顧夢詹會一再強調有關火災的事情,但是依舊好脾性的答應下來。
畢竟碼頭的火災可大可小,這關係到自己頭頂上的官帽,不能不小心。
關雎也同顧夢詹一起出席這趟告別的筵席,但是在這頓飯的過程中一直都在充當透明人。
一直到走出酒樓,關雎才斟酌地向顧夢詹詢問道:「我們要不要在離開之前再次傳信給顧夢原,讓他走陸路乘坐馬車,一路抵達黃石如何?」
關雎如今對於顧夢原的態度可謂是厭惡,但是對於黃夫人卻始終抱著一份素未謀麵的熱心。
她總覺得黃夫人命不該絕,這樣即便是寧妃娘娘去世之後,文丞相也會稍微慰藉,不會突然離世。
「我們如今雖然不清楚黃夫人的身體狀況,但是不妨就讓顧夢原以黃夫人生病尋找名醫作為藉口乘坐馬車離開。」
「漕運雖然有諸多人手,但是到底是對碼頭船隻的掌控,若是乘坐馬車,想來要花費更大的精力安排,如此顧夢原擺脫漕運人手跟蹤的可能性也會更大一些。」
「顧夢原身邊定然隱藏著不少漕運的人手,他的一舉一動定然早就在漕運的監視之下。」關雎的緊皺的眉頭一直沒能鬆開,「顧夢原不管傳遞什麽消息過來,我們都不能理會,還要特意避開顧夢原。」
「顧夢原不願離開淮南,那我們便盡早動身,這一次我們不走陸路,走水路。」顧夢詹伸出手指將關雎的眉間褶皺撫平,當機立斷下了決定。
反正在這種時候,他們定然不能同顧夢原碰麵。
「我已經讓人去安排租賃船隻,剩下的事情你便無需多心了,我們當時在黃石已經足夠讓人印象深刻,縮短在淮南的停留時間也不會引起過多關注。」
「隻是在搬運貨物時要稍稍向漕運的人手展現出我們當中隱藏的鹽鐵兩樣東西,抵達江南之後,自然會有人主動送上門來。」
他們兩人從黃奉瑜那裏得來的證據一切都是漕運人手和江南官員相互勾結,欺壓底層百姓,使得江南境內民怨沸騰。
但是對於漕運人手準備造反一事,不論是關雎搜查的人物報,還是黃奉瑜遞交上來的證據,都無法證明這一猜測。
之所以會帶上鐵器,也是因為鐵足夠金貴,能夠讓人心動,但是主要販賣的由頭還是私鹽。
沒想到如今這鐵器倒是誤打誤撞帶對了。
漕運人手遍布每一個碼頭,而且進來動作頻頻,顯然是早已不滿大周的統治,司機造反多時。
隻是大周對於境內的鐵礦管理一向嚴格,鐵礦周圍一律都有重兵把守。
而在民間百姓手中出現的同鐵有關的東西,更是一律登記造冊,每年都要更新記錄,嚴格盤問對於鐵礦的消耗,
而大部分的鐵礦都在國庫之中,地方官府對於鐵礦的私藏量不過幾百之數。
漕運以江南為根據地,雖然人手眾多,但是武器定然是不夠充足。
即便是他們已經同江南官場相互勾結,但能夠拿到的鐵器數量已經很少。
尤其是如今煉鐵鍛鋼的技術還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漕運人手所獲得的能夠正常使用的兵器定然是少之又少。
而江南一帶地勢平坦開闊,近一百年中從未發現過鐵礦。
根據顧夢詹推測,這也是為什麽漕運會在暗處潛伏。
因為正麵同朝中打起來,想來不過幾日的時間便會料理幹淨,因此選擇了以江南為基地對大周各處一點點蠶食。
「朝中對於鐵器管理一向嚴明,如今我公然在商隊貨物中夾雜鐵器,雖然會引來不少人的警惕,但是對於漕運來說這也是個不可多得機會,人就是如此,哪怕隱約知道前方是個深坑,但都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所以他們一定會主動來訓我合作。」
「況且我的身份來自西北邊境,西北這些年雖然偃旗息鼓,看起來大周同西北部落小國和平共處,但早前也是戰亂不斷,我身在西北,從西北悄悄採購兵器也會容易一些,這樣也更容易讓漕運的人信服。」
這些事情關雎從未主動詢問過,顧夢詹便沒有解釋。
但如今看關雎因為顧夢原的糊塗做法產生緊張質感,顧夢詹還是將一切都說個明白。
關雎被顧夢詹轉移了注意力,不再思考有關二皇子的事情,反而一心分析起抵達江南隻有的情況。
他們如今的身份是商人,即便是抵達江南也不可能同黃天朗見麵,因此有許多證據還需要他們兩人親自去查探。
想到此關雎再次握緊自己的手機,兩人也準備重新起航。
商隊突如其來準備離開,雖然有人不解,但並未過多追問。
畢竟他們有些人連商隊中夾雜的貨物到底是什麽都不知道,隻以為淮南的生意沒有黃石好做,所以便一心往船上搬遷。
不過準備離開淮南也並非是一句話能夠解決的事情。
顧夢詹選了一天從淮南知州告別,再次重申有關碼頭火災的事情。
畢竟按照天下報的內容來看,不管是顧夢詹還是關雎都十分懷疑那場火災是轉門為顧夢原安排的。
如今的顧夢原尚且還停留在淮南利用黃夫人生病的名頭來來往往。
但一旦顧夢原準備走水路離開淮南,想來便會立刻遭受到危險。
因此火災對於淮南來說仍舊是不得不注意的地方。
淮南知州雖然不懂為何顧夢詹會一再強調有關火災的事情,但是依舊好脾性的答應下來。
畢竟碼頭的火災可大可小,這關係到自己頭頂上的官帽,不能不小心。
關雎也同顧夢詹一起出席這趟告別的筵席,但是在這頓飯的過程中一直都在充當透明人。
一直到走出酒樓,關雎才斟酌地向顧夢詹詢問道:「我們要不要在離開之前再次傳信給顧夢原,讓他走陸路乘坐馬車,一路抵達黃石如何?」
關雎如今對於顧夢原的態度可謂是厭惡,但是對於黃夫人卻始終抱著一份素未謀麵的熱心。
她總覺得黃夫人命不該絕,這樣即便是寧妃娘娘去世之後,文丞相也會稍微慰藉,不會突然離世。
「我們如今雖然不清楚黃夫人的身體狀況,但是不妨就讓顧夢原以黃夫人生病尋找名醫作為藉口乘坐馬車離開。」
「漕運雖然有諸多人手,但是到底是對碼頭船隻的掌控,若是乘坐馬車,想來要花費更大的精力安排,如此顧夢原擺脫漕運人手跟蹤的可能性也會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