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有些意外劉整被自己揍了,居然沒有生氣。
按照這小子之前表現出來的野性,應該沒這麽溫順才對啊。
雖然趙斌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但心中對劉整越發滿意。
對著他教誨道:“在這人世間做人啊,無論好壞都可以分成三種人。
第一種人,追求的是衣食住行,平安喜樂,隻求活得像個人樣的普通人。
第二種人,求名好利,懂地放眼未來替自己謀劃出路,無論成敗,皆乃世間之丈夫,可為他人不可為之事。
最後一個層次,是那些有資格去追尋理想青史留名的人,這類人為後世人所念念不忘,被稱為時代驕楚。”
見劉整聽得認真,趙斌微微一笑,用折扇敲了敲他的腦袋說道:“你若想渾渾噩噩一輩子,恃強淩弱去打劫那些可憐之人,也不算什麽。
最多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大哥賞你一筆銀子保你後半生衣食無憂。
可若是…還想當個能有所作為的大丈夫,那就要學會愛惜羽毛放眼未來,不能因這種事情壞了名聲和心性。”
“無量壽佛…”
就在劉整因趙斌的話陷入沉思之中的時候,準備請教該怎麽謀取錢財才算是大丈夫時,一聲佛號從旁邊的鍾樓下傳來。
隻見一白須僧人將手中的浮塵放在供桌上,微笑著走了出來。
僧人五官立體異於尋常漢人,不過因為年紀蒼老臉上都是皺紋,這點差異並不明顯。
他朝著趙斌麵露慈善地讚道:“施主好悟性,好慧根。人的三種境界,道盡了紅塵萬象。不過老衲卻覺得,眾生平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小民也好,大丈夫也好,聖賢也好,都不過是活法不同,隻要過得滿足喜樂就好,施主以為呢?”
趙斌驚訝地看著這自來熟的老和尚。
神奇的是,這老和尚身上仿佛有種讓人心神寧靜的神奇力量,讓人感覺不到任何的唐突。
反而有種淡淡的受寵若驚的幸福感?
他愣了一下,將這詭異的感受甩出腦外,朝著老和尚禮節性地一拜,迴道:“晚輩趙文武見過大師,不知大師怎麽稱唿?”
老和尚卻搖搖頭笑道:“老衲不過是尋常一客居僧人而已,與名無礙。隻因聽到施主說得有趣,才冒昧插話。”
說完,目光明亮地看著趙斌,宛如孩童。
似乎在等趙斌的迴答。
趙斌尋思了一番後,搖頭笑道:“大師所言甚是,按照你們佛學的說法人之短短一生,成功也好,失敗也好,終究一切是空。”
老和尚越發滿意,又問道:“那何為空呢,空之外又是什麽呢?”
這問題,他怎麽知道?
趙斌又不信佛,更不是學佛之人。
於是搖了搖頭道:“這…空也許是重頭再來,也許是新的輪迴,或者超脫物質之外,具體的晚輩無從得知。”
卻不想,老和尚卻大喜地說道:“無量壽佛,施主果然悟性驚人,你不是已經說出答案了嗎?”
“什麽?”
“人不知,所以為空。唯有證悟如來密藏,方能得大自在,無量壽佛…”
說完,寶相莊嚴地看著趙斌柔聲說道:“施主,不如隨老身修行佛法,尋找這世間真正的奧秘和真相?”
佛你個麻辣塊塊!
趙斌訕笑著連連擺手:“大師說笑了,我家有嬌妻老父需要供養,無心遁入空門。”
他現在極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做個出家人。
之前的曾道長是這樣,現在的這個無名老衲也這樣。
莫非自己真有慧根這種東西?
老和尚並不死心,說道:“無妨,人性隱而不抑方能找到康莊坦途,老衲所崇之佛法不禁這些,隻需勤修真經,施主日後自然能夠超脫這些紅塵煩惱。”
(不能寫現有具體教派,會發不出來,以西傳佛法代替,抱歉了)
“啥?”
趙斌大吃一驚。
難怪這老和尚之前的佛號感覺哪裏怪怪的,原來是個喇嘛!
趙斌心中嘭嘭直跳,預感到了某種可能。
金國雖然也有喇嘛,但隨著此前和西夏常年交戰,基本上還是以南傳佛教為主。
西傳佛法和禪宗為主的南傳佛法本質上區別不大,都遵循著‘空’的哲學。
主要區別是西傳佛法以‘漸修’為主,需要從點點滴滴的生活開始修行去凡化佛。
而禪宗講究一個頓悟。
客觀來說,在唐宋時期的西傳佛法更加務實,自我約束更加嚴謹。
而禪宗很多時候充斥著一種文人化的詭辯思維,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靈動,使得各種引人心靈獲得啟示的千古禪機能不斷出世。
因而在這一時期,各國的民間還是非常推崇西傳佛教的。
不過到了後來,可能是務實派陷入瓶頸,又一次向印度佛教取經,而那時的印度佛教已經丟了原本的地位和宗旨。
然後開始流傳進來各種大手印之類的修行秘法,至於效果,像作者這種不了解具體真相的外人不敢過多評價。
隻是受限於時代的局限性,久而久之就沒了廣為傳播的基礎。
趙斌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您老可認識白沙大師?”
老和尚眨巴了幾下眼睛,笑著說道:“趙文武,老衲聽賴也說起過你。”
臥槽!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誰能想到永安寺的大門還沒穿過去,正主已經自動出現在了麵前呢?
與此同時,趙斌在心中吐槽不已。
這老和尚不愧是西夏國師,搞形象建設真是相當的有一套。
如果不是他自爆身份,就剛才那一套組合拳下來,換誰都會在心中默默給他打上‘高僧’的標簽。
當然,有可能他還真的就是一位高僧?
趙斌驚疑不定地掃了眼四周,發現無人監視後,小聲問道:“大師,你怎麽會在這?”
“施主說笑了,老衲一介世俗僧人,旁人何必為難。”
“你是說,你自始至終沒有被人軟禁?”
“沒有,完顏施主對老衲禮遇有加。”
“那大師為什麽不離開呢…”
按照這小子之前表現出來的野性,應該沒這麽溫順才對啊。
雖然趙斌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但心中對劉整越發滿意。
對著他教誨道:“在這人世間做人啊,無論好壞都可以分成三種人。
第一種人,追求的是衣食住行,平安喜樂,隻求活得像個人樣的普通人。
第二種人,求名好利,懂地放眼未來替自己謀劃出路,無論成敗,皆乃世間之丈夫,可為他人不可為之事。
最後一個層次,是那些有資格去追尋理想青史留名的人,這類人為後世人所念念不忘,被稱為時代驕楚。”
見劉整聽得認真,趙斌微微一笑,用折扇敲了敲他的腦袋說道:“你若想渾渾噩噩一輩子,恃強淩弱去打劫那些可憐之人,也不算什麽。
最多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大哥賞你一筆銀子保你後半生衣食無憂。
可若是…還想當個能有所作為的大丈夫,那就要學會愛惜羽毛放眼未來,不能因這種事情壞了名聲和心性。”
“無量壽佛…”
就在劉整因趙斌的話陷入沉思之中的時候,準備請教該怎麽謀取錢財才算是大丈夫時,一聲佛號從旁邊的鍾樓下傳來。
隻見一白須僧人將手中的浮塵放在供桌上,微笑著走了出來。
僧人五官立體異於尋常漢人,不過因為年紀蒼老臉上都是皺紋,這點差異並不明顯。
他朝著趙斌麵露慈善地讚道:“施主好悟性,好慧根。人的三種境界,道盡了紅塵萬象。不過老衲卻覺得,眾生平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小民也好,大丈夫也好,聖賢也好,都不過是活法不同,隻要過得滿足喜樂就好,施主以為呢?”
趙斌驚訝地看著這自來熟的老和尚。
神奇的是,這老和尚身上仿佛有種讓人心神寧靜的神奇力量,讓人感覺不到任何的唐突。
反而有種淡淡的受寵若驚的幸福感?
他愣了一下,將這詭異的感受甩出腦外,朝著老和尚禮節性地一拜,迴道:“晚輩趙文武見過大師,不知大師怎麽稱唿?”
老和尚卻搖搖頭笑道:“老衲不過是尋常一客居僧人而已,與名無礙。隻因聽到施主說得有趣,才冒昧插話。”
說完,目光明亮地看著趙斌,宛如孩童。
似乎在等趙斌的迴答。
趙斌尋思了一番後,搖頭笑道:“大師所言甚是,按照你們佛學的說法人之短短一生,成功也好,失敗也好,終究一切是空。”
老和尚越發滿意,又問道:“那何為空呢,空之外又是什麽呢?”
這問題,他怎麽知道?
趙斌又不信佛,更不是學佛之人。
於是搖了搖頭道:“這…空也許是重頭再來,也許是新的輪迴,或者超脫物質之外,具體的晚輩無從得知。”
卻不想,老和尚卻大喜地說道:“無量壽佛,施主果然悟性驚人,你不是已經說出答案了嗎?”
“什麽?”
“人不知,所以為空。唯有證悟如來密藏,方能得大自在,無量壽佛…”
說完,寶相莊嚴地看著趙斌柔聲說道:“施主,不如隨老身修行佛法,尋找這世間真正的奧秘和真相?”
佛你個麻辣塊塊!
趙斌訕笑著連連擺手:“大師說笑了,我家有嬌妻老父需要供養,無心遁入空門。”
他現在極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做個出家人。
之前的曾道長是這樣,現在的這個無名老衲也這樣。
莫非自己真有慧根這種東西?
老和尚並不死心,說道:“無妨,人性隱而不抑方能找到康莊坦途,老衲所崇之佛法不禁這些,隻需勤修真經,施主日後自然能夠超脫這些紅塵煩惱。”
(不能寫現有具體教派,會發不出來,以西傳佛法代替,抱歉了)
“啥?”
趙斌大吃一驚。
難怪這老和尚之前的佛號感覺哪裏怪怪的,原來是個喇嘛!
趙斌心中嘭嘭直跳,預感到了某種可能。
金國雖然也有喇嘛,但隨著此前和西夏常年交戰,基本上還是以南傳佛教為主。
西傳佛法和禪宗為主的南傳佛法本質上區別不大,都遵循著‘空’的哲學。
主要區別是西傳佛法以‘漸修’為主,需要從點點滴滴的生活開始修行去凡化佛。
而禪宗講究一個頓悟。
客觀來說,在唐宋時期的西傳佛法更加務實,自我約束更加嚴謹。
而禪宗很多時候充斥著一種文人化的詭辯思維,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靈動,使得各種引人心靈獲得啟示的千古禪機能不斷出世。
因而在這一時期,各國的民間還是非常推崇西傳佛教的。
不過到了後來,可能是務實派陷入瓶頸,又一次向印度佛教取經,而那時的印度佛教已經丟了原本的地位和宗旨。
然後開始流傳進來各種大手印之類的修行秘法,至於效果,像作者這種不了解具體真相的外人不敢過多評價。
隻是受限於時代的局限性,久而久之就沒了廣為傳播的基礎。
趙斌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您老可認識白沙大師?”
老和尚眨巴了幾下眼睛,笑著說道:“趙文武,老衲聽賴也說起過你。”
臥槽!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誰能想到永安寺的大門還沒穿過去,正主已經自動出現在了麵前呢?
與此同時,趙斌在心中吐槽不已。
這老和尚不愧是西夏國師,搞形象建設真是相當的有一套。
如果不是他自爆身份,就剛才那一套組合拳下來,換誰都會在心中默默給他打上‘高僧’的標簽。
當然,有可能他還真的就是一位高僧?
趙斌驚疑不定地掃了眼四周,發現無人監視後,小聲問道:“大師,你怎麽會在這?”
“施主說笑了,老衲一介世俗僧人,旁人何必為難。”
“你是說,你自始至終沒有被人軟禁?”
“沒有,完顏施主對老衲禮遇有加。”
“那大師為什麽不離開呢…”